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光有爱还不够

克洛德·阿尔莫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作者:

克洛德·阿尔莫  

页数:

197  

译者:

王文新,李美平  

Tag标签:

无  

前言

引言对一名儿童而言什么更重要?他最需要什么?今天大凡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心里都有确定的答案。对于大多数同胞来说,事情的确很清楚: 对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爱。这种肯定的回答似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因为罕有人仅靠理性而做出这种回答。成年人言称孩子需要爱,其实无意识中说的经常是他们自己。他们或是在怀念一种自己过去历经磨难才得到的温情,或是在表达曾因缺乏爱而经历过的无法根除的痛苦。谈论童年的人向来都带着个人感情色彩。相比其他方面,这方面的观念更能扎根于当事人自身经历的最深处。表面上看似深思熟虑的科学或哲学立场往往隐藏着人们内心最痛苦的呐喊。这种个人经历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尤其因为在其大部分变得无意识的情况下,当事人会忽视其存在。他们从此会真诚地拒绝了解这种影响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着自己的思想;他们也不知道正是因为这种影响,他们对别人任何讨论问题的尝试都产生表皮反应,甚至有时为迫使有异议者沉默而采取恐怖态度:“怎么?您竟然怀疑爱对孩子的必要性?”讨论相应变得复杂了,而且会让人感到痛惜,因为将爱视为儿童主要食粮的思想不只存在于个人,而且已经漫布整个社会。爱已经成为衡量与父母—孩子关系有关的一切东西的主要标准,被人当作这种关系的起点和终点到处援引,比如在官方声明、生活实践以及诸多社会讨论中。很明显,支持这些说法的公理是: 孩子是“在爱的沐浴中”长大的。此外这种公理也见诸于许多著述,而且人们势必要认识它,却鲜有质疑的声音。我们会为此感到吃惊。因为提出孩子是“在爱的沐浴中”长大的观点是一种巨大的倒退。相对于一个世纪来精神分析实践带来的所有有关儿童的知识来说,这是罕有的退步。精神分析实践首先让一些成人患者有机会发现他们痛苦的根源来自童年,其次通过直接对儿童开展的工作,人们了解了他们的感受,从而揭示了一种儿童心理构建过程的存在及其复杂性。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全副武装好的。没有一个孩子是带着一个健全的心理结构来到世间的。孩子的成长要靠后天的构建。在这个构建过程中父母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不能把这个作用局限于一个“爱”字上,除非对它进行缩减。这一点其实人人都知道。的确,在日常生活中,每当成年人提起他们童年的时候,我们不是屡屡听到类似下面的话吗:“我认为(或者我确信)父母是爱我的。”说完之后立即会补上一个“但是”(“我认为父母是爱我的,但是……”)。这个“但是”显然说明除了他们父母的爱(这一点任何时候都毋庸置疑),还存在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不是因为父母没有能力爱自己的孩子,而是因为他们面对孩子、面对孩子的自立、性行为、欲望等无所适从。我们每个人都清楚地知道(因为一般来说,我们在自己童年时代对此有过体验),即使是对孩子抱有无限爱意的父母,如果因自身经历而无法了解孩子需要他们了解的东西,也会给孩子带来痛苦(而父母自己却对此浑然不知)。另外我们也会注意到,在突出“爱”这个字眼时,社会的表现也很矛盾。确实,一方面,社会不断在各种媒体中召集那些所谓的“心理学家”给父母提出如何处理与孩子关系的建议,不断邀请这些心理学家参与各种对儿童和教育进行思考的组织机构,不懈地出版一些普及读物、名符其实的父母之道指南,想办法帮助人们学习为人父母之道、创办“父母学校”帮助父母们更好地胜任某些人今后所称的“职业”。与此同时,在很多重要领域,社会运行的方式都使人觉得在涉及父母与孩子关系时,“爱”是唯一被考虑的标准。这里存在一种差别,需要我们深思。

内容概要

  父母之爱不能简化为单纯的感情
  没有教育意蕴的爱,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
  法国当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儿童问题专家克洛德?阿尔莫在这本重要的著作中告诉我们:儿童并非“天生”就拥有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也无法独自发现人类生活的法则。成长的过程即构建自我的过程,为此需要成人的帮助,而教育正是构建自我的主要支柱。因此,爱孩子决不能只限于舔犊情深。用感情来涵盖父母之爱的观念对孩子、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产生了严重后果。阿尔莫用自己一贯擅长的清晰语言,让所有的父母明白:爱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对一名儿童而言什么更重要?儿童最需要什么?

作者简介

  克洛德·阿尔莫(Claude
Halmos),法国当代著名精神分析学家,儿童问题专家,在诊所和公共领域从事对成人和儿童的服务工作已愈20年,著有《光有爱还不够》《童年重要的一步》《成长》《交谈就是生活》等。

书籍目录

引言 
第一部分 爱的神话及其危害:现状说明
 第1章 关于父母之爱的错误观念 
  爱是永恒存在的
  爱总是有益的
  被精神分析实践所推翻的错误观念
  爱不是永恒存在的
  爱并不总是有益的
 第2章 父母之爱: 未被鉴别之物 
  父母之爱与“一般意义上的”爱的区别
 第3章 父母—孩子:知道爱意味着什么
 第4章 感情借口 
  对爱的迷信产生的家庭影响
  对爱的迷信产生的社会影响
第二部分 儿童: 爱的牺牲品
 第1章 爱:从缺失到膨胀 
  爱的缺失
  爱的产生
  儿童的新地位
  儿童的新形象
  爱的膨胀
  传统家庭结构的动摇
  父亲作用的衰落
  “自恋文化”及其影响
  一种倒退?
 第2章 司法面前的儿童
  旧王朝时代
  1810年刑法典
  “小火箭”监狱
  日常生活
  1850年8月5日法律
  1912年7月22日法律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未成年人司法: 1945年条例
  未成年罪犯的受审过程
 第3章 未成年人司法被推翻: 受欺骗的儿童 
  1945年条例的内在矛盾
  司法判例
  对1945年条例的否定
  佩尔邦法律——未成年人司法的倒退
  对镇压的无限眷恋
  佩尔邦法的影响
  这一切有爱吗?
  当人们惩罚孩子、为父母开脱的时候
  一部倒错的法律
第三部分 教育: 孩子成长的驱动力
 第1章 被当今社会遗忘的角落: 教育
  对教育的歪曲认识
  镇压式教育的幽灵
  “心理成长”
  教育: 儿童成长的主要载体
  成长游戏的规则
  人们对教育准则的恐惧
  “心理学”的误区
  教育是对孩子与父母的保护
  谁能提出准则?
  精神分析学能给人们的教诲
  讨论的重要性
 第2章 弗洛伊德之后的教育及其教育观 
  唯乐原则
  唯实原则
  过渡的结果
  思维的诞生
  教育的作用
 第3章 弗朗索瓦兹?多尔多: 婴儿是怎样来到人世间的
  成长阶段的跨越
  “象征性阉割”
 第4章 当治疗与聆听不再合拍
  症状是儿童所遇困难的表现
  发生了什么事情?谁是怎么想的?谁在承受痛苦?
  谁是谁?
  治疗的可能性
  父母: 精神治疗的有关一方
  父母,治疗医师的合作者
  父母与孩子承受同样的痛苦
  有问题的“心理”工作
  非“心理”治疗过程
  对治疗方法进行反思
  康复……但以怎样的代价?
  爱的理论与心理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
  新的儿童疾病
结语
谢辞  
参考书目  
附录 父母之爱不能简化为单纯的感情
    

章节摘录

第3章 父母—孩子: 知道爱意味着什么我们已经提出了父母之爱与一般意义上的爱的不同之处,那么现在能不能确定一些标准,说明什么样的爱才是名副其实的父母之爱呢?如果说在这一方面没有完美典范的话(因为我们不能幻想一种完全排除占有和支配欲的父母之爱),至少仍有一些可参照的标准,它们尽管很复杂,但也不是晦涩玄妙的,我们并不需要在一种特别的哲学、伦理或意识形态中去寻找,只要在孩子身上就可以找到。事实上,对孩子进行的精神分析实践已经证明父母之爱的质量与父母之爱的强度无关,而是与它的性质有关。只有当父母之爱对孩子有益时,只有孩子能够在父母爱的沐浴下健康成长与发展时,它才能被称为“真正的爱”。因此父母之爱只有满足下列两个条件才是真正的爱: 第一,父母为了孩子“长大”成人,在各方面都能向孩子提供他所需要的物质;第二,在这么做的时候,父母尤其要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付出只是为了有一天孩子能离开他们,依靠自己的翅膀自由地飞向另一片天空。爱孩子,实际上就是持久地给孩子以教导、爱、帮助与温情。这不是为了把他留在身边,而是为了让他能够渐行渐远,最终远离父母,在另外一个地方开始自己的生活。爱孩子,就是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减少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这既是从物质方面来说的(因为我们鼓励孩子自立),也是从感情方面来说的。因为爱孩子也是为了帮助他离开父母的庇护而越来越依恋别人,这是最为矛盾的事情之一。要拒绝他将感情专一用于父母,以便为他打开世界之门。因此,对父母来说,爱孩子并不是像其他爱一样任凭自己由感情支配。父母不能随心所欲、跟着自己或者伴侣的感觉行事,而是要完成一项工作。这项工作开始得很早,并且做的过程中始终伴有痛苦。日复一日地答应孩子的要求、放手让他走向独立不一定是件容易的事,例如撒开手让他独自行走、让他独自过马路、独自去上学、赴自己第一次“狂欢聚会”等。父亲或母亲与另一方分享孩子,看到孩子与保姆、托儿所保育员、小学老师、初中老师等亲近,这也不一定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当孩子长大以后更是如此。在孩子小的时候,尽管有上述化身,父母依然在孩子心中占有首要位置,然而事情后来就变得几乎无法处理。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不得不忍受孩子与越来越多的人缔结关系: 他们是其在社会上结交的成年人,他们会吸引孩子,甚至让其着迷,包括男女朋友、恋人,之后还有情人、妻子、丈夫……孩子也会喜欢摆弄一些物品,热衷于一些活动。因为父母必须接受孩子拥有让他们反感的口味,让他们痛惜的观点,以及他们视为不良的爱好。当然,即使孩子不断长大(如果一切正常的话),他仍然爱着父母。他始终都把父母置于自己心头、脑海和生命中某个重要位置。但即使这个位置永远都是特别的,它也不再是首要和唯一的。由此我们怎能不明白这样的道理: 父母与孩子之间真正的爱本质上与所有其他的爱截然不同,因为只有在这种爱中,“施爱者”(父母)才会爱着一个不但永远不能为其完全拥有(乱伦禁忌使其不能占有后者的身体,也不能占有他的思想,因为它必须找到自己的轨道),反而随着时间流逝日益不属于他们的“对象”(孩子)。我们怎能不明白: 在其他爱中,“施爱者”致力于留住爱的对象(这完全合法),相反,在父母对孩子的爱中,父母却致力于失去后者(因为父母的爱正是孩子闯荡世界的盘缠)。所以我们怎能不明白: 正是由于父母之爱与众不同,它才要求父母拥有与众不同的爱的经历,即必须在依恋孩子的同时不断致力于与爱子分离,必须一直同时体验这种依恋与分离(许多父母并不否认这一点,在求诊中经常以一种焦虑的形式表示出来,即想到要在做得过分或者不足这两种危险之间挣扎时产生的焦虑)。我们又怎能不明白: 爱孩子远不是件轻松自然的事,相反,它要求父母付出巨大的精神努力,因为他们不能像在其他爱中那样享受拥有所爱对象的快乐,而应努力在失去中寻找到幸福。这无疑是艰难的转变: 首先因为孩子不仅是父母选择之物,而且是他们真正塑造之物,他们给了孩子生命,之后还要日复一日地维护这条生命,所以放手让其自立是世上最难的事。其次是因为无法享受占有孩子的快乐(要给他生活的自由)意味着父母能够在对孩子的关系中找到另一种形式的满足。的确,任何人的付出都有回报。实践证明,无论我们看到的现象多么令人不安,付出者只是表面上失去了所付出的东西,因为这种付出总是为其带来一些回报,例如对受益者的权威,使其自我陶醉的善者形象等。这对付出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如果付出者不幸因自身经历无法从奉献中得到任何这类回报的话,他只有一种办法得到补偿,即从失望本身,以享受受虐或失落快感的形式得到补偿。在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中,诸如“我为你牺牲了我自己”、“和你的伙伴出去吧,没关系,我们俩就独自待在家里……”这样的态度非常有害,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如此,它将毁掉父母的生活,并使孩子成为父母的人质。我们在接诊中会经常遇到一些成人因背负对父母的某种负罪感和某种虚幻的负债感而痛苦不已。究其原因,他们一生从未有机会碰到一个成人向其解释,父母与孩子间的付出是正常的,孩子接受付出并不属于什么过分的特权,而完全符合社会法则,所以他们就以为自己即使没有给父母带来折磨,也是父母牺牲的罪魁祸首。如何避免这种心理暗礁?在什么条件下父母才能不因占有孩子而高兴,更不用在失落中寻找快乐呢?对孩子及其家庭进行的精神分析实践对这个问题作出了回答。为了实现上述过程,父母必须能够在两件事中获得深刻和真正的满足: 付出与传续。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在付出时感到幸福,除了期望看到自己为之付出的孩子茁壮成长,别无他求;在传续时也是如此。他们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自己生前的时光,也是为了自己身后的岁月,因为孩子在下面这一点上是一个特别的爱的对象: 父母预先知道,即使爱丝毫没有干涸,自己有一天也会因为死亡而与孩子分离,永远看不到自己所播下的种子完全长大成材。所以,父母必须能从这种自愿的不断失去中找到某种补偿,必须能在想到自己是孩子成长的源泉时真正感到高兴,从而获得一种自我满足。毫无疑问,这种满足类似于建筑师的自豪,他倾注自己全部知识和精力建造了一座能抵御岁月侵蚀、风暴摧残的城郭,当他凝视自己的作品、确信它会在自己死后仍旧巍然屹立时,会感到自己的所有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在这么做的时候,父母还应该意识到自己处在家族世代相传的链条中,在那里占据一席之地,行使一项职能,并且他们的孩子有朝一日也会行使这项职能:“我正为你做着我父亲曾经为我做过的事,就像他自己的父亲曾经为他所做的那样。有一天,你也会为你的孩子做这些事的。”对于人类来说,这种传续的希望可能是仅有的能够补偿死亡命运的东西之一: 其生命将不可避免化为虚无,任何生命都必然通向死亡。然而这种希望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获得的,因为有些人由于童年的经历而无法得到。确实,一名儿童无法独自领会世代相传的意义,这需要成人的帮忙。他需要成人用话语向其解释这种传续是人与动物的基本区别之一。因为,如果说一只狗死了就注定荡然无存的话(其后代不会对其留下任何记忆,更不用说传续什么),一个死去的人仍然会继续活在其后辈们的记忆中,他生前的一切都将铭刻在子孙们的意识和无意识中,并将为后者谈论。孩子还需要父母做出榜样。的确,正是看到父母将他们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的东西传给他,孩子才懂得生命其实就像一场接力赛,每一代人都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代(他不仅是用思想,而且是用整个生命弄懂的,因为他正亲身经历)。正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孩子才会感到自己平等地、理所当然地处于世代相传的过程中。对一个人来说,如果上辈人没有向他进行解释、为他做出榜样,而且自身经历又没有使他意识到这种缺失的话,他就会漂泊不定,悬浮在一个与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无法建立关联、注定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中。因为无法想象自己是家族链条上的一个链环,他只会觉得(至少无意识中如此)世界是由一个个相互间没有真正联系的单子组成的集合,就像一种死寂的永恒之境,其中没有任何血脉延续的概念,所有人(父母和孩子)都处于同一水平。这丝毫不会妨碍他对孩子拥有感情,甚至也不影响他照顾孩子,但是他完全不会想到自己作为父母对孩子拥有特别的传续义务,这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他甚至根本不会考虑这一点。在我们接诊过程中,这种空白或缺失的后果是非常显而易见的。这既表现在象征方面,因为当事父母通常显得罕有能力向孩子提供其成长可能需要的帮助(他们的做法仿佛是认为让孩子独自去发现一切是很正常的事:“您不用担心,生活会教会他一切的!”),也表现在物质方面。在物质这一点上,父母是否打算死后给子女留点什么,这个问题经常很有说服力,但不幸的是它极少被人考虑,许多治疗者(错误地)认为它只与当事人的财富水平有关。然而现实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关于遗产的考虑远不只是财富的问题,它经常比鸿篇大论更能说明父母与孩子关系的真实情况。确实,在一些十分贫困的家庭里,父母会努力给孩子留下他们能留下的一切: 一点积蓄,甚至在别无他物时,留下一些日常用品。另外这些父母也认为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传授给孩子是正常的事(他们也是这么说的): 生活规则,技术知识,伦理道德,家族或国家的历史等。有些父母就说他们从祖父或祖母那里继承下来的园艺手册、菜谱、铁锹或锯子在他们看来都是无价之宝,这些已没有任何商业价值的物品对他们来说件件都代表着对他们生活一个完整方面的支撑……相反,其他一些社会地位高、更富有的父母好像一点也不担心他们死后将发生的事。尽管他们拥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但他们并不考虑购置财产供孩子们在自己死后使用。根据他们一贯的做法(并且他们对此毫无意识),他们仿佛在向全世界宣称:“在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此外也不乏一些人在被问到这一点时真心诚意地回答:“最终说来,我就是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打拼出来的!为什么我的孩子们不能做同样的事呢?他们的能力并不逊于我啊!”这样的回答骇人听闻,尤其因为他们远未能理解这其中蕴含的暴力,也未能预料将由此重现的悲剧,在自己曾成为这种悲剧的牺牲品之后,他们也将把孩子拖入其中。一些父母走得更远。他们模糊地感到需要一种依托,他们未曾从自己父母那里得到这种依托,于是就紧紧抓住孩子,把后者当作一种可供其依靠的替代品。有些父母的话就证明了这种辈分的颠倒,说他们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非但从未得到自己父母的支持,反过来还要对后者履行类似父母的职责:“太不可思议了,他们不但不照顾我,反而还要我来照顾他们。这世界不是完全颠倒了嘛!”讲述这种日常不幸的故事不胜枚举,如果还有必要,那么它们本身就足以证明父母之爱的特殊性和极端复杂性。正如我们在前文一直试图阐释的那样,父母之爱要求父母做出特别之举,即懂得离开、付出和传续,这是一个由来已久的基本道理,早在《圣经》中就有记载。的确,当所罗门王面对两名同时认一孩童为子的妇女通过判断来解决争议时,他正是这么说的: 真正的母亲不是为了得到孩子甘愿付出任何代价而不管孩子是死是活的那个女人,而是只要孩子能够活着就不惜与孩子永远分别、不惜把孩子送给别人的那一位。真正爱孩子的母亲宁肯孩子远离自己好好活着,也不想看到他在自己怀中死去。通过这种判断,所罗门王想说的不正是父母仅靠追索血缘关系、仅靠确认自己的感情并不足以证明其真正爱孩子吗?这个真理,我们的社会好像已经将其遗忘了。今天的社会不断地要求父母爱孩子,却没有对这种爱的性质和内容进行足够的思考(并因此提出足够的要求),致使它只强调感情(最多掺入一点道德说教),由此制造了人们对父母之爱的一种误解,其后果无论对父母还是对孩子来说都具有难以想象的危害性。

后记

法国《心理月刊》(Psychologies)杂志就《光有爱还不够》一书的问题对作者阿尔莫进行的访谈。父母之爱不能简化为单纯的感情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精神分析学家,克洛德•阿尔莫指出:今天,父母对孩子的爱虽被不断提及,但却掩盖了真正的教育问题。在其最新著作《光有爱还不够》中,阿尔莫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爱”的方式,带给孩子真正幸福,更是带给父母幸福的“钥匙”。以下为访谈记录。——伊莲娜•马修您的著作取名为《光有爱还不够》,但为什么如今的父母在抚养孩子方面认为有爱就足够了呢?克洛德•阿尔莫:其实他们受到了整个社会的影响:人们逐渐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简化到只有“爱”的联系了。我们经常听到父母说这样的话:“这样对孩子好,因为他感受到被爱的幸福”。实际上,所有父母内心都有这样一种不言自喻的确信。因为父母对孩子怀有很深的感情,并把它全部表达出来,他们认为这对孩子的成长就足够了。但是,当人们谈到“爱”这个字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深思对孩子的爱是否与其他的“爱”是一样的。人们总是将一般意义上的“爱”来作为参考,这种爱其实就是感情。难道说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特殊的“爱”吗?克洛德•阿尔莫:对,这是一种完全特殊的“爱”。因为爱一个孩子,就是爱一个我们将永远无法完全占有的人。首先,社会中有乱伦禁忌,父母不能占有孩子的身体,但更不能占有孩子的精神,因为孩子的精神自有属于他(她)的发展方向。其次,这也是很重要的一点,父母爱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他(她)离开我们去实现自我。这与成人之间的爱有着本质区别。我们从来不会愿意让丈夫、妻子、情人离我们而去;但是,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愿意为他(她)付出所有,就是为了让他(她)能够离开我们。其实,这并不是父母的天性,因此需要我们去做出更大努力。当然,爱是最基础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有享受来自父亲和母亲的爱,他(她)将终其一生去寻找能够弥补这种缺失的东西。但仅有这种最基本的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还应当包含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您认为如今父母的这种教育责任在逐渐削减吗?克洛德•阿尔莫:是的。因为如今的人们只是用感情来涵盖父母之爱,他们忘记了孩子的自我构建。而孩子构建自我的过程中最关键的因素就是来自父母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孩子最终成为一个“文明人”,即一个不单单受本能和意愿驱使的个体。这就需要父母之爱有所限制。但这常常使父母感到为难,因为他们担心孩子受到委屈。然而,这种委屈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必不可少的,具有建设性意义。您认为父母是否对孩子的爱付出过多,因为他们总是感觉有所欠缺?克洛德•阿尔莫:其实那些对自己童年时代有所反思的父母经常会认为,他们接受的教育对自身成长起到了矫正作用,他们的父母也会对他们的某些行为有所限制。因此,他们会判定这就是教育,从而良莠不分地按照自己的经历去“教育”孩子。现在社会上还有一些哗众取宠的心理学家,他们告诉父母:“你们做的非常好了,别有负罪感”。还有一些人告诫父母:“这样做比那样做更好。”这反而更加重了父母心中的“负罪感”。这些人其实都是在愚弄父母。而我认为父母完全有能力去做自我判断,无需感觉不知所措﹑丧失信心。这其实完全看我们怎么去做。那么,我们应如何做呢?克洛德•阿尔莫:为他们提供基准点。我尝试在自己的书中为父母指出了一些基准点。如果父母知道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存在一种心理逻辑,如同身体的逻辑一样,如果父母知道在什么条件下能够让孩子站起来,什么条件下能够限制其站立,那么他们自然会受益匪浅。为了阐述得更加清晰,更容易理解,我在本书中主要以身体逻辑作为参照。人们从来不会细论一个营养学家给出的规范或限制,因为他只是告诉人们应该吃蔬菜和水果。但对于心理学家来说,是存在一些基准的,这些基准可以像营养学标准那样清晰地表达出来。例如,孩子并不是世界的中心。他(她)需要知道:父母是有自己的生活的,他(她)不能永远处于这种生活中。他(她)必须要在某个时间点上床躺下,不能在夜里反复折腾不睡觉。即使他(她)借口说做噩梦了,他(她)也不能整夜跑到父母房间。父母之间的性爱要避开孩子,不能全裸在房间走动,更不能在孩子面前谈论性爱问题,等等。这些规则其实很简单。而复杂的是,这些规则往往使父母回想起自己的童年,回想起他们自己的父母曾经的举动,回想起他们深藏心底的往事。因此,这些规则往往给他们带来痛苦。而正是假这种痛苦之名,那些心理学家说:“不能再让他们受伤,使他们产生负罪感”。恰恰相反,我倒认为应该告诉父母什么是不对的,如果我们对父母说“我们会试着理解为什么你们没有做到”,这样反而会使他们产生转变。您的书可以作为那些迷茫的父母的向导吗?克洛德•阿尔莫:这本书确实朝这个方向努力。根据我的实践,尤其是在郊区的一些经历,我看到许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朝着悲剧性方向发展,而这些本来是可以避免的。那些身处社会底层的父母遇到的问题同所有父母一样。但他们还面对更多的困境:贫苦的生活、失业和社会排斥更加把已有的问题放大。某些父母感到非常迷茫,以至于他们无法把我们社会的价值观和他们自身的文化价值传递给下一代。他们的孩子不仅缺乏教育资源,而且无法得到来自各种社会机构的足够帮助,尤其是学校。因此,我所说的某些重要基准点根本无法落实。然而,这些孩子如果得到足够的帮助,他们可能会在成长之路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制定惩罚那些不教育子女的父母的政策,会是一个解决办法吗?克洛德•阿尔莫:我认为这偏离了父母应尽的“教育责任和义务”。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已经对儿童的教育发出警示,如今又促使相关政策措施出台,但这些政策很可能只起到一种惩戒和镇压作用。它们将那些贫苦父母、移民父母与那些“坏父母”画上了等号,这使社会加重对他们的排斥。暴力并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更不是教育父母的方法。您认为有解决方法吗?克洛德•阿尔莫:其实如果采取必要的方法,那些已有的东西本身就会发挥很好的作用,例如增加校园精神和心理辅导师的数量。特别需要提到的是,这些专家必须能够使那些偏离教育轨道的父母正确面对自己应尽的责任。作为精神分析学家,您在工作中是否遇到过因为父母教育失误导致的问题,也就是因为溺爱……?克洛德•阿尔莫:我不想用溺爱这个词。我认为问题的原因在于用感情来涵盖父母之爱。两者之间是不同的。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我的书名当中,“爱”这个词本来应该加上引号的。真正的父母之爱应该包括教育和非占有。这才是孩子成长的真正基础。我反对的只是把父母之爱简化为单纯的感情。没有教育意蕴的爱不是真正的父母之爱,教育不是放弃爱,恰恰相反,父母的教育就是对孩子的爱。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是为了让他(她)将来成为一个有能力生存的人。您能对这种教育下一个简单定义吗?克洛德•阿尔莫:教育孩子,就是帮助他(她)发现真实的自我,帮助他(她)把自己的这种独特性和身份意识融入到群体之中。教育孩子,就是让他(她)能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意愿,同时帮助他(她)理解这些意愿的实现是有限制的,有一些是被禁止的。但是这种教育不能仅仅靠简单的说教实现。如果父母不去征求孩子的意见,不尊重孩子,那么他(她)就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去尊重他人。只有孩子认识到对他(她)的限制是正确的,而且对他(她)提出限制的成年人本身服从和遵守这种限制,他(她)才可能相信和遵守这种限制。您是否能将那些经常遭受批评的孩子和那些备受溺爱的孩子之间的联系说一下?克洛德•阿尔莫:我想所有人都会反对父母体罚孩子的做法。但是当某些父母放任孩子恣意妄为的时候,没有人会觉得父母虐待孩子。因为人们觉得父母虽然在孩子面前软弱,但是他们是爱孩子的。然而,那些不受限制的孩子总是处于焦虑之中,从不会感觉到幸福。如果放任孩子为所欲为,必然会使孩子因为冲动导致严重后果。因为孩子具有无限想象力,他们会认为:如果我想杀人,就可以杀人。如果没有人能约束他(她),没有人对他(她)说“你不是主宰,你不是最强的”,那他(她)可能会因焦虑、担心发疯。他(她)不知道如何发泄了。其实,当父母重新找准自己角色时,孩子的许多噩梦和担心就此消失了。因为如果孩子看到父母不能让他(她)服从他们时,他(她)自然不会认为父母有能力去保护他(她)。


编辑推荐

《光有爱还不够》编辑推荐:《儿童的利益》如果转变“爱”的方式,不仅带给孩子真正幸福,也带给父母教育孩子的光明前途。作为当代最著名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人物之一、儿童精神分析专家克洛德•阿尔莫,她的著作与实践对当代儿童教育产生的深刻的影响,她来自于精神分析理论的运用,成为解决许多被广泛关注的儿童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精神分析学家,阿尔莫指出:今天,父母对孩子的爱虽被不断提及,但却掩盖了真正的教育问题。当然,爱是最基础的东西:如果孩子没有享受来自父亲和母亲的爱,孩子将终其一生去寻找能够弥补这种缺失的东西。但如果以为父母对孩子怀有很深的感情,并把它全部表达出来,这对孩子的成长就足够了,这就完全错了。仅有这种最基本的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必须包含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在本书中,阿尔莫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爱”的方式,这一转变不仅带给孩子真正幸福,也是带给父母幸福的“钥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光有爱还不够 PDF格式下载



很多年前,我就听说过这样的事例:一位妈妈无限制溺爱自己的儿子,即使明知孩子犯错偷东西了也不制止,反而称赞其聪明能干。于是当孩子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犯了大罪被判死刑。临刑前这个孩子说最恨的是他的妈妈,怪他妈妈溺爱害了他。当然,这个案例令人印象深刻,但是有点极端。不过我从小到大看到过周围太多太多家长溺爱孩子的事情了,我有一女同学,初中了还要妈妈帮她洗头,洗澡要先帮找好换洗衣服,更别提连袜子都不会洗了。我当时和我妈妈说起这事,我妈妈却说:你以为这是她妈妈在爱她吗?养出一个什么都不会做的懒女儿,这是害了她!等到我自己做了妈妈,也读了很多育儿类书籍,非常明白父母要好好地养育孩子,给他吃喝,和他玩乐,提供教育,培养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性格,等等等等。当然父母要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怎么爱?除了爱,还需要什么?这些就是爱吗?

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现在我能够接触到的大部分育儿书,都是告诉你做什么,怎么做,很少有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的。可能这也和我没有看过关于儿童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有关吧。法国当代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儿童问题专家阿尔莫写的这本《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非常恰当地帮助我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这本写儿童养育理论的书,写得轻松易懂,翻译得也很流畅,阅读起来非常愉悦。而且从父母对孩子的爱,提出截然不同的设问之后,一步一步地从现状开始分析,然后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提出“教育是儿童称赞的主要载体”的观点,非常有可读性。

蒙特梭利说过,当一个人在树林里散步的时候,他能够长久的沉思,他能够浪漫的联想,在这个时候如果远处钟声传来的话,那么他这种感觉会更好的加深,像诗一样。那么,一个优秀的教师,她的杰出点就在于,当这个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时候,老师就是那个钟声,能够把这种美好的感觉加深。

“光有爱是不够的,真正的父母之爱,是帮助孩子构建自我。”这本书的这个主题,仿佛就是那个钟声,也让我感觉受到启迪的感觉那么美好。


我想大致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吧?但是爱是什么?爱是无微不至的呵护?爱是不求回报的付出?爱是画地为牢的保护?很多时候中国的父母爱孩子,很多是为了老了孩子的回报,有人能够养老,而克洛德.阿尔莫的这本书,让我开阔了眼界,对于爱孩子的方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本书首先提出“爱是永恒存在于父母与孩子之间”这个观念是错误的,爱不是总是有益的,爱不是永恒存在的,想想也是,要给予孩子爱,就要求父母本身有爱,如果做父母的自己在童年时就没有感受到爱的滋味,那怎样能爱下一代呢?今天在新闻上看到一个父亲,把女儿绑起来用烟头烫、用布塞住嘴打她,差点把她搞窒息了,法庭审判他的时候,他说他自己小时候就是受到这样的对待,他觉得自己做的除了小孩太小之外没啥太大的错误,这样的父亲对孩子有爱吗?有算有也是变态的爱,就象他父亲对他的感情一样。很多时候,即使存在爱,爱也并不是总是有益的。因为爱的性质很复杂,并同样取决于父母自身的生活经历。
对于一名孩童来说,父母对她的感情很重要,,如果孩子知道或者感受到她给父母带来快乐,没有她父母就不会这么幸福的话,这将是她进行自我欣赏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正是这件事建立了她的自我欣赏。我曾经和先生一起对女儿说:“如果没有你,爸爸妈妈好寂寞,有你在,我们好开心啊!”虽然这只是简单的话语,但是看得出女儿幸福的笑容,感受到她的感动,她会特别满足。
爱孩子,就应该给孩子自由,这是新一代的父母和旧一代的父母的区别吧?!爱孩子,一方面要提供孩子所需要的物质,另一方面我们做父母的要清楚的意识到给予孩子物质是为了她能获得未来独立的能力,付出只是为了孩子随着岁月的流逝能够减少对父母的依赖,能够依靠自己飞向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为了把孩子变成自己想要的模样---成为另一个自己,做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实现自我,让孩子自由飞翔。爱孩子就应该为她制定人生计划,教她人情世故和处世之道,支持她的学业,关心她的社会生活、关心她的感受,这才是真正的爱吧。
爱不是一味的呵护和宠溺,还是帮助孩子健康的身心成长。


书我看得很慢,对于读者来说,一本理论性强的书比起一本通俗小说阅读起来是要费时的多,因为我们需要用自己的经验和自己的理解去消化它的理论。克洛德•阿尔莫的这本《光有爱还不够》,虽然副标题是“帮助孩子构建自我”并且分类于“家庭教育”类,但是在我看来,它并不仅仅适用于亲子教育,它适用于所有的自我教育,这其中包括了身为父母的人,也囊括了像我这样的不是父母的人。
每一次我看到这样的书就不由自主的想到成立于2008年的“父母皆祸害”豆瓣小组,在21世纪走过了近十年的光景之后,国人中才有人敢于勇敢的喊出“父母皆祸害”的这样的大逆不道的话语。是的,正如作者——作者是个法国人,在欧洲的场也好,亚洲也好,“父母一定是爱孩子的”这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不容置疑的真理,可是,真的是这样的吗?
在书的一开篇作者就给出我们俩条关于爱的“真理”——爱是永恒存在的,爱总是有益的。即便我们有时会质疑父母给予的爱,也会加上“我知道,父母是爱我的”的这样的前提。不是传统太强大了,而是动物的天性中根本不存在“虎毒食子”这样的悖论。克洛德•阿尔莫紧接着发问:我们的爱是否和爱巧克力一样呢?
不错,你爱吃巧克力,你可以毫不犹豫的对别人表达这样的情感,它称之为“爱”,那么爱孩子和爱某种物品的“爱”是不是同一种爱?爱,的确是一种让人混淆是非的概念。怪不得张德芬在她的作品中写道:爱啊爱,多少的罪恶假汝之名?太多的占有太多的辖制太多的痛苦来源都是爱,那是因为我们从来就没有明白一件事,父母的爱到底是不是和爱某一样物品的爱是一样的?他们的爱是永恒的吗?是无条件的吗?他们言之凿凿的爱我们,是想要占有我们,用爱来辖制我们去听从他们的安排,用爱来弥补他们心里的缺失,还是,让我们意识到我们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让我们在懵懂未知的时候,就明白了自己的价值?
说“价值”,太虚无缥缈,有些家长有些人,一辈子也不会明白,自己所谓的“爱”会带给别人怎么样的痛苦。或许,我们在爱之前,应该看清楚自己,像克洛德•阿尔莫在书中所说的,先追溯自己童年的缺失,只有拥有爱的人才能够给予。如果你未曾被爱过,你又如何爱你的孩子呢?如果你认为自己的麻痹冷漠是正常,难道你生养孩子仅仅是让他长大就是爱吗?
或许,从这本书中,一个未做家长将做家长的人应该去思考——孩子没有要求你给予生命,你是否决定为他负责,不仅仅是你言“爱”就足够。你的缺失和痛苦其实与这个未曾谋面的孩子毫无关系,你是否有资格占有他的全部?
先想想,我们是不是对爱的定义都搞错了?


相信在当今社会,大多数父母已经懂得了无条件地爱自己的孩子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但是在这本《光有爱还不够》中,我们会醒悟过来,如果一味强调爱的突出作用,那么教育势必被弱化,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迷失在没有教育的爱中,他们误以为“爱总是有益的”,其实这是对爱的曲解,是对儿童之爱在历史进程中的一种巨大倒退。

在历史中,儿童一直没有被当成一个有想法有个人主张的人来对待,而只是被做为“微型成人”而独自成长,孩子被从小受到了虐待与粗暴的对待,而人类一直没有意识到孩子在童年时的重要性,而如今人类开始关注孩子的幼年童年,但是却又走进了另一个怪圈,那就是过分强调爱,而这是一种不健康的爱,是对孩子无益的爱。

父母总是尽力保护孩子,怕他受到伤害,高调膨胀的爱强调“孩子也是人”,但是作者指出,父母们忘记了,他只一个“构建”中的人,其成长离不开成人的权威作用以及他们的教育准则。人们要么忘记了任何欲望都受到禁忌的约束,都有限度,意即什么都可以想,却并非什么都可以做,要么因害怕孩子受伤害而拒绝对其设限。由于难以听到有利于其成长的教诲,他们将为此付出一生的代价。

就像我们在网上时常看到的让人气愤的事件,孩子们成功地踏入了高等学府,可是良知反而越来越泯灭,对父母的薄情,对路人的冷漠,对世界的悲观,这些都是因为一直以来孩子得到的爱太多,于是不懂得珍惜不懂得照顾他们不懂得回报他人的现实写照。当孩子们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时,社会舆论与道德准则又开始一边倒地将孩子们想要置于死地,只有微弱的几个声音在抗议,那就是在这样的事件里,孩子的父母应该承担难以推缷的责任。

在孩子年幼时,要什么给什么,从不肯拒绝孩子,怕孩子受到伤害,给予最大能力的保护,导致孩子误以为社会就是这样,所以当他们学有所成却找不到工作时会一味责怪父母的无能而不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孩子在外胡作非为时,不加以制止反而觉得那是孩子的天真活泼,而当他踏入社会时,社会却不允许他如此,他就会怨恨社会。爱成为了扭曲的爱,教育越来越淡漠,无数的早教班二课班催促着孩子成长,可是这些知识代替不了孩子人格上的缺失,父母以为这是教育,其实教育的真实意义早已被过多的父母所忽略。

读这本《光有爱还不够》,不仅悟到许多自己尚未思索过的境地,同时也心情无比沉重。看来在儿童的问题上,不止是我们的国家,这已是全球的社会问题。我们面临的对于儿童的重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认真,但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迷失。所以做为父母,千万不要以为生下孩子就万事大吉,你担负的是前所未有的沉重,如何在迷失的世界里找到自己教育的方向,只有在无数浩如烟海的书籍里,努力寻找那点亮我们人生道路的智慧,多读书,读好书,无论孩子现在是哪个阶段,你都要努力使自己成长,让自己的思想跟得上这个快速前进的时代。


对于父母,最大的幸福莫过于看到孩子幸福,快乐,事业有成。怎么让孩子幸福快乐,又能事业有成呢?是不是光把爱挂在嘴边就行吗?或者把你深怀的爱意全部表达出来就够了?这就完全错了。仅有这种最基本的爱是不够的,父母之爱必须包含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光有爱还不够》这本来自法国的书为我们提供了转变“爱”的方式,这一转变不仅带给孩子真正幸福,也是带给父母幸福的“钥匙”。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是全副武装好的。没有一个孩子是带着一个健全的心理结构来到世间的。孩子的成长要靠后天的构建。在这个构建过程中父母起着决定性作用,我们不能把这个作用局限于一个“爱”字上,除非对它进行缩减。这一点其实人人都知道。”可是,当家长们面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自立、男女关系、欲望等问题的时候,根本无所适从。这就是《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试图与我们探讨的。即使是对孩子抱有无限爱意的父母,如果因自身经历而无法了解孩子需要他们了解的东西,也会给孩子带来痛苦。


光有爱还不够——帮助孩子构建自我(法国最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父母之爱不能简化为单纯的感情)


家长们总是认为,不体罚孩子、给他/她吃好的喝好的、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就是最大的爱,其实这只是一厢情愿地把父母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他们并没有真正能够了解什么才是孩子需要的,也不曾真正用心去体会孩子的感受。这样的爱迟早会变成父母与孩子的痛苦之源。
《光有爱海不够》是一本美国人写的精神分析著作,它从多个视角为我们分析和阐述了爱的重要性和区别。让我们了解由于爱的处理不当,所造成青少年犯罪和自杀所带给家庭与社会的重重困难!


《光有爱还不够》,顾名思义这本书是为爱而写的。它讲述了父母与孩子、孩子与社会等多个行为关系与精神关系。作者写这本书的侧重点主要是围绕爱所带给家庭、父母、子女的诸多结果,以及对于教育的众多理解与分析。就我看来,这本书写得很深刻,特别是针对司法中关于儿童问题的历史发展进行了深入地探讨。
这本书不仅适合那些需要了解如何爱孩子的父母们阅读,同样适用于从事儿童犯罪及儿童犯罪心理学的读者们阅读。


对于教育的缺失是当今时代越来越出现的问题。这种教育往往是指孩子基本生存能力、社会融入能力的缺失。尽管教育缺失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才有的产物,但是在这个时代却变得越来越显著。比如:现在独生子女是社会的大多数,很多家庭都是“独苗”,难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父母对孩子集体“溺爱”,这样造成孩子在很多最基本的生活能力上变得很低能。这也是造成未来他们面向社会的时候,无法找到合适的生存位置的主要原因。难道家长们不爱孩子吗?绝对不是,恐怕是他们对于爱的理解和方式的错误才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为我们详细分析、认真总结了各种“爱”的教育方式给家庭和孩子所产生的不同结果,人们对于教育模式各式各样的理解与误解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问题。


在读《光有爱还不够》之前,对精神分析学有过一点了解,但这本书却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儿童精神分析的伟大的作品。这确实是一个伟大的里程碑式的作品,是当代儿童教育的另一朵奇葩。它让父母更多地关心孩子的内心世界。推荐!


我们都知道,孩子的成长需要足够的营养、健康的身体和充分的睡眠。我们父辈的时候很少会考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现在的年轻家长们越来越开始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这本书的出现恐怕是他们的福音了。《光有爱还不够》的作者非常客观地反映了西方国家父母在爱孩子的问题上遇到的种种问题,真实地揭示了西方对于儿童教育存在的诸多困难。其中确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如何爱孩子?只是为人父母的家长必须思考的话题。相信为人父母的,就算再艰辛,付出再对给孩子也是值得的,但是真的这样就是对孩子好吗?爱他就是把最好的东西给他,让他穿好的,吃好的,玩好的。是这样的吗?很多家长都会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是对的,来自法国的克洛德•阿尔莫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爱,怎样爱孩子才对,家长们不要自以为是了。


童年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期,这时候也往往会遇到他们人生的转折点。如果处理得当孩子就能在健康快乐的环境下成长,他们的人生也会精彩不断。但是,如果孩子在这个“岔路口”没有得到正确、健康的引导或是受到父母关系等问题的干扰,而没有转对方向,则他们的一生很有可能会走向歧途!《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包括三个部分:1. 爱的神话及其危害;2. 儿童:爱的牺牲品;3. 教育:孩子成长的驱动力。
作者对于爱这个问题的探讨选择的视角很独特,他花了大量的篇幅讨论了由于错误的爱导致儿童走上人生歧途的种种现象,以及未成年人犯罪和各类侵犯儿童犯罪的司法发展史。同样,他还详细介绍了教育理论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尽管这本书写得并非通俗易懂,但是却很有理论水平。是众多研究儿童问题的读者必看之作!


我读过不少写儿童与父母关系的心理学方面的图书,但是这本是难得的理论性很强的著作。作者对于“爱”这个话题论述的非常透彻,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父母在对于子女的教育中所存在的种种误区和错误指导。如何在为孩子付出爱的同时,又让他们能够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始终是家长们在教育中面临的不知所措的原因。《光有爱还不够》的作者非常客观地分析和阐述了自己的观点。由于很多理论来源于具体的实践分析,所以很具有说服力。看后让人有顿悟之感!


《光有爱还不够》的作者从客观的角度,让我们更加理性地看待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我们总听到家长们在说“我就是不明白,我爱孩子,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但到头来却是一场空。”到底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有爱还不够吗?当然,这当然不够!因为他们一直没有搞懂到底要如何去爱孩子!爱不仅仅是一种感情的表达,同样需要方式方法。这本书恰如其分地告诉我们如何去用爱的方式进行教育,教育方法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


我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一开始我只是以一名母亲的身份来看《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的,但是看到目录的时候,发现作者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非成年人犯罪和青少年犯罪等方面的法律问题,不禁渐渐地开始从自身所学专业的角度来阅读这本书了!说实话,这本书写得非常好,它融汇贯通地将心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历史学多个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客观而真实地反映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紧密的关系以及教育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这本书写得很专业,不同于以往那些类似普及读物的通俗易懂的著作,能够让人不断地反思!


曾经跟朋友聊过,你觉的父母亏欠你吗?大家都是一致的回答,没有,虽然可能方式可能不对,但是大家都能感受到父母的那份爱。是的,大家可以感受到爱,但是方式上,父母们对了吗?可以肯定的说,很多父母表达爱的方式都是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什么是爱,孩子有很长的一段路来走,真正的爱是让孩子认识自我,构建自我,为以后他自己单独的社会生活铺平道,不是父母帮他(她)修好道路,而是教会他们修路的方法。
这才是真正的爱。


“对一个人来说,如果上辈人没有向他进行解释、为他做出榜样,而且自身经历又没有使他意识到这种缺失的话,他就会漂泊不定,悬浮在一个与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无法建立关联、注定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中。”这句话说得太对了,我们总说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但是,当真的需要引导他们的时候我们却不知该如何去做。而这种榜样的传承是需要父母从一开始就要意识到的。《光有爱还不够》的作者切入主题,客观地与我们探寻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法学的角度对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爱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地研究!


什么是父母之爱?在父母的能力范围内,把最好的东西都给子女?不是的,我发现给问题,就是父母只会考虑孩子们的物质需求,而从没有考虑过孩子的精神层面的需求,其实孩子在精神层面的需求更大。父母不可能一辈子都能供给孩子的物质需求,因为毕竟岁月不饶人,但是精神层面的,却可以让孩子受用一辈子。父母之爱的真谛,是让孩子成为一个完整的、有自我能力的人。这就是《光有爱还不够》要告诉我们的。


“真正的母亲不是为了得到孩子甘愿付出任何代价而不管孩子是死是活的那个女人,而是只要孩子能够活着就不惜与孩子永远分别、不惜把孩子送给别人的那一位。真正爱孩子的母亲宁肯孩子远离自己好好活着,也不想看到他在自己怀中死去。”真正能做到这一点的母亲真是太少了。我们活在当下的父母们总是只强调给孩子感情上的爱,但是对于如何才能将他们培养成对独立自主、勇于担当的成人却知之甚少!《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从理论的角度详细地阐述了作者的调查与分析,让我们重新审视什么才是给子女的爱!


   对于子女的爱似乎从古至今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几乎所有的人都相信孩子自一出生父母就会对他产生爱,身心这种舔犊之爱都是发自父母内心的。此外,人们还相信这种被认为永远存在的爱对孩子总是有益的。但是上面的观点经过精神分析的鉴定是不准确的,因为爱并不总是永恒存在的,而且也并非总是有益的。这样的观点是不是很惊人?为什么会这样?父母之爱和普通意义上的爱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想了解其中的缘由,请看看《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吧!它从多个角度,全面地为我们剖析了爱的本源与意义!


父母,对于孩子的期待无非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儿女无论是还是将来的事业生活都顺顺利利,因此操了一辈子心的父母们把所有的爱心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但是问题来了,我们的爱就只是爱就可以了吗?我们的爱只要付出就是对的吗?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正如书名《光有爱还不够》一样,我们给孩子的爱,或许不能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幸福,从今天开始,学会爱孩子,相信她们的未来会更茁壮。


作为我们这些出生在70年代的成年人来说,由于时代的原因,小时候很少有机会接受父母们过多地爱护,甚至也很少有机会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对于我们的子女这一辈,说起来真是幸福得多!不仅能得到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和父母的爱,而且还有机会和条件去接受各种各样的教育培训。可是,为什么人们总说现在的孩子一代不如一代了呢?是否我们在教育的问题上过于关注孩子,反而给他们带来了更多地压力呢?看看《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吧!或许你能从里面找到答案!


真正的父母之爱,是帮助孩子构建自我。我们要尊重孩子内心的想法


这个问题恐怕很好回答:对于孩子而言,最需要的就是——爱。但是,当大人们口口声声说着要给孩子爱的时候,其实往往是在无意识地为了满足自己曾经缺少的爱或是为了重新温习自己小时候曾经千辛万苦才获得的温情。《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客观甚至尖锐地指出了爱在孩子身上所经历的种种变化,以及父母对于孩子教育的缺失。对于那些爱着孩子,又不知道如何去教育他们的父母而言,这本书是直击心灵的良作!


一开始听名字还以为是本讲爱情观的书,看了书才知道是关于父母如何爱孩子的一本书。如果说名字让我在预料之外,那么内容更是让我预料之外,之前看的国内关于亲子的书,都是给人介绍行为,行为产生的结果,而这本书却是从心理层面分析,当我们把自己置于孩子的心理状态时,我们才会眼前一亮,发现我们之前少思考了很多东西。
你真的明白孩子吗?你真的理解他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吗?
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很新颖的东西。


谈到教育孩子的问题,中国的教育学者都对现在的教育心有诟病,这是个教育体制的根本问题,是个很深的体制问题,所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有成效的,但是这不妨碍我们作为父母的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光有爱还不够》告诉你怎么学习在心理层面,了解孩子,体贴孩子,从而学会教育孩子。


儿童是脆弱的,弱小的,需要父母的帮助才能构建自我,他们并非“天生”就拥有与其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父母需要帮孩子建立起跟其他人共同生活的能力。
这本书就是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帮助孩子构建自我。


当今时代快速发展,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错综复杂。看到电视上的法制节目里介绍各种未成年人盗窃、抢劫、强奸案例的时候,我们都不难从犯罪人的话语中感受到他们的童年不幸或父母的溺爱对他们走上歧途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什么他们会变成这样呢?是父母的错误还是孩子的错误呢?《光有爱还不够》对于美国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父母都以为凭着一腔对孩子的爱,就觉得对孩子已经足够了,其实光有爱是不够的,父母必须要掌握爱的方法,爱的方式。只有以孩子将来成长有利的才是真的爱。《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就是告诉你这个看似浅显的道理,但是作为父母的人却不一定明了的道理。


这本书写得很有意思!作者探讨了生活中我们这些父母常会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问题,特别是如何去爱孩子。我们的父母总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但是,他们很少会关心我们对这些事情的感受,但是作者就告诉我们,孩子也是人。他们也是有感知的动物,了解彼此的感受,才能更好地增进彼此的感情!作者说得太对了!尽管我们也想了解孩子的感受,也试图进入他们的内心,但是我们很少能知道如何去做,如何真的深入他们的内心。作者很明确地给我们以答案。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精神分析学家,本书的作者克洛德•阿尔莫用他的精神分析方法运用到孩子身上,分析孩子的精神状态,把孩子当作一个成人来平等对待,让我们明白孩子真正在想什么,怎么跟孩子沟通,怎么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


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是光有爱还不够,父母爱的给与方式才是最最重要和核心的,作为父母大家一起努力吧


孩子自杀的新闻,现在也不再少见。或许有些父母们不理解,感慨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但如果他们能够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感受他们的感受,也许就不会这样说了。父母是要爱孩子,但光有爱,是不够的。《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帮助那些苦苦寻找答案的父母们。希望不要再出现孩子自杀这样的悲剧。


在网上搜些关于教育孩子的书,就发现了这本书,是这本书的命题吸引了我,用精神分析来看待孩子的问题,这种方式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书到手看了看,觉得很有意思。
这是本很好的学习教育孩子的书,推荐父母,准父母们看看。


尽管《光有爱还不够》的作者是西方人,他所研究的问题也都是国外孩子遇到的问题展开的。但是,这本书所研讨的话题同样适用于地球上任何国家的孩子与家长。从人类的角度看,人的生命延续是不分国别与教育方式的。对于孩子的爱,我们都有着同样的情绪与感受。但是很多家长都避而不谈,他们的爱有可能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尽管很苦涩,确实我们不得不正面面对的。本书的作者仿佛是一位“医生”,抱着救死扶伤的精神挖掘着“病人”身上的痛处。只有根治了“疾病”,才可能得到健康的身心。
这本书就是一剂良药,虽然苦口,但是却能治病


总觉的生孩子是最自然的定律,把孩子抚养成人也是很自然的,可是最近孩子跟孩子的沟通总是很不顺利,自己生气,孩子生气,不明白这是为什么?我爱你,还有错了吗?偶然间看到这本《光有爱还不够》,读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我们自以为的爱孩子,孩子真的会感觉到吗?我们教育孩子,以为是为他们好,孩子真的可以感觉到吗?社会阅历不同,生活圈子不同的我们慢慢在疏离,我们错了,光有爱是不够的,我们之间怎么沟通?怎么去爱?全新的体会,希望能够给其他的爸爸妈妈们有所帮助,这本书早看到是幸运的!!!


拿来就看了,文章主要说的是光有爱不够,对于孩子还需要教育。这方面,我倒是觉得中国人因为孔老夫子,一般还是有深刻认识的。最终害怕的是我们所看不到的自我的缺陷最终无意中影响并留给孩子,但是哪个孩子又不是这样呢?人的形成,往往带有偶然性。


当了妈妈才知道身为家长的不易,有些感慨,不单单是想明白了为什么要孝顺父母,同时想的更多的也在于对孩子的教导上,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的很多,从而衍生了许多关于溺爱的问题,我们身为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还是做得不够,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觉得很有用,也分享给大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刚踏入社会,对于很多都还不是很了解,教育孩子的方法非常重要,对于这一方面,一直希望能够完善自己,对待每个孩子都像自己的孩子,这本书对于父母很不错,同样对于老师也很有启发。


我们一直都在学习西方的先进教育方式,当然他们的教育方式也不是一尘不变的,他们也在不断的追求探讨新的教育方式,《光有爱还不够》这本书就是他们对新教育方式的诠释。它在心理层面告诉我们该怎么教育孩子,不光光靠爱就够了,你必须要学会为孩子以后的身心健康,成长轨迹作打算。


看后会让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历程中更加轻松自信,需要反复阅读学习的书,非常喜欢。


内容很不错,正在认真的读,教育孩子真是件非常劳心劳力的漫长工程,需要每位父母认真研究和思考


很震撼的一本书。
很想多读几遍。
教育理念很新,正好今天的“今日说法”里撒贝宁说到了外来务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很符合这本书的教育理念。
才看了开头,感觉很好!书中强调教育孩子,应该以孩子的立场为出发点!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阐述什么是合格的给孩子的爱:
一是,和孩子一起开心;
二是,家长时刻有和孩子渐行渐远的思想准备。
很发人深思!
家长不要把抚养孩子的义务,看成是换取孩子将来孝顺的砝码,因为那是家长应尽的义务。


这是之前从未听说的关于爱的理念,读的时候虽然有些晦涩,但是细细想想内容还是很深刻的。我们从未怀疑过的父母之爱,如果没有掌握好火候和尺度,那么都不能冠以爱之名。


光有爱还不够,如果孩子只是学会被爱那还不够,想要爱人首先有个完善的自我才行


学习儿童心理的必收。做父母的也可以适当了解下。


一直以来不是很喜欢翻译过来的书籍,同事推荐给我后,带着怀疑我看了目录,让我觉得一亮,想要继续读下去,这本书来自法国,我想说翻译的很不错,语言描写的很到位,作为孩子的母亲,看完书受益匪浅,觉得有一种新的思想在我的脑海中成长起来,很喜欢,推荐给大家!


想要教育好孩子,光有爱还远远不够。这本书给人很大的启发,同时也很实用,很耐读。


是的,光有爱不够,有时候很多问题需要我们从自身诸多方面能进步和提升自己。。。


书名吸引我,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如何做一名父母。


很好的心理普及书籍,浅显适合父母阅读。


另方面,爱就是全部.
光给钱,不给力,也不是真正的爱!


父母深入学习育儿之道的好书!很有深度!


书不错,做父母的都应该看一看


书很好,值得做父母的看。


好书,帮助孩子成长,自己也不断成长


买回来很快就看完了,很吸引人,对自己教育孩子的观念有所颠覆,比如干家务不能付钱等等,


对孩子光有爱真的不够。每天还得和他斗智斗勇。一不留神就被抓小辫了。


这样的书,值得细细地阅读,然后去思考,去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帮助孩子建立健康心智


一开始是被这个题目所吸引,等书到了才发现内容也是我的大爱。


每次看到女儿身上的问题,都有感觉的小时候的影子,而我就是在扮演我小时候的妈妈,这遗产也太奇妙了,所以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我不能让我的女儿跟我一样去打洞。
哎呀,有很多行为都要特意去改变了,都是有我妈的烙印。还是要多看点这类的书,每看一次都有新的体会。


浅易心理学类书籍,不像一般教育、心理学书籍,拉拉杂杂,这本书有系统性,言之有理,好!


为人父人母前先把自己教育好,本书可以为你导航


实实在在地教育了我。。。


喜欢这种内容的书 帮助孩子帮助自己


这本书已经是多年前的大作了,有个朋友在法国是看到这本书,曾经跟我聊天时提到,说如果准备宝贝计划了,提前看看这书。很有用处的。
这是国内的译本,如果法语牛的推荐看看法语版的,很遗憾不懂法语,就只能看看译本了。


这本书对家长的帮助很大。


书很好,有帮助,值得拥有


很值得好好研究的一本书,很喜欢,对我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挺专业的书,慢慢看,总会有帮助


简单了一点,还需要慢慢细读!


挺专业的,需要用心去读


类似的书看过不少,每一本书都或多或少能给人带来一点感悟。


专家写的,值得一读


还没来得及看,想了解性格方面的知识,就买来看看了。


这是一本专业的书,对于我来说要话时间慢慢去看才行。边看边思考


光看题目就不错的,家长必备书


让我从中学习怎样育儿


好 非常好的书 真的 一定要来学


上学的时候学幼儿心理学,因为没有现实的惨遭,好枯燥。做了妈妈不一样,我觉得只有做了妈妈,才更适合幼师这个职业,而且也更不敢担当这份职业了。


这本书非常不错,很有指导意义。


对于一位妈妈,这是值得看的,这本书不错!


非常非常非常值得推荐的一本书。


这本书非常好看,非常满意您。


很好的一本书,打算好好的读一读。


这本书买了两次,终于到手了,看了一部分,感觉不错,值得一看!


这本书是同事介绍给我的,很不错。


别人介绍的,还没仔细看


还没有仔细看,但目录很有趣


很好的书,有点深奥,慢慢懂


书确实不错,蛮好的,细细读


粗略的翻了一下,封皮很有特色,内容有待研究


还没看,看导读挺好的。快递很快


名字很吸引人,希望有收获


老公在看,说不错!


思想性很强,很受启发。


速度快,放在枕头,偶尔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