第一图书网

女人的心灵城堡

宋盛超 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9-1  

出版社:

海天出版社  

作者:

宋盛超  

页数:

248  

字数:

18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现在,是我们国家发展最为昌盛与繁荣的时代,也是最为开放与人性化的时代。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要求,已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心理健康”的滋养。只有在“身体”与“心灵”都得以同步发展的时候,人类才过上真正健康的生活。 男人与女人的故事,是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为此,我才写了《女人的心灵城堡》和《男人的精神领地》,试图将“人”心灵的秘密,放在一个更广阔的坐标系中,求索所谓《天问》的答案。希望在与青年朋友共同学习中,能携手并进。在品尝成功的喜悦时,也咀嚼一下我们的遗憾。 古老黄河十八弯,让我们在历史的回声中找回自信;天地无处不青山,让我们在当今的旋律里重放心灵的《大风歌》。 生命的脆弱和生命的尊严在呼唤——珍惜生命和热爱生活是我们步入“天堂的门槛。

作者简介

宋盛超,美学教授。四川《教与学报》总编辑、四川美学会副秘书长。先后在重庆教育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等高校任教。讲授美学、文学概论、写作、现代传媒概论等课程。1985年出版专著《生活中的美》、1990年出版专著《美的沉思》、2000年出版哲理散文集《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篇 思考 1 一弯月亮 2 女神 3 寻找的代价 4 女性的觉醒 5 上帝少装了“闸门” 6 放眼望天空 7 不圆的月亮 8 “红楼”外的爱情 9 女人在热恋中消失 10 天涯有芳草 11 地狱与天堂 12 生命之歌 13 与春天约会 14 雾中花 第二篇 生存 15 情场非游戏 16 与人共舞 17 女性肢体会说话 18 穿越“地震带” 19 公众“注意中心” 20 生存技巧 21 自筑的围栏 22 燃烧的欲望 23 “还击”的力量 24 心里有块石头 25 崇拜没有眼睛 26 乐极生悲 27 麦田守望 28 自信的白杨树 第三篇 发展 29 跳动的音符—情感 30 女人味 31 人性的弱点 32 诺亚方舟 33 笼中金丝雀 34 挪窝的田鼠 35 打扮是船票 36 无声的语言 37 百川入大海 38 嘲笑击败胆小者 39 女性的欲望 40 “距离”美 41 人生的“绿卡”

章节摘录

书摘 追逐黎明 女性在“古老故事”中付出的代价,是一件昂贵的奢侈品。 女性把“爱”作为生活的全部内容。“爱”既是一种付出,也是一种“负担”。为什么说,女性是伟大的。因为女性是“给予”而不是“索取”。 而由男人“评定等级”的法则,加剧了这一奉献的“雪球趋势”。社会的奖赏,体现了社会的认同价值。也体现了一种如康德所说的“社会道德的赞许”。 当我看了许多女性不幸遭遇的故事之后,我想,社会的“赞赏”是否可以停下,让人认真思考:中国人有80%在农村,而农村最贫困的是妇女。我们凭什么只叫女性付出,而忽略女性“活着的权利”?为什么我们特别忽视家庭中暴力行为?那些“抽烟、喝酒、打老婆”的男人。是谁赋予他们权利?家庭中的“性暴力”。为什么在“清官难断家务事”的轻描淡写中,变成了轻松的话题? 为丈夫“付出”,为儿孙们“付出”的女性们,当她们走完匆匆的人生之后,除了赤贫的身躯,确实已经一无所有了。 为什么人们渴望光明,而常常生活在黑暗中?光明对于生活在光明里的人.没有诱惑力,而对那些失去光明的人.则是灯塔。 “上帝”应给女性以精神。 精神的富有比物质的富有更为重要。什么是最悲惨的生活?那就是被剥夺了精神生活的生活。皈依宗教的妇女,尽管在黄油青灯之下,在晨钟幕鼓之中,她们心中仍有“光明”,因为她们坚信上帝会“普度众生”。 “上帝”应该给赤贫女性以金钱。 经济实力是她们走向人格独立的桥梁,也是她们获得平等地位的砝码。 “上帝”应该给女性以事业。 事业是她们心中的灯塔。即使男人出走、儿女离家之后,她们也不会一贫如洗! “上帝”应该给女性以“力量”。 尽管她们劳累奔波、日夜兼程.但她们心中有光明:金钱色彩中有她们汗水的光泽。为什么知识女性能处变不惊?尽管“丢夫失子”,但她们心中仍有“光明”。光明就在她们的画布上,在跳跃的音符中。在粉笔的尘埃里……她们总是以自己的声音在给明天说话。 女性应该有自己的情感判断。 这种对世界的情感判断。绝不能重复那“古老的故事”,绝不能把“爱巢”看成生活的全部。 女性应该把“古老的故事”变成“现代的故事”。 让“爱”从男女间、。巢窝”中走出来,从重复的“怪圈”中走出来,从奶奶的摇篮曲里走出来……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占有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即使遇上再多的不幸,也不至于造成太多的失望,太多的茫然……。 圣经《旧约》中有几句话: 守夜人,夜里如何? 守夜人说: 早晨将到,黑夜也来了。 你们若要问,就问吧, 可以回头再来。 如果以一种坦荡的心态去看待生活,把“古老的故事”看成一个生命过程。“付出”是义务,那么,“收获”只等有心人。爱情会使一个不信神的民族崇拜上帝。 ——伏尔泰 马克思说,“奉献给上帝越多,留给自己越少。”那么,我们可以说,“奉献给男人越多,留给自己越少”。 女人的热恋期,是情感最高涨的时期,也是智力最低下的时期。她们总以一种“自我消失”的方式,作为与男人“沟通”的前提。 九年前,韦唯有着一种少女式的纯真情感,有着东方人对情爱的专一,有着对婚恋的执著追求。当她“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时候,韦唯终于热恋了。自然,这“热恋”一直延续到新婚之后。 她一直按照东方人伴侍夫君的方式去对待她的西方男人。 但是,她最后失望了。 正如她在《和从前不一样》中说:“我猛然意识到,我从未曾在乎过自己……我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关注他人,为他人做了很多我可能根本不想做的事情。在过去九年的婚姻中,那个自由独立的女人却渐渐地消失了…… 为什么在两条铁轨间,一定要有空隙?为什么桥拱与桥拱间,总有一个热胀冷缩的空间? 这是距离,距离造就了美感。美感,才会长久;性感,炽热后就会冷却。寻找强大 女性在热恋中“自我消失”。崇拜,没有自我;崇拜,导致“心理依附”。 人们说,“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这种“男耕女织”的“农家乐”式夫妇关系,实际上,仅仅是自然经济里婚姻的“乌托邦”。 女性的崇拜,是寻找安慰。 歌星谭咏麟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一个年已四十而婚姻不幸的女人,每当痛苦时,都要把谭咏麟的歌听了一遍又一遍。就像崇拜女人的男性,常把李娜的唱片听了一遍又一遍一样。 安慰是心灵的支撑。被崇拜者是偶像,是支柱,是“精神家园”。 女性寻求心理“安慰”而产生的崇拜,就是对强大精神力量的崇拜。诸如对神灵的崇拜,对图腾的崇拜等等。崇拜不一定是“客体”的伟岸,而在于精神的永恒。 女性在热恋中寻找强大。 女性自身的脆弱和身体的纤柔,在潜意识中,她们总在寻找一种强大,寻找一种支撑,寻找一片安全,寻找一丝宁静。 日本人崇拜相扑,法国人崇拜阿兰·德隆,希腊人崇拜斯巴达克斯。男人的形象,就是“力”的象征。 ……插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女人的心灵城堡 PDF格式下载



对此书的第一印象是。。。你怎么封面也不自己设计用电影海报呢,其次,在这个心理丛书标签满天飞的年代,大多都以简单的心理暗示法为主。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