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拍案说史

靖立坤 靖立坤 哈尔滨出版社 (2008-04出版)
出版时间:

2008-4  

出版社:

靖立坤 哈尔滨出版社 (2008-04出版)  

作者:

靖立坤  

页数:

289  

内容概要

  做人和做事是人生中的两大要务,无论是哪一项,都需要智慧的支撑。智慧的来源在哪里?历史中的经验与教训就是其中之一。它们是古人的经历,虽然与现实生活有些距离,但也可以提供借鉴。  经验可谓后事之师,教训堪称前车之鉴。它们作为人生中的重要智慧资源,对我们既是鞭策,又是指引。将古人的经历中可资借鉴的部分提取出来,以其经验与教训引导现代人的行为,才能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失误。  当然,经验不是真理,不能一味套用;教训也不是简单的失败案例,我们切不可只笑古人之失,不见自己之短。感受古人行事做人方面的得与失,以之规范自我,反思自我,修正自我,才能真正从历史的经验与教训中汲取智慧,完善自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制敌须对症下药统筹斗志的致胜要诀实例:不战而屈人之兵先发制人与后发制人的区别反客为主的两种办法“火牛攻战”:活学活用的经典范例合纵连横——强与弱的对抗之策危机生存理论——远交近攻拜将封侯的智慧第二章 发展才是硬道理本末并重:适时的经济变革人亡法存:变革中的代价向先进看齐的时代远见魄力成就的深层变革以法治国:现代民主法治的典范改革切忌急功近利改革也需长效支持者变与不变的顽强斗争第三章 明君治国要义:广揽贤良不计前嫌,有容乃大管理之道,唯在用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领导与管理:汉高祖的成功之道唯才是用的三国鼎立之道虚心纳谏的帝王样本慧眼识才的明君之道重人不重器的帅才领袖第四章 经营成败之道强势统治与短命王朝创业难,守业亦难与民休息,与国安定天人合一,独尊儒术王莽新政:短命王朝的上位与覆灭执政理念造就的盛世个性兼收并蓄的统治之道康乾盛世背后的隐忧第五章 内外较量的成败因果长城:抵御侵略的历史见证丝绸之路:和平往来的史迹互惠互利的交往之路郑和下西洋:交通内外的壮举变则通,不变则滞第六章 历史智慧的博弈法则君臣双赢的前车之鉴按兵不动、静观其变的选择赵高:走出囚徒困境的模范急流勇退的生存之道后记

章节摘录

统筹斗志的致胜要诀“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来源于佐传》里面的《曹刿论战》一文,讲述的是在战场上选择最好的时机进攻才能取得胜利。一般说来,战争都是军人的事情,但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却有一位平民,以自己的才能指挥军队抗击别国的入侵并取得胜利。“曹刿抗齐”之战中的主人公就是一位这样的平民。这个案例发生在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的春天,齐国军队攻打鲁国,鲁国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鲁庄公决定抗战,就向全国发出了动员令,并且号召大家献计献策,于是曹刿请求见庄公。见面之后,曹刿和庄公之间有这样的一段对话,曹刿问庄公:“齐强鲁弱,您凭借什么去同齐国作战?”庄公答道: “衣食一类用来安身的物品,我不敢独自享用,毖定要分一些给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没有遍及每个民众,他们不会跟从您去作战的。”庄公说:“祭祀的时候,我都用最好的牛羊、珠玉和丝帛,而且数量也是最多的,从来都是按照规定进行,不敢有丝毫的增减,祷告的时候也实话实说,不敢有丝毫的夸大。”曹刿答道:“打仗需要的是军队和人民,这种小信不足以使鬼神展现,鬼神是不会赐福的。”庄公说:“大大小小的官司案件,虽然我不能一一调查清楚,但是处理的时候也一定要合乎情理。”曹刿说:“这是尽心尽力为人民做好事的一种表现,您可以凭这个同齐国打仗。打仗的时候,请让我跟您一同去。”


编辑推荐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经验与教训》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拍案说史 PDF格式下载



内容简单的堆砌,没有深度!严格来说是拼凑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