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天水文史资料(第17辑)

宋敬国 宋敬国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11-10出版)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宋敬国 甘肃文化出版社 (2011-10出版)  

作者:

宋敬国  

页数:

352  

内容概要

  天水古称秦州,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作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天水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记载史和近2700年的建城史。遍布天水境内的古城、古镇、古堡、古街、古巷、古树、古遗址是天水厚重历史积淀的集中体现,它们有着不同寻常的往昔,拥有过令人瞩目的辉煌,是天水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可或缺的实证材料,也是今日秦州繁荣昌盛的厚重底色。  古城、古镇、古堡、古街、古巷、古树、古遗址是先人留给天水的宝贵历史财富。  天水古城始自春秋,历代修建,形成了东关、大城、中城、西关、伏羲城五城相连的基本格局,城垣巍然,店肆林立,古木参天,胜迹众多。境内吴砦古城、绵诸古城、十二连城、宁远古城、清水双城、秦亭、弓门寨等古城遗址不仅显示了天水历史之悠久,更显示了天水战略位置之重要。

书籍目录

天水古城天水境内古城址概述明清时期天水古城的变迁/雍际春天水古城变迁/刘雁翔秦安古城/王广林甘谷古城/薛林荣武山古城/张耀德清水古城/黄晓鸿吴砦古城/杨公祜天水古镇天水古镇概览/刘雁翔古秦州的四大门户/安志宏街亭古镇/李新彦陇城古镇/柴全生云山古镇/王广林滩歌古镇/薛林荣四门古镇/聂中民洛门古镇/王彦俊永清古镇/刘继明山门古镇/刘继明张川古镇/王彦俊龙山古镇/杨富强恭门古镇/王彦俊关子古镇/卢耀华赵琰天水古镇/卢耀华赵琰牡丹古镇/卢耀华赵琰太京古镇/卢耀华赵琰饧家寺古镇/丁胜磐安古镇/王琪安远古镇/王琪礼辛古镇/王琪天水古街巷天水古街大略/李健君李振翼滩歌明清一条街/令陆胤秦安明清一条街/伏晓黎天水古巷概述/艾叶石家巷/李吉定自治巷/李吉定周家巷/李吉定共和巷/李吉定枣园巷/李吉定飞将巷/王钰忠义巷/王仲平猪羊市/王仲平甘谷桥梓巷/安友仁漫步天水名人古巷/艾叶马汉江天水古巷木雕/王钰天水古民居/南喜涛天水古堡天水古堡概述/阎虎林甘谷堡砦/王满生麦积古堡/汪明张家川恭门古城堡/马国强 马国良杨家寺青龙观古堡/郭永杰丁胜汪川大城堡/阎虎林三阳堡寨/阎虎林中梁马家堡/阎虎林平南的堡寨/阎虎林华岐辛家堡和汪家团庄堡/阎虎林秦安迎恩堡/阎虎林秦州四方堡/王钰天水古树天水古树资源概况/刘红岩任家窑酸梨古树群/赵文慧古城天水早期的行道树/李吉定张家川县古核桃树/李吉定“子美树”复壮保护纪事/李新彦南山古柏复壮保护立传记/李吉定张家大院的三棵古树/丁胜天水古遗址天水古遗址概述天水史前主要遗址/高世华麦积古遗址/汪明清水古遗址/黄晓鸿张家川县的烽火台、关隘、城堡秦安王洼墓群武山唐古墓群张家川马家塬遗址战国墓葬群/苏银花天水古遗址的保护/杨晓红后记

章节摘录

  红土坡遗址  红土坡遗址位于秦州区关子镇七十铺村东北约300米处。1956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考古调查发现,1963年2月11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居于藉河北岸第二台地上,东连后沟头,西接红山,长约200米;南自村庄,北至坪上,宽约150米,面积达3万平方米。依山傍水、避风向阳,宜于原始先民聚居繁息,文化堆积层厚达0.5~2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层、灰坑、红烧土、白灰居住面等遗迹。地面上散见少量遗物,有石、陶器,石器有爷、刀、铲类生产工具,陶器多系残片,有红、灰、褐三色泥质陶,也有夹砂陶片,多素面饰以绳纹、篮纹、蜂窝纹、附加堆纹等。从陶片可辨识器物有泥质红陶高领罐,灰陶鬲、碗、豆、瓮等,还有陶刀等。从采集标本看,属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遗存。遗址保存完整。  杨家坪遗址  杨家坪遗址位于秦州区关子镇东南500米处。1956年甘肃省文物工作队考古调查发现,1963年2月11日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居于藉河南岸第二台地上,东临胜利沟,西壤冯家沟,长300米,南靠魁星楼,北抵藉河畔,宽150米,负山临水,地势开阔,面积达4.5万平方米。两沟夹峙,魁星楼作屏嶂,避风向阳,宜于原始先民繁息,文化堆积层厚达0.8~2米。断崖上暴露有灰层、灰坑、红烧土等遗迹。采集到遗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石器有斧、铲等,骨器如锥等。陶器多为残片,多系砖红色泥质陶,其次是橙黄泥质陶和夹砂粗陶,也有彩陶。1957年调查时,曾采集到彩陶罐一件,色橙黄,侈口唇外翻,鼓腹,平底,黑彩口沿绘圆点三角纹、上腹至颈部饰对称鸟纹、弧线三角纹和平行条纹交叉使用。同时,还采集到彩陶壶一件及多件陶纺轮。从采集标本看,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存。  靳家崖遗址  靳家崖遗址位于秦州区太京镇靳家崖村东500米。1979年天水市文物普查发现,1990年秦州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秦州区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坐落在藉河北岸第一、二层台地上,东起马家咀,西至来虎沟(又名倒虎沟),长约500米;南临河断崖,北界缑家台,宽约400米。遗址负山临河,地势开阔,面积达2000平方米,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文化堆积层厚达2~3米。断崖、沟谷、田埂上暴露有灰层、红烧土、白灰面等遗迹。  ……


编辑推荐

天水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天水文史资料(第17辑天水古韵)》全方位反映了天水挖掘整理、保存古街、古镇、古巷、古堡、古树和古代文化遗存的情况。本辑所录的古堡资料,是在大量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的基础上形成的,弥足珍贵。古遗址是天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印证天水八千年辉煌文明的主体。本书由宋敬国主编。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天水文史资料(第17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