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作家笔下的赣州

龚文瑞 海峡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作者:

龚文瑞  

页数:

159  

字数:

12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唐国忠  “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即将付梓出版,并在海峡两岸同步发行。这是两岸出版业界携手合作的又一个重要成果,很有创意、新意、意义,可喜可贺。  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和福建闽台图书有限公司共同策划推出的“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对海峡西岸经济区20城市(福建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三明、莆田、南平、龙岩、宁德;浙江的温州、衢州、丽水;广东的汕头、梅州、潮州、揭阳;江西的上饶、鹰潭、赣州、抚州)和台湾7个代表性城市(台北、台中、高雄、台南、新竹、嘉义、花莲)的历史文化,进行审视梳理和系统介绍,充分展示了两岸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丛书的出版,融合了两岸文化人的智慧,开创了两岸出版业界合作的新模式。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立足海峡、紧扣时代。丛书抓住海峡两岸27城市历史文化的精彩片段进行遴选还原,用历史的眼光加以辩证审视,用现代的情感进行勾画叩问,用精彩的文字和富有表现力的图片予以生动展示,使时代的主题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和表现。  二是选文精当、点面结合。丛书设置了“探寻历史遗存”、“拜访古代先贤”、“感悟绿色山水”、“品味地方风情”等章节,分别从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著名人物、自然山水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层面,进行选文组合,将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民俗风情、城市面貌生动展示出来,让读者不仅感受到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信俗等两岸共同文化之根的深远影响,而且也感受了海峡城市群多姿的历史风貌和独特的现实魅力。  三是形式活泼、图文并茂。丛书以散文的手法探寻历史,注入现代人的情感,赋予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书中辅以大量精美的图片,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既可作为散文佳作来品,也可作为乡土历史教材来读,还可成为外地读者了解一个城市的旅行读本。  四是两岸携手、创新合作。丛书从文化寻踪入手,由两岸业界携手,在图书的编写、出版、发行等各个环节建立紧密合作,在推动两岸合作上具有典范性意义。  海峡两岸各界对本丛书的出版都给予了高度关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为丛书题词。台湾知名人士连战、吴伯雄、宋楚瑜、王金平、江丙坤、蒋孝严、黄敏惠以及胡志强等也为丛书出版题词祝贺。  当前,两岸关系发生了重大积极变化,两岸和平发展处于进一步向前推进的重要机遇期。希望两岸出版业界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以文化为纽带,以发展为主题,以创新为动力,以项目为抓手,携手合作,共同努力,不断谱写两岸出版业交流合作的崭新篇章,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的精神家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作者系中共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

内容概要

《作家笔下的海峡二十七城丛书》由两岸作家以散文的笔法,描绘海峡两岸27个城市的历史文化。丛书收录台湾7个县市,包括台北、新竹、台中、嘉义、台南、高雄、花莲;大陆海峡西岸经济区20个城市,包括福建的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三明、龙岩、宁德、南平,广东的汕头、梅州、潮州、揭阳,江西的上饶、鹰潭、赣州、抚州,浙江的温州、衢州、丽水。
丛书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体现了两岸之间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有利于增进两岸读者的文化认同。丛书既可作为散文作品,也可作为乡土教材来读,还可成为外地读者了解一个城市的旅行读本。

书籍目录

探寻历史遗存
赣水苍茫
虔城雨韵
三上梅关
领悟通天岩
江南小蓬莱
白鹭翔飞处
夏府枣林
谭邦古城
周田:一个雕刻着岁月的古村落
居然仙境罗田岩
拜访古代先贤
马祖岩上思马祖
客家骁雄卢光稠
一代大儒温革
风流倜傥赵清献
福寿沟与刘彝
孤郁的楼台
文清路上说曾几
王阳明与赣南
余风岐筑玉带桥
张照乘题清八景
感悟绿色山水
山水赣南(外一篇)
走近三百山
烟雨鹅湖
翠微四趣
黄柏古藤林
通天寨览胜
迷人的九连山
诗意崇义
定南九曲长滩
天龙山神游
品味地方风情
赣南采茶唱天下
兴国山歌源远流长
石城灯彩
客家门榜颂家风
南云竹篙火龙
营前“九狮拜象”
七里庙会与社戏
宁都民俗绚丽缤纷
名人与客家菜
说“官话”的赣州人

章节摘录

  赣水苍茫  文瑞  有人把赣南比做一个聚宝盆。这个比喻缘于赣南的山形地势——东北横卧着的武夷山脉、南方盘亘着的南岭山脉、西北雄踞着的罗霄山脉,三条山脉的余脉竟然全都在赣南聚首,真是无与伦比的天工造化,一座巨大的绿色宝盆得以诗意般地形成。  “赣”字最初的母字是“灨”,寓意盆地、沼泽。上古的时候,在这片沼泽地里生长着一个族群。追溯历史,我们惊喜地发现《山海经》竟然把这一传说记录了下来,并把这个族群的名字传扬至今——赣巨人。憨态可掬的赣巨人成了赣南古老的人祖,他们有着一张爱笑的脸,长着一双足跟往后生的修长的双腿。  到了春秋战国,这里便有了专门负责山泽的开发和渔猎的虞人出现,由于他们生活在赣巨人的故乡,世人把他们叫做赣虞人。这些百越后人终身与山水为伴,长年奔跑于长山大谷,栖息于河流两岸,繁衍生息,世代相传,成了这块土地上最早的土著居民。赣虞人没有文字,只有山歌;没有国家,只有家园。他们把一切思想都化成季风,化作歌唱,融在了青葱苍翠的林海与奔流不息的河流之中。  森林无边无际,河流有始有终。从大山石壁渗出的第一滴水,一路汇溪纳涧,终成蜿蜒之川、滔滔大江。请记住这个被我们淡忘了的名字吧——灨水!我们的祖先从最能表征这块土地的赣巨人、赣虞人身上撷取元素,为水取名。山脉有多远,水流就有多长;土地有多宽,灨水就有多深。  灨水自从有了名字,它的宁静与自由就开始有了文明的“侵入”。最早的“侵入者”是肩负着秦始皇“南定百越”使命的屠睢,他率领十万秦军溯灨水匆匆南下,一路伐木、修路,艰辛不止。然而,当大军翻山越岭行进到庾岭脚下的一大片平畴时,他下令在后来叫池江的这个地方安营扎寨。灨水深处的第一个军事政权——南野县。这片天空第一次闪现文明之光。  十数年后,潞水再次见证了人类文明的深度“侵入”。这次走近的是一支更加庞大的军队。勇猛的西汉大将灌婴挥舞巨麾,一路南扫,将秦朝的遗梦在南方彻底瓦解。有趣的是,灌婴将绣着“汉”“灌”字样的旌旗插满了如同风水八卦态势的灨水的鱼眼处。他从赣巨人、赣虞人、灨水中汲取元素,取“赣”字为县名——在欧潭一带建立起了这块土地上的第二个军事政权。  东晋永和五年(349),郡守高琰相中了龟角尾这片三角区。他把南康郡城建在了三江汇合处。传说,数万军民夯土的声音从头年荷花盛开的季节一直飘荡到来年的江水涨潮时日。城池建好后,三江风光旖旎,人们却意外地发现右边从虔化县(宁都县古名)流来的虔化水比左边的江水更加壮阔,于是隋朝官员取虔化水之“虔”字命名虔城。  灨水或赣水,抑或湖汉,万年如斯,亘古流淌。从县邑或郡城各处源源不断地有茶叶、重纸、黄金、瓷器、战船通过赣水运往北方,以致东汉时的中原人就对这处总有贡品送来的“赣”地有了非常实惠的理解:这是一块贡地(《说文》《韻会》)。  时光走到南宋初年,隆佑太后把城市掏空一走了之;虔化县李氏兄弟聚众数万造反;虔城官兵揭竿而起……几件大事,终于惊动了皇帝。南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十一月,朝廷决定以古赣县名为州府新名,虔州改名为赣州(同时,将虔化县复名宁都县),虔州名从此归隐历史,赣州一名堂而皇之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赣水一名再次复活,只是为了与赣州州府名更贴近些,人们不再使用湖汉、灨水一说,而齐齐叫了赣水、赣江。后来,文人们把“赣”字左边“章”字给了城市左边这条江做名字——章江;右边“贡”字给了右边这条江做名字——贡江;“贡”上面的“文”字仿佛是“第三条河”,寓意着它既保留了原来的文化脉络(“虔”字中的“文”字),也显示这座城市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内涵,是一条看不见身形却丰饶无比的文化之河。  呵,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浩浩乎赣水,在岁月风的抚摩下,北去的身影愈显豪迈愈加雄健。吾土赣州,家园厚土;吾水赣江,源远流长,苍茫壮阔,风光依旧。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作家笔下的赣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