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关税理论政策与实务

王普光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9-05  

出版社: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作者:

王普光  

页数:

545  

字数:

4510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教材根据海关总署教育处1992年审订的大学本科海关管理专业关税课教学大纲编写,并经海关总署关税司审定,作为大学本科关税专业课正式教材和海关干部进修关税课培训教材。自1993年本教材出版以来,被国内一些中、高等财经院校采用作为教材或参考教材,受到海关公务员和各界读者的好评。1994年获得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经济类一等奖。1995年获海关总署优秀教材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海关管理法制化不断深入,海关管理也正在逐渐与国际惯例接轨。考虑到海关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实践的变化以及关税理论的发展,我们决定对原教材进行修订。  在修订过程中,在原教材上篇的基础上作了改写,并补充、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在重新编写下篇内容时,力图运用法学原理阐述、分析现行关税法律、法规,同时将原教材下篇的关税实务改称为关税制度,并对体例作了较大调整。由于此次出版为修订,故仍采用原教材的名称。新编教材与原教材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一、新教材在体例上仍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关税理论与政策,讲授乒税经济理论与政策;下篇为关税制度,讲授关税法律制度。  二、上篇关税理论与政策在体例上增为七章,同时将原教材上篇内容重新编排。其中,将原教材下篇中我国关税政策并入上篇关税理论与政策,将原教材上篇第五章关税制度编入下篇关税制度,以使内容与体例更加一致。同时,将原教材分别在第四章中的有关西方经济学对关税经济效应分析的内容与第一章中关税的职能作用合并,作为第二章。  三、对第六章第二节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以及第三节的普遍优惠制的内容,根据近年来的变化作了重新编写。  四、下篇关税制度部分,根据我国现行海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海关征税工作的实践,以及作者近来对关税制度研究的新成果,对原教材的大部分内容进行重新编写。未重写部分也作了补充和修订。  五、将原教材上篇第五章关税制度的内容分别并入下篇相关各章,以便于读者对我国关税制度与国际海关制度与惯例加以比较。新增关税保全与关税强制执行一章,以使内容更加完整。  六、删除原教材第十一章入境旅客行李物品和个人邮递物品的进口税。  本次修订改由何晓兵副教授担任主编。参加本次修订的有王普光、何晓兵和李毅。上篇由王普光、何晓兵和李毅共同编写,下篇由何晓兵编写。

书籍目录

上篇 第一章 关税综论  第一节 关税的概念  第二节 关税的分类  第三节 关税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章 关税的性质  第一节 税收的性质  第二节 关税在税收中的类属和特性  第三节 关税收入的来源与税负的转嫁  附录 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 第三章 关税的职能与作用  第一节 进口税的职能与作用  第二节 出口税的职能与作用  第三节 关税发挥作用的条件与关税的局限性  第四节 关税措施与非关税措施的比较  附录一 贸易条件  附录二 米德的提供曲线 第四章 关税政策  第一节 关税政策与对外贸易政策  第二节 重商主义时期及其以前的关税政策  第三节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关税政策  第四节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关税政策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的保护关税政策  第六节 保护关税政策的理论  第七节 决定关税政策的主要因素 第五章 关税的保护程度  第一节 关税水平  第二节 名义保护率  第三节 有效保护理论  附录 我国主要年份的加权平均关税水平 第六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间的关税合作与斗争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关税政策的发展变化  第二节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世界贸易组织  第三节 特惠关税的新发展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关税同盟理论  第五节 海关合作理事会与世界海关组织 第七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税政策  第一节 旧中国的不自主关税  第二节 新中国建国初期独立自主的关税政策  第三节 改革开放的关税政策  第四节 中国当前关税工作的任务与关税的作用下篇 第八章 关税制度总论 第九章 关税纳税义务人 第十章 海关估价制度 第十一章 关税税率的适用 第十二章 关税减免 第十三章 差别关税 第十四章 关税征纳程序 第十五章 关税保全与关税强制执行 第十六章 海关征收进口环节国内税 第十七章 关税纳税争议及其复议 附录:主要关税法令文件选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关税理论政策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