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青少年国学读本·仁爱篇

浙江古籍出版社 浙江古籍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浙江古籍  

作者:

浙江古籍出版社  

页数:

126  

前言

  本套丛书以中华传统教育精神为归旨,依托丰富的国学资源,提炼梳理出道义、仁爱、诚信、敬事、勇毅、练达、好学、省己八种德行修为,以契合于当今青少年精神培育的需求,在正面教育的机械刻板与社会影响的迷乱无根之间作一种填充弥补,使青少年的心灵通过国学的浸润,经受和煦的抚慰与澄明的引领感召。全书处处渗透着编者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信心、道德约束力、人格独立性的明确持守与倡导。  本套丛书八个专题各自成册,每个专题又细分三五门类,每个门类之下再由历史人物故事为纽带捆扎成的一个个“文本束”作为基本阅读单元。在“文本束”中,元素库、故事会、编者语、古人云、知识链五个要件紧相连属,以实现历史释读、文学演绎、哲学思考、经典印证、知识扩展五大体例功能。  本套丛书在超越传统修养励志类读物的基础上,创制出一种有益于青少年人格成长与知识扩充的阅读载体,希望成为青少年喜爱阅读、乐于接受、可资引用的修养读本、嘉言美文、知识手册。  本套丛书是本社国学读本系列项目之一,已有获得良好社会反响的《领导干部国学读本》为先导,又有即将出版的《家庭国学读本》为接续,希望能够形成对应于不同社会群体需求并各有特色的同学学习载体。  本套丛书在本社社委会的策划统筹之下由编写小组集体完成。本社孙雪艳负责仁爱篇编写,陈小林负责诚信篇编写,屈笃仕负责敬事篇、练达篇编写,关俊红负责好学篇、省己篇编写,还约请了社外的孙宝和方尧负责道义篇与勇毅篇的编写。丛书能够高效有序地完成说明,良好的专业素养、创新意识、敬业精神、协作机制与文化责任对于做好一个有意义的选题是多么的重要。  浙江古籍出版社国学读本编写小组  2010年7月25日

内容概要

  如何契合当今青少年精神培育的需求,在正面教育的机械刻板与社会影响的迷乱无根之间作一种填充弥补,使青少年的心灵通过国学的浸润,经受和煦的抚慰与澄明的引领感召?浙江古籍社面对这一意义深远的命题,以中华传统教育精神为归旨,依托丰富的国学资源,提炼梳理出道义、仁爱、诚信、敬事、勇毅、练达、好学、省己八种德行修为,策划编写了《青少年国学读本》丛书。本套丛书虽八个专题各自成册,但全书处处渗透着编者对于传统文化认同感、民族自信心、道德约束力、人格独立性的明确持守与倡导。力求在超越传统修养励志类读物的基础上,创制出一种有益于青少年人格成长与知识扩充的阅读载体,希望成为青少年喜爱阅读、乐于接受、可资引用的修养读本、嘉言美文、知识手册。

书籍目录

编者的话开篇词孝悌子路百里负米闵子骞情感后母卫太子舍生存义赴难认弟缇萦救父姜氏三兄弟多“事”的孔融怀橘献母陆南金兄弟争死三千里寻母大孝子魏兴恩爱相如文君共白头梁鸿孟光的爱情宋弘不弃糟糠妻沈园情梦忠恕齐桓公不记仇小恶与大美千古知己张良敬老获奇书宰相与车夫给小偷上课王修不妄虚名刘敏元舍身救孤老周颉之死宰相肚量万全不记宿怨仁惠“一钱太守”羊祜和堕泪碑二十石桃花米“慈母”辛公义乐善好施李士谦张华原纵囚人君明镜魏徵好皇帝宋仁宗布衣宰相范纯仁仁厚的马皇后夏原吉不忍郑板桥为民罢官

章节摘录

  多“事”的孔融  元素库  故事会  孔融的确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四岁时将大梨让给哥哥吃,让很多人见识了他的不同寻常。十岁时他的机智巧答更是让太中大夫闹了个大红脸。当时孔融随父亲到洛阳拜会李元礼,孔融自称是李元礼的亲戚。李元礼问自己和孔融是什么亲戚时,孔融说想当年孔子曾拜李耳为师,所以孔家和李家可谓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亲戚关系。所有在场的人听到小孔融振振有词的回答无不感到惊奇。唯有太中大夫陈韪不屑地说:“小时候聪明,长大了未必有才华。”孔融听到后说:“我猜想你小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脸上一阵红一阵白的。  孔融小时候的故事还不止这些。真正让他声名远扬的是他舍身救张俭的事,人们从这件事上也看到了孔家的作派。  张俭出身名门望族,见大宦官中常侍侯览鱼肉百姓,横行乡里,于是义愤上书弹劾侯览和他母亲的罪行。没想到,侯览不但扣留了张俭的检举信,还诬告张俭图谋不轨。汉灵帝不明就里,听信侯览一面之词,下令搜捕张俭。张俭为了避难,开始了千里大逃亡。  张俭与孔融的哥哥孔褒比较要好,于是逃到孔家避难。谁知孔褒外出不在家,张俭觉得孔融年纪太小,当时孔融才十六岁,于是就没有告诉他。孔融见来人支支吾吾,知道他一定有难处,就对张俭说:“我哥哥虽然不在家,我难道不能帮你吗?”于是把他留在家中。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没过几天,官府听到了消息,准备前往孔家捉拿张俭。孔融得知风声后,赶快让张俭逃跑了。官府于是将孔融和哥哥孔褒一道捉人官府。审讯时,孔融对县官说:“张俭是我窝藏的,我哥哥事先并不知道,应该由我来承担这个罪名。”孔褒对县官说:“张俭不认识我弟弟,他是来投奔我的,不是小弟之过。要惩罚就惩罚我吧。”两人相持不下,县官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决断,于是询问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母亲说:“我是一家之长,家里出了事自然由大人负责,请你判我的罪吧!”怪事了!一家三口争着承担死罪。县官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决断,无奈只好上报朝廷,朝廷最终决定治孔褒的罪。  这件事后,孔融友孝的美名得以广泛传播。  编者语  毫无疑问,孔融是当时名士,威望甚高。但恃才傲物、不谙世事的他也绝不会见容于那个时代,当碰到猜疑心重的曹操时,他的悲剧命运就注定了。所谓“蛲蛲者易缺,皎皎者易污”,我们无法责难孔融的不知变通,如果他磨去自身棱角,贪生求全,或许他早就被人遗忘了。  古人云  兄弟者,同胞共乳,分形连气,至亲至厚也。古人以手足为喻,盖谓四肢虽异,本系一体。以此观之,其友爱当何如也!今人岂不知兄弟之爱,多因宠其爱子,偏听私言,计较短长,争竞多寡,以至父母在堂分财异居,互相告讦,患若贼仇,灭天亲,败人纪,此等之人,岂知有仁义之心哉。若能思同胞共乳、分形连气之理,脱然觉悟,则兄爱其弟,弟敬其兄,临财相让,遇事相谋,通有无,共忧乐,爱敬既笃,家室自和,如此,不惟人喜悦,天道亦当祜助也。(元?王结《文忠集?善俗要义》)  知识链  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是东汉建安年间(196一-220)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瑶、应场、刘桢。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们与“三曹”一起,构成建安作家的主力军。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党锢之祸  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专权,世家大族李膺等联结太学生抨击朝政。公元166年,宦官将李膺等逮捕,后虽释放,但终身不许做官。灵帝时,外戚解除党禁,欲诛灭宦官,事泄。宦官于169年将李膺等百余人下狱处死,并陆续囚禁、流放、处死数百人。后灵帝在宦官挟持下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都免官禁锢。历史上称为“党锢之祸”。  怀橘献母  元素库  故事会  “孔融让梨”是妇孺皆知的爱亲故事,历史上堪与它构成“双璧’’的,就是“陆绩怀橘”。  陆绩是三国时期吴国人,在经学上有很深的造诣,曾注释过五经之一的《周易》,并撰写《太玄经注》;精通天文历法,作有《浑天图》;当过太守,即一个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  陆绩六岁的时候,在九江见到了袁术。袁术是袁绍的族弟,为起兵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之一。袁术见陆绩十分可爱,就拿出一些橘子让他吃。陆绩趁袁术和别人谈话之机,将三个橘子偷偷揣在了怀里。临行前,陆绩拜谢袁术,谁知一弯腰,怀里的橘子“当当当”滚落下来,骨碌碌滚到袁术脚下。  袁术望望橘子,看看陆绩,大惑不解:“陆郎是我的客人,为什么要将橘子装进怀里呢?”  陆绩慌忙跪下,回答说:“怀中揣橘,并非是自己要吃,而是母亲十分喜欢吃橘子,见如此甜的橘子,母亲不能吃,觉得十分可惜,于是想拿回去几个让母亲尝尝。”  ……


编辑推荐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精髓,也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根基。《说文解字》说:“仁,亲也,从人二。”从字形看,仁是一种二人之间的行为,或者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呢?孔子提出“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爱他人,为他人着想,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自己想站得住,也要让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行得通,也要使别人行得通。做到了这一点,还有什么可以去计较呢?  人,穿行在世间百态之中,如何让自己得到内心的坦然,让自己不被忧伤、忧思、忧惧困扰,让自己内心得到一份澄澈与明媚,这一切来自内心的仁厚。让心灵开阔和疏朗起来吧!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青少年国学读本·仁爱篇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