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文
2009-11
古吴轩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48
《石鼓文》也称《猎碣》《岐阳石鼓》《陈仓十碣》《雍邑刻石》,是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世称“石刻之祖”。所刻为秦始皇统一文字前的大篆,即籀文。文字是刻在十个鼓形的石头上,每个高约一百厘米,径约六十厘米。其书传为史籀手笔。《石鼓文》的刻石年代,唐代张怀瓘、窦皋、韩愈等以为周文王时物,韦应物等以为周宣王时物,宋代董迪、程大昌等以为周成王时物,金代马定国以为西魏大统十一年(545)刻,清代俞正燮以为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刻。以为秦物者,始自宋代郑樵,清代震钧以为秦文公时物。今人马衡以为秦穆公时物,郭沫若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则考为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刻。 石鼓于唐代初出土于天兴三畴原(今属陕西凤翔),以后被迁入凤翔孔庙。自唐代杜甫、韦应物、韩愈作歌诗以后,始显于世。五代战乱,石鼓散于民间,至宋代几经周折,终又收齐,放置于凤翔学府。宋徽宗素有金石之癖,尤其喜欢石鼓,于大观二年(1108),将其迁到汴京国学,用金符字嵌起来。后因宋金战争,复迁石鼓于临安(今杭州),金兵进入汴京后,见到石鼓以为是“奇物”,将其运回燕京(今北京)。一说为宋代司马光之父司马池搜得其九,移置府学,皇祜间向传师始得其全。大观年间迁至东京(今河南洛阳)辟雍,后入内府保和殿稽古阁。元代皇庆年间移置国子监,明清两代石鼓一直安放在此。民国二十二年(1933)随第四次古物南迁,运至重庆。抗日战争爆发后运至南京保存。1959年国庆十周年时,才运至北京。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插图:
《中国经典碑帖释文本:石鼓文》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
买错了,应该买吴昌硕临石鼓文的,这本直接碑上拓下来的,看不来
只想到一个词,“出乎意料”。性价比高得离谱,如此低的定价,手抄释文,印刷精良,十鼓于此备矣。
这套书都很好,我基本买齐了*性价比高*
很喜欢,不过是手写译文,碑有些残,总体来说很好
还不错,虽然封面不是我喜欢的,但内容总算没让我太失望
支持正版图书,很不错的选择。10字够了
有些字看不太清
当当网的书便宜,质量还好!下次再来!
同学练字用的,我不清楚书的质量,但我相信他的眼光
书是好书,但不适合我
超值的一系列书
还行吧,原本是想要买了练字的,买回来一看,发现是碑帖呢~~
恩,不错,不过还没有练,印刷不错
这是经典,学书法必临此贴
剥蚀太厉害,看不大清
2000多年前,书法佳作,磅礴大气。
挺好的 很清楚
印刷质量很好,只是释文为手写体,能够有注音就更好了。
正在学习中!@~~~~
很好的学习教材,物美价廉
收藏还可以
勤学,多练,还要悟性
就是想要的这本。
只管学吧!吴昌硕,齐白石都学的。慢慢学习!
就是印刷不是特别好
买了送人的 不便评价
一本不错的帖子,可以学着临临。
内容很不错,还是蛮清晰的
这个版本好。喜欢这个版本啊。精心挑选,物有所值。
书质量还行,就是字体不是很清晰,用来临摹的话可能比较模糊
印刷一般,值得一阅
很好~~很好~~
一次性买了好几本,其中有一本石铭文,印刷太糟糕了,其他的都不错,物美价廉
经济适用。物有所值!
价廉,只是印刷质量稍差
很好一个版本
作为练贴,简单了!
石鼓文为籀文石刻之主,学习篆文是必备之书。
石鼓文缺损的笔划如在旁边有个完整的范字做参考就更好了1
慢慢操练
可惜不是彩页
名气在外的一本帖子,无奈拓本不清晰,木办法的事,实在可惜。
印的不好
北宋后劲本 本身拓本有残缺是正常的 但印刷得不是很清楚 有点模糊 但勉强能用
拓的不清楚,质量一般
太模糊了,这个版本不是很好
给老师买的,还行。。。。。
书很好 现在我们在学毛笔字 这个书很实用。
一分钱一分货,价格便宜,东西也就这样了,不过这么便宜的价格能这样也就不错了,发货快。
古吴轩出版社的这套书,物美价廉。
有的评论说不清楚,但是看了之后觉得很清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