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家与经济发展

【美】维斯,霍尔森 吉林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
出版时间:

2009-5-1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北京分公司  

作者:

【美】维斯,霍尔森  

页数:

330  

Tag标签:

无  

前言

2001年末我参加清华大学组织的试讲时,题目就是“什么是比较政治经济学?”,看到听讲教师们一脸茫然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无论是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还是后来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第一次开设比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生课程时,都用“政府与市场”作为课名。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开课时也是要把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内容融入国际政治经济学的课里讲。但几年过去,形势已有所不同,我于2006年初出版了《比较政治经济学》一书,而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开设以“比较政治经济学”为课名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课程已经成为常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由清华大学的曹海军老师建议和推动,吉林出版集团决定出版这套经典译丛。比较政治经济学不为人所知完全不是因为它是一个崭新的领域或边缘领域。比较政治经济学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政府、利益集团和市场的关系来探讨国家怎样管理经济事务。其实这个领域所研究的问题关系到我们每人每天的生活,也几乎是大众话题。跨时空比较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关系应该说早就有了,但真正成为系统的研究领域还是20世纪后半期的事。肖恩菲尔德(Shonfield)于1965年出版《现代资本主义(Modern(2apitalism)》一书,将发达国家不同的经济政策与它们各自的历史和文化相连接,开创了当代比较发达国家经济政策的先河。

内容概要

对国家概念清楚的理解不仅有利于我们读好比较政治经济学经典著作,也有利于我们理解中国在不同层次上所面对的不同问题。比较政治经济学所探讨的主题——国家、社会与经济的关系也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题。如何处理好这三者的关系是中国继续繁荣发展的关键。希望这套经典译丛的出版不仅能够促进比较政治经济学领域在中国的成形和发展,同时也能够对中国改革和发展的伟大事业贡献一点微薄之力。 这套丛书开始的选题计划和最后的审校都由我承担(个别非我审校的译著会明确标出审校者姓名)。我希望在此感谢曹海军老师。没有他的倡议和推动,这套丛书是不可能有的。曹老师作为执行主编还承担着很多具.体事务性的工作。他耐心细致、温文尔雅,从容解决了各种问题,使我能够专注于丛书的审校。也要感谢吉林出版集团积极推动和支持这套丛书的出版,特别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崔文辉先生的大力支持以及王莹女士的具体联系工作。最后,我要感谢在我比较政治经济学课上学习的所有“孩子”,他们是我在中国推广比较政治经济学的永久动力。

作者简介

作者:(澳大利亚)琳达·约斯 (澳大利亚)约翰·M.霍布森 译者:黄兆辉 廖志强 编者:朱天飚

书籍目录

序言第1章 简介 议题与研究领域 诸论点 国家力量的多种维度 从国家主义到新国家主义 每章概要第一部分 欧洲崛起中的国家力量 第2章 欧洲崛起(一):国家的形成及其遗产 简介 封建矩阵的定义 封建政治体制内的矛盾 封建政体的军事衰落 国家建设战略:剥夺地方贵族的政治权力 强国家的出现:英国 结论;中国镜子中的欧洲 第3章 欧洲崛起(二):17世纪至20世纪 早期的国家建设与经济形成 简介 欧洲与中国的对比分析 国家、军事革命与欧洲经济的蜕变 国家的形成、战争与资本主义 战争、国家力量与工业化 结论:中国镜子中的欧洲 第4章 欧洲工业化下的强国家与弱国家 简介 格申克龙眼中的俄国工业化 专制统治与局部工业化 俄罗斯镜子中的英国工业化 1700——1850年英国备战的强烈程度 战争、国家与工业化 国家对工业部门的影响 结论:强国家与弱国家的重新定义第二部分 东亚崛起与英美衰落中的国家力量 第5章 东亚崛起(一):国家与市场 简介 东亚成功的挑战 国家与市场结合:超越国家主义论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 自由市场与有限政府:新古典的故事 结构化贸易制度:重估东亚的经验 治理市场:说明新国家主义莳要素 差异形成:战略性产业政策 战略性资本主义与国家自主性 相反的论点 结论 第6章 东亚崛起(二):治理式互赖 …… 第7章 英美资本主义的衰落 第8章 结论附录一 国家收入附录二 政府开支附录三 间接税参考书目译者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简介国家力量的多种维度我们的四个论题,可以用图形式(图1.1)扼要地呈现出来。一般文献普遍对“强”国家的理解是,国家拥有专制性权力。同样地,“国家自主性”一词时常被理解为极权政府,并牢固地控制着社会。不过,我们的论点是,专制性权力是国家弱点的来源,而国家力量取决于建制性权力的发展程度。根据麦可·曼(1986:第14章)和霍尔(Hall)(1986:133—141)的研究,我们称这些国家为“有机”国家,这些国家的建制性权力有三种维度。首先,“渗透”力量需要国家有一种进入社群并能与人民直接互动的能力。“传统”或封建国家只有很小的渗透力量,而且与社会有效地“隔离”(见图2.1,第2章)。古典型的专制国家都是虚张声势,它们的力量可怜地弱不禁风,因为它们没有能力将期望变成实际行动。换句话说,现代工业国比古典型专制国家强得多,部分原因是它们的渗透能力,在原则上比较容易实现其国家的政策和目标。建制性权力的第二种维度就是汲取力量。这是指一个国家从社会中汲取资源(原料和人才,无论是为了税款、战争、福利、发展或其他)的能力。此权力来源的特征是混合性的,因为它之前包含了渗透力量。若汲取力量是稳定的、常规化的、持久的,这是因为它之前也包含了与社会权力组织“协商”的元素。然而,我们仍可争论,渗透一汲取能力的不足,亦可能发生在缺乏了与公民社会的常规协商。符合此描述的现代专制国家是希特勒掌政的德国。①其渗透和汲取力量,在城市里的发展远比在农村里的发展成熟的多。基于同样理由,其发展远远滞后于奉行市场经济的前列国家(逐渐显露头角)的发展。虽然我们的分析框架可以用其为实例,对国家力量和其政治架构的不稳定性做出合理解释,但本书不会对此作深入讨论。

后记

一般人认为,英美两国先后崛起的先决条件是前者限制王室无上权力的大宪章和议会制度,后者鼓励发明的专利法和促进竞争的反托拉斯法,再加上后来这两国都推崇备至的对外贸易政策和国家不干预的自由经济体系,这些好像都是发展国家经济的不二法门。然而,维斯与霍布森这本在1995年写的《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的历史性分析》一书却有非常不一样的独特见解——“治理式互赖”理论。这个观点不仅在当时引了起许多讨论,至今仍然非常具有影响力。为说明这个主张,维斯与霍布森带我们回到几百年前,先后奉行封建主制度和重商主义的欧洲,从历史的角度和以有关的数据,重新分析国家主义,说明国家不仅不应被削权,而且更应主动治理经济。但维斯与霍布森认为,最好的方法并不是像中世纪时的俄罗斯和中国,因为旧式的国家主义缺乏社会动力和社会智慧,反而应像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那样,不仅不滥用权力,还紧密地和议会合作,或像在“二战”后60、70年代时的几个东亚新兴工业体那样,建立治理的官商合作制度。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中国已经成为理解比较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案例,很高兴能够看到这些著作的出版。 ——Peter Gourevitch在过去的三十年里,比较政治经济学领域成为理解不同资本主义模式的关键,而这套丛书则致力于出版这个领域内最重要的著作。它们是理解政经互动所不可缺少的篇章,而现代世界正是这个互动所创造的。 ——Peter Hall这套丛书的出版激动人心,这也是连接中西学者的重要步骤。这些书将增进全球的学术和理念的交流。 ——DaVid Kang在中国出版这套比较政治经济学丛书的重要性是怎样强调都不过分的。它将促进中国学者、学生与世界的对话。 ——JoeI Migdal


编辑推荐

《国家与经济发展:一个比较及历史性的分析》为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国家与经济发展 PDF格式下载



帮朋友买的,他点的书,应该还可以吧


喜欢读这一系列作品


不凑


这本书的框架还是蛮好的~~ 难得


学习比较政治经济参考之用,熟悉西方比较政治经济学的前沿方法。


卖家服务质量很高 发货迅速 书籍是全新的 不是二手的


最近才了解比较政治经济学到底是讲什么的,朱天飚老师编译的这套丛书正好介绍了这个领域的一些经典作品,我认为这是一个比经济学更有趣的领域,更多的角度和学科交融,如果你想跳出自由市场或自由主义等等框架,可以看看。缺点是书的封面有些印痕,看起来有点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