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家畜寄生虫学

孔繁瑶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7-09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孔繁瑶  

前言

本书是1981年出版的《家畜寄生虫学》的修订本。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作者的思想上还存在着许多局限性,如内容上过分地偏重农业家畜的寄生虫,对伴侣动物和野生动物的寄生虫几乎只字不提;再如,那时检索文献的手段还很落后,参考书奇缺,为了学生学习上的方便在内容上出现了求多求全的弊病,如此等等,针对第一版中的缺点和问题,这个修订本改动如下:1.在内容的选择上,紧紧把握住服务于培养兽医师(而不是培养寄生虫学家)这个宗旨;2.针对农牧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拓宽一些内容,也压缩一些内容,如增加了伴侣动物、实验动物、野生动物和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压缩了对某些农畜寄生虫病的繁冗的叙述;3.力求反映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寄生虫学领域的新成就;4.鉴于抗寄生虫药的发展极快,剂型复杂多样,似无对原料药作过多阐释之必要,故此删去了第一版中的药物篇,而代之以一个药物一览表;5.体例完全以寄生虫的分类为基准。对个别分类地位有不同意见的虫种,一般按照习惯的做法或照顾学习的方便予以安置。例如,膨结线虫,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应属于无尾感器类,应和毛尾线虫并列,并独立于其它各种线虫之外。但也有些学者认为膨结线虫的外部和内部特征相似于蛔虫,应与蛔虫并列。遇此情况,我们就从病原体之重要性和学习上的方便进行编排,而不完全依分类而定了。写作分工如下:总论和线虫病由孔繁瑶编写;吸虫病和绦虫病由周源昌编写;蜱螨和梨形虫病由李德昌编写;昆虫、鞭毛虫病和技术篇由汪志楷编写;孢子虫病由蒋金书编写;殷佩云编写了线虫和原虫病中的部分内容。伴侣动物与野生动物寄生虫病引用了林昆华的部分资料。以上系一大体分工,互有穿插的部分不再一一赘述。

内容概要

内容简介
《家畜寄生虫学》第二版系为高等农业院校兽医专业学生编写的一本教材,是《家
畜寄生虫学》1981年版本的修订版。本书内容包括总论(寄生虫学基本理论)兽医蠕
虫学、兽医昆虫学
兽医原生动物学和技术共5篇。下分19章,分别讲述寄生虫与宿
主的关系,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与地理分布,寄生虫病的免疫与防治措施,吸虫病、绦
虫病、线虫病、棘头虫病、蜱螨、昆虫、鞭毛虫病、梨形虫病、孢子虫病、寄生虫病的实验
诊断技术,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观察方法等内容。书末附有抗寄生虫药物一览
表和各种宿主的寄生虫名录。本书的读者对象,除高等农业院校兽医专业学生外还
可以供作兽医寄生虫学的科研人员、教师和临床兽医工作者的参考书。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第一章 寄生虫与宿主一、寄生虫的类型二、宿主的类型三、寄生虫感染的来源和途径四、寄生生活的建立五、寄生生活对寄生虫的构造、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外界环境对寄生虫的影响;寄生虫间的相互影响六、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影响第二章 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和地理分布第一节 流行病学一、流行病学的定义二、流行病学的内容第二节 地理分布第三章 寄生虫病的免疫一、获得性免疫的类型二、获得性免疫的效应机制三、寄生虫感染的变态反应四、寄生虫的免疫逃避第四章 寄生虫病的防治措施第五章 寄生虫学的发展状况和我国在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方面的成就第六章 寄生虫的分类和命名规则第二篇 兽医蠕虫学第七章 吸虫病第一节 绪论一、吸虫的形态和生理二、吸虫的发育三、吸虫的分类第二节 片形吸虫病一、片形吸虫病二、姜片吸虫病第三节 后睾吸虫病一、华支睾吸虫病二、猫后睾吸虫病三、鸭后睾吸虫病四、鸭对体吸虫病五、次睾吸虫病六、微口吸虫病第四节 歧腔吸虫病一、歧腔吸虫病二、阔盘吸虫病第五节 分体吸虫病一、日本分体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病)二、东毕吸虫病三、毛毕吸虫病(鸭血吸虫病)第六节 前后盘吸虫病第七节 棘口吸虫病第八节 前殖吸虫病第九节 双士吸虫病第十节 背孔吸虫病一、纤细背孔吸虫病二、槽盘吸虫病第十一节 环肠吸虫病第十二节 并殖吸虫病第十三节 异形吸虫病第四节 双穴吸虫病第五节 枭形吸虫病第八章 绦虫病第一节 绪论一、绦虫的形态和生理二、绦虫的发育三、绦虫的分类第二节 带绦虫蚴病一、猪囊尾蚴病二、牛囊尾蚴病三、细颈囊尾蚴病四、羊囊尾蚴病五、豆状囊尾蚴病六、链尾蚴病七、脑多头蚴病八、连续多头蚴病九、斯氏多头蚴病十、棘球蚴病第三节 裸头绦虫病一、马裸头绦虫病二、莫尼茨绦虫病三、曲子宫绦虫病四、无卵黄腺绦虫病第四节 戴文绦虫病一、鸡赖利绦虫病二、节片戴文绦虫病第五节 双壳绦虫病第六节 膜壳绦虫病一、剑带绦虫病二、皱褶绦虫病三、禽膜壳绦虫病四、鼠膜壳绦虫病五、猪伪裸头绦虫病第七节 中绦绦虫病第八节 双叶槽绦虫病一、宽节双叶槽绦虫病二、孟氏迭宫绦虫病第九节 小舌绦虫病第九章 线虫病第一节 绪论一、线虫的形态二、线虫的分类三、线虫的发育第二节 蛔虫病一、猪蛔虫病二、犊新蛔虫病三、马副蛔虫病四、犬、猫蛔虫病五、熊猫蛔虫病六、鸡蛔虫病七、异尖线虫病第三节 尖尾线虫病一、马尖尾线虫病二、异刺线虫病三、兔栓尾线虫病四、鼠蛲虫第四节 杆虫病第五节 圆线虫病一、马圆线虫病二、夏伯特线虫病三、网尾线虫病四、原圆线虫病五、猪后圆线虫病六、广州管圆线虫病七、毛圆线虫病八、钩口线虫病九、食道口线虫病十、鲍杰线虫病十一、猪冠尾线虫病十二、禽比翼线虫病第六节 毛尾线虫病(毛首线虫病)一、猪、羊毛尾线虫病(猪、羊鞭虫病)二、禽毛细线虫病三、猪旋毛虫病第七节 旋尾线虫病一、马胃线虫病二、犬旋尾线虫病三、似蛔线虫病和泡首线虫病(猪胃线虫病)四、西蒙线虫病(猪胃线虫病)五、猪颚口线虫病(猪胃线虫病)六、骆驼副柔线虫病(驼胃线虫病)七、小钩锐形线虫病(禽胃线虫病)八、旋锐形线虫病(禽线虫病)九、四棱线虫病(禽线虫病)十、吸吮线虫病(眼线虫病)十一、孟氏尖旋尾线虫病(禽眼线虫病)十二、简线虫病十三、猫泡翼线虫病第八节 丝虫病一、牛、马丝状虫病二、马脑脊髓丝虫病(腰痿病)三、浑睛虫病四、副丝虫病五、牛、马盘尾丝虫病六、犬恶丝虫病七、猪浆膜丝虫病第九节 龙线虫病一、鸭、鸟、蛇线虫病二、麦地那龙线虫病第十节 犬肾膨结线虫病第十章 棘头虫病第一节 棘头虫的一般形态与生物学第二节 猪大棘头虫病第三节 鸭多形棘头虫与细颈棘头虫病第三篇 兽医昆虫学第十一章 蜱螨第十二章 昆虫第四篇 兽医原生动物学第十三章 概论第十四章 鞭毛虫病第十五章 梨形虫病第十六章 孢子虫病第十七章 猪小袋纤毛虫病第五篇 技术第十八章 家畜寄生虫病的实验诊断技术第十九章 寄生虫标本的采集、保存和观察方法附录索引参考文献彩图

章节摘录

插图:第一章寄生虫与宿主一、寄生虫的类型由于寄生虫一宿主关系的历史过程的长短和相互间适应程度的不同。以及特定的生态环境的差别等因素,使这种关系呈现多样性,从而也使寄生虫显示为不同的类型。专性寄生虫有些寄生虫只寄生于一种特定的宿主,对宿主有严格的选择性。例如,人的体虱只寄生于人,马的尖尾线虫只寄生于马属动物等等。这种相互间都具有严格的特异性的情况,称之为某种寄生虫是某种宿主的专性寄生虫和某种畜主是某种寄生虫的专性宿主。但这种专一性在某些寄生虫或宿主,在某种特殊的情况下。不是绝然不变的。譬如有时给宿主去除脾脏或施行免疫抑制处理时,可以使它们感染从来不感染的寄生虫,这就使某些专性寄生虫失去了它们的专一性。多宿主寄生虫有些寄生虫能寄生于许多种宿主,如肝片形吸虫可以寄生于绵羊、山羊、牛和另外许多种反刍兽,还有猪、兔、海狸鼠、象、马、犬、猫、袋鼠和人等多种动物。寄生虫的这种多宿主性导出了人畜共患病的概念,已如前述。有一些多宿主的寄生虫在宿主与宿主之间通过一种媒介传播。例如,伊氏锥虫可以寄生于马、牛、水牛、骆驼和象等多种家畜和野兽(还可以感染鼠、兔、犬、虎等多种动物),在天然情况下,宿主与宿主之间的传播是通过虻和螫蝇等吸血昆虫(媒介)进行的。又如杜氏利什曼原虫,寄生于人(引起黑热病)以及犬、狼等肉食兽和一些啮齿动物,在这些宿主之间的传播是靠白蛉进行的。这一类的例子很多,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多宿主寄生虫。多宿主寄生虫(包括各种类型的人畜共患病),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现象,它们涉及到多种脊椎动物,有时包括人,有的还包括一种或几种节肢动物(媒介),最后还必定要联系到它们共同的外界环境。这样一个复合的整体,其各部分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必定要引导人们走向对宿主一寄生虫关系之生态学和进化观的深入研究。有的研究者提出说,对宿主最缺乏选择性的多宿主的寄生虫,是最富于“流动性”的,对它们的动态的研究,具有理论的和实际的双重意义。


编辑推荐

《家畜寄生虫学(兽医专业用)(第2版)》:中华农业科教基金资助图书,1998年获国家教育委员会全国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家畜寄生虫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