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拿着剪刀奔跑

奥古斯丁·巴勒斯 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1  

出版社:

吉林文史出版社  

作者:

奥古斯丁·巴勒斯  

页数:

304  

译者:

于海生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拿着剪刀奔跑——它是一种暗示,一种象征。  它更是一种比喻,一种典型的、美国式的比喻,潜台词就是:你痛苦吗?你孤独吗?那就毫不犹豫地发泄吧!手舞剪刀,一路狂奔,不管伤着谁。  所有的孤独者,内心渴望发泄而又怯于发泄。而勇敢的孤独者,就应手握剪刀,不停地跑啊跑;就应头也不抬,两腋生风,又吼又叫,双目充血,形同猛兽!  本书的一系列人物就是这样的持剪人。他们经受着不同形式的孤独和彷徨,不同程度的失落和迷惘,他们当中,有疯疯癫癫、言行怪异的心理医生,他的稀奇古怪的家人和病人;有充满幻想的“同性恋”女诗人,终日酗酒、郁郁寡欢的名牌大学教授;有寄居在别人家里的男同性恋者,喜食狗粮、刻板守旧的中年女人;还有为了金钱和所谓爱情,宁可和大龄网球运动员同居的豆蔻少女;有把父亲当成上帝、不折不扣的女性身主义者,还有本书的作者——一个有着同性恋倾向、渴望自由,却不得不经受各种考验的普通男孩……所有这些人物,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因情感孤独而渴望理解,因生活压抑而幻想自由,因前途晦暗而向往光明。  一个人不管花多大代价,都要尽早摆脱情感和灵魂的孤独状诚,这是本书的核心主题。

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巴勒斯,出生于美国一个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如果你已读完《拿着剪刀奔跑》,想必一定会震惊于他那怪异、恐怖而又幽默的成长经历。现在,他的故事在美国已家喻户晓,而且还成为全美国大中专院校的选读教材。如此轰动的在故事怎么不让好莱坞的大牌导演和名星们动心。不久的将来,他的故事就要被搬上银幕。

书籍目录

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儿
穿“海军蓝”运动夹克衫的男孩
自慰室风云
上帝,我多么震惊啊
驼背的家庭主妇
我不是胆小鬼
燃烧的灌木
别犹豫,尽管发泄出来吧
他像数学定理一样可靠
与狼共舞
上学的苦恼
七英寸的灾难
手指令烫法的梦魇
阅读粪便
把粘痰吐向观众
快睡啊,小猫咪
我想给你染发
她把病毒带回了家
我们消失在声音里
外面的世

章节摘录

  译者序  孤独了就要发泄,不管伤着谁    拿着剪刀奔跑——它是一种暗示,一种象征。 它更是一种比喻,一种典型的、美国式的比喻,潜台词就是:你痛苦吗 ?你孤独吗?那就毫不犹豫地发泄吧!手舞剪刀,一路狂奔,不管伤着谁。 所有的孤独者,内心渴望发泄而又怯于发泄。而勇敢的孤独者,就应手握剪刀,不停地跑啊跑;就应头也不抬,两腋生风,又吼又叫,双目充血,形同猛兽!此时,任何人都不可贸然阻拦,不然,他们就可能挨上一剪刀,以至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而处于疯狂状态的持剪人,他们只想发泄,所以即便伤了人(或不慎为剪刀自伤),也照样无知无觉、不管不顾,兀自挥舞剪刀一路狂奔!他们要在奔跑中找到出路,他们要剪断一切压抑和束缚的天罗地网,要走出孤独和痛苦,走向欢畅和自由,获得凤凰涅磐式的新生! 本书的一系列人物就是这样的持剪人。他们经受着不同形式的孤独和彷徨,不同程度的失落和迷惘,他们当中,有疯疯癫癫、言行怪异的心理医生,他的稀奇古怪的家人和病人;有充满幻想的“同性恋”女诗人,终日酗酒、郁郁寡欢的名牌大学教授;有寄居在别人家里的男同性恋者,喜食狗粮、刻板守旧的中年女人;还有为了金钱和所谓爱情,宁可和大龄网球运动员同居的豆蔻少女;有把父亲当成上帝、不折不扣的女独身主义者,还有本书的作者——一个有着同性恋倾向、渴望自由,却不得不经受各种考验的普通男孩……所有这些人物,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因情感孤独而渴望理解,因生活压抑而幻想自由,因前途晦暗而向往光明。 作者以辛辣、讽刺、诙谐的笔触,展示出美国家庭生活色彩斑斓的画卷,故事情节生动、滑稽、怪诞而令人惊异,让读者跟随作者一道,体验到人生最快乐和最忧伤的极致状态。作者巴勒斯堪称美国当今最著名的畅销书作家之一,他的《拿着剪刀奔跑》一书,是美国时下最受欢迎的记忆文学读本,文学界和各大媒体对其好评如潮,被《纽约时报》评为“2002年十大畅销书”,荣登2003年美国全国畅销书第一名,许许多多大中专院校都将它列为选读教材,评论家们不吝赞美之词:“不管读到哪一页,《拿着剪刀奔跑》都让你从心灵深处渴望大笑,或者使你感到恐惧、惊讶……它诙谐而幽默,它通过一个孩子的眼睛,详细而真实地描述了一些出轨的成年男女的所作所为。” 其实,出轨的又何止是成年男女,正值青春期的男孩和女孩同样离经叛道,他们拒绝循规蹈矩,鄙视一切繁文缛节,他们崇尚个性,追求自由,渴望无拘无束,活得洒脱率真。他们奉行的人生信条就是:你如果感觉压抑和孤独,一定不要憋在心里,不然只会毁掉你的一生。你应该冲出牢笼,尽情发泄,这才是排解压抑、摆脱孤独的良药。也许你会因过度发泄而声音嘶哑、筋疲力尽、瘫倒在地,但与此同时,在凄冷与黑暗的隧道里,一束温暖而光明的阳光,却悄悄地照射进来…… 一个人不管花多大代价,都要尽早摆脱情感和灵魂的孤独状态,这是本书的核心主题,巴勒斯旨在通过这部“梦魇般使人恐惧的自传文学”(《出版人周刊》),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不断变化、令人窒息的工业化世界里,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我们同病相怜,我们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却也经受着从未有过的迷惘和孤独。从本质上说,我们莫不是形形色色的持剪人,在弱肉强食的钢铁丛林厘,似乎没有别的选择,惟有硬着头皮,敢闯敢拼,持剪奔跑,以寻找到最终的出路! 而那把明晃晃的剪刀,始终在半空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地舞动,而且刀刃锋利,寒光闪烁,冷气逼人!      书摘  上学的苦恼    那张桌子就在教室中央,所有的女孩都围坐在她的旁边,她的身前和身后,每个人都是她在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朋友。她们把各自写好的字条折起来递给她。她打开字条,快速地看,咯咯地笑,又把字条传给别的人。我经常看见她身子前倾,在别人耳边低语着什么,我确信那一定很有趣,譬如,"放学以后,我们要给希瑟一个惊喜——带她去电影院,今天是她的生日。"    她有一头乌黑的卷发,上面装饰着好几把毛绒绒的梳子。我坐在教室里,望着那些梳子,很想用手碰一碰。我想手感一定很好,就像去摸一头绵羊。不过它们要比绵羊轻得多,或许像棉花糖一样轻。不过我知道,要是我真的伸出手,越过我们之间的两张课桌,胆敢去碰她的头,她一定会尖叫。她在学校里是皮肤最白的女孩,尽管她其实是黑人血统。她是电影演员比尔·科斯伯的女儿,我因此很讨厌她。    "真是好漂亮啊!"当她的朋友为讨好她,送给她一个蓝色的Smurf牌钥匙链时,她总是语气夸张地惊叹。有时候她更是要命——"金星,是爱的女神。"在古希腊罗马神话课上,她响亮地回答问题,回答得准确无误,字正腔圆,跟她的演员爸爸一个德性。她白净而开朗的微笑,足足占据了她那张脸的三分之一。    这个女孩拥有人生中该有的一切,我却不是,大多数人都不是,所以我妒忌得牙根发痒。她头脑聪明,口吃伶俐,性格乐观,颇有人缘。她来自条件最好的家庭,她从不接连两天穿同样的衣服,而且我肯定,她不会像我那样变态,去和年龄比她大一倍的男人交往。    我和她之间,必须有人走开。    "我真不知该拿你怎么办,你让我发疯!"我妈妈尽兴地啃咬大拇指甲。    "哼,反正我不打算再去那所学校了,那里不适合我,我也永远不会适应那里。我一定得从那里离开,一定!"    "可你必须上学,直到你十六岁为止,这是法律的蛊定。"    "我不想去,我不能在那个鬼地方再呆三年。"我大声喊叫,"上帝,我死了算了,我应该自杀!"我像被关在笼子里的野兽。    我妈妈问:"自杀?你不是开玩笑吧?"    "你怎么会认为我是开玩笑呢?"或许我真该杀掉自己,这样问题就解决了,这可能是我唯一的出路。    她不再敲击键盘,用手去抓涂改液。"我现在没精力去解决你的问题,你现在头脑不清,简直到了可怕的地步。"    我整夜抽烟,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想到第二天要继续上学,我心里充满了恐惧感。我的大脑里翻江倒海,我权衡、比较了无数种选择,最终的目标非常简单:尽快离开学校,永远不再上学。    妈妈正在创作的激情中,她认为她在创作一首极其重要的诗歌。"它的长度大约有五十页,我相信,它可以使我成为名女人。"她嘴角蹦出这句疯话时,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叼着摩尔香烟。

媒体关注与评论

  《拿着剪刀奔跑》几乎每一页都能激起本能反应:大笑、畏缩、恶心……还有有趣。通过孩子的眼睛看到了成年人的细节。  ——《纽约时报》书评  “一本可怕的、像地狱一样的书,或者说,它本来就是一本关于地狱的书——或者二者都是。”  ——尼奥·波洛克,《尼奥·波洛克文学选集》的作者  阅读这本书,我时而因为惊奇而将手放在嘴上,时而微笑乃至大笑起来,因为作者的叙述实在是太有趣了!  ——亚马逊读者  “读这本书是一种冒险,你有时像是走进了监狱,有时又像是参加狂欢节,更多的却是开心和快乐!”  ——一个读者  《拿着剪刀奔跑》,欢闹、怪异、疯狂、压抑、超常、令人感动、充满深情、充满报复……几乎包含所有的感觉。它让其他所有的自传都自愧不如。  ——《华盛顿邮报》  令人休克的超级倒霉的童年。  ——《名利场》  一部欢闹、令人恐惧的自传。  ——《洛杉矶时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拿着剪刀奔跑 PDF格式下载



  看了快一半,没全看完,前面的内容一开始会觉得十分的怪诞压抑,但随着慢慢深入内容之后就会开始习惯于这种怪诞的故事内容与叙述视角,并逐渐会被其吸引,不断的想继续看下去.(稍微透点剧)因为本书主人公为同志.而接近中段有章节是叙述同志性爱的场面.看到这里个人感觉稍微有点不舒服,就暂时没再继续看下去.但本书总体还是挺不错的


   翻阅此书的过程中,你会觉得,噢,这些人太恶心了。其中,让我们一窥美国人的生活状态,虽然说不是很多人都像书里描写的那般怪异、神经、恶心,但确实有这样一部分的美国人,光怪陆离的活着。
   我觉得本书的序写得很好,大家看书前看一遍序,看书后再看一遍序就会有所体会。
   读完本书就像从泥坑里湿漉漉的爬起,而后确是像在暴雨天气,洗完热水澡出来一样温暖舒适·····内心有种被治愈的感觉
   要是生活给了你一个柠檬,你就拿它去榨柠檬汁


  12岁男孩奥古斯丁在父母离婚后,被精神失常的母亲托付给古怪的精神病专家芬奇抚养,未料被医生收养的另一养子性侵犯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题略显敏感,一些细节的描写更是令人愕然。 。。。。。。。。。。。。。。。。。。。。。。。。。。。。。。。。。。。。。。。


   跳着看完这本书,觉得还行吧!
   个人觉得作者在小时候是个矛盾的人。他自己说在妈妈肚子里就是同性恋了,而且又同尼尔有精神上的恋爱,他依赖尼尔对他的关怀,但又对其的接触感到恐怖且恶心。他想谈的是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我不禁想可能是尼尔这人物不对吧。尼尔三十多岁,作者那时只有14岁,难道是因为这样?书中他自己也提到过。
   不知作者长达后会是怎样呢?


  看了这本书,才知道以前对院长的推崇只是因为自己接触的世界太狭隘了……
  嗯,多看看这些吧,同龄人写的东西大概还是不那么靠谱,倒不是世界观人生观不够强大的原因,只是缺少一些水到渠成的自然。
  总之是很有趣并且蛮深刻的一本书,值得看看。


  這是作者少年時期荒謬的成長回憶錄. 因是真實故事. 引起我的興趣~
  
  父親是大學教授. 媽媽熱愛寫詩但精神不穩定. 父母不合在作者11歲時離異.
  之後媽媽更加倚靠心理醫師治療. 作者跟著母親同住. 因此就常接觸精神醫師那一家人.
  有時媽媽將他放在醫生家裡住幾天. 有時更久些. 最後還把監護權給了醫師.
  於是乎. 作者就在12 ~ 17歲間. 在這詭異的F醫師家庭裡成長....
  
  這位F醫師是很奇特的人~
   辦公室有個手淫室.
   有個已無愛情但名義仍存在的怪異老婆. 還有一些公開女友.
   F 醫師還想上作者媽媽. 而事實上. 強暴了她.
   他生了5 ~ 6 位小孩. 多數精神詭異. 還將13歲女兒嫁給41歲百萬富翁. 之後離婚.
   F 醫師家庭成員. 彼此互相叫罵. 三字經隨時可見. 是個沒甚麼倫理的地方.
   家裡髒亂無比. 還常住了精神病患就近照料. 有如杜鵑窩.
   喜歡透過聖經指(類似測字). 來指點迷津. 包括大便形狀也能測.
   雖是醫生. 但生活窮苦. 破爛房子還有被國稅局扣押之虞.
   不過他也有某些優點:
   心胸開闊. 心裡可以接受各種可能性.
   解決病患問題. 非常熱心. 不分晝夜.
   認為憤怒不應被壓抑. 應該發洩才健康 (性慾也是吧) .
   他還是耶魯畢業的(這很鮮奇).
  
  作者是天生的gay. 13 歲時被 F醫師的33歲乾兒子硬上. 然後還維持這份感情關係2 ~ 3年.
  直到作者不愛他. 對方自行離開消失. 從此音訊全無.
  作者媽媽是個雙性戀. 性伴侶多是女生. 還跟牧師太太搞外遇. 與19歲黑人女孩同居.
  作者不愛上學. 醫師指導他以自殺未遂. 須精神治療為由. 躲避義務教育.
  於是 12~17 歲間. 作者就在這麼完全自由. 混亂且又窮困的環境中成長.
  
  17歲時. 在獲知媽媽與醫師更多不為人知的故事後. 作者決心離開. 獨力追尋未來.
  因喜歡寫日記. 長時間寫筆記. 練就一手好文筆與思考能力.
  他在沒有學歷背景下. 卻在紐約廣告界闖出一片天空.
  後又於2002年出版了這本書. 成為暢銷作家.
  可以引用他的話. 來為這本混亂的童年紀事做結語:
   [ 存活下來的凡人將充滿力量. 我也深信. 不管陷入何種困境中. 都能找到快樂! ]
   [ 不知不覺地. 我拿到了生存的博士學位了! ]
  
  讀完這本真實故事. 對陰影下的世界. 真覺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我本知世界如此. 只是更多的故事. 自然引發更廣泛的省思.
  但再怎麼怪異. 作者身無分文. 亦無家世學歷. 卻能勇敢追求美好人生 .
  值得敬佩. 也給人勇氣 !!
  


   妈妈,忧郁症、歇斯底里、同性恋、希望成为艾米丽·迪金森一样的女诗人。
  
   爸爸,终日酗酒、郁郁寡欢的名牌大学教授。
  
   哥哥,Aspie患者,热衷理论知识,热衷开着汽车追火车。
  
   养父,精神科医生,喜爱在专有的房间内自慰,笃信与上帝沟通是靠大便,认为情绪就应该发泄,把女儿卖给了恋童癖。
  
   养母,喜爱吃狗食、看电视、扫地的中年妇人。
  
   姐姐一号,崇拜父亲,热衷“圣经占卜”,女性主义者。
  
   姐姐二号,嬉皮士,喜欢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有恋母情结的前网球运动员,并且此人是她的养父。
  
   这都是些什么人呀,简直是牛鬼蛇神。要是我周围的人是这样,我恨不得都崩了他们,难以置信的是“我”只是变成了一个想做顶级美容师的小gay。偏偏以后还成了资深广告人以及畅销作家。看来,一本书牛还是不牛,不光看他写了什么,还得看是谁写的。
  
   拿着剪刀奔跑,是此书的内地译名,可能是侧重不同吧,所以书名翻译有差。台版注重的是真实,内地版注重的是写意。不管受多大的伤、付出多大的代价也要摆脱灵魂和情感的孤独状态。
  
   说到这个,我突然想到一个奇妙的巧合,为什么人们都想举着某种利器把目之所及的一切摧毁呢?凯鲁亚克在《在路上》里有一段“我小时候乘汽车总是想象手里握着大镰刀,把窗外平面扑来的树木、电线杆统统砍倒,甚至削掉每一个山头,长期以来潜伏在我们灵魂深处的无数狂乱然而善良的特点都释放出来”。
  
   我喜欢这个,因为坐火车的时候也有这种狂想,那种不顾一切、山呼海啸的痛快是多么爽啊。孤独是没办法的,但是还有勇敢,还有把低矮的天花板拆掉、安一扇天窗,还有去疯人院唱歌并使劲儿的啐他们,啐他们一脸浓痰。
  
   “就算我是gay,我也不是喜欢所有男人,我不想逃到情欲里,我才不在乎别人说我假gay”,作者就差把这句话说出口了,啧啧,说的多好。不得不说,13岁就能控制别人的情绪,他和洛丽塔有的一拼。
  
   这本书说他烂也有道理,毕竟假正经的人那么多。他够烂我才喜欢看。正像书里的一句话,被人关注总比被人忽视好得多。
  


  很早之前,大概是零六年看的了,但是真的是特别的喜欢。如获至宝,很难得一见的古怪的书,对住了我的胃。
  我在压抑中看完,满眼疯狂。
  
  我们害怕孤独,可是我们都是这么的孤独。我很高兴承认自己的孤独,于是我很高兴得把自己的孤独发泄出来,以一种难以让人接受的方式发泄。
  折磨自己,折磨他人。
  
  于是,我们大伙,都这样走进了这个互相折磨的怪圈子里。
  
  奥古斯丁有个孤傲的母亲,自视天才,她喜爱文学,有抑制不住的偏激、成见、女权主义。她的书会,总让我想起某个邪教组织,在她的女性朋友面前,她严肃、刻薄。她面对她的丈夫、儿子,歇斯底里。
  她说她的丈夫在谋杀她,她说,她的丈夫总有一天会杀了她。而其实她不过是在发泄自己无法出名、自己的诗总是被一次次的拒绝的结果。
  艺术的理想、理智、激情,在消失。
  是她以为的,她抑郁、胡思乱想,她的丈夫在扼杀她,总有一天,她会死,被她丈夫逼死。
  她喊着、摔着、哭着……
  于是离了婚,和女人搞在了一起。她需要欣赏,那些女人满足了她的愿望。女人与女人之间发生关系,那是种,惺惺相惜却又自以为是看不起的心态。
  奥古斯丁的母亲,可怜的双性恋,误导女人,被男人还有自己误导。
  
  奥古斯丁的父亲,郁郁寡欢、沉默不语。沉默的性格,近乎于阴沉。我们有理由相信并怀疑,他在某一天会爆发。他会杀了他的妻子、儿子。
  然后,他会把尸体处理得干干净净,并继续那样平平静静的生活。
  他浑身有些邋遢,堆积的垃圾。他阴郁,有令人害怕的气质。
  他妻子与他大声争吵,他冷静地看着他,并偶尔蹦出一两个词。
  他冷静而又愤怒。
  他在克制,他在想,为何当初娶了如此一个疯子。
  老婆是疯子,老婆也在折磨着家里的所有人,成为和她一样的疯子。
  可是他们又没那么轻易的要离婚。没理由,他们要相互折磨,折磨对方,看谁下去死,看看谁更厉害。
  折磨,成了发泄、复仇、兴奋的理由。
  
  芬奇医生,一条老蠕虫。鬼怪、费尽心机、变态的老头。他好像掌控着所有的人,他控制奥古斯丁的母亲、控制奥古斯丁、控制他的老婆、他的女儿、他的病人。
  他自私、疯狂、冷静。
  他是个冷静的变态狂。
  他给病人大量的镇静剂、禁止食用药片、引诱他们进奇怪的病房。
  他好像男女通吃,不折不扣的双性恋,但是更倾向于女人。
  不过,最后却又被奥古斯丁的母亲拖下水,他说,奥古斯丁的母亲是在疯话,奥古斯丁要理智。
  他是医生,可以定义所有的病人,却没人去检测他自己。呵,这个阴谋家、这个潜伏的疯子,以一种更诡异的发泄方式去获得快感。
  
  纳塔丽,我把她看作半个洛莉塔。精神正常,但总是在金钱和爱情、性之间左右徘徊。她或许想要爱情,不太在意金钱,可又总是那么不自禁的。
  她不败金,于是,成了某个捉摸不透的性格,她,或许只是想要一种正常而已。
  原来,有时正常也变得那么难。
  
  奥古斯丁,书的陈述者,书的主角。
  奥古斯丁胆小、虚伪、同性恋、精神正常、在疯狂的世界里难辨真伪。他不喜欢他的母亲、他的父亲、他的医生。
  可是他又对母亲充满同情,欣赏,妒嫉……
  奇奇怪怪的情感。
  
  古怪。疯狂。
  书里说:你痛苦吗?你孤独吗?那就毫不犹豫地发泄吧!手舞剪刀,一路狂奔,不管伤着谁。
  
  可是,当我们一直那么跑下去,我们,会一起去死的。
  这是真的。
  跑之前,想想清楚,总是好的。
  


   作者讲了一个匪夷所思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他自己身上,曾深深地折磨他,成为他童年的梦魇。
  
   渐渐地,他知道take it as the way it is, 接受事物本来的样子。
  
   荒唐时继续荒唐,快乐时继续快乐。
  
   这种人生离标准、正常、常规这些字眼太远太远。同样,和无趣、沉闷、可以预测这些词也毫无联系。成长在其中,人难免痛苦不堪继而自我毁灭?也许,倒也不尽然。
  
   在正式迈向人生舞台时,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节目是什么。不论好与坏,都是各自的人生。Who else cares? 所以,能做个快乐的SB,就别做个精明的KB。这和挣多少钱,有什么样的工作,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一点关系都没有。总想着以后,万一,明天再也不会来呢?


  如果你有梦想,但是又碍于环境和家庭的原因应该怎么办?像他们那样吧,拿着剪刀奔跑,会伤到别人也会伤到自己。如若不想随波逐流就逆流前行!是在同一时间看这本小说和丑闻笔记的,两本书对我的影响都很大。


   文化背景是个很神奇的东西,没有了它,再好的文章你也理解不了。我从小阅读家传的各种历代通俗演义,所以读到《三国演义》,就能品出罗贯中活着的时候定是个处处碰壁却又自视甚高的迂腐穷酸,读金圣叹评《水浒传》到妙处也能拍桌叫好,深感心有戚戚焉。但我读过好多遍《麦田守望者》,仍然不能理解那种被他们传的神乎其神的,甚至为了追求而杀掉列侬的 "酷",同样我也不能够理解《拿着剪刀奔跑》,即使它在亚马逊排行榜上战绩辉煌。
  
   这就是文化背景不同带来的差异,在海的另一边,有你没有生活过的彼岸,没有接触过的人群,他们的文字和表达方式在你既有的词典里找不到对应,于是在彼此眼中,就成了怪诞。
  
   怪诞,就是《拿着剪刀奔跑》给我的感觉。
  
   怪诞也是主角眼中的世界,随处都透露着病态的疯狂,主角的住处干脆被设定在了一个精神病医生的家,这个医生看起来本身就不正常,更拥有一堆行为怪异的家人,所以主角本身看起来完全就是在一个精神病院中生活。一个正常人生活在精神病院中,可想而知,与社会格格不入,孤独和痛苦油然而来。最终他选择了“飞跃疯人院”,去做自己梦想中的自己。
  
   我想故事我应该是听懂了,但是书中描写的那种感情却无法体会,无论是身处病态疯狂人群中的苦闷,还是向着目标奔跑的喜悦,都是我没有体验过的。我想这种由于隔阂产生的心灵上的苦闷和孤独,应该在美国中产阶级的青年人中比较常见吧,所以这本书才会产生如此之大的共鸣。但是所谓物质生活决定精神层次,这个时代的我们,再寻找心灵解脱之前,还有更多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去追求,与书中出身美国中产的主角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无法体会他的痛苦,说到底,这究竟是一种幸福呢,还是不幸呢......


  作者是生长在不正常的家庭中的,他一直渴望着生活在正常之中。其实,很多人的生活都是某种程度的不正常。最后长大了。在少年时期里,自卑自嘲并自得其乐。


  压抑~!给我的第一感觉。数次的放下又重新阅读,慢慢的找到了感觉,放肆的生活,不用顾忌身边人的感受。每个人都好似过着非正常的日子,仔细品味我们自己有时又何尝不是呢?书中每个人都透露着怪异,又觉得是那么的自然。


  “疯子们”的怪异生活,怪异行为,真的很怪。跟中国的传统思想完全是两回事。要看这本书只能说是体会一下另类人生。


  06年3月购买的此书,一直搁置到08年暑假在家的某一日,突然想起从书架上抽下来(本人买书的速度绝对的比看书速度要快个几倍)..而后,在非常没效率的龟速阅读中渐渐怀疑自己当初是被谁蛊惑了才会去买这样一本"烂"书.几次停止阅读并且严重怀疑书封上那一行红色醒目的“美国全国畅销书第一名”是否出版社私自编排上去的。半年后的寒假在家,临开学前决定负责任的把这些无尾被我搁置许久的书籍阅读完毕。于是,重新拿起,以一目十行之速匆匆读闭。合上书页。决定起笔写评论。。
  
  想起三年前在学校放映的一次影象展,一位师兄做的短片《Fuck the life》括了很多奖项,描述一些生活中的突发偶然事件,看后引起观众共鸣一片,掌声不断。本文以"Fuck the life"为题,不是想吸引更多的眼球来关注自己的文字亦或是做一个名副其实的“标题党”,实则因为没有比fuck这个词语更贴切的形容本人的阅后感。同性恋的男主人公,不称职的双性恋母亲(对于他母亲到底是同性恋还是双性恋的问题,本人不置可否.尽管译者在序言中定义为同性恋),周遭满布着大大小小或老或少的神经病问题人类(本人曾一度怀疑这本书的真实性,并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认为书中的人全部都是从精神病院偷跑出来的头号各类精神病患者).唯一还算正常的是酗酒且自私的父亲。恶心的言行和词汇充斥着字里行间,荒诞不羁的事件每天都在上演。借用序言中的文字:“本书的一系列人物就是这样的持剪人。他们经受着不同形式的孤独和彷徨,不同程度的失落和迷惘,他们当中,有疯疯癫癫,言行怪异的心理医生,他的稀奇古怪的家人和病人;有充满幻想的“同性恋”女诗人,终日酗酒,郁郁寡欢的名牌大学教授;有寄居在别人家里的男同性恋者,喜食狗粮,刻板守旧的中年女人;还有为了金钱和所谓爱情,宁可和大龄网球运动员同居的豆蔻少女;有把父亲当成上帝,不折不扣的女独身主义者,还有本书的作者——一个有着同性恋倾向,渴望自由,却不得不经受各种考验的普通男孩。。。”不知道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否也有和我这般因为看不下去内中的恶心言语和事件而发出诸如“靠,这算什么他妈的狗屁生活?!”“真的假的?杜撰也该有个度吧”的OS。。。看过不少电影中上映的荒诞生活事件,见过不少身边朋友自诩为“最糟糕”的琐碎生活经历,然后,在读完此书后,我却可以底气十足的朝着你们叫嚣:来看看这本书吧,你会觉得现在的生活太他妈的美好。每天早晨醒来不用担心今天的大气臭氧层的窟窿是否又大了一点,南北极的冰是否融化的更迅速,今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会不会增加,我们只会关心明天赴宴该穿这一条黑色小礼服还是配红色那个手拿包,在洗脸照镜的时候意外的发现前一天吃麻辣锅上火长出的那个痘,然后朝着镜子大叫:啊!并由此一天坐立不安频频的拿出镜子检查它是否变的更红肿了。没事的时候拿起手机发发短信彼此抱怨下工作和爱情的不顺心,或者打个电话以“我厌倦了我的生活”为开场白,接着碎碎念老板今天又安排了什么琐事,为什么男人永远不能如女人那般的心细如发,买本娱乐杂志或者MSN登陆时顺势看一下演艺圈的八卦新闻,晚上回家时约三五好友奔赴最新打折商场,一边聊着周遭的琐事一边用右手食指和中指摩挲着各类服饰,偶尔对着柜台BA颐指气使为什么你看中的那件衣服不参加活动。晚上临睡前想到第二日还要准点的上班就感叹为什么自己命当如此,好象生活真的没有一丝新奇和乐趣,每日只能周而复始的忙碌和抱怨,完全的一个恶性循环。我们一边觊觎别人的私生活一边假装自己真的见惯不怪,好象天底下的事情再糟糕荒诞也不过如此,还能怎么样呢?当你打开此书,一页页的读下去,被它的文字震惊的哑口无言,几次三番的骂着“扯淡”并把它扔到一边不愿再多看一眼的时候,才发现原来世界是这样的,有那么一群人是这样的。。谁说生活平淡到不够刺激?在某一天的下午,放学回家后撞见母亲和一位牧师之妻ML继而得知原来自己的母亲是同性恋,这样的情节够不够震惊?而整个真相大白的过程就是“一天下午,我很早就放学回家了。。。我打开门,看到了弗恩(牧师之妻)和妈妈。弗恩的脸朝下,趴在妈妈的两腿之间。我妈妈四肢伸开,躺在沙发上,眼睛紧紧地闭着。弗恩的脑袋左右摆动,就像一条狗舔一块肉骨头。她们两个都是一丝不挂。。。。。。真相大白了,原来我妈妈是一个同性恋”。文字辛辣犀利到让人无言,相较之下,自己初中时因为看《忏悔录》,内中的男人自慰射精喷到墙壁上的那段恶心阅读阴影记忆,实在算不得什么。。。也有好笑的黑色幽默偶尔闪现,对于美国社会现象的讽刺,在书中P263的那一章“我们拿了上帝的钱”,两个想去揩油弄些零花钱来看电影的孩子来到“基默尔神父办公室”,偷偷的把手指上的炸薯条油抹到水晶做的耶稣形象的镇纸上,然后看着神父打开文件柜,如何神情淡然的把手伸进为教堂募集捐款的税收“功德碗”中抽出几张钞票递给他们。呵,这些献给上帝的钱,无论如何,那些募捐的人是不会想到它们的归宿是被换作两张电影票。。。
  一帮正值青春年少的孩子,像从神经病院偷跑出来的那样疯狂,他们颠覆生活,忍受着各种不寻常的麻烦,浑身洋溢着那么一种旁若无人的自我欣赏和满足,他们信奉的人生信条就是:你如果感觉压抑和孤独,一定不要憋在心里,不然只会毁掉你的一生。
  也许就是这样,在你几次搁置此书于一旁,在不想看又不得不继续看下去之间来回犹豫,只因为你想知道,内中描述的生活,究竟还能多糟糕。
  
  “生活给了你柠檬,你就拿它去榨柠檬汁”
  
  “或许纽约就像个万花筒,但是,和我在北安普顿的大夫家里的经历相比,我在纽约的生活,不可能更加疯狂和无序。既然我可以安然走过那段疯狂和无序,我就不惮于到别的世界闯荡。”
  “要是我能在那里生存,我就能在所有的地方生存。。。”
  
  It's the life..在遭遇了那么多奇闻逸事之后,仍旧抱着乐观的心态上路,你会发现,真的不可能再糟糕了。那还有什么好怕的呢,生活不过是如此。
  
  再引一段书中的序言,“一个人不管花多大代价,都要尽早摆脱情感和灵魂的孤独状态,这是本书的核心主题。在这个不断变化,令人窒息的工业化世界里,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我们同病相怜,我们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却也经受着从未有过的迷惘和孤独。从本质上说,我们莫不是形形色色的持剪人,在弱肉强食的钢铁丛林里,似乎没有别的选择,惟有硬着头皮,敢闯敢拼,持剪奔跑,以寻找到最终的出路!”
  
  以下为本人的部分阅读书摘:
  
  我确信不疑的是,我长大了要么当大夫,要么成为明星。最理想的结果,就是成为一个专门扮演大夫的明星。
  
  我还发现,大夫是随心所欲的代名词。首先,他们可以把车子停在他们想停的地方;其次,他们超速行驶也不必吃罚单。当年卡特总统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国家能源为借口,颁布一项该死的法令,命令普通人的开车时速不得超过40英里,要求普通居民必须节省电源,乃至于人们经常生活在黑暗中,以上两点特征,似乎成为特权阶层的典型标志。
  
  她喜欢时不时地打开煤气炉,默默地看着火苗发呆;她喜欢把牙膏当三明治咽下肚子,还说她自己是惟一的上帝,这些使我相信,她在发疯的道路上越跑越远。
  
  所谓的新生活,其实还是老样子。
  
  这就像不懂事的孩子遇到问题,只需向父母中的任何一位请教,老练的父母总会给出答案。
  
  我和这些孩子没有任何共同点,他们的妈妈会把蜡烛那么大胡萝卜切成碎片,一口一口吃下去,而我妈妈能把整只蜡烛咽到肚子里。还有,他们在十点钟会准时上床睡觉,而我呢?凌晨三点钟以后,我的幸福生活才刚刚开始。
  
  你还太嫩,还处在口腔期,永远也到不了肛门期。你最大的希望,就是到达肛门期,可你没戏!你是个不成熟的,性冷淡的老处女!
  
  有时候,吵架会产生节日般喜庆的感觉。
  
  爱一个不值得爱的人,因为对方拥有你梦想的一切,因为被人关注总比被人忽视好得多。
  
  假如你无须别人告诉你该做什么,那么,你同样会面临一个问题:永远不会有人告诉你,什么是你不能做的。
  
  人一旦走到前面,想退回去都很难。
  


  看完电影后立刻忍不住跑去图书馆借了这本书来看,Life is Weirder Than Fiction这句话简直是为这本传度身定做的。小说比电影更加直接坦白,少了电影里不搭调的一点温情脉脉,让人看得更痛快。
  
  借了作者的另外两本自传来看,Dry看了一点,感觉好像没有看Running with Scissors时的那种惊艳了。


  书是不错。可惜完!完!全!全!被翻译给毁了!不但翻译水平差,不但删节起来大段大段的毫不手软,居然篡改内容。对照了英文原著之后简直让人苦笑不得。
  
  一到描述Agusten和Neil关系的场景就开始删,一直删到场景结束风平浪静了为止。译者为了呼应自己的删节造成的故事逻辑错误问题,居然完完全全的篡改了Agusten对Neil的感情。把Agusten对Neil的情感和依赖和折磨的病态关系修改成了Neil总是想亲近Agusten,而Agusten总是冰清玉洁的“不愿意”。甚至有整整一章不见了。译者直接把整整一章给拿掉了。
  
  我理解译者的难处,毕竟要符合“中国国情”。但是也不至于要完全隐瞒俩人的关系,也不至于翻译的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翻译水平都不如。
  
  哎。。。在伟大的党统治之下,连本书都看不安生。
  
  建议英语好的去看原著,卓越曾经可以买到。建议英语不好的去看电影。其实个人觉得电影拍的比原著写的好。这到不是很常见。一般电影都是毁原著不倦的。不过真的觉得这个电影导演加入了自己的生活思考,弥补了原著作者深度和思考的不足。电影当然不如小说完整,但是导演给原著加入了点睛的充满象征意义的情节。


   果然这种“美国全国畅销书第一名”的书都是不好看的。
  
   在当当网上找书时,被它的书名及介绍给吸引住了。
  
   先说书名——《拿着剪刀奔跑》,哇!多有气势啊!在Law群上,有一个师兄的Q名是“提刀四顾”,我觉得非常非常有趣,同时也很佩服他,能想到这么独特的名字。提刀四顾,一看到这四个字,眼前仿佛就出现了一个凶神恶煞的人提着一把明晃晃的大刀(从刀上还不断地滴血下来),左右四顾,可能是在找他的仇家,可能又是精神病人想到处杀人,你觉得自己没有得罪他,可是为了安全起见,还是心惊胆战地躲在某个角落,于是一种紧张气氛马上营造出来了,你甚至可以嗅到空气中的血腥味。而“拿着剪刀奔跑”,也有一点这样的感觉,正如译者所言:“那把明晃晃的剪刀,始终在半空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地舞动,而且刀刃锋利,寒光闪烁,冷气逼人!”
  
   再说介绍,“拿着剪刀奔跑——它是一种暗示,一种象征。它更是一种比喻,一种典型的、美国式的比喻,潜台词就是:你痛苦吗?你孤独吗?那就毫不犹豫地发泄吧!手舞剪刀,一路狂奔,不管伤着谁。所有的孤独者,内心渴望发泄而又怯于发泄。而勇敢的孤独者,就应手握剪刀,不停地跑啊跑;就应头也不抬,两腋生风,又吼又叫,双目充血,形同猛兽!本书的一系列人物就是这样的持剪人。他们经受着不同形式的孤独和彷徨,不同程度的失落和迷惘,他们当中,有疯疯癫癫、言行怪异的心理医生,他的稀奇古怪的家人和病人;有充满幻想的‘同性恋’女诗人,终日酗酒、郁郁寡欢的名牌大学教授;有寄居在别人家里的男同性恋者,喜食狗粮、刻板守旧的中年女人;还有为了金钱和所谓爱情,宁可和大龄网球运动员同居的豆蔻少女;有把父亲当成上帝、不折不扣的女性身主义者,还有本书的作者——一个有着同性恋倾向、渴望自由,却不得不经受各种考验的普通男孩……所有这些人物,几乎都有一个共性:因情感孤独而渴望理解,因生活压抑而幻想自由,因前途晦暗而向往光明。一个人不管花多大代价,都要尽早摆脱情感和灵魂的孤独状态,这是本书的核心主题。”
  
   怎么样?吸引人吧?
  
   然后呢?
  
   我迫不及待地看完这本书。
  
   非常失望。无论是里面的小故事,还是作者的语言(还是译者的语言?),还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都让人失望。说温和一点吧,就是我不喜欢这种类型的书。书的封底有别人对此书的评论,其中一句是“一本可怕的、像地狱一样的书,或者说,它本来就是一本关于地狱的书——或者二者都是”。我当时还以为这是一种极端的称赞呢……
  
   不过,这本书确实相当刺激,它能引起我们很多本能反应,比如说恶心。你能想象一个人把自己每天的排泄物从马桶里捞起来,晾干,按顺序摆放在桌子上,将之视为自己预感的研究对象吗?
  
  http://aki2107219.spaces.live.com/


  应该没有谁会极力推荐这本书的吧
  如果你够郁闷
  那你会说不错
  因为他符合你的口味
  
  一本只会让郁闷的人更郁闷
  不郁闷的人变郁闷的书
  花了半个月的时间看完
  给我的感觉也只是消磨时间
  
  当人生觉得郁闷时
  还是想起 有人比你更郁闷的
  所以不必对生活惆怅
  不如就拿把剪刀用力喷跑
  找个人一起发神经
  或者你本身就是被别人带着发神经的
  
  有遇到过神经病么?
  如果你要和精神病做亲人
  又是生活在精神病医生的家里
  那···
  好吧 没有比这更糟糕的生活了
  
  还是觉得 有时找个人和你一起过是郁闷的终结


  我是先读的《深度郁闷》的,还是被那本书中的“我”的深情给感动了一下子的。于是才来读这本《拿着剪刀奔跑》的,我本来以外这本书会给我带来某种亢奋。所以,在我心情比较低落的时候,我把这本书找出来读,我希望,至少,他让我兴奋起来,让我沉迷于一个故事中也是好的啊!
  可是,我却失望了,在这本书里,我只是看到了一群疯子和精神病,我也看不到他们是如何对生活进行抗争的,我只是看到他们在做出各种诡异的行为,而不知道这些行为他们达到了怎样的目的,有怎样的结果。而这些诡异的行为,也不能让我们由于猎奇的心理而觉得他们很有趣。我只是觉得恶心。完全搞不懂这本书到底在讲些什么呢~


  It's a story about a boy's bizarre and even twisted childhood. Let's see --- his dad was homicidal, his mom was a selfish lesbian who sent him to live with her psychiatrist, and the family of the psychiatrist was completely dysfunctional, and he himself inherited the homosexual genes from his mom and started his first gay relationship with a guy twice his age at 13. The book has some really vivid depiction of gay sex and I felt quite "dizzy" when reading it. Don't get me wrong - I'm not a homophobo, it's just...it's just that there are things you think you are OK with until you actually "see" it ( in my case, I can be perpetually scarred by Augusten Burroughs' powerful words, sigh....).


  所以大部分人都被宣传语给骗了。
  这不该是本畅销书,至少在我国不合适。
  畅销的书是励志、积极、上进、温暖、释怀心灵的大众读本。
  可惜奥古斯丁本人的童年经历实在古怪,一点也不具备普遍特点,甚至有点点恶心,怪异,让人不好接受。
  所以书商努力把它的内容引向积极、光明。结果却造成了反效果。
  如果说读一本书一定要从里面得到什么有益的东西,那就最好不要看这本书,它不过讲了个古怪小孩乱七八糟的童年,主人公的故事我们这辈子都不可能经历,连听都难听说第二次。家长读了还怕带坏小孩,绝对不是什么青春期读本之类。
  之所以给推荐,是推荐给愿意接触与自己向左的人生的那些人,不怕被带坏,不怕恶心,好奇心过剩而道德底线又不那么高尚的人。当然,有自己主见最好。
  那么谈谈内容。
  所谓“ 一个人不管花多大代价,都要尽早摆脱情感和灵魂的孤独状诚,这是本书的核心主题。”我是没看出来~
  奥古斯丁只是摆脱了精神病的母亲,奇怪的医生家庭,怪异的童年回到了主流社会的大浪潮中,读完此书我倒觉得一个人即使度过阴暗的童年,也不排除成为一个正常、正经的人、甚至社会主流的精英。反过来推说,在一个个外表光鲜,言谈冠冕的男女背后,谁知道曾有怎样不堪的人生经历?有多少人会愿意写出自己最难堪最尴尬,最见不得人的故事。功成名就的人只会写自己如何在艰苦的童年奋斗。仿佛人性是没有阴暗一面。
  如果我们的童年都是在太阳地下开花,那么阴暗角落里苔藓就是不能被接受的么?习惯了站在主流的立场,却不愿意承认糟糕也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且相当一部分人都在糟糕的生活着。
  不想做向日葵,就需要看看那些阳光普照不到的阴暗角落。因为它们存在着,而且不会因为你的不认同而消失。
  
  
  


  我想对这本书有兴趣的人大概也和我一样吧,对青春岁月有着模糊的回忆,说起过去既兴奋又伤感,喜欢“我们无数安放的青春”、“残酷青春”这类词,也应该都是被这书名吸引的吧,一看到书名就觉得自己一定会和作者很有共鸣,我们不就是手中握着剪刀的么?为了确认自己的判断在书评中论证自己,一句“孤独了就要发泄,不管伤着谁”让自己心安了。于是,书就买了回来。
  
  没看过原文,光就中文译本来说,看过这本书觉得太过离谱了,完全不能想像,也不能共鸣。其实书里涉及的同性恋、恋父情结、伪心理咨询、中产危机、自闭症等等在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我都是能理解的,但不知为什么他们汇总出现在这本书里,我就迷失了。不能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这本书只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变态恶心的世界,完全没有看到序中写的“巴勒斯指在通过这部“梦魇般使人恐惧的自传文学”,告诉我们每一个人:在这个不断变化、令人窒息的工业化世界里,不管是你、是我还是他,我们同病相怜,我们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快乐,却也经受着从未有过的迷惘和孤独。从本质上说,我们莫不是形形色色的持剪人,在弱肉强食的钢铁丛林里,似乎没有别的选择,惟有硬着头皮,敢闯敢拼,持剪奔跑,以寻找到最终的出路!”。每一个认真看了这本书的人都看不到主人公的敢闯敢拼,说是自传文学,只能体会到作者向每个买了书,并阅读的人尽自己可能展示了一个恶心世界。可如果读者真是想去追求这个,还不如去看日本或美国的恐怖片,那里有更多的屎尿变态之举~~全书完全不见拿着剪刀想发泄而不管伤着谁的境界,唯一出现的剪刀可能要算上主人公喜欢上了美发这一情节吧~~
  
  本来想看个酣畅淋漓的小说,没想到,看过之后就像是读了二个小时的冷笑话~~~而且这本冷笑话合集还是自己精选细选过的。
  
  现在想来,我们这群自以为拿着剪刀奔跑的人,本来是想找个同路人一同去追着那未知的青春奔跑,结果跑着跑着跟错了人~手中的这把剪刀真应该对准这个该死的作者!!
  
  PS:这本书真是远不如王朔早期的小说,推荐《动物凶猛》。
  


  奥古斯丁.巴勒斯不搞基督教。
  搞的问题少年、问题妈妈、问题爸爸、问题医生、问题朋友、问题情人。
  简单的说,奥古斯丁.巴勒斯这本《拿着剪刀奔跑》是一本问题少年的问题之书。
  
  剧情就不介绍了,自己去看。
  
  我感兴趣的是,在快要结尾的时候。
  小说点题了(都这德行)。
  
  大概是这样的:
  “我”和另外一个神经姐姐讨论人生问题。
  
  我们一致认为:
  人生就是一场拿着剪刀的奔跑。
  谁挡道就咔嚓
  咔嚓
  剪掉它——关它是神经末梢还是那话儿。
  
  差不多同时,我在第三极书局的台港版书店。
  看到村上龙的《跑啊,高桥》。
  
  村上龙这次不和外国妞、黑人乱搞,不嗑药,不空虚了。
  这是个短篇小说集。
  其中一片写的是一个17岁的男妓的故事。
  
  剧情也不介绍了,自己看去。
  
  我感兴趣的是:
  
  (纯粹为语法断行)
  男妓被美腿妈妈桑问道:
  你为什么要选择做男妓,而且是有点坚决的选择呢。
  
  小男妓说:
  做男妓可以不影响任何人的生活。
  不会成为任何人的困扰。
  大意如此。
  
  日本有时候是代表东方情调的,美国代表西方。
  对人生的感受和决定
  差别怎么这么大呢。
  
  不过,单纯从小说来看。
  这不影响他们都搞了自己想搞的。
  
  一直没看到中国版的村上龙
  或者奥古斯丁.巴勒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切都是待定的。
  
  倒是忽然想起之前看过的一本小说。
  张羞的《散装麻雀》。
  
  好像走在两个(东方和西方)半道上,
  只好郁闷的搓麻将,贫,晃荡,喝酒。
  
  既没有为了不困扰别人做男妓,
  也没有拿着剪刀在长安街狂奔。
  
  还是要往前走的。
  做男妓和拿着剪刀狂奔之间,
  你选择哪一个?
  
  这真是个问题。
  文章引用自:
  


  拿着剪刀奔跑——它是一种暗示,一种象征。
  
     它更是一种比喻,一种典型的、美国式的比喻,潜台词就是:你痛苦吗?你孤独吗?那就毫不犹豫地发泄吧!手舞剪刀,一路狂奔,不管伤着谁。
  
     所有的孤独者,内心渴望发泄而又怯于发泄。而勇敢的孤独者,就应手握剪刀,不停地跑啊跑;就应头也不抬,两腋生风,又吼又叫,双目充血,形同猛兽!
  
    星期五下午从快递员手上收到了这本书.看了前半部,然后睡觉.准备把它拿到学校放在枕头边当每晚睡前的夜宵.
     
    我喜欢这部小说,读的时候像是在冒险,跟着作者那另人休克的倒霉童年冒险.只有一种感觉--刺激,然后满心希望这些怪事发生在自己身边,我一定会手拿剪刀,用力奔跑.不管花多大代价,都要尽早摆脱情感和灵魂的孤独状太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称为孤独者,但每个人都有孤独的时候.内心渴望发泄而又怯于发泄.那是因为生活还不够怪异,疯狂,压抑,还没有在你孤独的心灵蓄满愤怒.就像开跑跑卡丁车你需要不停的漂移来攒够能量,然后奋不顾身的像前冲,把前面的选手冲个乱七八糟,即便是你经常会太用力而冲出跑道.不屈不饶.
  
    所以作者孤独并幸运着.当他拿着剪刀向前奔跑时,豪无内疚的刺伤阻拦者时.人们会说,你看这个可怜的孩子,他承受了太多的不幸,他需要发泄.而我们只能悄悄的等待蓄满愤怒能量的那一天,还祈祷中途不要因为开心而失误,前工尽气.
  
    孤独了就要发泄,不管伤着了谁
  
    我需要发泄,拿着我的剪刀
  
    那把明晃晃的剪刀,在半空中忽左忽右,忽上忽下的飞舞.而且刀刀锋利,寒气逼人...


不好意思以你看书的状态看了书评。。。印像是,,果真写得很犀利


啊啊啊...您是断断续续的看的吗?呵呵


听您的介绍,让我想起了麦田里的守望者


好书,情节有点匪夷所思,让人在惊异之中都会忘了主人公的不幸的童年,呵呵,也许他就是不想让读者对他有太多的怜悯吧,。。。但是我真是不敢想象我如果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会不会也成同性恋。


这么好的书,翻译得太滥了,可惜


本人抱着做事要做完整的态度看完了
就觉得的确浪费时间来着


我看了2个月还没看完- -


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内容....很喜欢作者...一口气看完的...
同学给我推荐他的另一本书《深度郁闷》,我准备去看


什么呀,我一个星期就看完了...
有什么好郁闷的哈?自己郁闷还推给一本书?
其实书里的内涵一点也不郁闷啊...让人郁闷的遭遇和拒绝郁闷的人生态度,不错啊


两个晚上看完的。觉得很好看!


我想,沒有被好好愛過的孩子,不管在東方或者西方,都可以自由的不顧周圍人的感受
成長背景比較重要吧


也许吧。。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