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巴金与西湖

薛家柱 7-80758
出版时间:

2008-1  

出版社:

7-80758  

作者:

薛家柱  

页数:

140  

字数:

90000  

前言

  杭州倚湖而兴,因湖而名,以湖为魂。作为《西湖丛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编撰了这套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西湖全书》。她和《西湖通史》、《西湖文献集成》共同构筑了一个蕴藏几乎全部西湖瑰宝的陈列馆,一个供人全面深入了解、研究西湖的开放型阅览室。如果说《西湖通史》是一部叙述几千年西湖历史踪迹的大气磅礴的巨片,《西湖文献集成》是一部全景式立体演绎西湖景物的引人入胜的连续剧,《西湖全书》收辑的一册册小书,则是为人们呈上的一杯杯芳香浓溢的醇醪。我们邀来各界专家,用精雕细镂和蒙太奇的手法,对西湖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特写和定格切换。这种特写和定格,对人们更深入、更真切、更全面地了解西湖是不可或缺的。通过这种分镜头的解读,读者将更深地吟味到西湖无穷无尽的魅力!  西湖,的确是一颗永远散发着无穷无尽魅力的熠熠闪光的明珠!这颗明珠,会随着不同季节、不同时空、不同场景、不同时代,以气象万千、仪态万方的意境,完美无瑕地呈现在人们面前,诚如大诗人苏轼所赞颂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她有时是一首优美抒情的绝句,有时却是一章气势恢弘的排律;她有时是一阕音律悠扬的小夜曲,有时却是一部雄恣壮采的交响乐;她有时是一尺清供小品,有时却是一轴浓墨重彩的山水画。她是多棱镜,她是万花筒,总是令人目不暇接,妙趣横生!她的美,她的趣,既源于远古至今大自然对杭州的特意垂青,又源于千百年来仁人志士、骚人墨客对杭州刻骨铭心的依恋。正是这两者完美和谐、天衣无缝的结合,才使西子姑娘的一步一趋、一颦一笑,无不散发出普天下难有其匹的美丽!因此,除了全景式的《西湖通史》和《西湖文献集成》外,没有《西湖全书》这样一种散射式的描述,西湖的风姿、西湖的风韵,乃至西湖的风骨、西湖的风流,是很难想像会得到全面、深刻的反映!所以,无论是六桥花柳,还是三竺云岚;无论是灵隐古刹,还是岳王祠庙;无论是汩汩清泉,还是巍巍宝塔;无论是龙井的茶韵,还是曲院的荷香,以及飞来峰的造像、岁寒岩的碑刻;白居易、林和靖、苏东坡的湖畔杖履;北山街、杨公堤、文澜阁的历史呼唤;西泠印社、胡庆余堂;诗词曲赋、花木园林;尘封久远的老照片、容光焕发的新景区;风俗、佳肴、织锦、书画……凡是西湖的沧桑,凡是西湖的传说,凡是西湖的风光,凡是西湖的人文,无不是我们搜罗编撰的对象,无不是我们要呈现给读者的内容。  《西湖全书》目前暂定50个选题,正陆续组织撰写付梓。虽然我们自认为已勤勉努力,但这套丛书是否已臻“图文并茂、雅俗共赏”的初衷,还得恳请读者们多提宝贵意见。西湖美的探索、西湖文化的追寻,是要求人们献上毕生精力的,是个弥久常新的课题。我们当继续焚膏继晷,裨使这套丛书编辑得更好。

内容概要

  巴金先生作为20世纪伟大的人民作家,他一生著书等身,可谓是世纪缩影、时代良心。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也热爱美丽的西湖。作者试图以个人的视角,结合巴老亲属所述的,以及巴老自己在多部散文集、《随想录》、《再思录》、《家书》、《巴金书简》等散文、杂感、书信中写有关杭州的文字,集中撰写了本书,从中可见巴金对西湖的深厚情谊。

书籍目录

楔子
第一章 血缘乡情
第二章 第一次为何来杭州
第三章 一次来杭州的义举
第四章 青春结伴游西湖
第五章 新中国成立后,来去匆匆
第六章 女儿、女婿来杭州工作
第七章 对杭州友人的怀念
第八章 噩梦醒来的早晨
第九章 多雨的春天
第十章 年轻作家的大青树
第十一章 悲剧的真正原因
第十二章 痛定思痛,凤凰涅槃
第十三章 腿伤打乱了计划
第十四章 又到两湖
第十五章 鲁迅永远是吾师
第十六章 访问日本、香港归来
第十七章 魂萦梦绕是杭州
第十八章 灵隐,杭州创作之家
第十九章 与病魔顽强抗争
第二十章 杭州成了第二个家
第二十一章 《再思录》与再思索
第二十二章 西湖之梦做不完
第二十三章 生命不息,写作不止
第二十四章 西湖永在我心中
第二十五章 关心国家,关心人民
第二十六章 人在斗室,心怀寰宇
第二十七章 巴金感谢你们
尾声 西湖上空永远闪耀着“巴金”星
后记

章节摘录

  “西湖永在我心中。”  这是巴金先生1994年10月17日在杭州的亲笔题词,表达了这位20世纪国宝级的文学大师对西湖的无限情愫。  尽管当时提笔握管对他老人家来说已经是重若千斤,但巴老还是运足气、使出全身劲,大笔挥毫,留下了这一帧墨宝。这,道出巴老久远的心声。他对杭州西湖的确是一往情深,他不光20世纪30年代常常每年春秋和友人青春结伴游西湖;还在20世纪70年代他最困难时女儿、女婿一度到杭州工作;更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几乎有一半的时间在杭州休息、养病,把灵隐杭州创作之家、西子国宾馆汪庄当作自己第二个家。  巴金先生以几百万字的文学创作和大量翻译,留给我们1000多万字的作品,在一个甲子的岁月中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他的皇皇巨著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瑰宝,堪称20世纪时代的历史回声,是中国知识分子探索人生道路的缩影,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珍贵财富。20世纪80年代以后,巴金成为国际上研究中国20世纪文学和中国知识分子道路的典型。他更是一种象征、一座丰碑和一份良知,是20世纪中国的青春精神与现代性的象征。  现在,当我们来回顾巴金先生与西湖的这番绵绵不了情,也是这位享有最高称号的“人民作家”与杭州的一种独特的机缘。有了缘,挥不走、斩不断,永生永世难离分。  第一章 血缘 乡情  巴老这一生对西湖确是情有独钟。他在自己撰写的《西湖》一文中,曾经直抒胸臆,有过非常真切的描述:  很多人喜欢西湖。但是对于美丽的风景,各人有各人的看法。全国也有不少令人难忘的名胜古迹,我却偏爱西湖。我1930年10月第一次游西湖,可是10岁前我就知道一些关于西湖的事情。在幼小的脑子里有一些神化了的人和事同西湖的风景连在一起。  巴老这种永远难以割合的西湖情结,恐怕与他的血缘、他的乡情息息相关吧。  在不少人的印象之中,巴金先生是一位四川籍作家,其实他也是浙江籍作家,这是巴金先生自己说的。那是1982年5月,正是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巴金先生在写作《随想录》第3集告一段落后来到杭州小憩。下榻在西泠宾馆6楼一个东南向大套间。  啊,这是真正的阳春三月,阳光和煦,花香四溢。巴金走到6楼阳台上向外一望,西湖就像一座大盆景展现在他的面前。他显得异常兴奋,一反过去那种平静缄默、话语不多的神态,满含深情地用四川口音对陪同的我们说:  哎,真像是回到家了!我爱西湖,每年都想来杭州小住一阵子,因为浙江也是我的老家嘛。  “啊……巴老祖籍是浙江?”我大感意外惊讶地问。  巴金却说:  我们家祖先原籍是浙江嘉兴人。高祖李介庵去四川做官,才有我们这一支在四川繁衍生息。过去,在嘉兴有我们李家祠堂,四川老一辈人也同嘉兴的家族有一些联系。1923年我来过嘉兴两次,住在80岁的伯祖父家里。他年过80,还做私塾老师,在家中授课……  1923年5月,19岁的巴金(李尧棠)偕同三哥李尧林,离开了四川成都的老家,沿着滔滔的万里长江,从重庆乘坐轮船越激流、穿三峡,走出了巴山蜀水环绕的四川盆地这个封闭的“天府之国”。巴金曾在《我的哥哥李尧林》一文里说:  在我的童年,在我的少年,甚至青年时期的一部分,我和哥哥尧林总是在一起,我们冒着风雪在泥泞的路上并肩前进的情景还不曾在我眼前消失。一直到一九二五年暑假,不论在家乡,还是在上海、南京,我们都是同住在一间屋子里。他比我年长一岁有余,性情开朗、乐观。有些事还是他带头先走,我跟上去。例如去上海念书这个主意就是他想出来,也是他向大。哥提出来的。我当时还没有这个打算。离家后,一路上都是他照顾我,先在上海,后去南京,我同他在一起过了两年多的时间……  到达上海这个号称“东方冒险家乐园”之后,由从未谋面过的在上海工作的同宗堂叔李玉书(嘉兴人)安排他们兄弟俩住在“申江旅馆”。成都和嘉兴虽关山远隔、万里迢迢;但从来没有隔断李家的亲情,两地之间联系仍颇为密切。  巴金马上想到离上海近在咫尺的嘉兴,浙江嘉兴曾经留有李家先人的深深足迹,巴金也不免从小就对这块土地有许多特殊的感情。就在1923年6月3日,巴金与三哥李尧林一起来到祖先的发祥地嘉兴,拜见伯祖父,做客住宿在四伯祖李熙平的家中。这是巴金弟兄俩第一次来到自己祖宗的家乡寻根,是由在上海新《申报》社做事的堂叔李道澄一起陪同下去嘉兴找到四伯祖的。  四伯祖李熙平以教私塾为生,当时已年逾八旬高龄。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塾师,见到了千里之外赶来认祖的巴金兄弟非常高兴!特意安排他们住在自己后楼的一问房子里。  住了两天后,又在四伯祖和堂叔的陪同下,坐船去嘉兴近郊塘汇镇的李家祠堂,焚香点烛祭拜列祖列宗。李家宗祠系巴金的二伯祖李忠清于清朝同治年间建造,祠堂不是很大,仅仅只有两楹宽,中间还有一个天井。巴金来的时候,李家祠堂已经破败不堪,使兄弟俩心中感到异常失落。  巴金兄弟祭祖后返回上海,就写信给四川的二伯、二叔,报告李家祠堂破落的现状。不久,由二伯父李清城出钱,委托嘉兴族人负责重新修缮。这一年的7月9日,三哥李尧林应四伯祖之邀,从上海再度到嘉兴来,协商有关修葺李氏宗祠之事。  直到1924年初,李家祠堂才重修完毕。1月13日,巴金又同三哥李尧林再一次来到嘉兴,到塘汇去祭扫修缮一新的祖祠。祠堂里供奉着李氏始祖和李忠清的神主牌位。祠堂边上的菜地里还有一口四眼井,留给巴金的印象很深。  这一次,巴金在四伯祖李熙平的家中前后住了10天,经常带领堂妹李德娴、李德妤去槐树头一带游玩,还曾经买了一只花皮球,送给当时只有9岁的小堂妹李德娴。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巴金与西湖 PDF格式下载



已经看过,对巴金与西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加深了认识


书拿来了,还没看。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