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菩提树

韩达 河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

韩达  

页数:

272  

字数:

290000  

Tag标签:

无  

前言

  这是一部被我推迟了十年的长篇小说。在许多事物都被“快餐化”的当下,我用十年时间写就一部二十余万字的小说,似乎显得不合时宜。  不过,我却固执地认为,这段艰难的历程对我今后的文学创作大有裨益。记得少年时代常随祖父走街串巷与人下棋,起初只是替他老人家摆摆棋子,后来逐渐能与人对弈,再后来我居然能赢过年龄长我数倍的老者。沾沾自喜之余,心想下象棋不过如此而已。直到祖父要求我把一本古棋谱读完之前,我仍保持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锋芒。  我至今弄不清文学创作与象棋对弈有何相似之处,只是惊异二十年前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时,那种每天写作三千字的速度。然而这部小说却让我整整写了十年!为此,母亲和妻子半开玩笑说,你的《菩提树》历经十年仍未成材,是不是长得太慢了点……  戏谑之言,平添了几分温馨的鞭策,但是我创作的速度并未加快,反让我前行的脚步更加沉重。  歌德曾经说过,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无不是已被人们思考过的。我们所能做的,仅仅只是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既然是“重思”,想必不应该是跟在先行者后面人云亦云。这既是一个有志为文者的使命,也是他理应担当的职业操守。  思考,永远是沉重的。之所以沉重,是因为任何一个负有使命的思考者永远拥有饱满的激情,同时又秉持理智的清醒。因为他知道,人类固然可以对身处的世界作终极的追问,但永远无法拥有对这个命题的终极答案。因此,我们所能做到的,充其量只是在最大限度地运用思考的权利——如果说读书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索求,那么著书无疑就是一种倾诉——向社会和读者抒发我们关于这个世界的种种感受。尽管我不敢承诺自己思考的结果对这个世界有多少意义,但至少可以证明,自己于人生的苦难与虚无中陶冶出的一颗赤诚之心,尚未被世俗的红尘所掩埋。因为我在力求用爱的温情来填充生命的虚无,用情的暖意去告慰沧桑阅历和颠沛人生。  未实现的理想让我仍义无反顾地疾走在文学的道路上,创作的甘苦同时也令我悲欣交集。  巴尔扎克临终前对朋友说:“我不能清算我财富的一半。”今天我们虽然无法考证这位文学巨人所谓的“财富”究竟是什么,却可以不容置疑地相信,他的一生是富有的。  那么,在此前提下,我想套用他的话说,尽管我历经数年,完成了《菩提树》的创作,但是我不敢说我已说清了我想说的一半——感谢上苍让我成为万物生灵的一员,感谢父母在赋予我生命的同时所给予我的文学基因,感谢生活中对我恩爱有加的朋友们,没有他们为我提供丰富的生活元素,我不可能如此自信地完成这部小说。按照当下的惯例,或许我还应该再写下一些关于感谢之类的文字,但是细细想来,那样有如在公共场合,人与人之间客气的寒暄,好听却不太实际。大不了一部小说,于自己也许惊天动地,于别人也许不足挂齿!  上帝按照自己的意志造出亚当,文学家根据自己的想象塑造形象。尽管我还没有充分的理由对自己的作品作出肯定,但是我尽可能地将自己对人类的悲悯、对社会的批判和对自然的热爱融化在文字里。倘若《菩提树》未能达成我与读者之间共同的愿望,我将在今后的写作中尽我最大的努力弥补这一缺憾。  ……

内容概要

《菩提树》作家韩达用10年时间创作的一部精心力作。
《菩提树》讲述了:坐落于我国南北方交界处的青山市,正在为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力以赴。省委考核该市领导班子的关键时刻,市长林秋晨却在一次剪彩仪式上晕倒而住进医院……
市中心广场生长着一株千年菩提树,一时间成了商界、学苑、官场、市井等人趋之若鹜的地方,因为传说凡是在菩提树下站过的人,均可有逢凶化吉、消灾避难的好运。然而,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这株菩提树面临着何去何从的命运。精明的商家要出巨资购得市中心广场的地产开发权,而该市红枫寺的住持则愿出1000万元,仅要求得到这株千年菩提树的“监护权”。
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较量,由此展开……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被我推迟了十年的长篇小说。在许多事物都被“快餐化”的当下,我用十年时间写就一部二十余万字的小说,似乎显得不合时宜。
不过,我却固执地认为,这段艰难的历程对我今后的文学创作大有裨益。
思考,永远是沉重的。之所以沉重,是因为任何一个负有使命的思考者永远拥有饱满的激情,同时又秉持理智的清醒……尽管我不敢承诺自己思考的结果对这个世界有多少意义,但至少可以证明,自己于人生的苦难与虚无中陶冶出的一颗赤诚之心,尚未被世俗的红尘所掩埋。因为我在力求用爱的温情来填充生命的虚无,用情的暖意去告慰沧桑阅历和颠沛人生。
未实现的理想让我仍义无反顾地疾走在文学的道路上,创作的甘苦同时也令我悲欣交集。

章节摘录

  穿过山门,恰好碰见从大雄宝殿的佛光烛影中踱出来的一位中年僧人。梅果看到那僧人连走路时也依旧双目微闭,诵声未尽。  梅果学着佛家的礼节向他打听宽良大师。  僧人立刻回礼道:“师父正在诵经。”那脸埋得很深,不见表情,只可从他低下的头颅上望见烧戒的六个醒目的香疤痕,十分显眼。  梅果望着那僧人远去的背影,心中直生出一种又苦又酸的感慨:难道苦乐在他们的眼里,真的与凡人不同?  寺院里两株高大的银杏树直人云天,未落尽的黄叶被一阵秋风吹得飒飒作响,打断了梅果的浮想。他猛摇了一下头,暗自深责自己又犯了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但是脑子里却又闪过“秋天任他林叶落,春来从你树开花”的诗句,可恼的是一时又想不起作者诗僧寒山的名字。直到走进宽良大师的方丈室,他还在用劲地苦思冥想,仿佛宽大师要用这两句诗对他见面作考。  其实宽良会见他的场面极其平常,既没有想象中庄严的仪式,也没有客套的礼节,就连两人的对话,也意外地通俗。  宽良与他并坐在木质靠椅上,由小和尚奉上茶水,待他讲明来意后,双手合十,微微直身对他说:“感谢小施主为信众做了一件莫大善事!”  梅果正待端起茶杯作饮,又立即放下回应说:“大师过奖了。我此次来是受领导之托,请教这种做法,是不是合乎佛门规矩?”  梅果一边回答一边望向宽良那慈眉善目,又暗自猜想着他的年龄、身世、当年出家的原因……宽良左手握着念珠,抬起右手做了个示意他喝茶的动作,然后不假思索地说:“按说理当由我佛门对其信众祈愿诵经后,或焚、或漂、或埋。不过,菩提树既然是我佛门圣树,信众之愿掷于圣树之时,即可视为与佛心所通--所谓,佛无处不在,愿无所不知!”  宽良左手下意识地捻着念珠,看得梅果搞不清是那颗颗念珠自动在他手里滚动,还是宽良的手指在随着念珠而动。梅果仿佛自言自语地回应道:“谢大师指点,没想到无意中做了一件受到大师称赞的善事!”  宽良右手侧立胸前,也似在自言自语道:“发心而无我相。菩提树下,觉悟云端!”  梅果不知道佛门大师是在与自己对话,还是在讲经,只是在心底暗自庆幸自己有四年中文专业的功底,否则,真的让宽良大师“对牛弹琴”了。似懂非懂的困惑掩饰了他此刻的尴尬,顿时生出的敬畏之情代替了他原本打算直言提问的勇气和满脑子的好奇。这一刻令他想起当年大学毕业论文答辩会上,面对教授们入木三分的发问和对某一门专业知识的阐释那样令他紧张、兴奋而又惶恐。为不使这种复杂的情绪溢于言表,他几次端起早已饮净的茶水空饮着。终于,他放下茶杯半似恭维地说:“感谢大师为小辈指点迷津。其实,佛学在我们不是信徒的人身上,都或多或少地有一定影响。比如,每天到菩提树下写了宝牒的人,他们也许不是虔诚的信徒,甚至有人分不清楚释与道的区别,但大多怀有一颗向善的心,或者说都有一种祈求……”  宽良听完双目微闭,淡定地说:“苦海无涯,众生可度。看谁能无碍地放下!”  梅果像听天书般地思忖着宽良的话,尽管不解全意,但也能领略大概。不过他知道凭自己的浅识陋学是断然不敢与宽良再就此话题谈下去了,毕竟此次造访的目的已经达到。只是想到倘若就此离去,实在可惜,就像一位多病缠身的病人,好不容易碰见了妙手回春的良医,尽管药到病除了主症,但是总希望借此机会让他再为自己的其他病再开几服良方。想到这里,便借机说了一些奉承宽良大师及佛门的话之后,把话题转到天宁寺广场的菩提树上:“大师愿斥巨资购得菩提树的构想,深得青山市民的回应。不过,我在市里听说,有人愿意拿出更多的钱来争得这块地的开发权?”  宽良微微睁了一下花白眉毛下的双眼,立即又恢复原状,左手依然看似机械地捻着念珠,然后说:“利之所在,无所不往。佛家一本慈心善待万事,成则善哉,否则罪果!听说过《夫妇争饼》的故事吗?”  梅果已听到入迷的状态,下意识地点点头,其实他压根就不知道佛经里《夫妇争饼》的故事。不过,他也在那一刻感知到佛消极的一面,于是又忍不住发问:“那么,敢问大师,该不会真的要放弃吧?”  “逢怀即止,遇会且藏。世间万物本从来处来,还当往去处去!”  宽良依然没有正面回答他,但是他却早已心满意足了。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菩提树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