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闲情偶寄

(清)李渔 著,莫铭 编译 哈尔滨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5  

出版社:

哈尔滨出版社  

作者:

(清)李渔 著,莫铭 编译  

页数:

308  

字数:

2500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闲情偶寄》为李渔重要著作之一,又名《笠翁偶集》,从内容的具体分类来看,包括词典、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二百三十四个小题,论及戏剧创作和表演、妆饰打扮、园林建筑、家具古玩、饮食烹调、养花种树、医疗养生等许多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影响极为深远。  《闲情偶寄》给了今人一个从过去的生活审美中寻求现代快乐生活的机会,对那些因日常的工作或学习而筋疲力尽的人来说,正是一个值得忙里偷闲仔细拜读的好作品;对那些有闲情逸致的人来说,也是通古辨今、提高生活审美情趣的好时机。

作者简介

李渔,原名仙侣,号天征,后改名渔,字谪凡、笠翁;生辰:明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八月初七,卒于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正月十三(1611——1680),兰溪(今属浙江)人,著有《笠翁一家言全集》,包括诗文和《闲情偶寄》、戏曲《笠翁十种曲》、世称李十郎,家设戏班,至各地演出。话本小说《无声戏》、《十二楼》、长篇小说《合绵回文传》《连城璧》《连城璧外编》》《肉蒲团》等。人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女性鉴赏家”。

书籍目录

演习部 ◎选剧第一  小序  别古今  剂冷热 ◎变调第二  小序  缩长为短  变旧成新 ◎授曲第三  小序  解明曲意  调熟字音  字忌模糊  曲严分合  锣鼓忌杂  吹合宜低 ◎教白第四  小序  高低抑扬  缓急顿挫 ◎脱套第五  小序  衣冠恶习  声音恶习  语言恶习  科诨恶习居室部 ◎房舍第一  向背  途径  高下  出檐深浅  置顶格  警地  洒扫  藏垢纳污 ◎窗栏第二  小序  制体宜坚  纵横格  欹斜格  屈曲体  取景在借  便面窗外推板装花式  便面窗花卉式  便面窗虫鸟式  山水图窗  尺幅窗图式  梅窗 ……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

章节摘录

  选剧第一  小序  【原文】  填词之设,专为登场;登场之道,盖亦难言之矣。词曲佳而扮演不得其人,歌童好而教率不得其法,皆是暴殄天物,此等罪过,与裂缯毁璧等也。方今贵戚通侯,恶谈杂技,单重声音,可谓雅人深致,崇尚得宜者矣。所可惜者:演剧之人美,而所演之剧难称尽美;崇雅之念真,而所崇之雅未必果真。尤可怪者:最有识见之客,亦作矮人观场,人言此本最佳,而辄随声附和,见单即点,不问情理之有无,以致牛鬼蛇神塞满氍毹之上。  极长词赋之人,偏与文章为难,明知此剧最好,但恐偶违时好,呼名即避,不顾才士之屈伸,遂使锦篇绣帙,沉埋瓿瓮之间。汤若士之《牡丹亭》、《邯郸梦》得以盛传于世,吴石渠之《绿牡丹》、《画中人》得以偶登于场者。皆才人侥幸之事,非文至必传之常理也。若据时优本念,则愿秦皇复出,尽火文人已刻之书,止存优伶所撰诸抄本,以备家弦户诵而后已。  伤哉,文字声音之厄,遂至此乎!吾谓《春秋》之法,责备贤者。当今瓦缶雷鸣,金石绝响,非歌者投胎之误,优师指路之迷。皆顾曲周郎之过也。使要津之上,得一二主持风雅之人,凡见此等无情之剧,或弃而不点,或演不终篇而斥之使罢,上有憎者,下必有甚焉者矣。观者求精。则演者不敢浪习,黄绢色丝之曲,外孙齑臼之词,不求而自至矣。吾论演习之工而首重选剧者,诚恐剧本不佳。则主人之心血,歌者之精神,皆施于无用之地。使观者口虽赞叹,心实咨嗟,何如择术务精,使人心口皆羡之为得也。  ……


编辑推荐

  《闲清偶寄》是一本笔记体的散文,讲述人生吃、喝、玩、乐等各种闲情逸趣,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艺术的指南。书本文字思想均极清新,都是很可喜的小品,有自然与人事的巧妙观察,有平明而又新颖的表现。本书对此书进行了白话文翻译,使之理解便宜,语言通俗,图文并茂,适合广大散文爱好者、休闲爱好者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闲情偶寄 PDF格式下载



很喜欢里面的彩页画,特有意思。据说李渔有钱有闲,书里连怎么挑选女人的小脚,都有介绍。


很不错,还没读完,但是对过去有一定的了解,过去的生活原来也可以如此丰富多彩


在学校时看了一部分,写的很细致很美妙,原来生活可以很精致很精彩


是因为看了作家龙一的书里提到过这本书,因此就买了下来,这本书是真正玩家的专注之作,内容丰富,可借鉴的地方太多,包罗万象,真是一本趣味大全。


书是正版,跟新华书店是一样的,不错!


很不错的,正版,赞!


有时候看书,不一定要“一定得学到什么”。
有时候,就把书当成一个消磨时光的“工具”,看看这些花花草草在别人的眼里是什么样的,看看戏剧在他们心中是什么样的和应该是什么样的,看看有什么样的人,看看怎么侍弄那些花草茶等等等等。


少了声容部与词曲部。


一般人可能度不大懂。


认识修行,多看书多思考,非常好的书!


我对一切我读不懂的书的评价都是:书是好书,可惜我没好好利用它。


不知道现在出书有没有什么规定?能否统一一下版本,不要一本书出业出去的,现在又不大流行版本学了……


一些故事,有注释的


缺了两部分,比较失望。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