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
2007-5
学林出版社
赵顺宏
194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社会转型是一个大的社会历史过程,在这个历史过程中又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由于阶段性的差异造成了乡土小说创作中不同阶段的重要区别,本课题所要讨论的社会转型阶段主要集中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到二十世纪末这段期间内,力图把握此-社会转型期内乡土小说创作中的一些新的特点。因此,本课题在谈论社会转型时一方面是对自近代以来的社会状况的意识,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主要是指发生于这后一时期的带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革。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论》从总体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创作主体的差异。创作主体在此不仅仅是抝使创作这一现实活动得以完成的作家主体,它还包括由此引发的作品主体——即叙事作品主人公的差异。 二、话语基点与话语形态的差异。话语就其本质来说在于交流,在于交流中的表达。 三、审美形态的差异。审美形态从它的最基本的意义来说应该是包括了审美活动的各个方面,但在这里这种探讨集中于某一风格形态,具体地说是民俗的成分在转型时期乡土小说中所呈现出的新的特色。
赵顺宏,1965年8月生,安徽广德人,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现为浙江财经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曾在《文学评论》、《当代作家评论》、《浙江学刊》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绪论第一章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的发展脉络与主要类型第一节 八十年代乡土小说的脉络与类型第二节 九十年代乡土小说的脉络与类型第二章 村社结构:权力与性第一节 “权力—性欲”母题的当代形态第二节 “权力—性欲”母题的结构含义第三节 “权力—性欲”母题的历史形态第三章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中的民俗表现第一节 民俗及其在创作中的构成第二节 民俗仪式层次第三节 民俗意念层次第四节 民俗器物层次第四章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的创作群落和精神意象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的两大创作群落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创作中的主体精神意象第三节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中的羞愤经验第五章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的三种话语形态第一节 话语概念及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的话语状况第二节 意识形态话语形态第三节 知识者话语形态第四节 乡土经验话语形态第五节 小结第六章 社会转型期乡土小说的叙事形态第一节 第一人称的意义第二节 文章结构与笔记章法第三节 史传意识:对结构的解构参考文献后记
我要写论文,它对我帮助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