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刘青霞
仝伟平 河南文艺出版社 (2012-06出版)
仝伟平 岁月的流逝,使多少叱咤一时的风云人物泯灭于光阴的尘埃,使多少恩恩怨怨成为烟消云散的历史,也使多少美好或酸痛的往事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但有这样一位标新立异、豁达开明的奇女子却渐行渐近,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愈加清晰亮丽地走进我们的视线,令我们仰视,令我们震撼。她,就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著名民主革命活动家、辛亥革命巾帼女杰——刘青霞。在沉沉黑夜般的封建社会,她的桩桩义举,恰如一缕缕霞光那么闪亮、惊艳! 刘青霞本是安阳县蒋村人,十八岁嫁给“中州首富”、尉氏县刘耀德为妻。她从尉氏起步,由起初的乐于助人、热心公益事业,到之后东渡日本追寻真理,完成了从乐善好施的“一品命妇”到投身革命成为辛亥女杰的华丽转身;她以一个女革命者侠肝义胆的卓越风采,赢得了“南秋(瑾)北刘(青霞)”的崇高声誉;她用自己慷慨豪歌的大爱情怀,在尉氏、在中州大地上成就了一次惊天地、泣鬼神的绝唱! 静下心来,我常陷入无限遐思:青霞女士,从安阳到尉氏再到东渡日本,你单薄的女儿之身迈出的步履那么铿锵、坚实。一路走来,你行走得累吗?当你镇静面对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冯玉祥将军坚持将百万家产捐献辛亥革命事业时,你这一代女杰心中该澎湃着怎样的一腔豪情?! 于是,我便有这样的意念:一定要在自己负责尉氏县文化工作期间,建成刘青霞故居纪念馆;出版一部由开封知名作家和当地有影响的文学工作者广泛参与的有深度、有厚度的文学作品集《漫话刘青霞》,立体地、全方位地宣传和赞颂刘青霞。 感谢河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庚香在豫剧《刘青霞》新闻发布会上对刘青霞给予的高度评价:“刘青霞生活在清末民初,她放弃富贵和安逸,为解除民族的苦难而不惜钱财和性命,面对保守势力的威逼仍矢志不移,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上空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感谢河南省旅游局、河南省文物局、开封市旅游局、开封市文物局等单位领导的鼎力支持,才使我们有机会、有力量对刘青霞故居“师古堂”修葺一新。在此基础上,刘青霞故居纪念馆已经建成并即将开馆迎宾。 感谢从尉氏走出的一代“梅花王”、著名书画家王成喜先生 在百忙中为刘青霞故居纪念馆题匾。 在2012年新春,中共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专程到刘青霞故 居调研。当我向祁书记汇报正在筹建的刘青霞故居纪念馆时, 祁书记殷殷嘱咐:“抓紧建成。” 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河南省豫剧三团团长汪荃珍两次亲 率本团演艺人员到刘青霞故居体验生活。一部由开封市委、市政府与河南省豫剧三团联合倾力打造、由汪荃珍领衔主演的、高品位的大型豫剧《刘青霞》已开始公演,且引起强烈反响,受到领导、专家和观众的赞扬。 中共尉氏县委书记范付中、县长韩治群等领导,多次到刘青霞故居调研并对维修、布展作出具体部署。 2012年一个桃红柳绿、阳光灿烂的春日,当我把这部充满着作家们记述、讴歌、赞美刘青霞激情的书稿送往河南文艺出版社时,我的心情颇不平静!河南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王国钦先生,不仅是我在尉氏三中读书时的同学,而且也是从尉氏大地走出来的一位著名诗人。当他看到这部书稿之时,激动之情、欣喜之意不禁油然而生。在去年辛亥革命诞辰100周年之际,他就曾把《辛亥女杰刘青霞》一书列为“辛亥风云三人行”之一予以出版。他对本书的内容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表示自己要亲任责编,以表达对青霞女杰的敬意和对故乡文化事业的支持! 有这么多领导、作家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我们对本书的出版和对青霞故居的建设更加充满了信心!我县文史专家、刘青霞的研究者于中华同志,多年来坚持潜心发掘刘青霞的事迹,我们也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愿《漫话刘青霞》一书的出版,使愈来愈多的人知道尉氏有一种高尚、厚重的青霞精神;有一种大爱无疆、天下为公的青霞精神;更愿这种青霞精神早日走进亿万人的心灵深处!
仝伟平 : 尉氏县洧川镇人,先后任尉氏县委宣传部新闻科长、常务副部长,县文化旅游局局长等职,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多年来,先后在中央、省、市报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100多万字,其中在《光明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开封日报》发表一版头题100多篇,有多篇作品获国家、省、市报刊好新闻、文学奖。被开封市委、市政府授予开封市首届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被开封市委宣传部、开封市委人才工作办公室、开封日报社评选为开封市首届50位风云人物之一。
序品读青霞走进故居四季从富豪到高贵有多远青霞之桥走近刘青霞站在侠女遗像前安阳·尉氏·开封——刘青霞瑰丽传奇的人生轨迹霞光中,那双凛然而淡然的眼睛我心中的刘青霞一面师古堂前忆女杰与刘青霞话慈善蜡梅感悟刘青霞忆曾婶祖母刘青霞女士品读刘青霞在家不为居家计处世常存出世心霞光万道诗说青霞尉氏刘青霞纪念馆开馆感怀(附:唱和作品五首)财富写给蜡梅写给你谒刘青霞故居异样的霞光长相思·刘青霞故居有思师古堂观梅有感游尉氏刘青霞故居有感新词·霞蔚柳青(外一首)——瞻仰刘青霞故居蜡梅花开了刘家大院怀古(外二首)刘青霞故居(组诗)忆青霞刘青霞吟悼青霞彩霞——致刘青霞赞歌,为辛亥女杰刘青霞而唱附 录青霞纪略从豪门之女到巾帼英雄辛亥女杰刘青霞与她创办的“华英女校”刘家大院与刘青霞故居
品读刘青霞 仝 帅 不知道刘青霞在弥留之际,她会怎样回忆自己的一生?! 刘青霞出身官宦之门,从小知书达理。即便是从我们普通人的立场推测,这样的大家闺秀一生的追求必然在于相夫教子,顺奉舅姑。然窥其一生,南北奔走,东渡日本,兴办学校,支援革命,似乎并不像一个标准的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女性。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反差?更让人好奇的是,她一生到处奔走呼号的原因和意义究竟是什么?又是什么给了她这样雄浑的魄力与不竭的动力? 我们的猜测或许可以从她的家庭开始。我注意到,每一篇介绍刘青霞的资料,都不忘提及她的丈夫。不仅如此,还会有冗长的文字叙述其丈夫多么富可敌国,生活多么纸醉金迷、骄奢淫逸。与其相比,仿佛刘青霞的形象会因此高大许多。可是我倒觉得,刘青霞丝毫不会因为这个丈夫的富有感到一丝一毫的幸福。恰恰相反,也许这正是她无尽苦楚的来源和一生奔走的动力。 刘青霞从小饱读诗书,自然明事理、晓善恶,家中父兄都勤政爱民,受人尊敬。这样环境培养出的刘青霞自然是有着卓尔不群的气质和品格。如此,我们不难想象:起初,在花轿悠悠、唢呐声声中出嫁的刘青霞,心中肯定怀揣着与夫君琴瑟和谐、白头到老的美好意念,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无限憧憬……但当刘青霞嫁到刘家,看到丈夫在家里昏天黑地、纸醉金迷、无所事事之时,内心的震惊与悲哀便可想而知。也许正是从那时开始,刘青霞开始认识到:富贵与贫穷的真正差别,只在于知识。一个愚昧的富翁,跟一个流浪汉相比,在内心世界没有丝毫差别。正因为如此,刘青霞大力创办学校,鼎力支持教育,希望知识的火种在广大民众中播撒,能够被更多的人所接受,被更多的人所掌握,希望能够因此而扫除愚昧、推行教化。她觉得,无论贫穷还是富有,都应该学习知识,明辨善恶。丈夫因吸食鸦片而早死,更是刺激了刘青霞的神经,更让她觉得普及知识、兴办教育刻不容缓。也正是基于此,刘青霞一生为推进教育而努力,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比起投身教育,刘青霞更大的贡献还在于对革命酌全力支持。究其起因,我们不得而知。但细细分析可知,由于刘青霞乐善好施,经常救济穷人,了解百姓疾苦,她必定从百姓的艰辛生活中看到了贫困的根源——制度的落后与腐朽。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好地生活,她毅然决然与“诰命夫人”的荣耀决裂,大力支持革命,为此东渡日本面见中山先生,又将全部家产捐为国有以支持新民国的建设。以一己之牺牲,换天下之幸福,其心让人敬佩,其意令人赞叹。 同时,我们还会惊讶地发现:她投身教育志在提升公众之素质,支持革命志在中华之繁荣。而她为此所做的努力甚至牺牲,更是常人难以理解的。她本可以安逸地做一个地主夫人,尽享荣华富贵。由于社会的动荡和家庭的破碎,使她无心眷恋安逸,奋起追逐时代的潮流,义无反顾地扛起了社会进步的大旗。她堪称清末开明地主阶级的一个典型缩影!值得一提的是,她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之心,她那捐出全部家产的魄力与勇气,让许多进步人士自觉汗颜。 官方对刘青霞的评价是教育家、革命家。可是我想,对于刘青霞自己来说,茕茕孑立、郁郁寡欢的她,在安阳娘家临终前,回忆一生,也许她想到的不是那些光环,也许仅仅是出嫁时,对夫君的期许和对未来的那一丝幻想与忐忑…… 仝帅 河南尉氏人,1990年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现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漫话刘青霞》的主编仝伟平希望此书的出版,能使愈来愈多的人知道尉氏有一种高尚、厚重的青霞精神;有一种大爱无疆、天下为公的青霞精神;更愿这种青霞精神早日走进亿万人的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