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1927-1952年中国金融与财政问题研究

贺水金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出版时间:

2009-9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有限公司  

作者:

贺水金  

页数:

352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和贺水金原本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同事。贺水金是2000年考上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所政治经济学博士点成为博士研究生的,专业方向是我指导的“金融史和金融理论”。当时,经济所还没有经济史博士点,我这个搞经济史的很荣幸地也是博士生导师之一。这样,我和贺水金的关系就变成了同事加师生。其实,我与贺水金之间的学术交流,早在她考上博士研究生之前就已经开始了。特別是在我主持进行“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与变迁,1897-1997”那个项目时,与她有过很多的讨论和交流。那个课题先后在上海市的九五社科规划和国家社科基金规划中立项。贺水金参加了这个项目,并做了不少工作。记得为了收集中央、中国、交通等银行的资料,我曾与贺水金、李桂花、朱富强等到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收集档案资料,为了节省路上往返时间,我们住在档案馆附近的一家很简陋的招待所里,吃饭则在路边的小店里对付,但没有一个人叫苦。贺水金显得很是乐观,工作十分努力。我常常说,经济史研究要做到资料和理论的平衡,这理论包含方法,如果把方法单独列出来的话,那就是要做到资料、理论和方法三者的平衡。理论和方法很重要,常常是我们寻求创新的途径,所以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并且勤于思考。另一方面,如果不收集和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即使再好的理论和方法都是有力使不上的。贺水金在收集资料和学习理论这两方面都颇下功夫,特别是前者,给人印象深刻,也就因此能在她的书中提出一些启发读者思考的新的观点和见解。贺水金是一个集聪慧和勤奋于一身的年轻学者,已取得相当不错的学术成果,在学界也有了一定的影响,相信她能够以此为新的起点,不断进取,在经济史研究中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特作此短文以为序。

内容概要

本书研究的起讫时间是1927—1952年。1927年是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年,1952年是自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一直困扰中国长达15年之久的通货膨胀问题得到彻底治理的年份。本书以时间为经,以1927—1952年中国发生的重大金融事件为纬,对货币制度、货币改革、国家垄断金融体系的建立、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通货膨胀与治理,通货膨胀条件下金融业运行等中国近现代宏观金融领域的诸方面进行了宽视野、多角度地分析和研究,并对与金融息息相关的南京政府财政收支结构、特点、弥补赤字方式,战时、战后财政与通货膨胀关系等也进行了深入地研究,以期能对本时段中国财政状况与金融嬗变有一个整体地把握和较宏观地认识。

书籍目录

序前言 一、研究范围 二、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三、研究特色与研究方法第一编 南京政府财政金融走向合一 第一章 财政向金融渗透  第一节 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成本很高  第二节 抓“钱袋子”:最快捷的手段 第二章 金融向财政靠拢:被动中的主动  第一节 南京政府成立前金融界对国民革命的支持  第二节 充当南京政府临时财政部:成立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  第三节 垫借款项、承募公债、国库券  第四节 金融界与南京政府关系嬗变:支持一矛盾中合作一控制与反控制 第三章 金融财政合一的原因与利弊评析  第一节 金融与财政合一的原因  第二节 财政金融合一的利弊评析第二编 货币改革 第四章 不和谐音:货币紊乱与近代中国经济、社会民生   第一节 近代中国货币紊乱的特征  第二节 货币紊乱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  第三节 货币紊乱对民生的影响 第五章 废两改元:确立本位制,统一铸币权  第一节 废两改元的准备过程  第二节 废两改元的实施  第三节 废两改元成功的原因及其意义 第六章 法币政策:统一发行权,顺应世界货币制度改革趋向  第一节 法币政策前的国际国内背景  第二节 法币政策的实施  第三节 法币政策的历史评价第三编 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与中国经济 第七章 近代中国国际资本流动:流量、流向、特点与影响因素  第一节 流量与流向:中国金银国际移动总量分析  第二节 中国金银国际流动的影响因素 第八章 银本位制下的中国汇率变动  第一节 金银比价变动:1931年以前中国汇率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双重汇率:1931年以后中国汇率之变异  第三节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与20世纪30年代两次银贵的比较  第四节 汇率影响下的中国金银移动 第九章 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对中国金融及经济的影响  第一节 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对中国金融的影响  第二节 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资本流动、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第四编 踏上通货膨胀不归路 第十章 抗日战争与通货膨胀   第一节 通货膨胀定义与文献综述  第二节 战时财政收支、赤字与弥补方式  第三节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境内货币发行总量与分析  第四节 物价上涨  第五节 发行约束条件解除与通货膨胀 第十一章 中国与德国:人类史上两例经典恶性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两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共同特性  第二节 两国恶性通货膨胀的差异性  第三节 两国恶性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币制改革:新马克奇迹与金圆券崩溃 第十二章 中央银行反通货膨胀政策及其绩效评析  第一节 中央银行反通货膨胀的主要政策  第二节 中央银行反通货膨胀政策的绩效评析 第十三章 通货膨胀条件下的金融业  第一节 国家行局经营举步维艰  第二节 商业行庄:在苛政与通货膨胀中艰难图存第五编 从无序到有序 第十四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功治理通货膨胀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货膨胀严重,物价波动剧烈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货膨胀发生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主要举措及成效评析  第四节 几点思考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编 南京政府财政金融走向合一第一章 财政向金融渗透在北洋政府时期,政出多门,中央财权式微,政府更迭频繁。南京政府成立后,统治区域渐展,中央权威日隆,改变了以往“弱政府,强市场”的格局。政府与市场强弱势的悄然转换,必然会在财政金融领域发生相应的变化。政府与金融界利益格局的调整,财政与金融关系的重构,在所难免。中国金融发展模式、经营环境由此步入新的阶段。第一节 建立政权、巩固政权成本很高一、多“战”多难的南京政府南京政府基本上是一个军事政权,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与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南京政府是在南方国民革命军对北洋军阀的军事胜利中诞生的。1924年,孙中山鉴于以往依靠军阀打倒军阀失败的教训,在广州黄埔创办了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专事培养建立国民革命武装力量,校长就是蒋介石。1925年7月,广东国民政府成立。从1925年夏到1926年春,广东国民政府通过两次东征,先后全歼了军阀陈炯明和邓本殷的军队,统一了全省。1926年3月,广西李宗仁等接受国民政府领导,两广实现统一。

后记

本书是我近年来对中国近代金融史学习、思考与探索留下的足迹。其中,有些章节在撰写的过程中已陆续整理成论文,发表于《中国经济史研究》、《社会科学》、《史林》等刊物,并有多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资料中心复印资料《经济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等转载。首先,感谢导师杜恂诚教授,是他给我提供了从事金融史研究的机会和平台,是他直接把我领进了金融研究的大门。杜老师是中国近代金融史、经济史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著论宏富,多次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著作、论文一等奖。他治学严谨,十分注重收集和利用第一手档案资料,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已近乎“痴迷”。不仅如此,他对理论的学习与运用也高度重视。扎实的资料功夫和新颖的研究方法,使他能一直站在学术研究的前沿,并引领经济史研究。2002年,他作为经济史学科带头人被上海财经大学重点引入,使我失去了受其耳提面命的机会。但他的治学态度、研究风格和学术精神依然深深地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我以老师为榜样,努力从全方位掌握资料和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方法两方面下苦功,将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并力求有所突破,但显然与老师的期许还有很大的距离。老师虽年届花甲,但其学术精力之旺盛、成果之丰硕,令人敬佩不已。这几年,他除了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经济史研究》等著名刊物发表大量论文外,还连续出版了《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创新》、《金融变迁史的中外比较》、《近代中国钱业习惯法——以上海钱业为视角》、《近代中国鉴证类中介研究——上海注册会计师》等多部著作。每次收到他的新著,在叹服之余,则感到深深的压力,“无声胜有声”,时时鞭策着我。


编辑推荐

《1927-1952年中国金融与财政问题研究》共分五编十四章。每编一个专题,即南京政府财政金融合一、货币改革、国际资本流动与汇率变动、通货膨胀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成功治理通货膨胀等五部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1927-1952年中国金融与财政问题研究 PDF格式下载



条理清楚,论述充分,有真知灼见。资料充分准确,分析深入透彻。唯一的遗憾是有些观点本应该可以发挥得更充分。


写的很到位 分析的很好


我很喜欢,给我补上了重要一课,填上了一段空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