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诗言志辨

朱自清 岳麓书社
出版时间:

2011-2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作者:

朱自清  

页数:

161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诗言志辨》编辑朱自清四篇论文:《诗言志》《比兴》《诗教》《正变》,均为作者最优秀的诗论。书中所论上至春秋战国时的“诗言志”说,下至汉代的“诗教”说,从“比兴”到“正变”,贯穿诗论发展的历史,着重从理据角度阐明了“诗言志”的中国诗学传统。书中引用大量诗作及诗论原著,资料翔实,文字清隽,论证缜密,学界公认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之作。

书籍目录

朱自清先生及其《诗言志辨》

诗言志
(一)献诗陈志
(二)赋诗言志
(三)教诗明志
(四)作诗言志
比兴
(一)毛诗郑笺释兴
(二)兴义溯源
(三)赋比兴通释
(四)比兴论诗
诗教
(一)六艺之教
(二)著述引诗
(三)温柔敦厚
正变
(一)风雅正变
(二)诗体正变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文变”;至于专论一代的,似乎从宋祁《唐书》二0一《文艺传序》创始。他说“唐有天下三百年,文章无虑三变”,王、杨是一变,燕、许是一变,韩愈又是一变。专论诗体的变的也有通论和断代的分别。严羽《沧浪诗话》有《诗体》一篇,辨析历代诗体最细;他分唐诗为“唐初”、“盛唐”、“大历”、“元和”、“晚唐”五体,是至今通行的四唐说的源头。“文变”是指诗文体的变;这个“变”是“患凡旧”,是“化而裁之”,是“趣时”。复古也罢,求新也罢,“变”的总是新的;“变”能成体,这新的就是好的,即使未必是更好的。“变则通,通则久”,“变”是可喜的。明白了通变的道理,便不至于一味的隆古贱今,也不至于一味的竞今疏古,便能公平的看历代,各各还给它一副本来面目。分体或分期,就为的看清楚这些个本来面目。唐代的诗比历代盛,也比文盛,所以严氏分体最多。后来论诗体的也特别注重唐代。元时杨士弘选录唐诗,成《唐音》一集,叙目里说唐人选唐诗多载中晚唐人诗,盛唐诗甚少,宋人选唐诗也多载晚唐人诗。他原来也只能读到这些选本,后来才得着人家收藏的许多唐初、盛唐诗,“于是审其音律之正变,而择其精粹,分为‘始音’,‘正音’,‘遗响’,总名日《唐音》”。他将严氏的五体并为“唐初”,“盛唐”,“中唐”,“晚唐”四体;所谓“中唐”,包括“大历体”“元和体”,是杨氏新立的名目。这样就见得整齐了。唐宋人选诗侧重中晚唐,正是《文心》所谓“近附而远疏”;杨氏采取严羽的理论,分期精择,便公平得多。他特别注重音律,所以集名《唐音》,又以“音”“响”标目。

媒体关注与评论

佩弦先生的《诗言志辨》之所以成为一个重要的贡献,也就因为它替文学批评史指出一个正当的路径和一个有成效的方法。  ——朱光潜《诗言志辨》是朱先生历时最久、功力最深的一部书。  ——李广田《诗言志辨》是朱自清的代表作,最能体现他“谨严而不繁琐,专门而不孤僻”的治学特色。  ——王瑶


编辑推荐

《诗言志辨》是民国学术文化名著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诗言志辨 PDF格式下载



朱先生的理论作品,关于中国古代诗学研究,很有参考价值。


非常好,朱先生的作品是经典啊


有点不明白,要静下心来看


买来作为工具书的,觉得印刷什么的很好,就是内容有些浅显,对这点很不满意


看看大师对文论的理解,很好啊!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