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刘大年传

周秋光,黄仁国 著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作者:

周秋光,黄仁国 著  

页数:

738  

内容概要

  大年同志是我国成就卓著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评价大年同志对中国历史学的贡献,应该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他的学术研究:一是他所做的学术组织和领导工作。我个人以为,不论从所花的时间和精力来说,也不论从客观影响和效果来说,后者都是更加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使谈他的学术成就,如果不考虑他那些具有深邃思想和丰富内容的作品,是在大部分精力投入各式各样行政工作和社会工作的情况下完成的,也就难以真正理解他为此付出的艰辛和表现出来的毅力。

作者简介

  周秋光,1954年生。湖南耒阳人,现为湖南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湖南省政协常委、长沙市政协副主席、湖湘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等职。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主攻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与文化史。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科研课题24项。已出版学术著作22部(含主编、合编),发表学术论文182篇。代表作有《熊希龄传》(专著)、《中国慈善简史》(专著)、《红十字会在中国》(专著)、《近代中国慈善论稿》等。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奖。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第一章 国破旧梦醒 一、小康之家 二、早期教育 三、省城求学 四、离乡谋生 五、黄鹤楼下的抗日激情 六、发现新天地第二章 走上革命道路 一、到延安去 二、抗大熏陶 三、东征路上 四、毕业新歌第三章 在冀南敌后 一、办抗战短训班 二、参加冀南反顽 三、游击平原 四、担任宣传科长 五、“四.二九”突围 六、对敌宣传第四章 从战士到学者 一、战场负伤 二、回生传奇 三、转向教育工作 四、结婚成家生子 五、关注中美关系 六、撰写《美国侵华简史》第五章 笔伐美国侵华 一、出版《美国侵华史》 二、合著《台湾历史概述》第六章 经历中科院初创 一、置身中科院的早期建制 二、主持思想改造运动 三、总结运动成效与经验体会 四、挑战权威 五、任职编译局 六、批评梁漱溟第七章 学习苏联“老大哥 一、访问苏联 二、介绍苏联经验 三、参与学部与学术秘书处工作 四、起草哲学社会科学学部报告 五、参与组织制定十二年全国科学发展远景规划第八章 专注近代史 一、组建近代史所 二、参与创办《历史研究》 二、主撰《中国史稿》第四册第九章 用学术促外交 一、初访巴基斯坦 二、再访巴基斯坦 三、情满东瀛 四、出席北京科学讨论会第十章 曲折中的探索 一、在史学界“反右”斗争中 二、辩争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二、探讨如何评价剥削阶级杰出历史人物 四、研究反满问题与辛亥革命性质 五、十年磨一杵第十一章 “文革”的遭遇 一、围绕李秀成评价引起的风波 二、被指包庇吴晗 二、搁笔十年第十二章 担任全国人大常委 一、揭批“四人帮 二、处处留心皆学问 三、春江水暖鸭先知 四、质问日本当局 五、呼吁“廉政法第十三章 寻求史学研究新突破 一、主撰《中国近代史稿》 二、草拟史学“十论书 三、实施近代史研究新突破的若干举措 四、组织翻译《顾维钧回忆录》第十四章 赤门谈史 一、再渡东瀛 二、出版《赤门谈史录》 三、推动辛亥革命史研究 四、筹建孙中山研究学会第十五章 引领中国史学会 一、恢复中国史学会 二、筹组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 三、举行首届学术年会 四、推动参加国际史学会活动 五、率中国历史学家代表团访问日本 六、中国史学会的新老交替第十六章 创办抗战史学会 一、发表《历史是伟大的教师》 二、参与筹建抗日战争纪念馆 三、转向抗战史研究 四、主编《中日学者对谈录》 五、成立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第十七章 深化抗日战争研究 一、结集《抗日战争时代》 二、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 三、主编《中国复兴枢纽》 四、最后一次访日 五、没有写完的《大路》.第十八章 史学方法论思考 一、缅怀相交十学人 二、审视苏东剧变 三、反思史学方法论 四、阐释中国近代史的基本问题第十九章 评中国近代经学 一、为什么要研究中国近代经学 二、要“跳出经学研究经学 三、《评近代经学》的内容与结论第二十章 逝世前后 一、温馨夕阳情 二、最后一次发言 三、魂归太行 四、中日学术交流的极大损失. 五、荣任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六、叶落归根附录一 刘大年论著目录附录二 刘大年诗词目录跋后记

章节摘录

  从1932年开始,直到1935年,断断续续四年,刘大年在华容县城万圣堂程姓大地主家上爨学。万圣堂程家大概有四五百亩地,或者更多,家里还有花园。在华容县,这样的大地主家庭并不很多。在全县的排名中,程家起码是第三或第四家。大地主程老先生是个知识分子,为人挺忠厚老实的。程老先生的儿子程稚香是刘大年非常要好的同学。程稚香对刘大年写的诗词及小品文等很欣赏,两人关系之亲密非同一般。刘大年能够住在程家读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与程稚香是好友。还有一个原因,是此时在程家教爨学的老师是教过刘大年父亲的蔡瑞芝。蔡一名又襄。宋朝有个大学者叫蔡襄,蔡瑞芝取名蔡又襄,既表明他对蔡襄的崇仰,又表明他对自己的期许。蔡老先生在本地被称为理学家,是位理学型塾师,教的学生众多,教学的内容是“讲经读史”,实际上是一部《四书》和一部《资治通鉴》。学生先后约二十多人,多是本地富家子弟。他对刘凤翥这个学生很看重,对刘凤翥的儿子自然也就有着一种非同一般的感情。蔡瑞芝在程家教爨学,刘大年住在程家是最理想的了。  刘大年师从蔡瑞芝,学的是国学。爨学这几年,使刘大年的国学根基得到巩固。蔡瑞芝对学生要求甚严,他开的课程基本上要学生背下来。那时,刘大年的记忆力很强。上《左传》时,每学一篇文章,老师从头读一遍,讲一遍,然后要学生讲一遍,讲完后再仔细看一遍。这道教学程序一过,刘大年便能将几百字或上千字的文章记下来,再读一遍就可以背下来了。半年终了时,老师要学生把所学的文章通通背诵一遍。《左传》有十二公,“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刘大年能够一口气全背出来。这样的学生,蔡瑞芝遇见的并不多。  爨学的几年,也开阔了刘大年的视野,增强了他了解外面世界的热望。蔡瑞芝早岁到省城长沙参加过“秋闱”,颇知故老相传的曾国藩、左宗棠、大文人王闾运等湖南人物掌故。他提到曾国藩总要敬称“曾文正公”。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刘大年传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