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辨
2010-1
岳麓书社
俞平伯
223
无
平伯做这部书,取材于我的通信很多,所以早先就嘱我做一篇序。我一直没有功夫做。到现在,这部书快要出版了,使我不得不在极冗忙的生活中抽出一点功夫来把它做了。我原来想,凡是一种风气必有它的来源:自从有了《红楼梦》之后。“模仿”“批评”和“考证”的东西如此的多,自然由于读者的注意,但为什么做出的东西总是浮浅的模仿,尖刻的批评,和附会的考证?这种思想的来源是在何处?我要解释这三类东西的来源,很想借了这一篇序文,说明浮浅的模仿出于《尚书》之学,尖刻的批评出于《春秋》之学,附会的考证出于《诗经》之学。它们已有了二千年的历史,天天在那里挥发它们的毒质,所以这种思想会得深入于国民心理,凡有一部大著作出来,大家就会在无意之中用了差不多的思想,做成这三类东西,粘附在它的上面。《红楼梦》的本身不过传播了一百六十余年,而红学的成立却已有了一百年,在这一百年之中,他们已经闹得不成样子,险些儿把它的真面目涂得看不出了。
《红楼梦》是部没有完全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读他。从八十回续下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已有三种:(1)高鹗续的四十同,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三十回的续书,原书已佚,作者姓名亦无考。(3)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后人底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底存在。这三个本子,作者在下边,都有专篇去考证,批评。至于从高本百二回续下去的,如《红楼圆梦》《红楼重梦》……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列举底必要……
顾序引论上卷 (一)论续书底不可能 (二)辨原本回目只有八十 (三)高鹗续书底依据 (四)后四十回底批评 (五)高本戚本大体的比较中卷 (六)作者底态度 (七)《红楼梦》底风格 (八)《红楼梦》底年表 (九)《红楼梦》底地点问题 (十)八十回后底《红楼梦》 (十一)论秦可卿之死(附录)下卷 (十二)后三十回的《红楼梦》 (十三)所谓“旧时真本《红楼梦》” (十四)《读红楼梦杂记》选粹(附录) (十五)唐六如与林黛玉(附录) (十六)记《红楼复梦》(附录) (十七)札记十则(附录)后记
俞平伯(1900-1990),原名俞铭衡,字平伯,清代朴学大师俞樾曾孙。现代诗人、作家、红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著作颇丰。《红楼梦辨》是俞平伯先生的红学专著,“新红学”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共分三卷:上卷专论高鹗续书一事;中卷专就八十回立论,并述作者对于八十回以后的揣测;下卷主要考证两种高本以外的续书。该书。1923年上海亚东图书馆初版,1973年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此后各出版社也曾多次出版。此次出版《红楼梦辨》,是根据上海书店1923年版为底本进行整理,本着尊重原著,保持作品原貌的原则,除改正一些显误外,未对民国用法的文字做任何改动。
在红学史的研究中,一般都认为红学研究作为学术而走向成熟始于本世纪初,奠基者为胡适与俞平伯先生,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就曾将胡适发表于1921年的《红楼梦考证》及俞平伯发表于1922年的《红楼梦辨》作为旧红学结束、新红学开端的标志。 ——张庆善俞平伯《红楼梦辨》的问世是红学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它是新红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楼梦辨》一书的主要观点是在相互讨论中逐渐明朗的。由于基本观点的一致,该书与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在内容、观点上有着内在的关联,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整体。 ——苗怀明
《红楼梦辨》: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
无
非常好的一本老书,看过之后感触颇深,不亏是研究《红楼梦》的先辈啊!!!
很多好的书,果断收藏!
红学经典著作,值得一读
啊啊,太牛了简直。
挺好,排版可以
读过电子扫描版,很喜欢,买一本收藏了。
纸张厚实,印刷清楚,胶印
这书也太黄了吧
一直没有看所谓的红学,但是看了这本书大有於我心有戚戚焉之感。心头的话被人更妥帖地表达出来。
书很好! 值得一看啊!
包装还是不好,外套一个塑料袋,松松垮垮,书边都略有磨损了。应该双层保护。里面加纸袋。
什么问题呢?印刷的问题,中间的好几页印得很模糊,跟抹了浆糊似的。所以建议买其他版本的。当然书整体上还是相当不错滴
红学爱好者必备书目!
对于红学有研究的人,看来可能会更有帮助。文字严谨、周详,甚至有点半白话。
大家之作,不用说。只是装订有问题,拿来一翻,纸张就脱落了。卓越的书,常有这类毛病,不知为什么。
这是新红学的第一本专著,对于后40回的论述尤其精辟
象俞老先生这样的大家现在已不多见了
俞平伯不愧为大师,书不错!对红学有兴趣的人可以一读!
读红楼梦就要读红楼梦辩。
越来越喜欢岳麓这个系列了
俞公的红学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