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白话聊斋(共2册)

(清)蒲松龄 三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08  

出版社:

三秦出版社  

作者:

(清)蒲松龄  

页数:

281  

Tag标签:

无  

前言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是中国古代灵异、志怪小说的集大成之作。《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山东省淄川县蒲家庄人,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自幼聪慧好学,19岁应童子试,以县、府、道三考皆第一而闻名乡里,但后来却屡应省试不第。他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然而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辛的生活,使他加深了对当时政治黑暗、科举制度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蒲松龄自谓“喜人谈鬼”,“雅爱搜神”,从青年时期便热衷记述奇闻异事,写作狐鬼故事。40岁时,他将已作成的篇章结集成册,定名为《聊斋志异》,并且撰写了情辞凄婉、意蕴深沉的序文——《聊斋自志》,自述写作的苦衷,期待为人理解。此后,他没有屈从社会的偏见,抱着“纵不成名未足哀”的信念,仍然执着地写作,直至年逾花甲,方才搁笔,可以说为《聊斋志异》的创作倾注了毕生的精力。《聊斋志异》共16卷,491篇故事。故事全是短篇,最长的也不过3000多字,短的才20多字。《聊斋志异》承袭了六朝志怪小说和唐传奇的衣钵,但在观念和作法上却有了质的飞跃,作者在谈狐说鬼中,对封建王朝统治下的社会政治、人情世态、道德伦常的“孤愤”胸怀隐约可见,虚构出奇幻瑰丽的故事,来针砭时弊,抒发忧愤,表达个人的感受、经验和情趣,寄托精神上的追求、向往。将宗教迷信意识转化为文学的审美方式正是《聊斋志异》超越以前的志怪传奇小说,成为这一类小说中最杰出的文学名著的根本原因。《聊斋志异》内容十分广泛,多谈狐、鬼、花、妖,并以此来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其作品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类,是反映社会黑暗,揭露和抨击封建统治阶级压迫、残害人民罪行和歌颂被压迫人民反抗斗争精神的作品,如《促织》、《红玉》、《梦狼》、《梅女》、《窦氏》、《商三官》、《席方平》、《向呆》等。第二类,是反对封建婚姻,批判封建礼教,歌颂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和为争取自由幸福而斗争的作品,如《婴宁》、《青风》、《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第三类,是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的腐败和种种弊端的作品,如《叶生》、《考弊司》、《贾奉雉》、《司文郎》、《王子安》、《三生》等。从艺术成就上看,《聊斋志异》吸收了古代白话小说的长处,形成了独特的简洁优雅的文言风格。同时,它又采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众多鲜明生动、性格典型的艺术形象。写贪官污吏,无不面目丑恶,朋比为奸;写科举考试,考生鹦鹉学舌,考官则有眼无珠;写爱情,则痴男怨女,楚楚动人;写女子,则拈花微笑,娴雅多情。书中既有对漆黑如墨的现实的不满,又有对怀才不遇、仕途难攀的不平;既有对贪官污吏狼狈为奸的鞭笞,又有对勇于反抗、敢于复仇的平民的赞叹;而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描写最美、最动人的是那些人与狐妖、人与鬼神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纯美爱情。从故事结构上看,其情节曲折离奇,布局严谨巧妙,语言简洁生动,每个故事的情节安排也都显出作者的智慧和匠心,让读者开卷后兴味盎然,不愿释手,回味无穷。《聊斋志异》问世后,一开始只是在民间传抄,直至蒲松龄去世50年后,才在浙江刻版问世。《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的名字,“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书刊行之后,风靡坊间,人们公认为“小说家谈狐说鬼之书,以《聊斋》为第一”。直到现在,在我国的古典小说里,几乎没有哪一部作品能够像《聊斋志异》那样雅俗共赏、老少皆爱。为了便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层次的读者阅读,本书特别挑选了《聊斋志异》中的经典篇章,翻译成白话文,定名为《白话聊斋》,以便让更多的现代读者也能从中体味到作品的深远魅力。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并配有精美的绣像插图,这些插图和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相互对应以达到图文并茂、生动形象的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此外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内容概要

  《聊斋志异》是中国小说史上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号柳泉,山东省淄川县人,清代杰出文学家。“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题材广泛,内容极其丰富。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仕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为生活所迫,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主要是在本县西铺村毕际友家做塾师,舌耕笔耘,近42年,直至61岁时方撤帐归家。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创作出著名的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书籍目录

卷一考城隍尸变瞳人语画壁咬鬼王六郎偷桃种梨劳山道士蛇人雹神狐嫁女三生叶生青凤画皮陆判婴宁聂小倩凤阳士人胡四姐侠女酒友阿宝张诚红玉林四娘鲁公女胡氏黄九郎连琐白于玉连城商三官庚娘宫梦弼狐妾阿霞翩翩青梅罗刹海市促织狐谐姊妹易嫁续黄梁棋鬼辛十四娘胡四相公封三娘花姑子长治女子荷花三娘子窦氏云翠仙卷二胡大姑考弊司狐惩淫江城孙生邵女二商梅女阿英青娥小翠细柳梦狼霍女司文郎邵士梅陈锡九凤仙佟客爱奴小梅绩女张鸿渐云萝公主天宫乔女神女湘裙三生长亭席方平素秋胭脂仇大娘珊瑚恒娘书痴任秀晚霞白秋练织成竹青香玉嘉平公子纫针粉蝶锦瑟

章节摘录

  京城里有一士人叫方栋,非常有才气,但是为人轻薄放荡,特别不守礼节。他每一次在郊野路上遇见游玩的女子,就总是要轻佻地尾随在人家后面追逐一阵子才罢休。  清明节的前一天,他偶尔到郊外去游玩,看见一辆小车,挂着彩色帐幔,十分华丽,有几个婢女骑着马相随慢行。其中有一个婢女,骑着小骏马,容貌长得非常美丽,光彩照人。方栋被这漂亮女子所吸引,也骑着马紧随其后。稍稍逼近一些,发现小车的帐幔掀开,露出一处小孔,从这孔里望进去,他看见里面坐着一一个女郎,芳龄大约十六岁,红妆艳丽,娇美绝伦,举世无比,确实是平生从未目睹过。方生就像被勾了魂似的,身不由己,目光一直不能离开车内的漂亮女子,他骑马和小车紧紧相随,有时他的马走到前边,他就让马稍停一下,有时他的马落在后边,他就又把马拍打一下,让它赶上去。就这样,他跟随那漂亮女子一直奔走了好几里路。方生在马上忽然听见车内女子叫骑马随从的婢女走近到车跟前,那女子说道:“把车帘子给我放下来,外面哪儿来的疯狂轻薄儿郎,不停地往车子里边偷看。”于是婢女将车帘子放了下来,回头对方生怒气冲冲地说“你知道她是谁吗?她就是仙境中芙蓉城的七郎子的新媳妇,现在她要回娘家去看望自己的父母。她和那些没有身份的农家娘子不一样,怎么能随便叫秀才偷看昵!”婢女说完话,很快从地上掬起一把被车轮辗得很细的尘土,向方生猛地扬了过去,方生的双眼顿时被眯得睁不开了。等他擦揉了一阵子再去看那车子,车马和人早已走得很远很远了,只留下一丝渺茫的幻影。方生又惊又疑没有方法,只好悻悻地掉转马头回家去。方生回到家里,眼睛一直很难受。他就请人翻开上下眼皮,看里边还有什么东西。结果发现眼球上生出一个白翳,正好盖在瞳仁上。睡了一个晚上,眼睛更加难受,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流,止也止不住。后来,白翳长得越来越大,几天以后,竟然长得跟铜钱一样厚。不久,右眼上也长起一个螺旋状的东西。见此情形,家里就帮他四处求医找药,但什么药也治不好他的病。方生内心十分痛苦,对自己不检点的行为,感到非常后悔。  方生听说《金光明经》能够解除他的厄运和痛苦。于是就找来一本《金光明经》,请人教他诵读。刚开始的时候,方生还觉得烦躁,时间长了,他便安定下来。早晚没事的时候,他就盘腿坐下,只管捻着珠子诵读《金光明经》。这样一直坚持了一年多时间,一切世俗杂念都因此而被净化了。  有一天,他忽然听见左眼里有像苍蝇嗡嗡那么大的声音在说话“这里面太黑了,像漆一样,真是无法忍耐憋闷死人了!”右眼里也有相同的声音呼应说:“是的,咱们可以一块出来游玩一会儿,透一透这闷气儿也会舒服些。”紧接着,方生便隐隐约约感觉到两个鼻孔在轻轻蠕动着,十分痒痒,再接着就好像有什么东西,离开鼻孔出去了。过了很长时间,那东西又回来了,仍旧沿着两个鼻孔爬上去,又进到眼眶里去了。然后,两个眼眶里又有像苍蝇嗡嗡那么大的声音在说:“很长时间不到花园里去观望了,那些珍珠兰没人浇灌,已经枯死了。”方生平时非常喜欢香兰,在花园种植了很多,平日里都要去亲自灌溉,现在,自从双目失明之后,一直没有顾得上去浇灌。刚才,当他听到眼睛里的对话之后。心里就很有点着急,立即问妻子道:“花园里的兰花怎么会憔悴而死?”方生的妻子很奇怪,于是就反问他怎么会自己知道花园里的兰花枯死了昵?方生将自己眼睛中两个东西对话的事向妻子说了。方生的妻子当即到花园去看那些兰花是不是真死了,结果确实像方生说的那样,兰花全枯死了。方生的妻子异常惊讶,就悄悄地藏在房子里,等待方生眼睛里的东西出现,果然看见有两个小人顺着方生的鼻孔爬出来,这两个小人还不到黄豆那么大,从门里飞出去,越飞越远,最后竟然消失了,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过了不久。方生的妻子又发现那两个小人手臂相挽着从外面回来,飞到方生的脸上,就像进洞穴里一样钻进方生的两个鼻孔。方生妻这样观察了两三天。  后来,方生又听见左眼眶里的小人在说:“每次迂回着从鼻孔出出进进,就像钻隧道一样麻烦,这样太不方便了,还不如自己重开一道,出入会很方便的。”右眼眶里的小人回答说“我这儿壁膜太厚了,要弄开一道门,很不容易。”左眼眶又ij“让我先在这边试着开辟门道。如果能开出,就和你一块儿从这儿出进。”话音刚落方生即觉得左眼眶里的眼膜像被抓起来。使劲地撕裂着,方生疼痛得难以忍受。这样持续了一会儿功夫。方生再睁开眼睛,立即觉得已能豁然看见东西了。方生高兴极了。赶快告诉了妻子,妻子过来仔细看他的眼睛,发现他的眼膜上果真被撕开一个小缝隙,眼膜里的黑眼球炯炯有光。就像绽裂的花椒。  再睡了一个晚上。方生眼睛里的障膜已经完全消失,再仔细看时。竟发现左眼里多了一个瞳仁,然而右眼里的旋螺还像以前那样,没有任何变化。方生这才知道他左右眼里的瞳人已经合住在一个眼眶里了。方生虽然瞎了一只眼睛,但是比起先前用双眼去看东西,却更加清晰明了。因此,方生对自己的行为更加检点,对自己的要求也更加严格。乡里人便称赞他的美德。  异史氏说:“乡里有一士人,有一天和两个朋友在路上骑马而行。他远远看见有一个少妇骑着驴出现在前方,他开玩笑吟唱诗句说:‘有美人啊。’又回头对两位朋友说:‘驱马前去,睹一睹那漂亮女子的芳容!’于是,几个人会意地大笑着驱马赶上前去。很快地,他们就追上了前边骑驴的漂亮女子,仔细端详时才发现,那女子原来是他的儿媳妇。他心里极其愧疚,垂头丧气,一下子沉默了,什么话也说不出来。他的两个朋友假装不知道真情,对他的儿媳妇进行十分下流的评论,他非常难堪羞愧,结结巴巴地说:‘那是我的大儿媳妇。’两个朋友听后,不由都转过脸去偷着笑了一阵才算罢休。轻薄的人在谋图侮辱别人的时候,往往最后反而侮辱了自己,这实在可笑。至于那个双目失明的方生,则是遭到了鬼神的惨报。主持芙蓉城的神仙,不知是什么神,难道是菩萨现身不成?然而小郎君能够洗心革面,鬼神即使凶恶,也何曾不允许人们悔过自新啊。”画  壁  江西有个叫孟龙潭的人,他和一个姓朱的举人在京城里客居。有一天,他们两个人无事闲游,不觉来到一座庙门前,看那殿宇禅合,都不是太恢宏宽敞的,只有一个云游四方的老僧人暂住在里面。老僧人见有客人来了,整理一下衣服便上前来相迎。孟朱二人向他还了礼,说明自己是来随意游玩游玩。老僧人便领他们到庙中转悠:  庙里塑着南朝高僧志公禅师的像,两面墙壁上是一些非常精妙的绘画,人物画得栩栩如生。东面的墙壁画着天女散花图,在这幅图画中有一个少女披垂着长长的秀发,手里拈着一束鲜花,樱唇含露,楚楚欲动,眼波洋溢着柔情,闪闪有神。朱举人站在画前,凝目注视了很久很久,不觉有些神情摇荡,意念飘飚,在恍然沉思中眼前幻化出许多奇境来。朱举人感觉到自己飘飘然而起,像腾云驾雾一样,飞升到壁画里。朱举人看殿阁林立,层层叠叠,和人间所能见到的大不相同。在殿阁里一个老僧人正于座上在讲说佛法,旁边围绕着很多和尚。朱举人也站在中间聆听老僧人布道传经。  刚站了一会儿功夫,他就觉着似乎有人暗中拽他的衣襟,回头一看,却是那位披着长长秀发的散花少女,她笑容可掬地离去。朱举人转身便跟着她走,绕过曲栏,来到一个小屋,却犹豫不敢近前。少女回过头来,举起手里的花束,远远地摇动着作出向他招呼的样子,他这才大胆地走了过去。他发现屋里寂静无人,于是上前去拥抱那少女,少女并没有怎么拒绝,竟然和他相好上了。过了一会儿,那少女关上房门出去了,临走时叮咛不要咳出声,夜里她会再来。  就这样,他们在一起相好了两天,不料却被几个女伴发觉,大家一起搜出朱举人,便共同取笑那少女说“说不定你肚子里的小郎君已经很大了,怎么还头发蓬蓬学做处女的样子呢?”说话间,大家便捧着玉簪、耳环之类的首饰,催着她上头扎髻,那少女脉脉含羞,并不说话。女伴中有一个人说“姐姐妹妹们,咱们不要闹得太久了,怕人家不高兴。”于是大家便嘻笑着离去。  女伴们走后,朱举人仔细端详这女子,见她梳起高高的发鬓,云鬟低垂,俨然一个少妇的新面貌,比起先前少女妆束更加美艳。朱举人环顾四周无人,渐渐拥抱亲呢,双方沉入爱河,香兰熏心,其乐无穷。这时,突然听见一阵靴子声传来,还有锁链的声音,随即又夹杂着威喝声和辩解声。这女子惊起,和朱举人一起向外偷看,只见一个身穿金甲的使者。脸面黑得像漆一样,手里握着槌棒和铁锁,众女子围绕着他。使者问大家:“都到齐了没有?”大家回答:“到齐了。”使者又说:“如果什么地方隐藏着下界凡人,大家都应该立即出面告发,不要自寻烦恼。”大家齐声说:“没有的事。”金甲使者回转身用老鹰似的眼光,四面搜寻,仿佛真发现有凡人藏在这里似的。女子惊恐不已,面如死灰一般。她连忙对朱举人说:“你赶快躲在床底下!”女子说完,急忙打开墙上的小门,仓惶逃走。朱举人趴在床底下,连喘都不敢喘一下。不一会听见靴子声来到屋里,然后又出去了,再过一会儿,喧嚣声慢慢远去了,他这才渐渐安下心来。但是门外还有过往和说话的声音。朱举人畏缩恐惧时间很长,觉出耳畔有蝉叫声,眼中也要冒出火星,那情景简直无法忍受。只有静静地等候那女子回来,竟然不明白自己是怎么钻进床底下的。  就在这个时候,孟龙潭一人尚在殿中转悠,转眼间发现朱举人不见了,便疑惑不解地询问引路的老僧。那老僧笑笑说:“到那边听讲说佛法去了。”孟龙潭又问:“在什么地方?”老僧说:“不远。”过了一会,老僧用手指弹弹墙壁叫道:“朱施主,怎么游了这么长时间还不回来?”转眼间只见壁画上出现了朱举人的影子,站在那里好像在倾耳聆听。老僧又叫道:“你的伙伴等你好长时间了。”朱举人旋即从墙壁上飘然而下,落地后竟像木头一样呆立在那里,两眼瞪着,腿脚酥软,心也灰冷灰冷。看到这情景,孟龙潭大吃一惊,一问,才知道他正趴在床底下听到呼叫像雷鸣一样,所以走出来探听。  这时,大家再看壁画,发现原来拈花的女子,已不再是先前的那个披垂着秀发的少女,现在却是螺髻高高悬在头顶的风韵少妇了。朱举人惊慌地跪拜在老僧面前请求解释,老僧笑着说:“迷幻由人而生,贫道无法解释。”朱举人心情郁闷,志气低沉:孟龙潭却惊叹不已,茫然无主。于是便立即起身,走下台阶而出。  异史氏说:“幻由人生,说出这话的人像是一位深明哲理的人,人如果有了荒淫的意念,因此会生出猥亵的幻境;如果有了猥亵的念头,因此也会生出恐怖的幻觉。菩萨点化愚顽蒙昧的灵魂,千变万化,都是人心自动所为。老僧教人心切,只可惜未听说他们听其言而大彻大悟,披散头发进山去修行。”咬  鬼  沈麟生说:他的一个朋友某老翁,夏天睡午觉,恍忽间看见一个女子掀开帘子进来。这女子用白布裹着头,身上穿着孝服,径直朝里屋走去。老翁怀疑她是来找自己的妻子说话,但又一想不对头,她为什么突然穿着这一身孝服到别人家?正疑惑不解时,却看见那女子又出来了。仔细一看,她大约有三十多岁,脸色又黄又肿,眉眼紧紧皱在一起,神情十分可怕。她在屋里徘徊着,并不离去,又慢慢地逼近床边。老翁假装睡着,看她会怎么样。不料想,那女子竟然撩衣上了床,压在老翁的肚子上,他感觉有千百斤那么沉重。这时,他虽然心里很清楚,但是手好像被捆住了,抬不起来脚也软绵绵的,动也动不得。焦急中他想呼救,但却苦于喊不出声来。那女子用嘴去嗅他的脸,从颧骨到鼻子、眉毛、额头,齐齐闻了个遍。那女子的嘴冷得像冰雪,寒气直透骨髓。老翁在窘迫之中想出一个办法,等她闻到脸颊和下颏的时候,就趁机咬住她。不一会儿,那女子果然闻到下颏,老翁便立即趁势用力咬住那女子的颧骨,直到咬进肉里去。那女子疼痛难忍,只得松开他,一边挣扎一边哭叫着。老翁却咬得越发起劲,只觉得血水流得满脸都是,把枕头也浸湿了。彼此正相持不下,忽然听见妻子在屋子外面说话的声音,于是他连忙大声喊道:“有鬼!”口一松,那女子立即飘忽逃跑。妻子慌忙奔进屋子,却什么也没看见,便嗔笑睡魇了,正做着恶梦。老翁便把刚才的经过详细说给妻子听,而且指血为证。妻子和他共同查看,果然发现一滩水像是从屋上漏下的,流在枕头和席子上,湿了一大片。夫妻两个伏下身子去闻,只觉异常腥臭,老翁便呕吐不止。过了好几天,老翁还觉得嘴里有一股腥臭味儿。  王六郎  在淄川城的北郊,有一家姓许的打鱼人。他每天夜里到河边去捕鱼,都要带上酒,一边捕鱼一边饮用。他每次饮酒的时候,总是要先往地上洒一杯,虔诚地祈祷谠“淹死在河水里的鬼魂们也来喝一杯吧。”时间一长,这便成了他的一种习惯。别的人捕鱼往往一无所获,而他却总是将满筐的鱼带回家来。  有一天夜里,正当他独自饮酒时,有一个少年来到他身边,徘徊着不肯离去。于是,他就招呼少年和他一起来饮酒。但是,这天夜里他连一条鱼也没有捕到,心里很失落。这时,少年站起身说:“请让我到下游去为你驱赶鱼吧。”少年说完话,便飘然离去。不长时间,少年又回来了,并且对他说:“有一群鱼来了。”少年说完话不久,果然听见很多鱼的唧唧呷呷的叫声。许渔夫趁机撒网,很快就捕上好几条鱼,都有一尺多长。许渔夫极其喜悦,就向少年表示真诚感谢。少年说他要回去了,许渔夫就拿起自己捕的鱼想送给他,但是少年说什么也不要。少年对许渔夫说:“屡次都来喝你的好酒。赶鱼是区区小事,不值得这样道谢。如果你不嫌弃,以后就经常为你效劳。”许渔夫回答说:“今夜仅仅只和你初次对饮,怎么能说是多次相扰昵?假使你能长期来我这儿光顾,那确实也是我的心愿,但我只是没有更好的东西招待而难为情。”许渔夫又询问少年的姓名字号,少年说:“我姓王,没有字号。以后见了就直呼王六郎好了。”说完,便离去了。  第二天,许渔夫用卖鱼得来的钱又买了酒,等夜幕降临以后,便带着酒到了河畔。那少年早已先于他在河边等待着。于是,俩人像故友一样坐下来开怀畅饮。干过数杯之后,少年还像昨夜一样,到河的下游去为许渔夫赶鱼。这样一直过了大约有半年多。  有一天夜里,王六郎忽然对许渔夫说:“咱们从认识到现在,真是比亲兄弟还要密切,可是要不了多久咱们得分手了。”他说这话时,神情、语调都显得很忧伤、悲凄。许渔夫很吃惊地问他原因,他几次想说却都打住了。最后终于说道“像我们俩人这样深挚的情分说出来你也许不会惊怕的。现在我们就要分手了,我不妨还是明白告知你我实际上是个鬼。平素特别贪恋美酒,因而于沉醉中不慎落在水里被淹死。在这里做鬼已有好几年时光了。以前你比别人捕鱼多,都是因为我在暗中赶鱼帮助你,这都是我有意借此来答谢你以酒洒地来祭奠我。到明天,我做鬼的期限已满,那时将会另有替身来代我,我便要到别处去投生。咱们共聚的机会只有今夜最后一次了,所以不免难过。”许渔夫刚听这话,非常吃惊,但毕竟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关系非常亲近,所以也就不再恐怖,也为王六郎感到悲伤。于是又斟满一杯酒递给他说:“六郎,喝了这杯酒,不要太悲哀。相见时间太短,又要匆匆分手,确实令人伤怀。但是高兴的是你的劫难已过,应该祝贺才是,喜多于悲。”说完,俩人又举杯畅饮了一番。许渔夫又问六郎:“你的替身是什么人?”王六郎说:“兄长明天可在河边观望,正午时分会有一个女子从这里过河,落水而死的便是她。”俩人一直喝到鸡叫时才洒泪告别。  第二天,许渔夫到河边耐心地等候,想观看变化。果然看见有一个妇人抱着婴儿来到河边,一到河上就跌落到水里,婴儿被扔在岸上,举手登脚地啼哭。那妇人在水里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又浮上来,最后又忽然水淋淋地爬上河岸来,在原地稍稍休息了一下,就抱起婴儿径直走了。在妇人落水挣扎时,许渔夫在岸上很是不忍心,心里想着要下水去救她。但他转念一想,这妇人正是王六郎的替身,就只好打消了念头不救。后来,等妇人自己爬上岸来,他却又有点怀疑王六郎的话不灵验。  黑夜来临,许渔夫仍然到老地方去捕鱼。过不久,少年又来了。少年先开口说道“现在我们又相聚在一起,而且不必说分别的话了。”许渔夫问他原因,少年说“本来妇人已经做了替身,但是我可怜她怀里抱着婴儿。为了代替我一个人却要送掉两条性命,我也于心不忍,所以就放弃了这次机会。但以后要再找到一个新替身,不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也许是我们兄弟二人的缘分还没尽吧?”许渔夫深为感叹地说:“你的这片仁慈之心,一定能通达上帝啊!”于是,他们又像先前那样相聚共饮。  几天以后,王六郎又来向许渔夫道别,许渔夫怀疑他有了新的替身。六郎赶快解释道:“哪里呀,上次我救妇人的一片恻隐之心,果然上达天庭,现在授命我去做招远县邬镇的土地神,明天一大早就去赴任。你老兄倘若不忘咱们往日的交情,以后可以前去看望小弟,千万不要怕路途遥远而忘掉了我!”许渔夫欣然地向他道贺说:“你真正成为神仙,足以宽慰人心。如果可能,我一定会去看望你的。但只是人神道路阻隔。即使我不怕路途遥远,又怎么能够彼此相通昵?”少年说:“你不用忧虑,到时候只管前往就是。”六郎临分手时,又再三地叮咛他一定要前往。  许渔夫回到家里,真的马上准备行装,打算当即去招远县探望王六郎。他妻子笑着劝他说“从咱这里到招远,两地相距几百里路程。你即便是真正找见了那地方,只恐怕你和那泥塑像无法共同对话的。”许渔夫并不听妻子的劝说,辛苦跋涉,终于到了招远县。在那里,他询问当地居民,果真有个邬镇。后来又找到邬镇,他住进一家旅馆,问土地祠在什么地方。主人非常惊讶地说:“难道客人是姓许吗?”许渔夫答:“就是,你怎么知道的?”主人又问:“你是从淄川来的吗?”答:“正是。你怎么都知道?”旅馆主人没有回答他,转身出去了。过了一会儿,男人们抱着孩子,女人们从门里探头窥视,纷纷来了许多人,一层一层围得像墙一样堵塞在门外,许渔夫更加惊讶了。众人于是告许他“几天前的夜里梦见土地神说‘我在淄川有一个姓许的朋友,近日要前来,大伙要帮他一些盘缠费用。’所以我们在这里已经恭候很久了。”许渔夫也感到奇怪。就特地前往土地祠祭祝说:“自从和你分别,做梦都想着你。这次特地远道而来,为实现昔日定下的盟约。承蒙你托梦告示父老乡亲,使我非常感动。我很惭愧自己没有带什么厚重的礼物来,只有这一杯薄酒献给你。你如不嫌弃,就请像在河边那样干了它吧!”渔夫说完;又烧纸钱。忽然,只见一股风从神座后面吹起,旋转了很长一阵时间方才散去。  到了夜间,许渔夫梦见王六郎来了。只见他穿戴非常整洁讲究,和以前所见的样子大不相同。王六郎向他拜谢说:“承蒙你远道赶来,使我感激泪下。但今天担任小小的神职,不便于和你相见。你我虽然近在咫尺,却如同远隔山水,心里非常难过,本地百姓会送给你些薄礼,聊表一点心意,以答谢咱们以往的友好交情。等你启程回归的时候,我一定抽身前来相送。”  许渔夫在邬镇居住了几天,起了归心。大家都非常殷勤诚恳地挽留他再住些时间。乡亲父老从早晨到晚上都纷纷宴请他,一天之内,就有好几户人家做东道主。但许渔夫终究归心似箭,坚决辞别,要立刻上路。起身那天,大家都争先向他馈赠礼物,时间不长,东西就装满他的行囊。当地的老人小孩都赶来给他送行。他刚刚走出村子,忽然,眼前刮起一股旋风,一直相伴跟随了十几里路。许渔夫已经觉知那是王六郎来送他,他频频地回过头来相拜说:“六郎,请多珍重!不要再远送了,您怀有一颗仁爱之心,定能为一方民众造福,用不着老朋友我再多说什么了。”那股旋风盘旋了很长一阵时间后,这才离去。村里相送的人,无不惊讶。  ……


编辑推荐

《白话聊斋(共2册)》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部非常有特色的作品,它是以传统文言写成的短篇小说集。共分十二卷,五百多篇小说故事。在这本谈狐说鬼的小说集中,作者用孤愤的心情和讽刺的笔法,尖锐地揭露和抨击了满汉官僚大地主的凶横残暴,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举、婚姻等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也是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影响的文学名著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白话聊斋(共2册) PDF格式下载



昨天下单今天就到了,很爽啊。这套书真的很值!1纸张和印刷质量绝对有诚意!字体大小合适,版面看起来很舒适!还有小插画,更突出了古朴雅致的风格!2。这套2本共收集了412个故事。虽然不是最全,但是作为翻译成白话文的收集,平时读读已经挺不错了。各位和我一样懒得啃文言文的童鞋们,可以轻松愉快地享受下经典的鬼故事啦。多开心啊!3,刚拿到稍微翻了下,翻译者还是满仔细认真的,文笔也还不错。没有忽悠敷衍的感觉。4这样的价格2本哦!抢到这么值的书能不开心么!大家加油啊!5。给4颗星是因为我还是贪心奢望能有白话的全整的啦。


薄薄的2本,共计200多页,30万字左右(字很小),100个故事,跟宣传的大相径庭!唉......


这么看聊斋吧,就是纯看故事,没有感觉到什么经典著作,写的有多精彩。。没这感觉。。。就是看故事而已。。。而且吧,看多了,其实好多故事也都差不多。。


有点看不明白 认真看吧


这么看聊斋吧,就是纯看故事


买了有蛮久了,今天想到来写个评论,很好的书啊!两本套装,纸质很好,封面就是让人很舒服的。而且价格便宜。很喜欢。


价格非常便宜,印刷的质量可不差。真是值得购买的一本书。


值得买的书,如果能收录全了那就完美了!


是给上初一的孩子买的,拿到书,很喜欢。如果再配上原著读,会更好的。曾经买过这套书里的西游记,就觉得很好。


总体还行,就是书中有几处错别字.


书质量很好,是淡绿色书皮,纸张印刷都很好,故事内容也很完整,有很多小插图,设计也很好,适合阅读或收藏,是白话文的,小孩子也能看懂,这个价格买两册感觉很超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