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刘霞 古吴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8  

出版社:

古吴轩出版社  

作者:

刘霞  

页数:

286  

内容概要

  《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以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三个重要代表元素古运河(大运河)、伯渎河、清名桥为开首,凸显历史文化街区的精华所在。以"运河流芳、街区变迁、工商发祥、宗教传承、教育沿革、民俗记忆"等六大板块,带领读者品味无锡南长区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比较具体而细微地记述了建设中的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从古到今的痕迹变化。作为未来旅游街区的普通读本,在当下有其肯定的价值和意义。

书籍目录

序传扬千年运河文化复兴百年工商繁华运河流芳伯渎河大运河清名桥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变迁南禅寺南禅寺妙光塔文化商城游客集散中心淘沙巷淘沙巷首藩方岳坊锡山驿遗址章氏旧宅许氏旧宅南长街南长街古桥牌坊老宅碑记跨塘桥跨塘桥广场故事南下塘南下塘7号豆腐巷大码头弄救熄会N1955文化创意产业同伯渎港伯渎港伯渎桥祝大椿故居大窑路大窑路古窑群窑业公所窑群遗址博物馆窑上古渡“水弄堂”“水弄堂”……工商发祥梵音悠扬教育沿革民俗记忆附录

章节摘录

  千年古运河,酝酿了_一个又一个传奇的故事和实体,淘沙巷,便是其中一个少见的“枕河人家”遗存。这里,曾经淘沙采金,又培育鱼苗;这里,曾经古道飞马,又建坊守节;这里,曾经办学济民,又劳模呈现;这里,曾经无锡古城“南门三景”,又留存了古运河畔南门望湖的独特风景。  淘沙巷老街区,位于南门外环城古运河南岸、新民路北侧,东起南长街,西与拟建的文化娱乐公园相连,占地面积达1.74万平方米。这里大部分为老街坊民居,建筑多为清末民国风格。21世纪初被定名为“淘沙巷传统街区”,2007年,被列为环城古运河风貌带综合整治规划范围。  淘沙巷最早形成于五百五十多年前的明代中期,是一条曲尺状的小巷。淘沙巷,顾名思义,一定与“淘沙”有关而成名。这里居民大多姓章,其祖辈曾居安徽凤阳的长江边上,以淘沙为业。当年,他们从长江边的沙泥中淘出含金沙的沙金,再借助古运河水道将沙金运到无锡南门外的环城河边,再用淘金工具“金簸子”精淘细选,淘出小米粒似的金沙并将其打炼成金块卖到上海去。后来,章氏后裔迁来此地定居,因以淘沙采金出名,小巷就被称为淘沙巷。章氏后裔在淘沙采金的同时兼营鱼苗培育,他们借助天时地利,每年春天从长江里捞取青、草、鲢、鳙等鱼种的子苗,船运到无锡淘沙巷,放入一只只小鱼塘中培育,成鱼苗后出售。20世纪50年代,新民路南侧还留存着一只只小鱼池。  “淘沙巷传统街区”包含三条老街巷——小南门巷、带钩桥巷和淘沙巷。1933年小南门巷被改名为“新民路”。此名的由来源于1930年一位邓姓人士在此创办的一所新民小学。1982年,带钩桥巷和淘沙巷的门牌号又被改编为新民路门牌号。为此,1983年出版的《无锡市地名录》上,只见新民路而没有带钩桥巷和淘沙巷的地名。然而,作为历史老地名,居民们依然习惯“带钩桥巷”和“淘沙巷”的称谓,尤其是淘沙巷,更是被作为传统街区的总名称流传至今。  在这样一个坐拥古运河的小巧玲珑的老巷区,保留了多处文物,其中南长桥南堍西侧的首藩方岳坊、锡山驿遗址和新民路东口的许氏旧宅已成为市级文保单位,另外还有章氏旧宅、林氏旧宅等六处老建筑待原地原状保护。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