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评传
2008-3
上海远东
万平近
320
无
本书初版列入重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作家评传丛书”第二辑,于1996年2月出版。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此书经作者修订,改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再版。1984年秋我撰写的《林语堂生活之路》长文在《新文学史料》发表后,便继续收集资料,增写成一本小书《林语堂论》送陕西人民出版社,列入“中国现代作家研究丛书”之一,于1987年3月出版。我参与唐弢先生任主编、集体编写《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后,回到原研究岗位,在从事中国现代作家研究课题中,林语堂研究便列为主要课题之一。本来只打算写几篇论文便罢手,但随着改革开放和两岸文化交流的进展,可见的资料日益增多。上世纪80年代末,读到林语堂先生次女林太乙女士著、在台湾出版的《林语堂传》,深受启发,感到女儿为其父作传,的确有许多优势,特别是家庭生活细节,局外人是难以获知的。但我又感到林太乙女士自幼随父母居住国外,对“五四”以来中国国内时代发展变更,难以具体了解,未能把传记主人放在时代激流中加以记述,因而促使我萌发另写一本《林语堂评传》的念头。时光荏苒,本书初版问世至今已逾11年,距我初次写作评论林语堂的小书已20多年。10年、20年时间,既不能说是很短,也不能说很长。而林语堂著作及研究林语堂的论著在大陆的出版,可以说是走出荒漠,进入花木丛生的绿地。这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和政策得到贯彻的成果,也同广大读者拂去林语堂著作蒙上的政治灰尘,越来越多地认识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结果。回想20多年前从图书馆借出一本林语堂的书还困难良多,要找关系、走后门,某著名出版社重印一本《京华烟云》(《瞬息京华》)也顾虑重重。这些往事如今可供人们谈笑。林语堂研究虽可说越过大荒进入绿地,但同其他中国著名作家的研究相比,还未达花果满园境地,还有待于学者继续开发,精心培植。拙著《林语堂评传》出版几年后图书市场已不见踪迹,我提笔加以修改,就是为这一研究领域添增一份资料,提供一些参考意见。我从参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写工作转到中国现代作家研究领域,长期形成的思想观念恐难改变,因而修订这本评传思想内涵难于作较大变动,但主观上努力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精神加以论述。对林语堂这位成就和局限都很显著的学者和作家,既评论、赞颂其成就,也不掩饰其局限。林语堂先生逝世已30多年,他生前未能看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日益繁荣强盛的中国。他置身于那个特殊的时代和环境中,不能不说那个时代和环境流行的语言。今天,我们可用更加宽容的心态看待居住于国外和台湾岛上的林语堂。本书在修订中对其著述,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加以择取鉴别。对若干纯属政治宣传品仅简略提及,不再详加评论。本书初版有意把传记主人放在历史的发展变化过程和时代激流中加以论述。如今20世纪的历史已经终结,许多历史事件都打上了句号,只需简约叙述,读者就可知其详,因而本书在修订中对时代背景的记述作了较多删节。林语堂在文化学术领域涉足范围很广,正如他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而自诩。但他在多种文化事业中,毕竟最主要的成就和影响是在文学领域。本书从初版到再版,都主要论述文学家的林语堂,其他文化成果仅简略提及,这自然同我所从事的专业有关。本书在论述林语堂生活和创作历程中,对其作品作了较多评论,这就涉及采用何种文学批评语言,说老实话,我只能采用我所能采用的文学批评语言。对近年文学批评领域颇为流行的取法于西方文论的语言模式,我只能羡慕而难以效法,考虑到如果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语言习惯,任意采用流行的语言句式,就可能流为模仿。修订本书,是再次寄寓抛砖引玉之意,希冀林语堂研究领域不再寂寞,不断涌现新花硕果。林语堂先生拥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毕生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时而进发炽热的乡土恋。他遗留的30多部著译,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应当遵循鲁迅提倡的“拿来主义”加以鉴别吸取。本书错讹之处敬请学者读者批评指正。万平近2007年9月6日
林语堂在文化学术领域涉足范围很广,正如他以“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而自诩。但他在多种文化事业中,毕竟最主要的成就和影响是在文学领域。本书从初版到再版,都主要论述文学家的林语堂,其他文化成果仅简略提及,这自然同我所从事的专业有关。本书在论述林语堂生活和创作历程中,对其作品作了较多评论。并将林语堂人物成长史与其文学创造历程并驾论述。为文学爱好者奉上前所未有的宝贵资料。
万平近,1926年9月生于江西省南昌市,1951年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长期在大学从事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工作,曾任厦门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茅盾、老舍等全国性研究会理事。专著有《林语堂论》、《林语堂评传》、《林语堂传》。参与编撰《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分别出版中、日、英、西班牙文版)。编选《林语堂论中西文化》、《鲁迅与中外文化》、《老舍读本》等书;发表研究鲁迅、茅盾、老舍、林语堂等作家论文数十篇,结集《新文学比较研究》出版。
第一章 从龙溪村家子到美欧洋博士 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文化追求第二章 从语言学起步走进学术界 在北京大学期间的教学和学术活动 第三章 随爱国运动波涛前进 在“五卅”到“三·一八”期间第四章 在“语丝”苗圃里茁长 北京、厦门时期与鲁迅的交往第五章 第一部散文集,第一个“黄金期” 《翦拂集》与《子见南子》第六章 从专职教授到专业作家的过渡 初居上海时期的学术生活第七章 在“论语”旗号下驰骋 《论语》、《人间世》、《宇宙风》的创刊及其主旨第八章 中西融合的“幽默”与“性灵” 30年代前期的文学观念和主张第九章 从同盟到异途 与鲁迅及左翼文化阵营的相得和疏离第十章 散文创作的第二个“黄金期” 《我的话》及30年代前期的散文第十一章 “两脚踏东西文化”迈新步 亦中亦西的生活和《吾国与吾民》的写作第十二章 走进异国文苑之初 对西方人说东方《生活的艺术》及其他第十三章 民族正气的颂歌,理想道德的礼赞 为抗战作宣传和《瞬息京华》第十四章 在神州硝烟弥漫的时日 回国暂居和《风声鹤唳》第十五章 胜利在望时的大后方之行 再度回国考察经过及反响第十六章 失意年代的得意之作 《苏东坡传》和弘扬炎黄文化的译著第十七章 多种追求中的书生本性 制造中文打字机和创作小说《唐人街》第十八章 跨进二十世纪下半期 《朱门》和50年代初年的译著第十九章 海外生活道路上的插曲 出任南洋大学校长始末第二十章 远走欧陆,构想未来 隐居戛纳暨《远景》的创作第二十一章 冷战炽热年代的行踪和墨迹 两度越洋出访和一部心灵旅程第二十二章 瑕瑜互见的小说新作 《红牡丹》、《赖柏英》及其他第二十三章 响亮的晚钟 回归台湾前后的学术生涯第二十四章 生命和创作的终篇 晚年生活和《八十自叙》后记
第一章 从龙溪村家子到美欧洋博士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文化追求林语堂出生于鸦片战争爆发后55年,辛亥革命前16年,即1875年的10月10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那时,清朝的封建统治已经走到日暮途穷境地。林语堂出生的那一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将中国的宝岛台湾割让给日本。四面八方的殖民主义者对中国虎视眈眈,加紧进行侵略和掠夺的罪恶阴谋。中国的有识之士为了救国图强,发动了维新运动。在林语堂出生的后三年,即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在光绪皇帝支持下实行“戊戌变法”,但在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镇压下遭到惨重的失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者的斗争此起彼伏。1896年以山东的大刀会起义为前奏,到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形成高潮,以农民为主的反帝大军进行了前仆后继的英勇斗争。义和团运动在八国联军联合进攻下失败。清政府屈膝妥协签订了“辛丑条约”,加深了中国的殖民地化。中国人民是在血和泪之中迎接20世纪到来的。林语堂的祖籍是福建省南部的漳州(又名龙溪)。其祖父是漳州北郊五里沙村农民,1864年太平天国军朱利王部进入漳州时,随军做挑夫而不知所终。他祖母改嫁,他父亲及叔伯仍不改姓。那时,基督教已经传入漳州,林语堂祖母成为早期入教的教徒之一。其父也跟着信教,名叫林至诚,含有笃信基督意味。林至诚9岁时失去父亲,年轻时就靠出卖劳力、做小商贩为生。据林语堂回忆,他父亲“是自力更生的人。他曾在街上卖糖,也曾卖米给囚犯,利润很高。他还将五里沙的竹子卖到漳州。两地十英里或十五英里左右。他肩膀上有一道扛竹竿造成的凹痕,一直没有消失。”
从我写作第一本评论林语堂的小书至本书修订再版,历时20多年。在有关林语堂的资料十分匮乏的年代,幸蒙各地师友援助,我先后写作和编选了几本与林语堂有关的书。对热情帮助和支持我的师友,我曾在几本拙著、拙编的《后记》中一一列名致以谢意。特别是几位师长对我的关心和支持,我至今难以忘怀。唐锼研究员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期间知道我对林语堂研究有兴趣,就予以鼓励。我写第一本小书请他写序,他正忙于《鲁迅传》的写作,无暇兼顾,而几年后我编选《林语堂选集》(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他特地写《林语堂论》的长篇论文寄给我作为代序。在我调查、收集林语堂家庭资料期间,厦门大学黄典诚、林疑今教授同我促膝谈心,提供许多宝贵材料。林疑今教授在谈到其堂兄弟林惠元在漳州因组织抗日爱国活动而被无辜杀害时依然眼泪直流。这些情景我至今记忆犹新。今借这篇《后记》对曾给我支援而先后离世的师友再表深切的悼念!本书修订再版,照片有所变动。非常感谢先后为拙著提供照片的北京鲁迅博物馆、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漳州林语堂纪念馆、闽南日报社以及林浯堂先生侄孙女、厦门大学林梦海教授。万平近2007年9月20日
《林语堂评传》由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
无
该书可以算得上是一本比较客观的评价林语堂的书,有其独特性,值得拥有!
帮领导买的。
既写了林语堂先生的一生经历,又穿插每个时期他的写作特点、写作背景,交代得很清楚,是一本很好的资料研究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