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题典
2009-3
吉林文史出版社
孙立权 编
152
一只狗的偷渡真相、你还能够感动得流泪吗、悔的边缘、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姐,回家吧、思想的碎叶、恩师、时间断想、今天最好、忆母亲、母亲的馨香、父亲送我上大学、父爱之舟等。
孙立权,东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室主任,东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吉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曾被评为东北三省语文十佳教师、吉林省教育科研型名教师。多次参加国内、省内的教学竞赛和公开课活动,并获好评。1998年提出自己的语文观——言语/文化观,认为语文的表层结构是言语,深层结构是文化,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言语这个表层,必须触及文化这个底层。因而语文课不能单单上成言语训练课。1998年末提出“批注式阅读”的概念并于次年开始在自己任教的班级进行“批注式阅读”实验。1999年总结出“五字”语文学习法:读、背、写、悟、行。同年提出“教学性备课”与“非教学性备课”的理论,认为“非教学性备课”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2000年确立了自己的语文教育理念:读书为明理。作文即做人。2005年提出“语文教育是为了培养传统的现代人,即亦新亦旧的人”的主张。从1999年开始进行“语文教育民族化”教改实验,包括“两年教背古典诗词300篇”实验、“五年教背古诗词500篇”实验、“读整本的书”实验、书法教育实验、“启迪灵性的作文教学”实验。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应试方法指导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训练(45篇)1.一只狗的偷渡真相2.情调也是一道菜3.你还能够感动得流泪吗4.悔的边缘5.心灵甘泉(节选)6.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7.姐,回家吧8.思想的碎叶9.恩师10.时间断想11.今天最好12.忆母亲13.母亲的馨香14.父亲送我上大学15.父爱之舟16.回味炊烟17.去台湾看父亲18.父亲的树19.一盏油灯20.沉重的土豆丝21.“人”证22.我在垃圾堆捡报纸23.10元钱,改变了我的命运24.青城山下的男孩25.别饿坏了那匹马26.口袋里的“握手27.我坚信,我是自己的救世主28.胡杨仰止29.二月兰30.生命的硬度31.热爱生命32.谢谢你刺痛我33.无价的桃木拐杖34.美丽的错误35.用爱倾听36.微笑的价值37.再坚持一下38.不坐在父亲肩上摘苹果39.轻视的力量40.邂逅霍金41.契诃夫的故事42.伟大的平凡43.施耐庵与《水浒》44.莎士比亚之谜45.我的父亲爱迪生第三部分 名著阅读(40段)第四部分 对联创作(50副)第五部分 综合实践(30个)参考答案
达出来,即“化整为零”地分解剖析。所谓“化整为零”,就是要你知道文章一个意义中心的内容,它是从哪些方面来表达的。我们知道,一篇文章可以有一个意义中心,一个段落也可能有一个意义中心,如果是一篇文章就应该从文章的结构特点人手,如果是一个段落就应该从语段的构成方式人手。先切分好意义层次,再根据意义层次来归纳内容要点。 2.仔细寻求类比点,运用求同思维,准确归纳内容点。一些文章和语段中,尤其是在论述两个事物共同点的时候,作者最喜欢用的方法就是围绕其共同点作交互式类比叙述(说明或阐释)。遇到这样的语段,我们要注意从文段中寻求两者的类比点,运用求同思维,找到两者相通的地方,从而准确地归纳出内容要点。 3.注意内容对比,运用求异思维,准确归纳内容要点。对比,是文章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如果遇到有对比方法运用的语段,我们则要注意其内容对比,并由此出发寻求归纳内容要点的突破口。 4.寻找中心句,采用摘句法概括中心。 这种概括主旨的方法,通常适用于议论文。议论文的段落是很有自己的特点的,一般来说,一个完全段,可由三个部分构成:起始部分——它概括地提出内容或中心,确定全段的论说范围或中心意思,其作用在于介绍全段要说的内容或中心论点;展开部分一它围绕起始部分的中心论点,提供事例论据或事理论据,采用一定的展开方法,对论据进行分析,对论点进行论证,其作用在于陈述或证明全段的中心意思;终结部分——它从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或归纳出全段的中心或重申中心思想,与起始部分相呼应,其作用在于明确深化中心意思。从段落的构成中,我们不难发现,每段的起始句(或终结句)是十分关键的,一般情况下,它就是这段文字中心的概括。即使有时不是十分明显,也可以从文段中找到贯穿始终的中心意思来,因此,采用寻找中心句的方法,也就是从文段的起始部分或中心部分找到能完全概括此段中心内容的句子,摘搁下来。 5.合并段内主要内容,采用联合法概括中心。 在阅读时,我们有时会发现,有些段落所表述的意思比较复杂,而且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重要的意思,如果舍弃其中的任何一个就不能完整地把段落的中心意思表达出来。因此在概括时,我们可以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综合出段落的中心意思。 6.通观文章内容,采用整体把握法概括中心。 有些文章内容,尤其是记叙文和抒情散文,它不可能从中找一个中心或合并某些内容作为中心意思的答案。那么,我们就要通过阅读文章(文段)来把握其内容,从整体出发,感受文章,把贯穿全文的内在意思“吃透”,尽力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所表达的主观情感、作品主人公的语言行动及句子之间的关系和一些关键词句所透露出的含义中去揣摩,去概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