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旨
2008-1
西泠印社出版社
董其昌
157
毛建波 注解
无
中国画论经秦汉到西晋的萌芽,于东晋、南北朝蔚然独立,历唐、宋、元的繁荣,至明清二代,重在传承总结,集其大成。这一时期,文人画大盛,称为文人者,即便不长于书画实践,也大多知画懂画,故画论著述数量最丰,几占中国画论著作十之七八。《中国古代书学画论丛书》首期选择了十部画论,稍加注解,配发彩图,以助解读。这十部画论,论影响深远,则董其昌《画旨》力倡南北宗论,崇南抑北,观点鲜明,导引了其后三百年中国画的风格走向。论体系完备,则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以十八章的篇幅,丰富的内容,成为传统中国绘画理论的集大成者。论精深高妙,恽寿平出身文化世家,又历明清鼎革,以少年追随父兄参加抗清斗争,后知时世难移,寄情书画,所作《南田画跋》文字隽永,意旨深奥,细细品味,意趣无穷。而同为题画之作,金农的《冬心题画记》则妙在情趣,灵性横溢,读来令人莞尔生笑。也是“扬州八怪”主将的郑燮,作画几乎无画不题,其《板桥题画》或诗或文,更为让人称绝的是,郑板桥以其八分半书题画,如乱石铺街,错落于毛竹之间,诗书画有机结合,别有佳趣;王原祁《雨窗漫笔》、盛大士《溪山卧游录》于画理的阐述、技法的传授颇有精义,钱社《松壶画忆》、周亮工《读画录》重在记录过眼书画,并时有精辟的品评。若总而言之,则以上诸方面,于各书均有体现,无非侧重不同,特点自在。
总序南北顿渐 一超直入《画旨》卷上《画旨》卷下
南北顿渐 一超直入 毛建波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谥文敏,松江华亭人。他才华横溢,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擅书画,精于理论研究,是晚明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书画家,又是中国美术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如清代王原祁在《雨窗漫笔》中说董其昌在画坛上的功绩“犹文起八代之衰”,而近代徐悲鸿则说“董其昌、陈继儒才艺平平。吾尤恨董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罪大恶极。”毁誉悬殊,难以想象。 董其昌的先祖籍贯河南开封,南宋时流落江南,定居松江。他的曾祖母是元代刑部尚书、著名画家高克恭的玄孙女,而父亲董汉儒是位屡试不第的秀才,家中只有“瘠田二十亩”而已,勉强维持。董其昌自小发奋,专心经史,学习八股文,希冀科举人仕,重辉门庭。17岁时董其昌参加松江府会考,因卷上书法不佳,黜为第二,此事对董其昌刺激颇大,并自此发奋钻研书法,走上艺术之路。同时,董其昌也结交丹青名士,学习绘画,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书法精进,山水画也渐入佳境。 万历十七年(1589),34岁的董其昌考中进士.并因文章、书法优异被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开始了他此后几十年的仕宦生涯。1594年他曾任太子朱常洛的“讲官”,后历任湖广提学副使、太常少卿、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兼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礼部左侍郎等职位。1631年,董其昌出任正二品的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院掌詹事府,达到了政治生涯的顶峰。作为身居高位的画家,董其昌是十分得意的,曾自许:“《图画谱》载尚书能画者,宋时有燕肃、元有高克恭,在本朝余与鼎足。若宋迪、赵孟頫,则宰相中煊赫有名者。” 董其昌仕宦期间也屡受挫折,数遭风险,好在他总能化险为夷,数落数起,仕隐两兼。随着身份、地位的变化,董其昌不再是昔日的白衣寒士,他雄踞一方,拥有良田万顷、游船百艘、雕梁画栋数百间。1616年因纵容家中子弟横行不法,激起民愤,万余军民齐聚,放火焚烧了他的高墙大院,酿成震动江南的民变,史称为“民抄董宦”。
无
对于钻研中国画艺术研究有相当大的作用,通过毛建波的见解,可深入了解董其昌的艺术风格,对《画旨》全文概括比较详尽。印刷精美,文字清晰。读来有种古朴之感,有此书相伴左右,实乃美事一件。
人品不足论,但其一代书画宗师的地位不可动摇。。。。。
本书对于做画论研究有很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可以算得上原始资料
无意中找到的书,很好的书,一定要安排时间看看
装帧很美丽!
行文简练优美,选图上佳。阅之轻松,如赏室内乐。享受
这个版次和注释都很不错。
好版本 可惜字损坏的太多
古人的语言很经典
有插图 比较精美 注释比较到位
书皮有些脏,哈
给我时书面是脏的!
《画旨》书插图。第一次看到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神品神品。
《画旨》书。董在书中用了70%的篇幅去评论历代中国画的尖尖角人物。笔墨多为短言善语,将各家之长仔细罗列并附以论断,寥寥数言,结为己用。
董是文人画的集大成者,吸收各家长处。书中有范宽一例,说是当年《溪山行旅图》中的人物并非出自范先生之手,而是由善攻人物画的名家代笔点缀,从而“得体”。
文人画,“万山雪霁,云气变幻,汀州丛木,茅庵櫵径”,秀润、细谨、幽旷、脱真;其画面是自然和极少数闯入自然的人,或是独站岸边,或者亭下对酌,零星罗列,人归人,画面中的人也不会占太大空间,笔法勾勒出的衣袖和发带与树木的线条无异;空间被大片宣纸所占,墨色将雾气的轮廓冲淡,云雾之中,残木枯枝、茅屋乱石,一一归为秩序。“文人画害的不少人陷入其中无法自拔”,首都师范大学名誉教授邵大箴只在此名校上过一堂课,留下过一句话,便是上句。
傻蛋蛋徐悲鸿同志曾说董“才艺平平,断送中国画二百余年,罪大恶极”。
有眼无珠之人少矣,分别不相干的两个系统却互相骂声不断,任何两个领域的所谓领袖都会为了自己心中的主义而谩骂另一种主义。主义,主义,乃是执牛之耳之人的常见偏执形态。
“山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可居则更胜矣,令人起高隐之思也。”文人画中所绘之情境可让人浮想联翩,一时成仙,躲在雾里,久居不出。董做官曾高居二品,即使做官,也是半做半隐,常与书画界达人一起游走各地名山胜景,正所谓“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直至家人吃官司,导致当地军民起义,一把火烧了宅子,成为当月的新闻头条。
家教不严,多生逆子,董自理炉灶,休闲之余还硬是悟出了一套颇为现代的养生道理。“画之道,所谓宇宙在乎手者,眼前无非生机,故其人往往多寿”,说的是什么呢?下文说道:谁谁谁活了八九十岁,谁谁活了七十岁,谁活到了六十。为什么能活这么久呢?奥,原来是那些短命的画家皆为“习者之流”,“非以画为寄、以画为乐者也”,需以画为寄、以画为乐,恩,高,那到底是何种道理呢?
奥!“盖画中烟云供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