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语新词群研究

刘吉艳 学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1  

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作者:

刘吉艳  

页数:

228  

字数:

17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刘吉艳的博士论文《汉语新词群研究》再次呈现在我的面前,她虽然已离校近两年,但在校三年学习期间,刻苦钻研,对学问追求精神历历在目。  现在她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千里来信嘱写书序,遂使我回想起她三年的学习历程。我的博士生的论文已出版30本,近几年来,好像出版频率明显高于过去。已有谢之君、张辉、冯奇、代树兰、陈丽江、胡剑波、余素青、林玫、刘吉艳的论文先后问世。这除了社会学术繁荣的原因之外,他们个人的努力也是主要原因。  刘吉艳论文研究的是汉语新词群现象。主要从汉语新词群的产生原因、类型和特征、语义转化、发展预测以及在外汉教学中的作用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她对汉语新词群的研究主要是以词素为单位进行的,因为新词群是以共同词素(极少单音词)作为外在形式标志,同时对于共同词素的探讨可以发现新词群中部分共同词素的语义虚化趋势,有利于规律性的探求和发现。  论文在探讨新词群的产生原因基础上,对其结构类型、语义类型和按照共同词素特征划分的类型进行描写,并总结出新词群的共同特征,即词素重合性、语义连接性、搭配选择性、词缀化倾向等特征。

内容概要

本书研究的是汉语新词群现象。主要从汉语新词群的产生原因、类型和特征、语义转化、发展预测以及在外汉教学中的作用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本书在探讨新词群的产生原因基础上,对其结构类型、语义类型和按照共同词素特征划分的类型进行描写,并总结出新词群的共同特征,即词素重合性、语义连接性、搭配选择性、词缀化倾向等特征。

作者简介

刘吉艳 辽宁锦州人,渤海大学中文系讲师。2005年获渤海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获上海外国语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词汇学、语义学、对外汉语教学。目前独立承担辽宁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级项目多项,发

书籍目录

序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的确定 1.2.1 本文对词群的界定 1.2.2 词、词素及构词法 1.2.3 新词语的界定 1.2.4 本文的研究对象 1.3 汉语新词群相关研究述评 1.3.1 汉语新词语研究 1.3.1.1 本体研究 1.3.1.2 其他方面的研究 1.3.2 汉语词群及相关研究 1.3.3 构词法等相关研究 1.3.4 汉语新词群研究的不足 1.4 本文基本构想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1.4.2.1 理论意义 1.4.2.2 应用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4.4 语料来源 1.5 本文结构安排第2章 汉语新词群研究的基础理论 2.1 语言和言语 2.1.1 “言语-语言”和“现象-规则” 2.1.2 “言语-语言-言语”和建构主义语言观 2.2 词汇语义学 2.2.1 词义单位 2.2.1.1 义位 2.2.1.2 义素 2.2.1.3 语(词)素义 2.2.2 词义演变 2.3 认知语言学 2.3.1 代表人物及研究主题 2.3.2 关于原型范畴理论 2.3.3 关于经验观 2.3.4 关于隐喻理论 2.4 小结第3章 汉语新词群产生的原因 3.1 汉语新词群产生的外部原因 3.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3.1.2 民族语言的融合 3.1.3 语言使用者的心理需求 3.2 汉语新词群产生的内部原因 3.2.1 动态平衡体系 3.2.2 自我调节功能 3.2.3 内部类推机制 3.3 小结第4章 汉语新词群的分类及特征 4.1 汉语新词群的结构类型 4.1.1 现代汉语构词规律 4.1.2 新词群构词现状及原因 4.2 按语义类型分类 4.3 按共同词素的特征分类 4.3.1 共同词素为词缀的新词群 4.3.2 共同词素为意义实在的词根的新词群 4.3.3 共同词素为语义趋向虚化的词根的新词群 4.4 汉语新词群的特征 4.4.1 词素重合性 4.4.2 语义连接性 4.4.3 搭配选择性 4.4.4 词缀化倾向 4.5 小结第5章 汉语新词群的语义转化 5.1 转义及其内在机制 5.1.1 转义 5.1.2 转义的内在机制 5.2 汉语新词群内的整体转义 5.2.1 整体转义的过程 5.2.2 整体转义的主要类型 5.3 汉语新词群内的部分转义 5.3.1 部分转义的分类 5.3.1.1 部分转义中的语义类化 5.3.1.2 部分转义中的语义泛化 5.3.2 泛化转义的类型 5.3.2.1 辐射型泛化 5.3.2.2 连锁型泛化 5.3.2.3 复合型泛化 5.4 汉语新词群内的词素意义虚化 5.5 小结第6章 汉语新词群发展预测 6.1 汉语新词群预测的基础 6.1.1 汉语新词群发展规律 6.1.2 潜语言和显语言的互动 6.2 汉语新词群的预测 6.2.1 词群内部的不断扩展 6.2.2 潜在词群的规则显现 6.3 汉语新词群的总体发展趋势预测 6.3.1 词群音节三音化 6.3.2 共同词素词缀化 6.4 小结第7章 汉语新词群的对外汉语教学 7.1 对外汉语教学法及教学理论 7.1.1 认知教学法 7.1.2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7.1.2.1 建构主义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7.1.2.2 建构主义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 7.2 对外汉语教学中新词群教学的意义 7.2.1 高效习得汉语词汇 7.2.2 加深了解当代中国 7.3 教学定位 7.3.1 教学对象 7.3.2 教学载体 7.3.3 教学比重 7.4 教学内容及模式 7.4.1 造词范式方面的教学 7.4.2 意义变化方面的教学 7.5 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7.6 小结第8章 结语 8.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8.2 汉语新词群现象研究的前景展望附录:本研究出现的部分汉语新词群释义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新词语词群,简称新词群。新词群的数量在不断增加,新词群内成员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展。  这些以"群"的面貌出现的新词语,并不是单一的、个别的现象,而是具有相当的数量,而且呈现出一定的体系性和完整性。根据语言发展原理,我们认为这种现象是社会文化环境与语言词汇体系互动的结果,这种结果——新词群现象,是错综斑驳、层出不穷的新词语大潮中具有较强规律性的一种语言现象。它的形成受汉语构词法的制约,同时也存在偶尔的创新,与语义的发展和变化有密切关联。这种在类推机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规律性较强的语言现象,值得我们对之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根据我们对现阶段的新词群研究的成果的考察,发现很少有学者从语言现象人手,对新词群的产生原因、结构类型、语义类型、意义变化、发展趋势、教学应用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考察。大多是在对汉语新词语进行探讨时,对其中的词群现象稍有涉及。同时,对于新词语词群内部词与词之间在结构上、语义上以及语法上内在联系性更鲜有学者对之进行分析和阐述。  "汉语新词群现象研究"就是基于我们对身边语言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在现有研究状况的背景之下产生韵。我们在综合运用词汇学、语义学、社会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汉语新词群进行共时和历时的全面考察。共时研究,是抓住了汉语新词群的现时面貌对之进行一个全面的描写,包括汉语新词群的产生原因、内部结构、语义变化、发展趋势、外汉教学等方面,是对汉语新词语词群现象的一个较为全面的观照。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语新词群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