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上海的古树名木

傅徽楠,朱勇坤 编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上海文化出版社  

作者:

傅徽楠,朱勇坤 编著  

页数:

136  

Tag标签:

无  

前言

  古苍的树干,道劲的树枝,斑驳的树皮,默默显示着都市沧桑,诉说着无尽的故事。古树名木是人类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城市“活的文物”,也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和城市重要的自然资源。正如周谷城先生的七绝诗:六朝文物越千年,古寺禅林尽荡然。银杏一株今尚在,从知润物有渊源。  在上海,古树名木保护得到了政府和广大市民的高度重视。早在1983年,上海市人大就通过了《上海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规定》,在国内首次制定了古树名木保护的地方法规。明确树龄在百年以上的为古树;树种珍贵、稀有的,具有重要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具有重要科研价值的为名木。1994年,古树名木保护主管部门与保险公司签署了古树名木保险协议,当古树名木因自然灾害受损时,由保险公司提供一定的抢救费用。2002年,市人大通过了《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将树龄为8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树木列为古树后续资源,纳入了《条例》保护范围。2003年,首次利用GPS定位技术在上海测绘图上标注了古树名木的符号,使古树名木不仅在地图上占了一席之地,同时也让相关建设单位在规划设计时注意避让和保护。  目前,上海的古树名木有银杏、香樟、广玉兰等79种、1566株。其中树龄在300年以上的一级保护古树有213株,包括8株千年古银杏。  在城市建设与发展中,上海市政府更是把古树保护放在重要位置。为了保护静安公园百年悬铃木古树群的地下环境,地铁二号线选择了避让改线的方案。为保护0369号百年古银杏,上海水上竞技中心整个场馆东移数十米。在诸如此类的重大工程中,虽因方案改变造成投资成本增高,但这充分体现了上海人民对古树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爱护意识,也体现了城市文明的素养。  同样,嘉定区为保护0001号千年古银杏,动迁了20多户居民,建了千年银杏公园。闵行区为改善上海最古老紫藤的生态环境,扩建2000多平方米绿地,建造了“古藤园”。虽说上海有“寸土寸金”之称,但上海人民认为古树保护非一般物质财富所能衡量。  古树名木的存在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变迁、植物学、气象学、生态平衡、植物分布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生态建设的要求,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极具意义。本书收集的50余则古树名木之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形象的、浓缩的上海古树名木史,以让大家领略古树名木风采的同时,也更好地在社会上形成“关注古树名木、爱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内容概要

古树名木的存在对研究当地的历史变迁、植物学、气象学、生态平衡、植物分布等具有极高的价值。在倡导科学发展观的今天,保护古树名木不仅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生态建设的要求,对城市可持续发展极具意义。本书收集的50余则古树名木之故事,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形象的、浓缩的上海古树名木史,以让大家领略古树名木风采的同时,也更好地在社会上形成“关注古树名木、爱护古树名木”的良好氛围。

书籍目录

前言徐汇区 寺牡丹最鲜艳 宋庆龄呵护古香樟长宁区 虞姬庙银杏有来历 华东悬铃木之最普陀区 “叶茂根深五百年” 为护古树路改道闸北区 历经战火,依然挺立 虹口区 常青树永护“民族魂”杨浦区 陋室“君子”,风姿优存黄浦区 永泰街银杏—上海建城的见证 万花楼前古银杏 豫园紫藤花如锦 外滩源古树群 古银杏见证屈辱史卢湾区 “清华园”内有黄荆 法式公园的珍贵名木 见证历史风云的古雪松静安区 静安公园的镇园之宝浦东新区 千年银杏子孙满堂 吴家祠堂古树多 源深路银杏欲展雄姿宅山区 银杏两株成绿岛 上海也有“狮子林”闵行区 镇以藤名的由来 纪王庙古银杏 与枸杞有缘的银杏嘉定区 上海第一树 古柏拄杖,依然挺拔 汇龙潭古枫杨与小刀会金山区 慧农银杏:先有其树再造庙 江南第一松 有避雷塔庇护的银杏 洋泾村里“晒旗树” 上海最古老的榉树 三块石碑“说”银杏松江区 成双成对两银杏 野火烧不尽老树发新枝 名副其实“公孙树” 飞机的航标树 方塔园的“银杏将军” 有神奇色彩的古银杏 相依为命的两银杏 有诗为证的明代香樟 “佛赐的传家宝”青浦区 谁砍此树谁偿命 劫后余生的古银杏 最老的市花 崇明县 古银杏——崇明岛历史的象征奉贤区 一劈为三的古银杏 江南第一牡丹 “江南第一梅”南汇区 “千年银杏”秀才题 南山寺前古银杏附录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上海市古树名木树种表 《上海市古树名木和古树后续资源保护条例》 古树名木保护发展前景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上海的古树名木 PDF格式下载



上海的古树名木这本树挺好的,图文并茂,很有参考价值和观赏价值。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