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咬文嚼字绿皮书 2008

郝铭鉴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

郝铭鉴  

页数:

18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咬文嚼字绿皮书(2008)》广邀资深专家,在全国范围广征博采,让读者一册在手,即能对年度语文差错详观细察。如果你是一位语言学家,你可以从中发现当代汉语的走势,研究语言发展的规律;如果你是一名老师,你可以借此丰富你的教案,活跃你的课堂气氛;如果你是一名学生,你可以掌握语文学习的“秘笈”,避免重蹈差错的覆辙。

书籍目录

序年度语文报告2007年十大语文差错年度十大语文差错例析“家大舍小令外人’《无间道》迷了“道”请君莫戴“紧箍咒”“九州”的来历不识“娈童”真面目制约“权力”,捍卫“权利”“唇枪舌战”是拉郎配此“碳”岂能烧让“时”下课应是“海上生明月”高频差错例析马路上没有“班马线”“不耻下问”问错了,人“不以为意”与“不以为然”“刮目”“侧目”大不同“超过5000余人”?“掣肘”岂能无“手”重庆早是直辖市“行为坠落”质疑说不通的“斐声国际”“服膺”不能写作“服赝”“复原军人”?“复员军人”?“如捧拱壁”不成话不可用“光年”计算寿命“归咎”,还是“归功”?“行伍”不能写成“行武”何来“《皇帝内经》”“径流”不是“经流”“雎鸠”莫作“睢鸠”“龌龊”与“龃龉”莫把“阑珊”当“辉煌”……咬文嚼字档案媒体文字扫描

章节摘录

  2007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经常用错的称谓词是:家父。如在问候别人时说:“家父最近身体好吗?”在汉语词汇系统中,“家父”属于谦辞,只能用来称呼自己的父亲;称呼别人的父亲,习惯上用敬辞“令尊”。  二、经常用错的佛教词语是:无问道。如:“陷入了留学无间道”;“面对股市,学会避开无间道”。自从电影《无间道》问世以后,“无间道”便成了一个流行词语,媒体常用它来表示失败、痛苦或灾难。其实这是以讹传讹的结果。电影片名为“无间道”,说的却是“无间地狱”。“无间道”为佛教“四道”(方便道、无间道、解脱道、胜进道)中的第二道,是信徒修炼的一个阶段,指直接断除烦恼的修行。“无间地狱”则是八大地狱的第八狱,入此地狱者将永受痛苦,无有间断。两者具有不同的含义。  三、报纸上常见的搭配错误是:戴上紧箍咒。如:“给权力戴上紧箍咒。”在《西游记》小说中,只要唐僧一念紧箍咒,孙悟空头上的金箍便要收紧。金箍是可以戴的,而紧箍咒是咒语,只能念不能戴。  四、地名中容易混淆的字是:州/洲。如:“月子弯弯照九洲,几家欢乐几家愁。”“九洲”的正确写法应为“九州”。“州”本义为水中陆地,后用作行政区划名称,水中陆地义也改用后起区别字“洲”来表示。“九州”为中国的代称。  五、新闻中容易用错的词语是:娈童。如:“杰克逊娈童案落下帷幕”;“网络惊现娈童犯黑名单”。在这类新闻中,“娈”字一律被理解成了动词,指“性侵犯、猥亵”等犯罪行为;其实它是形容词,义为美好的样子。“娈童”则是一个有特定含义的词语,专指被当作女性玩弄的美少年。  六、媒体中经常混淆的词语是:权力/权利。如:“业主的合法权力应该得到保障”;“政府干涉经济生活的权利应该受到限制”。在这两个例子中,“权力”应为“权利”,“权利”应为“权力”。“权力”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者是职责范围里的支配力量,它是以别人的服从和执行为前提的;“权利”则和义务相对应,它是以依法获取或者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为特征的。两者不能混为一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咬文嚼字绿皮书 2008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