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门徒

生东晓 花山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6  

出版社:

花山文艺出版社  

作者:

生东晓  

页数:

269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个让全世界都恐慌的秘密。即便不存在任何信仰的人,在出生时也已经注定成为门徒的命运。当知道现在的世界和人类都是一场伟大而神圣的实验时,或许大家才会明白门徒的意义——其实,我们只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第二代人类。

作者简介

  生东晓,男,沧州人,生于80年代末,和大多数80后一样,经历过叛逆后又回归现实。做过编辑、编剧、策划、设计师,现从事IT行业,兼职自由撰稿。

书籍目录

卷一 头疼的案子第一章 象形文字密码第二章 纽约的来信第三章 玻璃门第四章 一只脚印第五章 失而复得的帽子第六章 夜战第七章 一起出国卷二分 析出来的秘密第一章 艾莎莫文第二章 消失的头像第三章 缺版报纸第四章 鲍尔伯茨第五章 秘密甲卷三 罪恶之匙第一章 去而复返的人第二章 被盗第三章 三岔口第四章 血字飞信第五章 冰山狱第六章 逼宫第七章 一天限期后的决定第八章 冯方画图第九章 高青铜人像第十章 钥匙和复活的人卷四 自始至终的阴谋第一章 K先生的条件第二章 异样的水晶头像第三章 报纸的第三处缺失第四章 死亡之旅第五章 隐藏的身份之谜第六章 小雕像第七章 天花板上的台阶第八章 掉落的警官证第九章 乾坤木匣第十章 门徒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象形文字密码  2007年10月12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为今天中国乃至亚洲第一幅人类基因序列图“炎黄一号”孕育而出,作为这项科研的参加者,我有幸出席了“炎黄一号”的新闻发布会,虽然只是负责向各国记者介绍“炎黄一号”那巨大的图式,但心里还是蛮兴奋和自豪的。期间,我邂逅了一位干瘦的来自美国纽约的华裔老人,他自称是纽约大学社会人文科学院的院士,有个好听的中文名字,叫周达通。我们俩用中英文交替交谈,气氛很融洽,最后在他离开的时候,他和我交换了名片,并语重心长地拍拍我的肩膀,说:“小伙子,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  本以为这件事情会像深圳的雨天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可谁知,就在当天的深夜,我接到深圳A区警察局的电话,他们告诉我,那位华裔老人周达通猝死在A区某五星国际酒店的房间里。同时让人疑惑的是,他好像预见了自己的死亡,警察检查房间的时候,在他的手里找到了我的名片。警察说:“李先生,我们希望你能过来一趟,我们还有地方可能需要你的帮忙。”  坐在出租车上,我拿着上午刚刚和华裔老人周达通交换来的名片,愣愣出神,想到他临走时那语重心长的一句“小伙子,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话,就会感觉一丝寒冷透过后领钻进背脊,仿佛背后有一双狞笑的眼睛盯着,那种感觉让人不寒而栗。  出租车从我家到A区的某五星国际酒店一共用了四十五分钟,当我从车上走下来时,一位看似已经在酒店门口等候很久的人走上来,和我握了握手说:“李汝先生?”  我点了一下头算是默认,接着问道:“您是?”  “我是A区刑侦队大队长汪波,一个小时前的电话就是我打的。”  “哦,不好意思,我家太远,让你久等了。”  他笑了笑,然后领着我坐上通往10层的电梯。我们俩除了见面时的寒暄,就是沉默。汪波是个三十出头的人,听口音是北方人。我对他有些好奇,因为他不像其他警察一样,见到与案件有关的人就会问这问那。这种好奇尤其在坐电梯时愈发强烈,最终我干咳一声,说:“汪警官,你怎么不问我与死者的关系?”  汪波明显一愣,笑笑说:“被我提讯的人起先都这么问过我,不过到最后,他们似乎是受不住我这种缄默的审讯方式,都主动坦白了。”  我也笑了:“他们都在极力为自己辩解与推脱责任?”  “滴”的一声,电梯停住,门缓缓打开,汪波领先走到走廊,往右一拐,案发的房间显而易见,因为那里已经被隔离了。过了隔离带,汪波在客厅停下,说:“这就是发现死者的客厅。”  我看着客厅的红色地毯上一幅用白色粉笔勾勒出的人形轮廓,脑子里幻想出周达通死亡时的身体形态,不禁又想起他上午与我道别时说的那句话。难道他所说的再次见面,就是用这种形式?  汪波蹲到人形轮廓旁边,说:“李先生,我们调查过你的身份,基本可以排除你与这件事情的关系了,并且刚才法医那边也已经传来消息,死者是因为心脏病发作而死亡。”  我有点诧异,说:“既然已经排除我与死者的关系,那叫我来是什么意思?”  汪波站起来,一脸诡异地说:“不是我们叫你来,而是死者叫你来,我们只是履行了死者的意思。”  “汪警官,你这是什么意思?”听到他略带调侃的语调,我不快地说道。  汪波继而笑了笑,说:“没什么意思,也就是说死者想和你见面。”  虽然刻意保持镇静,但听到这句话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想到了周达通那句“小伙子,我们很快就会见面”的话,并且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汪波的眼神变得犀利了。  “李先生,不要紧张,刚才我只是跟你开个玩笑。”  汪波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回头对其他警察说:“收队,撤掉隔离带,通知酒店经理,可以让人对现场进行整理了。”  出了酒店,汪波对我说:“现在已经快凌晨3点了,出租车很难打到,即使打到,李先生住的地方,司机也可能会因为比较偏僻而拒载。”  我不明白他这是什么意思,问道:“你想说什么?”  汪波很随意地说:“我想说如果不介意,我可以载你一程。”  上了汪波的吉普,汪波不紧不慢地行驶在马路上,渐渐出了A区,汪波打开吉普里的cD机,对我说:“来首比较轻快的音乐怎么样,看你从刚才到现在精神一直不稳定。”  我说:“可以。在轻松的音乐下,审讯或许会变得轻松点。”  汪波笑了,cD里的《北京一夜》,陈升独具特色的声音慢慢弥漫在车厢里,汪波跟着曲调慢慢轻唱。我见汪波没有说话的意思,心里有些不踏实,最终还是问道:“这是你缄默审讯的方式?”  汪波露出诧异的表情,说:“为什么你总是认为我要审讯你?”  我耸耸肩膀,说:“这显而易见,周达通死前手里拿着我的名片,有可能是给警方提供线索。作为警方的你和作为嫌疑人的我,两者本来就存在审讯与被审讯的关系。虽然你通过对我的身份调查与法医给出的验尸报告可以为我洗脱嫌疑,但是我却发现你看我的眼神变得犀利了。难道一个警察对案件无关人员的眼神都是犀利的吗?”  汪波佯装惊讶:“哇塞,你的观察还真敏锐呀!”  为了早日洗脱嫌疑,我说:“我可以告诉你的只有我和周达通认识的经过。”  汪波变得郑重起来,恢复一个警官该有的严肃。我笑了:“还说不是在审讯,听见和案件有关的事情,变脸的功夫都快赶上四川京剧的变脸了。哎,我终于被你的缄默审讯法打败了。我和周达通是在今天上午‘炎黄一号’的新闻发布会上认识的,当时我们谈得比较投机,他走的时候要求和我交换名片,并且还对我说了一句话——”  汪波追问道:“什么话?”  这一刻,我仿佛听到了周达通的声音在我耳边催促道:“快点告诉他,快点告诉他……”回忆,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汪波把车靠边停下,打开车厢的灯,看着我,用手推了推:“李先生,你怎么了,怎么脸色突然变得苍白了?”  我低声说:“周达通来找我了。”  暗淡的灯光下,我的脸色苍白,吓得汪波扶在我肩膀的手一下子缩了回去,警惕地看着车窗外的黑夜。此刻除了吉普车的两盏大灯把前面的道路照得有些光亮外,其余三个方向仿佛被黑暗之神施了魔法,黑漆漆的,像无尽的地狱。  汪波调整了一下呼吸,四下看了看,再次问我:“李先生,周达通在哪?”  我仿佛被鬼附身地说:“周达通借你们的手让我们再次见了面。”  车载cD里的《北京一夜》已经变成了周董的《菊花台》,婉转幽怨的曲风瞬间扩张而出,汪波连忙关掉cD,看着我说:“李先生,你到底怎么了?”  看到汪波一脸紧张的样子,我抱歉地笑了笑,说:“没什么,只是把刚才在酒店感受到的氛围也让你感受了一下。”  汪波松了口气:“吓死我了,我还以为你被周达通附体了呢!”  我反唇相讥道:“不是我被他附体,而是你们被他附体了。”  汪波错愕:“我们?”  我说:“嗯。周达通临走时对我说,我和他很快就会见面。本来我以为他只是出于礼貌,却不想晚上就接到你们的电话,告诉我他死亡的消息。”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是一个至今未得到确切解释的千古之谜,那些神秘而古老的文明形态留给我无尽的想象,只是不知道作者会怎样融合到本书中,让它们散发光彩。  ——网友 凤青宁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意图在抽丝剥茧的过程中,把一个个更大的“结”套上去,让人产生欲罢不能的心理悬疑,直到最后让读者豁然开朗的感觉。  ——读者 蔡一  从文章看来,作者的文笔是无可挑剔的,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语言描写的累赘,只用平淡的语言就已经把读者引入了玛雅文明与黑手党的复杂关系中,情节紧凑,环环相扣,看的惊心动魄。  ——编辑 瘦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门徒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