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欧洲中世纪史

Judith M. Bennett,C. Warren Hollister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Judith M. Bennett,C. Warren Hollister  

页数:

466  

译者:

杨宁,李韵  

Tag标签:

无  

前言

30多年来,《欧洲中世纪史》的特点,一直都是C·沃伦·霍利斯特的历史观及其迷人的风格。合作编写这样一本书,至今仍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个挑战。霍利斯特教授在具有重要意义的此书第八版的前言中说道,我们的时代“是中世纪的产品”。我认同他在理解我们时代的中世纪根源方面的热情,但是,我自己是从一条不一样的路走上中世纪史研究的,而且我必须承认,我走的路并不那么学术。霍利斯特教授在学生时代读了汤因比的《历史研究》(Toynbee's A Study 0厂History),从此一生为之改变。而我在高中读了许多小说——我身边能找到的任何中世纪主题小说——从此一生为之沉迷。在过去十年里,我有幸和我的两个外孙——本内特和萨缪尔·科基什——重温了我和中世纪那充满想像力的最早的接触。我和他们一起用垒高(Lego)玩具建造城堡、练习剑术、研究弹弓的原理、玩电脑游戏,还读了无数本关于骑士、罗宾汉甚至一两个中世纪农民的书。他们提醒了我,中世纪是多么有趣,同时也是多么重要,因此,我将这本书献给他们。我希望哪天他们在大学里读到这本书时,这些趣味依然存在。

内容概要

  本书是欧洲中世纪史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为美国数百所高校采用作为教材。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C·沃伦·霍利斯特清晰的历史观和动人的教学法,现经朱迪斯·本内特精到的修订而成第十版,覆盖了更多关于拜占庭和伊斯兰的内容,包含了经全面修订的系列地图、一组新的关于中世纪传说的短文等更多内容。在第八版的序言中,霍利斯特教授述及他在大学时意识到当今世界“是中世纪的产物”。《欧洲中世纪史》一书向今天的学生全面介绍了我们当前社会的中世纪根源。

作者简介

朱迪斯 ·M ·本内特(Judith M. Bennett)
  目前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教授中世纪史和女性史,是该大学的玛塔 ·奈尔 ·哈迪杰出教授(Martha Nelly Hardy
Distinguished Professor)。本内特曾就读于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霍约克山学院(Mount Holyoke College)及天主教中世纪研究院(Pontifical
Institute of Medieval
Studies),现已撰写了很多关于中世纪农民、女性和家庭的专著与论文。本内特教授的研究获得古根海姆纪念基金会(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美国人文基金会(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Humanities)、美国学术团体理事会(American Council of Learned
Societies)、美国人文中心(National Humanities Center)、福尔杰莎士比亚图书馆(Folger
Shaespeare Library)等许多机构的支持。本内特教授曾在澳大利亚、英国、美国讲学,是美国中世纪学会(Medieval
Academy of America)和伦敦皇家历史学会(Royal Historical Society in
London)会员,曾在中世纪学会、北美英国研究会(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British
Studies)、历史上的女性协调委员会(Coordinating Council for Women in
History)、贝克郡女性历史学家联合会(Berkshire Conference of Women
Historians)等机构任职。本内特教授曾以其学术著作及论文获得许多奖项,也是北卡罗莱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著名教授,曾获得最高教师奖,现已成为卓越教育学会(Academy
of Distinguished Teaching Scholars)的成员。
C ·沃伦 ·霍利斯特(C Warren Hollister)
  曾是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的历史教授。他在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获得学士学位,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霍利斯特教授是美国中世纪学会和伦敦皇家历史学会、爱尔兰中世纪学会(Medieval
Academy of Ireland)、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古根海姆基金会、牛津摩顿学院(Merton College,
Oxford)的成员。他的许多著作已经重版了30多次,并被译为多种语言。他获得了包括美国E ·哈利斯
·哈比森著名教育奖(普林斯顿大学)(E. Harris Harbison National Award for
Distinguished Teaching [Princeton University])及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教育奖(UC
Santa Barbara Faculty Teaching Prize)等众多奖项。

书籍目录

人物传略
中世纪传说
年表
地图
插图和彩图
前言
欧洲地形图
欧洲,约500
欧洲,约1000
欧洲,约1300
欧洲,约1500
导言
第一部分 中世纪早期:欧洲的诞生,500—1000
第一章 罗马的基督教化,约前31—430
  引言
  罗马和平时期(前31—180)
  第3和第4世纪(180—395)
  基督教
  结语
 第二章 民族大迁徙(蛮族的定居),约400—500
  引言
  蛮族和西罗马帝国
  西罗马帝国的衰败
  结语
 第三章 早期西方基督教世界,约500—700
  引言
  中世纪早期社会
  中世纪早期的政治
  中世纪早期的教会
  学术生活
  结语
 第四章 西欧的邻居:拜占庭帝国和伊斯兰文明,约500—1000
  引言
  从东罗马帝国到拜占庭帝国
  拜占庭时代
  伊斯兰文明的崛起
  伊斯兰帝国
  伊斯兰文化
  结语
 第五章 加洛林王朝,约700—850
  引言
  加洛林王朝早期
  查理曼大帝
  学术复兴
  结语
 第六章 分裂、侵略和新的政治格局,约800—1000
  引言
  加洛林王朝晚期的分裂
  穆斯林、马札尔人和维京人的侵略
  新政治格局的形成
  结语
第二部分 中世纪中期:改革、复兴与扩张,1000—1300
 第七章 经济腾飞与社会变迁,约1000—1300
  引言
  农业革命
  村庄、采邑和教区
  农村社会
  商业革命
  城市社会
  地主贵族
  封建社会
  结语
 第八章 朝圣新路,约1000—1250
  引言
  虔信的演进
  正统教义与异端学说
  修院生活的变化
  教权与教会
  托钵修会
  结语
 第九章 征服、十字军和迫害,约1100—1300
  引言
  征服与疆域扩张
  十字军
  民族迫害
  结语
 第十章 冲突不断的世界:教皇政权和神圣罗马帝国,约1125—1300
  引言
  俗世授职争端之末期的教权与君权,约1125
  亚平宁半岛争夺战(1125—1250)
  衰落中的教权和神圣罗马帝国(1250—1300)
  结语
 第十一章 国家在成形:英国和法国,约1050—1300
  引言
  英国:国王与议会
  法国:君权的胜利
  伊比利亚和日耳曼诸国:一些中央集权
  北欧和东欧国家
  结语
 第十二章 文学、艺术和思想,约1000—1300
  引言
  拜占庭和伊斯兰的影响
  文学
  建筑与雕塑
  学术的潮流
  结语
第三部分 中世纪晚期:危机与活力,约1300—1500
 第十三章 饥荒、瘟疫和复苏,约1300—1500
  引言
  经济灾难与人口危机(1300—1350)
  调整与复苏(1350—1500)
  中世纪晚期的基督教
  结语
 第十四章 通往主权国家之路,约1300—1500
  引言
  英格兰、法国,以及百年战争
  英格兰:国会、内战、都铎王朝
  法国:宪政危机、战争、蜘蛛王
  伊比利亚诸国:由同化而统一
  欧洲外围的新势力
  神圣罗马帝国的遗产
  结语
 第十五章 中世纪晚期文化中的多样性与创造性,约1300—1500
  引言
  识字率与地方语言
  人文教育
  文学
  艺术和建筑
  哲学
  政治思想
  结语
专业术语表
附录 中世纪欧洲重要的教皇与国君
教皇
加洛林王朝早期
西法兰克与法国国王
东法兰克国王和日耳曼诸国的皇帝
英国国王
索引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部分中世纪早期公元5世纪末,西罗马帝国分崩离析了。此后500年,新的“欧洲”文明渐渐成形;到11世纪时,它已成长到一定程度,足够进行扩张、壮大,也经得起更多变化。“中世纪早期”一语,在这里指的是约公元500年至l000年的一段时问;这两条分界线并不准确,可以灵活看待,在当时也是悄然跨过,不曾引起注意。我们不会突兀地从天而降,茫然地落在公元500年的欧洲大地上;相反,我们会从古罗马步行上路,从奥古斯都(Augustus,前31-14在位)统治的时代出发,那时罗马“共和国”正转型为罗马“帝国”。我们会快步掠过公元1、2世纪帝国的强盛时代,来到3、4、5世纪,探讨一下罗马文明的转变。我们会着重研究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化,因为这次信仰变化对欧洲——包括西欧和东欧——的未来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我们会勾勒出西罗马帝国的倒台、蛮族的定居和侵略,以及在远到西欧和北非、曾经属于罗马帝国的广袤土地上诸多新王国的成立。走过这一段路之后,我们终于来到了公元500年。当年罗马帝国统治过的辽阔大地,最后被分成了三种后续的文明:西欧文明、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由于本书的主题是中世纪的西欧,我们虽然会探讨后两者,却不会着重研究它们。第四章会讲到拜占庭和伊斯兰文明如何主宰昔日罗马帝国的西南疆域,并且会从拜占庭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自身的角度来加以探讨,同5时,我们会着重揭示这两种文明对成形中的中世纪西方世界在文化、宗教和战争领域的重大影响。后面的章节里谈到这些“邻居”的时候,我们也将以相似的方式处理。6、7世纪的西欧充满了侵略、战争和政治、经济上的混乱。土地拥有者们虽然目不识丁,但作风顽强。他们带着扈从互相讨伐,或与别的野蛮民族作战,最后不得不和逐渐强大的伊斯兰帝国进行战争。

媒体关注与评论

原作者霍利斯特以轻松的笔调写活了严肃的内容,本内特则保持了这一特色;定义明白,解释清晰,亦能触发深思。她常出奇笔,选材偶有诡趣,但绝无曲解贬抑原始材料之处。全书读来信息周全、发人深省而妙趣横生,这方面堪称颇为成功。  ——罗伯特·E·勒讷,西北大学本内特教授此次在书中引入了社会和文化的历史,使得全书更为平衡。在我看来,正是这点使得本书重归世界前沿。  ——保罗·W·诺尔,南加州大学


编辑推荐

《欧洲中世纪史(第10版)》是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欧洲中世纪史 PDF格式下载



欧洲中世纪史诗美国中世纪史专家朱迪丝m本内特和加州大学历史系教授霍伦霍利斯特的联合著作,由上海社科院翻译,非常正规。另外,书里有不少插图,让我颇感意外,很满意


原作者霍利斯特以轻松的笔调写活了严肃的内容,本内特则保持了这一特色;定义明白,解释清晰,亦能触发深思。她常出奇笔,选材偶有诡趣,但绝无曲解贬抑原始材料之处。全书读来信息周全、发人深省而妙趣横生,这方面堪称颇为成功。


本书一大特色是C·沃伦·霍利斯特清晰的历史观和动人的教学法,作者将中世纪史析为早期(500—1000)、中期(1000—1300)、晚期(1300~1500)三阶段。在第一阶段,罗马皈依基督教之后,古典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日耳曼文化相融合,促成了欧洲的诞生。查理曼大帝一度雄霸西欧。第二阶级是中世纪盛期,经济起飞,城市兴起,政治文教发达,三百年间精彩叠现。第三阶段两百年,教廷分裂,英法百年征战,哀鸿遍野,疫病流行,一片颓败之势。而瘟疫过后,欧洲文化重又焕发生机,宗教革新,文艺复兴,科学革命,“理性时代”的近代欧洲呼之欲出。


本书的中文版(****://book.douban****/subject/2326273/)翻译过来足有400多页。说是简史,其实篇幅并不算小,虽然对于如此重要的时期,这个篇幅的确是很“简”了。这就对作者的洞察力提出了格外严格的要求。写什么,不写什么;哪些详,哪些略;单视角,还是多视角;这些选择如果缺乏史学视野的指导,就会淹没在中世纪丰富史料的汪洋大海中,沦为琐屑的“事实”堆砌。另一方面,中世纪史题材尤其容易受到“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偏见的污染(而不是通常读者更有警惕的庸俗“阶级分析史观”)。如果不能跳出这一叙事框架,用一套更好的观念来统摄写作,那么最终的成品无非就是给已经数不胜数的“中世纪浪漫想象宣传YY”合集中又添了那么一点儿贡献,而历史学家铁定没法比梅尔·吉布森在这方面做的更好。      所以,与中世纪历史有关的作品,1)容易写的无聊、琐屑 2)容易让人看得云里雾里,找不到历史脉络 )容易陷入“沉睡的千年”的想象图景而沦为废物。其中3)是任何稍有良知的历史作者都应有意避免的,且鉴于此类偏见过于深入人心,我不反对“矫枉过正”的美化一下中世纪——不过在我看来,本书完全没有做到这种地步,有读者认为其“过誉”,恐怕问题是处在自己身上。史学良心之外,1)、2)点更关乎作者水平,简明通史的体裁对这两点更是极其敏感。强调这么多无非是表明:很多(豆瓣)读者认为本书叙事晓畅、逻辑清晰、简明有趣,而能做到这些是非常不容易的。      往往,在不为读者注意的地方有大的深意在。例如中世纪中期(Central Middle Ages)的300年领有一半篇幅,构成了全书的叙事轴心。在上接古典时代下启现代世界的千年中,这三百年又连接了孱弱的中世纪前期与孕育了新时代曙光的中世纪后期。这一时期以教皇革命、东征、贸易的兴起,典型封建制的发展为特征。作者在写作中有着明确的理论构架,她们致力于展示,形成这局面的诸要素是如何在其之前500年中逐渐成型的,这一发展巨大的冲击力又是如何影响了其之后200年的。这样明确的叙事逻辑的存在避免了纷乱千年的历史沦为零散的残编断简。不同地域、群体、制度、事件、人物,都找到了这个剧本中所要扮演的位置,具有了某种“意义”,而不是简单的、过去发生的“事实”。      作者亦注意历史变化多因多果的特性,初始的路径依赖、地理、气候、制度、宗教、乃至偶然事件,互相参杂渗透,这既有利于丰富解释/叙述的维度,却也限制了解释的限度。我们无法确切地说征服者威廉选择的分封方式有什么必然性,为什么是是阿拉贡而不是卡斯提尔的制度成为了西班牙的主流,或者,更有说服力的例子,倒霉的约翰如此的无能出于什么理由。总而言之,诸如此类复杂因素的影响下,英法西等国的制度走向了不同的方向,形成了新的惯性。进而,把制度环境当成已知的话,英法西的发展之途却又更容易解释了——但这种解释,总之是有限度的。所以本书在分期上没有把1350年的黑死病当作中世纪中期到晚期的分界。因为这样做,正如作者所说,容易夸大黑死病这一相对偶然的事件的作用,而忽略中世纪中期种种发展趋势的内在张力(封建与民族国家、人口增长与经济限度、罗马公教会的扩张与其精神维度的腐化、乃至信仰与理性……)演化的重大作用。作者当然并非专治经济/制度史,然而我认为作为通史来讲,本书确实达到了不错的平衡,至少避免了矫揉造作的单纯文化视角、英雄视角、“大事件”视角——从经济和制度的角度来看的话,中世纪确实是令人惊异的独特样本,远不若文化(狭义)上表现的那么乏善可陈。      不过,如果什么都“联系、发展、变化”的辩证分析,这历史就没法写了。拜占庭和伊斯兰的发展固然对欧洲中世纪、欧洲之为欧洲的形成有重大作用,但终究只能占据一点儿篇幅。晚期罗马与早期现代欧洲是中世纪的前世来生,却也没被作者大书特书,而是给予恰当的篇幅。(罗马晚期相对涉及较多,但也侧重基督教、蛮族等直接影响中世纪的内容)个中取舍,待读者自行体会。         最后,但并非最不重要的,这一切若没有对那个逝去时代的兴趣与热爱,是不可能完成的。“愤世嫉俗”(原文作cynic,犬儒主义)的启蒙作家自然可以讥讽神圣罗马帝国“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不帝国”。不过这就没法去体会这段历史的惊奇了。说到底,欧洲获得其“欧洲性”,是在中世纪时期,在那之前,他只是罗马庞大帝国领土的一部分而已。拜占庭又是罗马的又是希腊的又是基督教的,但它没经历过这样一个中世纪,它没能成为西方。以严肃而积极的态度去看待中世纪,就是严肃积极的看待“西方”的传统,去看待继承自这个传统、被这个传统所驱动的现代世界。你若问我最喜欢这本书的什么,我的回答就是这种若隐若现的欧洲中心主义的调调。   


书虽然没有看完,但我要迫不及待的写该书的书评了:很好的一本中世纪欧洲的历史书,对于像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也完全看的明白。该书非常的通俗易懂,讲的史事娓娓道来,深入浅出。同时,该书时不时的会将同时期的欧洲不同地区国家的历史串联;该书还配有大量的彩图,地图和图表,地图和图表的解释也很到位。值得一提的是,该书还有中世纪著名人物的传说或传略,对我很有帮助。目前是我每天晚上临睡前必读的书,能平静外界的喧嚣,涤荡个人的心灵。同时,我觉得该书的有关知识对于更好的理解我正在看的美剧《冰与火之歌》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因此,该书被百所大学作为历史教科书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个人认为该书比勒高夫的《中世纪文明》,蒂尔你与佩因特的《西欧中世纪史》更值得购买和收藏。


实用有趣,提供了很多扩展资料,便于深入学习。内容本身简洁明了,是了解欧洲中世纪的可靠材料。是美国高校的教材,提供不同文化的另一种视野,随时修订更新,已经是第十版,不会陈旧过时。


欧洲中世纪是一个可以说从黑晚无知的世纪走向文艺复兴的重要时期。
早期(公元500年到-1000年)从罗马帝国复兴到拜占庭,教会力量从弱到强。
中期(公元1000年-1300年),随着新的手工业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以意大利各城邦为代表的产业中心,它们的强盛使得商贸发展速度,出现了以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无人可以媲及艺术家。这个时期也出现新教让教会无法接受,社会陷入混乱,这个时期也是后来让教庭十分尴尬。这个时期也出现了让教庭更尴尬的事件,就是十余次的十字军东征。也让现在反思的一点是,21世纪身处东方的我们也陷在十字军东征的洪害之中,这个是好还是不好呢??
后期(公元1300年-1500年),幸而不幸的时期,以可怕的黑死病开始到统一君主集权制结束。为欧洲工业革命建立了思想、政治文化基础,为欧洲成为世界中心打下了基础。


以史为鉴,让我们全面而客观地了解真实的中世纪史。这是一本好书!


无论是专业研究者还是业余爱好者,都是了解欧洲中世纪历史的最佳选择。一是科学指引,提纲契领。作者认为,当代源于历史,当代社会林林总总都是历史延绵发展的产物。因此,作者就是藉此书籍,将读者引回人类曾经超过的那段路途。再回首,我们出入于现实和历史之间,感悟祖先走过的峥嵘岁月。二是论述条理,细节丰实。第一,把欧洲中世纪分作三个阶段研究,但在中世纪之前扼要介绍了西欧中世纪的前身,又在重点介绍西欧中世纪发展的同时,以东欧和伊斯兰文明穿针引线,很好地体现了系统分析的精髓——把西欧作为一个系统来研究,则东欧和穆斯林国家的发展对此系统产生着重大的外部影响。第二,对中世纪三个阶段的叙述,采取了不同的叙述结构,这种精心安排的框架为读者理解整个中世纪的来龙去脉提供了最佳可能。第三,细节生动,语言轻松,并辅以准确、精美的地图、年表、传说和人物传略,增加了可读性。三是翻译流畅,互动交流。译者的态度和水平是对翻译作品的再创作,决定着作品在本国的推广程度。本书译文流畅,完全符合中国人的思维和阅读习惯,词精当、生动,为本书增色不少。另外,译者在网上开辟了交流平台,读者若有对译文狐疑之处,可发贴询问、质疑,拉近了译者、读者的距离。


欧洲中世纪史的经典著作,翻译和印刷质量都非常不错,结构安排也很清晰
喜欢历史的同学必看的好书 啊~


很好看的书,不愧是名校历史教材啊。历史脉络梳理得很清晰,翻译也不晦涩。从宗教、文化等各个角度阐述了欧洲中世纪史,还穿插了相关的人物小传记、传说等,感兴趣的读者务必收集一本,收获会很多。


全书通俗易懂,即使对中世纪没有一点了解看后也能学到很多东西。注释的详尽插图,丰富的的地图,细致的目录,名词注释,以及令人着迷的人物介绍,传说都令人爱不释手。此书以出版到第十版,一直是美国多所名校历史课本,建议阅读。


对欧洲历史和基督教史感兴趣的人应好好阅读一下这本书,写得很详细,对整个欧洲中世纪描写的非常详实,脉络清晰,通俗易懂。值得收藏!!!


这本书很不错,质量也很好,跟书店的一样,而且便宜,研究生导师推荐我们学习世界史需要看的必读书目,尤其是想要学习欧洲史的学生,对于历史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都是十分重要的一本书,感兴趣的非专业读者个人觉得也可以看看,能读懂,它虽然是关于中世纪的历史,但对于学习了解当代欧洲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都有很大帮助


本人对欧洲中世纪史很感兴趣,在百度搜到的这本书,买下来看看。本书讲解繁简程度正是我需要的,记不太简单轻描淡写,也不像专业书籍那样冗长。很适合历史爱好者阅读


欧洲的中世纪史,是每个想要了解西方今日之成就之来源的人都想要去了解一下的。这本书,因为时间关系,我只是翻了一下,看看图与纸张,感觉很不错。喜欢历史的人,可以读一读。


这本书是很不错的,对于爱好中世纪史的读者来说,作者讲述的生动形象,用平民化的语言准确地描述了中世纪的社会形态以及民族文化与宗教信仰,还有种族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历史上的互相同化,我已经阅读了前面的一部分,非常不错,比国内的那些破书要强多了;不过快件被送到手之后貌似被压得有点儿糟糕了,不过书还是没收到什么影响的,心情很好,给五星了!!


最近较忙,还没有看完。不过初期印象不错从一开始就比较抓人,可能作者本身对神学的研究非常深入,书中用很大篇幅对基督教的产生及发展进行了叙述。这也似乎是西方教材的特点呢。另外书中附上的一些中世纪地图也很有价值,对于喜欢欧洲历史的读者来说很有用处,我会抽时间看完,再接着写评论。


这是我最好的一本书了..中世纪历史的权威,可以作为大学教科书了.让人非常愉快地读完了中世纪,非常全面详细,厚重而不单调乏味.物有所值,非产值得收藏.非常非常非常喜欢


这本书很系统的介绍了欧洲中世纪时期的历史,很精细,也很基础,对于一个没有什么历史基础的人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正因为它是教材,所以更大众化,更易于理解。本书我读起来感觉一点也不枯燥,紧凑的内容和不失诙谐的语言和评论让我觉得有趣。当然不排除翻译的不足,但不影响整体的阅读。条理性很强,让读者能从繁杂的历史事件里理出头绪,这一点是本书的特色,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对于一个爱好者来说,这本书是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读《极简欧洲史》对中世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特意买来这本书了解,对中世纪很详细有介绍,循序渐进的让读者了解整个世纪的始末衰落,值得认真拜读。


欧洲中世纪史,学习下这段历史很有帮助


很巧!我是在去瑞士的飞机上读的这本书。本来就有一点关于中世纪历史的知识,但是还是觉得累了一点。其实欧洲历史和中国历史一样也是一长长的故事。不同的是,中国最终还是维持统一的局面,而欧洲继续处于分离状态。西方价值观的individualism和中国人的大一统观念竟然造成了两种迥异的大陆历史。其实这本书只是一本历史专业学生的基本教材。架构是非常好的,但是内容不够全面,分析也是最细致和权威。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的缺乏的确会让人读着感觉乏味吃力。所以读这本书也要看其他的关于欧洲中世纪历史资料和书籍。


非常完美的一本欧洲中世纪历史书,作者以非常专业的角度介绍了中世纪欧洲的政治,民族,文化,宗教,艺术,社会生活,城市,商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对社会生活和文化的见解独到,很有深度,无论是作为知识普及还是专业研读,这本书都很有价值。作者的语言风格也严谨而不失幽默,对女历史名人的描述充满溢美之词,让我们体验到了不一样的欧洲中世纪,它并不那么黑暗,它是黎明前的曙光。


文字翔实生动,从全方面展示了欧洲中世纪的文明,观点客观,有独创性。语言风趣,读来不会感到枯燥。图例生动直观,有较强的阅读帮助作用。作为一本进阶级别的中世纪史读物相当值得推荐。不足之处是对于功底较硬的读者来说,细节方面可以再略微加强些。


本身酷爱中世纪史,已经有这本书的英文版,但在一些历史专用名词的翻译中遇到障碍,这本中译本非常好,语言同结构都很巧妙,我喜欢译者的笔锋,是很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很好的书,努力学习。我目前就在了解欧洲中世纪史。


很值得购入的书,该书解说了中世纪的整个欧洲架构,图文并茂,并且还有附录一些中世纪的传说故事,为中世纪又增添了许多趣味。喜欢历史,缺不熟悉中世纪欧洲的值得推荐。


欧洲中世纪史,在国外早就是被写了无数遍,各种段子,各种传说,跑去其他的不管,先从这本经典的开始。


个人认为,不了解欧洲中世纪史,就不能理解今天欧洲的很多东西.


学习欧洲中世纪历史的必备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欧洲中世纪的历史,世界中世纪研究生研一必读书目。


很有条理并且富有趣味性的一部中世纪史。特别是著名人物传略和中世纪传说的部分,趣味性很强,如果说正文部分是一顿法式大餐,那么这部分就像一道精美的餐后甜点。中世纪本来就是充满各种有趣的和怪诞的传说,作者通过对史实的描述结合对传说的解读,让人领略中世纪这段历史的独特魅力。


即便只当是小说,也是很好的读本。简单系统的介绍了欧洲中世纪及其发展前后的原因过程,多知道很多典故乃至一些八卦。属于可以消遣读读的历史书。且既然作为教材,自然也不会是戏说类,只是作者写的比较有趣而已。值得推荐


真正的非常好欧洲中世纪史书,应该是市面上最好的一本,有丰富的历史地图,对于初学西方历史的人吗,这非常重要,我觉得这本书是初学欧洲历史的同学最好的一本参考书。


书面印刷的还不错。
书中主要叙述了公元500-1500年欧洲的历史,比较有学术性和思想性,与国内历史就是讲事的不同,读历史就 应该读这样的。对中世纪没有任何历史知识的人慎买,肯定会觉得枯燥。


内容详细阐述整个欧洲中世纪的发展变迁 相比网络知识更为严谨客观 相比于中学课本教材中的某些事件更让人吸收入迷 对于想将欧洲历史作为茶余饭后话题的朋友不失为一本理论支撑的好书


欧洲中世纪史非常符合我的期盼!


对欧洲中世纪史有爱好的各层次读者来说都是不错的,赞一个。


相较于剑桥中世纪史,更是深入浅出,易于理解,推荐给对欧洲中世纪史感兴趣的读者。


了解欧洲中世纪史,就是他了


主要的阐述了中世纪的欧洲,不了解中世纪史的算是很好的普及作品


中世纪史在西欧的历史上地位很重要,跨过这一时期以后,西欧的发展就呈现了新的面貌


在一年内我把此书仔细阅读了两遍,感觉很好,译文流畅,内容富有吸引力。一些中世纪的历史人物永远印刻在了脑海里。虔诚的希尔达,坚毅的狄奥多拉皇后,圣奥古斯丁的两城论,格里高利七世的的两剑论,非凡而不幸的阿伯拉尔,执着而富有活力的多明我会,教皇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惨烈的争夺,初夜权的虚妄,让人感到精彩至极。
读完此书,我终于对为什么欧洲近代史是那样开始的有了一种感觉。


这本书较为系统的介绍了欧洲中世纪的情况,改变了我以往对中世纪的片面认识。同时它还涉及很多哲学、宗教方面的内容,语言浅显易懂,属于入门书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书的质量没有话说,光是那个分量就值这个价钱。然后是内容,非常详尽、专业且不失活泼生动的语言,本来买中世纪史就是为了更好的看美剧,啊哈哈,所以这本书应该可以达到我的目的了~回头再买本关于都铎王朝的,嘿嘿


一拿到这本书,看着它暗绿色的封皮,掂着它的重量,就知道这不是一本迎合读者的仓促出的书。果真,在翻开这本书后,我就欲罢不能,纵使读完接近500页的内容,仍觉得意犹未尽。作者不是在讲述历史,而是引着我们走进历史。我们先高高在上,跨越着时间和空间看到这段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之后随着作者的讲述我们不知不觉的走进了那个时代,我们看到了他们住在什么样的房子里,如何谋生,他们有怎样的快乐,又有怎样的迷茫和挑战,之后又怎样应对这些挑战。他用他的叙述、大量的图片、地图、故事带领着我们完成了中世纪之旅。当我合上书的时候,仍能感受到那平静之下暗流涌动的生命张力,仍能看到一张张或彷徨或兴奋充满活力的脸。。。。正如作者所说的,中世纪的人并不是我们教科书上说的那样无聊,愚昧,他们跟我们一样,是鲜活的,同样用着理性在思索,在努力的进步着。中世纪不是一个黑暗的世纪,反而是一个孕育着西方文明的世纪,犹如一个女人怀孕和生产的时期一样。真希望这样的好的历史书能够多多。。。。


中世纪欧洲历史的讲述,首推这部书了。书籍的质量也很好。


该书客观的讲述了欧洲中世纪的历史,对中世纪欧洲的文化,艺术,宗教等做了比较客观的阐述,对大家了解欧洲有着积极的作用


这本书的分析很到位,对欧洲中世纪进行了系统深度的分析,但是对这段历史不感兴趣的,不建议买。


这是我买的第一本关于中世纪的书籍,后来还买了好多。这本书我想了好久,上高中就想买了,到了大学终于买到了。书写的很好,很有价值的工具书。


对于欧洲中世纪的重新认识与评价,是史学界的重要取向,这关涉到我们重新认识现代与传统的关系,同时也能帮助我们理解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本书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这些问题,但是其丰富的内容为什么研究更深入的问题提供了扎实的资料。


很棒的书 算是了解中世纪史的必读本 可惜在书城和图书馆都找不到 好在当当上有 可惜送过来压皱了 估计在仓库也放了蛮久了


很详细的欧洲历史,弥补了中世纪的历史空白


对欧洲中世纪历史很感兴趣,在几种书籍中选了这本。


渴望了解欧洲中世纪这段历史,现在终于可以如愿以偿了,哈哈!


一部很有价值的历史教科书,讲述了中世纪欧洲的历史,很详细,值得一看~希望对历史感兴趣,好好看看


关于欧洲中世纪历史有详细的阐述 但是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是了解中世纪史的入门书,内容很精彩


中世纪史已经读过非常满意


了解欧洲中世纪必备的著作!


这本教科书性质的历史读物给人带来了不少的新意,读起来不仅有历史的厚重感,而且人文韵味十足。可以说是了解中世纪历史的一本优良读物~~~


我们自己的历史认识得其实不多,对人家的东西知道的更少,尤其是对中世纪的了解一知半解,肤浅得可以。
只好看看外国著作的译本了。


关于中世纪史的经典参考书。很好。


非常好,我比较了很多写中世纪的书决定买这一本。网上有人说翻译有误,但是这已经不是第一版了,经过修改书好了很多。我是历史专业的但是不了解中世纪,我要仔细研读了。中世纪看似混乱,但也不是那么难懂,但愿自己能提高。


本书有简本,但是只有全本才能对中世纪史有较为系统的深入的认识。


很好的一本书,是学习中世纪史的第一选择


一收到书就迫不及待地从纸箱里拿出来,起初因为没有外壳而有点失望,不过翻了翻目录和书页,觉得物超所值。书里涵盖的内容很多,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欧洲中世纪独有的体系。配上插画,更容易结合铅字想象,很有异域风情。总的来说,就内容上讲,无可否认的好书。


原本以为枯燥的中世纪历史,在作者笔下显得非常鲜活灵动。对于罗马帝国到继承国的关系,我觉得本书解释得很客观,便于理解。语言犀利幽默,调侃欧洲人的地方往往令人捧腹。阅读此书,对我很有帮助。虽然有些翻译不尽如人意,但瑕不掩瑜。


正好想了解一下欧洲中世纪,这本非常好,从封面到内容,都是经典,学习一下。


本内特的这本书非常好,基本史实正确。体例安排适当。


等了好久,终于把它买下了!内容自然是没话说,翻译得很流畅。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篇幅所限,对欧洲中世纪的介绍过于简单。


如果你想详细的了解欧洲中世纪,就读它吧!


中国国内唯一一本有质量的外国中世纪史读物。


很好,可与《剑桥插图中世纪史》互参。


让我全面了解欧洲的中世纪


了解中世纪欧洲的经典作品


让人想多研究一点关于中世纪的历史


值得一读,大致了解中世纪的历史了,但是更进一步应该读什么了呢


欧洲中世纪果然很黑暗,不愧是黑暗的中世纪


一本教科书式的欧洲中世纪知识读本,却毫无教科书常犯的教条、枯燥的弊病。好书!


欧洲中世纪的的教科书,非常值得拥有


为什么欧洲能够有着科技意义的中世纪?


中世纪的欧洲!!


外国人眼中的中世纪与我们所看到的的确不一样。看待外国历史不能拘于我们自己出的教科书。


有助于初步了解中世纪那段历史。


我是学财经的,欧美现代经济的萌芽即是发源于中世纪,有果必有因,好好学习。另外,我还是个历史迷。好书,推荐


个人比较喜欢中世纪历史,之前一直苦于没有系统专业的相关书籍寻找到。


涉及到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弥补了中世纪研究的不足,并且语言通俗,不像那些翻译的外国书那样。


或多或少,当今世界都有中世纪的影子.


把这本书看完 其他的中世纪通史书就不用看了


仔细读完了,很多地方读了几遍。关于中世纪非常好的一本书。


人家的课本水平真是让我们汗颜啊,细节很不错,对于中世纪宗教等内容的描述还是很不错的


了解中世纪必备读物,写的很好,很有意思


写的不枯燥,对于想了解真实的中世纪读者来说是本好书


中世纪的入门教材,值得一看~


图文并茂,对中世纪有个了解了。


图片文字相结合,对于了解西方中世纪,是非常好的选择。


书籍很好 很适合初学中世纪的人 提纲挈领 丰富有趣


虽然是两位女性的著述,但是写的非常到位,而且编排等都很不错……

也是从这部书开始真正阅读理解欧洲史……


反思现代欧洲的崛起,归功于希腊-罗马传统千年后在资产阶级崛起的时代再次绽放光芒,也许远没有抓住最为深刻的根源。如果没有基督教的洗礼,没有领主和骑士,没有教权政权的争夺,没有与伊斯兰世界的冲突,经济的发展或是疾病灾害的突然袭击又如何能催生出复杂的现代民族国家从而开启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一个很深的感受是,即便看着那段历史是那样反复的在黑暗中徘徊不前,一些根本性的东西,比如社会力量的形成和运作机制的确立,都在不经意间被确定下来,一切,都是接下来几个世纪欧洲惊天剧变的准备。


刚到一天,就差不多读了一半了,作者的学术素养非常高,而且没有那种“西方至上”的观点,能够非常客观的评价来自东方(主要是拜占庭和中亚的伊斯兰教国家)的影响和历史,可读性也非常强,就是翻译……,我很难想象,这是来自于上海社科院的产品……,和三联出版社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系列真是……。尽管有些地方的翻译非常传神,但是我还是觉得,在整体上,特别是一些历史常识上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要不是太贵,我都想买一本英文原版来对照了。如果当当有影印版的话,是不是同时也可以开发基于本书中英文版的大家来找茬的游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