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牛(上中下)
2012-3
孙原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2-03出版)
孙原
536
人文合一 文如其人,这是大学中文系开设的文艺理论课中论及艺术风格的重要章节,如果你再翻阅那些中外古今的文艺理论教科书,就会发现几乎无一遗漏这点,乃至那些单一的作家论,或是群体现象的文学史描述,似乎都离不开这条金科玉律。 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我从事文学批评数十年,有幸接触到不少大大小小的当代作家,却发现真正能达到文如其人,或者说人如其文的,几乎寥若晨星,以至于我都要将此视为古代文人一种欲待追求的理想境界,有时甚至怀疑“文如其人”成了伪命题,以为只是现代人从事当代文学批评的一种方便法门。 不过,孙原的散文随笔则属异数。因为在孙原的文字中,分明可看到真正的“人文合一”境界。 孙原是我大学同窗好友,数十年来相知交往,他的性格特质和禀赋才气,他的心灵轨迹变化,以及生活和事业上的每一步足迹,我都清清楚楚看到,因而读他的文字倍感亲切,如历其境,如见其人。这是一个真真实实的孙原,也是一个永远怀揣着质朴的理想,保持着善良和赤诚之心,在人生道路上谦卑地留下一个一个脚印,既平实敦厚而又独具个性的孙原。虽然每读他的文字,都有一种新的发现和启示,但他笔下的一切,却又完完全全是他的心路历程和情感之旅的真实记录。 孙原是典型的情种。他不仅追求情的自始如一,而且能为情做出无我的奉献。上大学之前,他在闽西山区遇上自己的心上人;大学毕业后,他义无反顾地又回到心上人身边。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毕业生还属于国家统一分配,以他的学习成绩和各方面优异表现,完全有资格前往大城市的文化单位,或政府其他显要部门工作,而且当时校方也有此意,希望为这样一位年轻有为的学生未来发展提供较好的条件。然而,他却主动提出前往闽西山区的小城,担任一名普通的记者。学中文,好写作,热血关注社会民生,选择记者职业,理所当然,但眼前摆放着北京的新华总社名额却不争取,自愿前往偏僻山区,外人或许以为这是他政治上高风格的表现,其实不然。他选择的去处,生活着他的心上人。为情而放弃都市工作和生活,心甘情愿奔走于山林乡间,已属不易,更可贵的是,他以为这一去能为自己的心上人承担家庭的诸多重负,因为在那里等待他的还有三位需悉心照顾的长辈病人。常言道:“有情人终成眷属。”那还大多是指命运的善意巧合安排;而孙原对爱情的追求,最终和心上人连理成枝,则更多是自己的执意选择。这些如烟往事,从他若干几近自述的文字中清晰可见。字里行间无怨无悔,始终洋溢着对生活的真诚热爱,和对爱的付出的不悔激情。 如果说,孙原对爱的寻找和坚持令人动容,那么,他对女性的尊重和敬仰之爱,则可谓臻于人类大爱的境界。他是一个坚强的男子,更心仪、信奉“能对女人好的男人,就算是好男人”的信条。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女儿红》中的知青红姐,还是《感激一生》中素朴贴心的茶子,或是《母湖随想》中的加措,《曾厝螋的羚羊客栈》中的羚羊,虽貌异则神同,无一不是清柔如水、温馨如梦的女性。而为了当面说出“我谢谢你”这句萦绕内心多年的感恩话语,孙原苦苦找寻数年,最终完成心愿。这样的男子汉,能不令人从心底里敬佩吗? 从少年随父母从省城下放到山村,到青年插队劳动,直至成年大学毕业后工作,孙原一路走来,没有依赖父母,也不依靠他人,独自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努力,去拓荒去闯荡。我以为,散文《翻山越岭的孩子》,不啻是他生命进程的真实写照。那回荡在荒山脊梁上为自己壮胆的歌声,就是他发自心灵深处的生命呼喊。福建闽西山区,是孙原青少年时期成长之地,也是他成家立业之所。他的足迹遍及闽西每一个角落,在那起伏绵延的山峦间,到处都深深刻下他的美好记忆。不管是那些布满磨难的艰辛岁月,还是肩负工作和生活重担的奋斗时光,当他回首往事重见故人时,依然如歌地赞美这片养育过自己的土地,和视为至爱亲朋的乡亲。从《六金,我的兄弟》,仿佛又重温了鲁迅的《闰土》;从《不竭之泉》那汩汩冒出的清泉,沁人心脾的是村民们浓浓的情怀;从《山神卓雨露》描绘的山里人孤寂求生,则能触摸大自然深处那不断述说的一颗悸动魂灵。但凡笔锋触及闽西,孙原的眼光总是注满“善与美丽”。他认定“人生是由每个片刻连接的,若不能把握那时光,好好享受‘活着’的日常感动,那又怎么享受整个人生”(《生死离别,我们会记住什么》)。 肩挎“第三只眼”的相机,走遍山山水水,将所见所闻所思如实地记录下来,这是记者的本能和天职使然。从跨出校门执笔新闻报道的无名记者,到现今身任福建电视台频道副总监,三十年来孙原将全身心投入到传媒事业,视角的多样性和视觉专业的锤炼,令其文学创作突显出独特的文字张力和厚重的画面质感。他的散文,或放眼神州,或扫视异域,既有目睹山川风物和人间万象的白描,也有远古历史和悠久文化的钩沉。在纷繁景物和知识的徜徉中,又能窥探到他富有现代观的思索。褒扬和批评,不失之偏颇;感喟和议论,均有的放矢。而这一切,都植根于“尊重”的基础上,始终充满善意的温情。诸多篇章中,既有对大自然诗化的讴歌(《通往禾木的鲜花山谷》),也有对世事风云直抒胸臆的袒露(《云卷云舒》),还有些以拍摄镜头追踪述说的故事(《磨西暖阳》、《遇见个小小人儿》),更有以蒙太奇衔接的历史和现代的交叉记叙(《时光如水》),堪称文心独运,不露匠痕。 从青春年少的习作初啼,到已届“知天命”的老道文章,最令人折服的是,孙原的散文随笔,始终不渝地保持着一种纯洁质朴的清新感。大学校园读书受教,那些冬烘式的学究理论,没有磨损他文学创作的棱角;工作清规戒律的教条,也难以困囿他内心的自由追求和才情进发。面对拜金大潮的冲击和世俗的光怪陆离,他的文学精神家园,依然是一片净土。而近几年的修身养性和勤读笔耕,更让他步入心灵的自由王国。他在《参悟香格里拉》写道:“一直觉得,只要有雪山和草甸,有白塔和经幡,有漫山鲜花和淳朴的人们,那里便是香格里拉。”因为“真正的香格里拉,只在修行人和心向清静者的心中”。这是一种几经人生历练后近乎宗教式的开悟,也是情至化境的文学表述。类似的启悟,或隐或显,在其他多篇文字中皆可觅到。如《佛是什么》、《来看佛的微笑》、《那一刻铭记一生》,等等。 收入这三本小册子的短小佳作,大多是孙原近年的笔耕,不少都放在他自己的“海之岸”博客上。与众多的博客发烧友不同,孙原对文字的苛求和吝啬,对篇章结构的讲究,对主旨意境的追求,都是必须从文学层面上才能给予评价的,绝不是那般无病呻吟或滥竽充数的博文(博客文章)所能企及。仅就《山野逸闻》那十余则短文而言,便颇具古代文人笔记之风,言简意赅,平白朴实,却回味隽永。短则三五百字,长则亦仅千有余,记事记人,则则迥异,各呈精彩。 诚如孙原在《某日感悟》中所言:“我想,优秀,其实应该被看做是一种与你终身相伴的素质,一种善于把握人生之美,并懂得体味这种美的能力。”我以为,孙原正是具有这种体悟和表达人生之美的能力,因而他的百余篇章,在散文之林中,才能绿得如此生机盎然。 (李以建,福州人,文学评论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学评论》副编审,现任香港良友文化传媒集团出版总监、敦煌文化弘扬基金会秘书长等职,为金庸秘书)
散文集《风马牛》,以“风”、“马”、“牛”为寓意串联起了作者孙原从闽西大山到大洋彼岸、从插队知青到资深媒体人的心路历程。他用四十年的行走来丈量和体味“风马牛”之间最温暖的联系:红尘如烟,情意最好。《风马牛(套装上中下册)》收录的就是他的杂文与散文作品。文章记事记人,则则迥异,各呈精彩。
域外捕风 ·美国采风 华盛顿没有街头广告 安纳波利斯 白宫外的抗议 司法部的帕斯苔 探访国会山 麦克夫妇与大沼泽地 迈阿密的雨 佛罗里达的游艇王国 空中直播大战 快乐的苏珊 留下你的指纹来 纽约公交车上的一幕 纽约的“肺” 地上地下两重天 纽约难道真的老了 玛莎,是一种生活态度 世界第一音乐剧 自由与图章 蓝莓之谜 旧金山,半是阳光半是雾霭 清晨,路遇清道夫 科莱恩太太 救助与尊严 危险的美丽——金门大桥 ·日本行思 长崎:日本的“中国之窗” 岛国悲情 看见中国龙 忘记,与不能忘记 穿越时光隧道 日式“精算” 日本的精神故园 东京都,现实与梦幻 富士山,和平之愿梦境走马 ·天堂梦 通往禾木的鲜花山谷 梦幻禾木 行走峨眉 理想的境界 参悟香格里拉 松赞林寺与六字真言 永远的净土 那一刻,铭记一生 冰川深呼吸 束河之水天上来 初夏,我的束河 遇见个小小人儿 开满鲜花的路程 晨光泸沽湖 母湖随想 边城南国风 最原始的沟通 女人如水 帕米尔雄鹰 男人的山峰——慕士塔格 蒙古铁骑之梦 宁静的额尔古纳河 草原母爱 草原上的歌声 有滋有味的东北 温暖的石头 磨西暖阳 一日千年 景山雪霁 来看佛的微笑 莒口春风 ·浮世梦 梦的翅膀 走近三三 暖 佛是什么 曾厝坟的羚羊客栈 自由是在心深处 云卷云舒 爱情留言条 三生石 鱼之悠游 某日感悟 春节:无解之解 生离死别,我们会记住什么 时光如水 小玉 良心闪念 开车的道理 钓鱼记 淘书如淘宝山野觅牛 ·回望山野 六金,我的兄弟 九洲水流长 那年月光下 翻山越岭的孩子 初生牛犊不怕虎 代号:野猪行动 女儿红 感激一生 红婚房 野百合 不竭之泉 山神卓雨露 佛生 梅骨兰心 老屋里的眼睛 包老师的水墨云山 廉村,倒错时光 回望廊桥 ·山野逸闻 铁香炉与奇异果 亲家岭 宝缸 凤凰传奇 闪电娘 明白天 草鱼与草王 子弹与鸡块 砍青 捉鳖人 石蛙记 掘金记 高压锅行走的温度(后记)
华盛顿没有街头广告 一位曾经走遍世界很多城市的友人告诉我,美国的华盛顿,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没有街头广告”的城市之一。 来到美国首府华盛顿,眼前这个世界最富有国家首都的城市气象和独特风景,让我无话可说——真的没有广告牌,真的没有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商家广告、品牌广告、霓虹灯广告和LED户外大屏广告。 华盛顿,的确是一个“视觉干净”的城市,它没有过多的商业气息,更多的是国家机构的整洁庄严和文化艺术的芬芳浸润。 华盛顿,是美国第二任国都。美国的第一任国都是费城,自1790年至1800年,美国的国家机构在费城有过10年的过渡期。走在华盛顿特区街头,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这里的建筑全都经过精心设计,呈现雍容恢宏的大气之美。几乎每一座国家机构或公众建筑,都有同样的高大圆形石门柱、宽敞奢侈的门廊和稳健庄重的风格……就连私家的楼房,也几乎都显得无比精致和洁净。 华盛顿特区没有任何摩天大楼。原因很有意思:所有建筑物的高度,都不能超越这座城市的最高荣誉所在——华盛顿纪念碑,那座著名的方尖碑。 这座城市的早期建设者肯定早就定下规制,各条大街和建筑群,都是以华盛顿纪念碑为中轴线展开的。绝大多数建筑物的主体颜色,也都呈现灰、黑或白色。可就是这些朴素厚重,丝毫不炫目华丽的基色,恰恰使得那些闻名世界的建筑物——白宫、国会大厦、国务院、财政部、国防部(五角大楼)、农业部、劳工部、联邦调查局(FBI)……以及国家艺术馆、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国家图书馆、航天航空博物馆等,与整座城市的树影、绿地和鲜花带彼此整洁素净地融为一体。这让所有来到此地的人,感觉到华盛顿这座小城大气磅礴的“视觉盛宴”,也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一无二。的确,这座城市没有纸醉金迷,只有不停运转的国家政体,以及陶冶精神的国家历史和现代文化艺术。 于是就会有这样的发现:无论在这座城市的任意一个角落,只要你抬头放远视线,你一定会找到那座本城最高的建筑,那座以开国元勋华盛顿名字命名的169米高的大理石方尖碑。这座城市的规划者和建造者们,是要在世代后人心中,让某种精神财富永远“至高无上”,而让世间万千金钱和物质,永远无法超越。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中午,花16美金,便可以选择坐在紧靠白宫北草坪一个叫做“维尔酒店”的楼顶平台吃一顿美式午餐。这个特殊的平台餐厅,是近距离俯瞰白宫的绝佳地方。而就在我吃饭的当口,随着飞机马达的轰鸣,先后3架直升机飞临白宫并降落在草坪上。服务生习以为常地告诉我们:总统先生从度假地回来了。我在那一刻不由诧异,此地与总统先生的座机如此近距离,却是这样一个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来的地方。 稍后,在国会山旁一家酒店的咖啡屋,翻译人员告诉我,只要花5美元,你随时可能坐在一位国会参议员旁边,悠闲地喝你的咖啡。 曾在国内不止一次听人充满自豪地说:“美国那叫历史?美国历史只有区区200多年,和泱泱中国如何能比?”而此番在华盛顿,美国历史博物馆之宏大精美,参观者之多,让我很是感慨。从费城签署的《独立宣言》孤本实物,到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内的美国经历的各个时期重要文物和历史照片,再到“9·11”事件发生后,那幅从纽约摩天大厦顶端披挂而下,鼓舞万千美国公民的巨幅美国国旗原件,博物馆的收藏可谓匠心独运。我看见,那些幼小的美国孩子在大人的带领下,口中念念有词地走过展览台。从孩子们的眼神和表情,我着实感受到美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实际效果。而美国国家艺术馆内,包括多年前流散海外的中国艺术品在内的众多世界级艺术珍品陈列,和该馆大门前由中国著名建筑大师贝聿铭设计的金字塔几何造型体,则让我五味杂陈。前者归结于旧中国的积贫积弱,后者是华夏民族精英闪耀的智慧。这,就是说不明道不尽的祖国。 华盛顿,是美国的精神寄托地。美国的文化,是兼收并蓄的文化。然而美国的历史,也分明告诉所有人: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来就浸透了弱肉强食。进入现代社会的今天,不同文化不同国情不同民族之间,如果缺乏基本的尊重,强者进步、进化的消耗品和营养液,永远都是贫弱者无奈和愤懑的眼泪。 P3-6
行走的温度 冬日的清晨,一轮暖阳从窗棂照射进来,我真切地感觉到,阳光的细小微粒那般贴心而温柔地亲吻着我的手脸,身上每个生命的细胞,都在暖阳下渐次鲜活。新的一天,就这样被这橘色的朝阳照亮。 数亿年前,这个世界正是因为万物之神的太阳愈加活跃地播撒光热,方能够从若干次寒冷的冰期中渐次萌动,点点滴滴,却坚定不移地进化的。 当10余万年前的远古智人,开始以某种温馨的仪式,捡拾起族群中逝者的骨骼加以珍藏和纪念,这便开始了一个意义非凡的、划时代的时刻:人类从此区别于动物,对同类的亡故产生了某种前所未有的温情反应。也许,恰恰就是从这一天起,人类在这个世界对高级情感的需求和进化,与日俱增。 然而千百年来,这个世界的进化,在客观上,又是以严酷竞争与无情淘汰为常态的。世事纷繁而无常,生命之花弱小而短瞬。战争与灾害,疾病与死亡,尚在明处;职场凶险,商场恶斗、挚爱离异、亲朋反目……来自于人类自身的伤害,每每创痛益深,且久远不愈。唐《晋书·羊祜传》中,早有“天下不如意,恒十居七八”之谓。可见失望、哀愁与无助,是千百年不变的人类情感泥淖。 但这并不代表人类精神世界的无望或绝望,更不代表爱与温暖没有存在的空间和意义。而且,恰恰由于世间的寒凉太多,人们对爱与温暖的需求,尤为可贵和不可或缺。这是人类特有的情感需要。人们必须在多舛的人生与爱的心灵之间,达成某种平衡。 既然世事已有太多的凶险、污浊与不公,既然人类自己常常要陷入迷茫、猜忌、冷漠、麻木和癫狂,既然人类自从远古智人进化为现代人后,面对自然与社会的“冰霜雨雪”,除了基本生存所需温饱之外,更加需要情感的温度——温情、温和、温柔、温馨和温暖,去完成灵魂的自救,那么,我们就应该更重视去寻找这个世界的温度,寻找那些常常会因为各种原因一时忽略或放弃的人性的温暖——真诚、真实、善良与爱。 温度的分子学理论告诉我们,温度,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就个别分子来说,温度的概念无从谈起。 人的一生,除去年少无知和睡眠的时间,真正可以有自我价值判断和选择的时间只有10000多天。人类作为个体如此弱小,唯有人群和社会,方使得人生变得有意义。是故人类生命的意义,更需要的是情感之光互相照耀和温暖。这个世界的温度,其实需要所有的人互动,方有意义。 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随着家庭从福建省城福州下放到闽西的大山,我的个体的渺小身躯,开始感受大山里那些最淳朴的人的体温,我弱小寒冷的身体,被无数的温暖捂热。后来,我从山林里的知青点到滨海的大学,再从毕业工作的山区电台记者到省城的电视人生涯,多年的底层见闻和行者行脚,我用心灵的温度,去感知这个世界的温度。我在中国各地的山川河流行走,在东洋和西洋的日本、美国行走,在自己的生命旅程中行走。行脚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对世事冷暖的触碰、寻找和感应,不仅用刀笔针砭时弊,更用我灵魂的温度,去尝试人与人没有层级和国界之分的温暖互动。 人类不仅需要冷峻的自省,也更需要彼此给予信任与爱。如此,才能够在这个世界毁灭之前,在随时可能倾覆的生命之舟中,体验短暂而绚烂的生命之美。 孙 原 2011年12月1日
散文集《风马牛》,以“风”、“马”、“牛”为寓意串联起了作者孙原从闽西大山到大洋彼岸、从插队知青到资深媒体人的心路历程。他用四十年的行走来丈量和体味“风马牛”之间最温暖的联系:红尘如烟,情意最好。该书由文学大家刘再复题写书名并推荐。香港良友文化出版总监李以建、作家出版社总编辑张陵,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林丹娅、福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施晓宇联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