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守益集(上下册)
2007-3
凤凰出版社
董平 编
1419
无
邹守益是王阳明的弟子,江右学派代表之一,官至南京国子祭酒。其学笃王学传统,以“居敬”、“戒惧”为“致良知”的主要方法和宗旨。本书在清初刻本《东廓邹先生文集》、光绪刻本《东廓邹先生遗稿》的基础上,重新编次为二十六卷,并进行校勘,增加序跋、提要、传文、碑铭等有关邹守益的资料为附录一卷,总二十七卷。 整理者董平教授,研究王学多年,素有成就,是浙江大学中国思想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本书是《阳明后学文献丛书》之一,是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国际阳明学研究中心”的研究课题成果。
编校说明卷一 邹守益集卷二 邹守益集卷三 邹守益集卷四 邹守益集卷五 邹守益集卷六 邹守益集卷七 邹守益集卷八 邹守益集卷九 邹守益集卷十 邹守益集卷十一 邹守益集卷十二 邹守益集卷十三 邹守益集卷十四 邹守益集卷十五 邹守益集卷十六 邹守益集卷十七 邹守益集卷十八 邹守益集卷十九 邹守益集卷二十 邹守益集卷二十一 邹守益集卷二十二 守益集卷二十三 邹守益集卷二十四 邹守益集卷二十五 邹守益集卷二十六 邹守益集卷二十七 邹守益集
延平府同知封中宪大夫夷轩蔡公墓碑(原《遗卷》三) 嘉靖丙辰正月十二日,夷轩蔡公卒于江西官舍,其孤方伯君汝楠奉榇以归,卜戊午十一月十二日礼葬武康县黄龙山之原。服开,陟江西左,章好瘴恶,兢兢然以扩义方也。某自武夷归,具状铭及遗事以征言于墓道。曰:[先公遭家式微,矶矾以文学显,蓐前蕃后,厚德在躬,则有圣代中惠之制;鲈脍兴思,知止表俗,则有冯贞所《身轻》之引;履道坦如,颛厚为存,则有唐一庵之状;明经笃行,启佑以正,则有郑淡泉之铭;学不为人,仕不焉己,则有诸生乡贤之呈。维是好学一念,终老愈笃,束发与端峰邵康僖切砥南雍,上教化书于后渠,崔文敏亟称为义。游甘泉翁门,序《新论》、《心性图》,甚有期许。继而门人陆元静谈阳明翁之学,喜甚,欲买舟入越,会闻两广行,未果。日取其书沉浸之,而命汝楠卒业于天真。愿章幽潜,以施罔极。] 益与方伯君,以道义交也。闻公疾革时,问湖西所与游,举念庵、镇山及益以对,颔之,有喜色。盖未面而神交矣。敬受而表之,以慰孝思;复叙其大节,铭其世德,告于来祀。叙曰:公讳圮,字玉卿。伟丰仪,蕴识计,内秉直而饮人以和。尝日:「吾口不能语轩轾,身不能行崎岖,色不能作昂藏,心不能迷玄异[于是号]夷轩弋七试始举于乡六八试南官,不售,竭选延平同知,署大田、署永安,咸有善状。龟山倡道于南,晦翁阐之,文山以忠烈,庙祀当三祠中,树绰楔以表景行,于是录《德》;孙守陵尹,延人祠其遗爱,为给田修墓,乡大夫节行可资致候敬,于是录室《崇高》;民有狂恣干伦纪者,痛惩之,仍戒谕属邑,俾警悟导率,于是录《牖愚》;民有久禁被诬,力为申释,其无左证者,斋祷以求白,清军馆,承上官,迸急率,报鬼名,凡出六十余家,于是录《雪枉》…豪横僭侈责洽之,奔竞请托遏绝之,废箱脱军挝清之,于是录《挝幽》;延守裴前溪病危,躬焉医祷,复市美材,给以湖细丝,遣官归其丧,谪悴卫茶山之丧,亦周恤得所,于是录《呜凄》;三年考最,求归六七上,何柱史嘉其恬退,许之,时南垣刘司寇诸耆英结乡社,邀预焉,方伯君自归德,以读礼侍,众啧以为洛社未备,于是录《逸老》。 公殁,而门人后学立祠墓左,以式一乡。公卿至衡之士民,罔不悲慕,奠谏汇以成帙,曰《中宪遗事》。呜呼,其可铭也已!铭曰: 繁蔡之先,始于秘书;新蔡扈从,德清是居。舜卿闽宪,有赫其躅,可宗材力,式振家局。文浩传纲,乃徙前山;精技轩岐,输粟授官。本乃蚤世,麒以税倾,出弟于狱,虽贫亦荣。寅流夷轩,式微而奋,出赘于陈,劬学洽问。涑嫔暨沈,戮力维持,复归前山,焉后进师。 ……
无
是补缺漏的一套书,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