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研究

童爱玲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童爱玲  

页数:

308  

前言

  本书作者既是一位多年从事教务管理的实践者,又是一位结合教务管理实践进行理论探索的研究者。在承担和完成渐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等五项与本书相关课题研究,结合自身教务实践,广泛参考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这本专著。  我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包括高师院校在内的所有高等学校,都需要适应社会改革开放的需要,都要面临科学技术逐步综合化对高校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综合化的挑战。校际合作的快速发展,留学生互动任务的不断增多,课程的引进和借鉴,加快了课程变革的进程。高校科技合作开阔了我们的国际视野,有利于我国高校师生提高现代科学的综合研究能力和不断缩小与科技发达国家之问的差距。高师院校面对改革开放和综合化的形势,对教务管理不断拓展其内容,增添了许多复杂因素,由此推动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和管理技术的现代化。同时,对教务管理概念的界定、本质的探索、特点的分析、原则的提炼,都将丰富和推动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理论研究,从而推动高等学校管理学的建设和发展。这就是我国高师院校教务管理所面临的形势与本书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内容概要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研究》从绪论阐述高师教育性质、特点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概念、特点、原则开始,进而探讨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接着进入教务管理分类研究:探讨了教务常规管理、教学管理、教务人员管理、教学环境管理;之后是教务管理自身的评价,最后余论:论述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的理性思考。《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研究》逻辑结构较为合理,整体思路也较明晰,可供相关读者阅读学习。

作者简介

  童爱玲,女,1954年生,浙江兰溪人。现为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副研究员。近年来,在《教育发展研究》、《教师教育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主持省、厅级课题4项,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学校招标课题1项;课题成果曾获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省教育厅“教育教学成果奖”、省高教管理研究会“优秀论文奖”等奖项6项。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高师院校发展概论一、高师教育的性质与特点二、高师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三、新形势下高师教育的培养目标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一、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的概念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的内容三、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四、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的特点与原则第三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研究一、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研究的现状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研究的意义三、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研究的方法第二章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的内涵一、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的概念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的作用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的制定一、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制定的程序第三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的实施一、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的分解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的实施三、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目标的考评第三章 高师院校教务常规管理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组织与制度一、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组织的建立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制度的制定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务日常管理一、高师院校教务日常管理的特征二、高师院校教务日常管理的内容第三节 高师院校学籍管理一、高师院校学籍管理的内涵和原则二、高师院校学籍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第四节 高师院校选课管理一、高师院校选课管理的内涵与特点二、高师院校选课管理的实施步骤第五节 高师院校考务管理一、高师院校考务管理的意义与原则二、高师院校考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第四章 高师院校教学管理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学管理概述一、高师院校教学管理的意义二、高师院校教学管理的原则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管理一、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的内涵与特点二、制定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与原则三、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的修订与完善四、高师院校教学计划的实施第三节 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管理一、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意义与特点二、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标准与评价三、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设计与控制四、高师院校教学质量管理改革的现实思考第五章 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管理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职责一、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概念与职责二、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合理结构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培训一、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二、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培训与发展第三节 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激励一、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激励二、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考核第四节 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心理健康一、高师院校教务人员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二、高师院校教务人员应对心理压力的措施第六章 高师院校教学环境管理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学场所管理一、高师院校教室管理的意义和原则二、高师院校教室管理的基本内容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学风气管理一、高师院校校风及其管理二、高师院校教风及其管理三、高师院校学风及其管理第三节 高师院校的学校文化管理一、高师院校的学校文化内涵二、高师院校的学校文化管理第四节 高师院校的人际环境管理一、高师院校人际关系的内容二、高师院校人际关系的协调第七章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评价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评价的特征和原则一、高师院校教务管理评价的特征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评价的功能与原则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评价的内容一、高师院校教务工作内容评价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人员评价第三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评价的实施一、高师院校教务管理评价的程序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评价的实施第八章 余论第一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理论范式的转换一、目标管理的理论二、质量管理的理论三、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理论范式的转换第二节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一、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理念的更新二、高师院校教务管理制度的变革三、高师院校教务管理手段的信息化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一是确定培训目标。通常在培训之前,要弄清楚为什么而培训,通过培训要收到什么效果。这就是培训目标的设定。目标一旦得到教务人员的认可,往往会起到内在的激励作用,会鼓励教务人员尽力去达到该目标。比如:培训是为了加强教务人员的道德素质,还是为了提高教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是由于增添了新的工作内容需要对教务人员进行培训,还是为了教务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进行培训等等,在培训之前就要弄明白,否则整个培训工作就是盲目的。要确定合理的培训目标,需要对教务人员进行调查,对其工作状况进行诊断,把握问题的实质,了解教务人员的需求。这样,培训工作才会“有的放矢”,培训目标的确定才不会是空穴来风。 二是制订培训计划。培训目标确定之后,就要把目标分解成可以操作的计划。教务人员的培训计划包括很多内容,比如有哪些人参加培训、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培训、培训什么内容、以何种培训方式、由谁来培训等。一般来说,培训是有针对性的,并不是每位教务人员都需要进行相同的培训。如果培训是全体性的,考虑到一些限制因素,也要分批进行,以免影响正常的教务工作秩序。培训时间和地点的选择都要考虑周全。培训内容以培训目标为导向,选择那些可操作性强的有价值的内容,避免讲大道理或空泛的内容。培训方式有很多,通常有看录像、听讲座、参观访问、集中培训等,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  三是培训工作的组织。培训工作计划好了,就要进一步落实,使培训工作有条理地进行。一般有如下工作:联系培训老师准备相关培训内容、下达有关通知、联系培训场地以及相关设备、培训过程中的秩序维持等。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高师院校教务管理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