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释难(增订本)
1998-03
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
李鼎
无
目录
1.“血气”和“气血”的意义有何不同?
2.“脉”是怎样分化为“经”、“络”等名称的?
3.十二经脉是怎样命名的?有何演变?
4.脏腑分阴阳,与经脉的对应关系如何?
5.何谓十二经别?其作用与临床意义怎样?
6.十二经别与十二络脉有何异同?
7.《灵枢》与《难经》所载十五络有何不同?如何理解?
8.为什么足太阴脾经既有“足太阴之络”又有
“脾之大络”?
9.肌肉、筋肉、分肉、月�肉的区分意义如何?
10.何谓十二经筋?它与经脉有何不同?
11.经筋的作用、病候及治疗特点怎样?
12.何谓皮部?其临床意义如何?
13.“关、阖、枢”还是“开、阖、枢”?
14.皮部的命名对六经辨证有何启示意义?
15.何谓“支节”和“三百六十五节”?
16.十二经血气多少的记载何以有不同?以何者为合理?
17.如何理解气血多少和“出气”、“恶气”的意义?
18.何谓得气?针刺要得什么样的“气”?
19.何谓“是动、所生病”?有哪些不同的解释?
20.《脉书》“十一脉”与《灵枢》所载有哪些不同?
区分意义如何?
21.为什么六阳经不说主“腑”所生病?
22 为什么《脉书》中称手三阳经为“齿脉”“肩脉”、“耳脉”?
23.为什么手三阳经分主“津”、“液”、“气”所生病?
24.为什么足阳明经主“血”所生病?
25.为什么足太阳经主“筋”所生病?
26.为什么足少阳经主“骨”所生病?
27.“十一脉”与“十二经脉”比较相差哪一条?
28.手太阴肺经何以“起于中焦”?
29.手少阴心经的无穴通路有哪些特点?
30.足阳明胃经为何循行于胸腹?
31.胸腹部如何定线和分经?各书记载有哪些不同?
32.手、足少阳经在肩、颈部是怎样交叉的?
33.为什么说耳、目为“宗脉之所聚”?
34.对“心系”有哪些不同的解释?
35.何谓“目系”?有哪些经络通过?
36.嗌、咽、喉、肺系、颃颡的具体部位和经络联系如何?
37.督脉的命名含义如何?为什么又称“阳脉之海”?
38.督脉的循行分布有哪些特点?
39.督脉“合篡间,绕篡后”是什么意思?
40.任督脉与营气的运行方向如何?
41.“导引本经”是什么意思?
42.为什么胃与冲脉都称为“五脏六腑之海”?
43. 为什么称冲脉为“经络之海”、“十二经之海”和“血海”?
44.冲脉是“并少阴之经”还是“并阳明之经”?
45.带脉的循行与各经脉的关系如何?
46.阴阳跷脉的循行与卫气的关系如何?
47.为什么说阴阳维脉“不环流灌溉诸经”?
48.叶天士为什么说“病久入络”?
49.为什么提出“厥阴之阳”?
50.为什么说“八脉隶乎肝肾”?
51.《素问 刺腰痛篇》诸脉的实际意义如何?
52.八脉如何交会八穴?
53.什么是交会穴?它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54.“负阴而抱阳”与“背为阳,腹为阴”之说何以有不同?
55.为什么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56.背俞穴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各家定位有哪些不同?
57.募穴是怎么确定的?有何特点?
58.华佗夹脊穴如何定位?与背俞穴有哪些不同?
59.藏医所论的“俞”、“膜”和“脉”的特点如何?
60.针灸经络与印度佛经的关系如何?
61.“四大”与“四百四病”之说从何而来?
62.水沟穴的急救作用有哪些?
63.风池、风府、风门三穴的治疗作用有何异同?
64.何谓“惺惺”及“惺惺穴”?
65.天容穴的归经有何演变?
66.廉泉穴有几?其归经与定位如何?
67.“膏肓”名词的演变及其应用在腧穴中的意义如何?
68.为什么说“膏盲补虚劳”?
69.盲门穴主治“乳余疾”等,如何理解?
70.贲门、幽门、阑门、魄门的意义与穴位的关系如何?
71.“命门”名称是怎么来的?有哪些含义?
72.与脐相平的穴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
73.气海穴与膻中穴的治疗作用有何异同?
74.为什么关元穴有扶阳固脱的作用?
75.真气、元气、原气与原穴的关系如何?
76.十二原是怎样提出来的?有何重要性?
77.何谓“标本”、“根结”?两者有何异同?
78.标本理论对临床取穴有何指导意义?
79.“中气穴则针游于巷”是什么意思?
80.何谓“四关”?其重要意义何在?
81.各经五输穴何以都起于四肢末端?有何含义?
82.五输穴的脉气流注与经脉走向有否矛盾?
应如何理解?
83.为什么说“六府皆出足之三阳,上合于手”?
84.为什么有同名穴?相互之间有何联系?
85.《内经》《难经》关于五输穴的选用有哪些方法?临床上
如何运用?
86.何谓“子母补泻法”?临床上如何应用?
87.如何理解《难经》所说的“当刺井者,以荣泻之”?
88.为什么《灵枢・本输》未载手少阴经穴?
89.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四穴的主治作用有何异同?
90.《难经》所载八会穴的临床意义如何?
91.十六郄穴的主治特点如何?
92.《四总穴歌》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临床应用有何发展?
93.足三里穴有哪些治疗作用?
94.为什么说“面口合谷收”?
95.为什么说内关、公孙“合于心、胸、胃”?
96.怎样理解“头项寻列缺”?
97.怎样用至阴穴纠正胎位?其机理如何?
98.清冷渊与青灵两穴的演变关系如何?
99.少府和蠡沟的主治症何以会相同?
100.子午流注针法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101.马丹阳与“天星十二穴”有何关系?
102.何谓担截法?如何应用?
103.为什么说“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
104.《灵枢》和《素问》解释“徐而疾则实,疾而徐则虚”
有何不同?
105.针刺补泻是怎样“从卫取气”、“从营置气”的?
106.何谓“迎随”?具体方法有哪些?
107.针刺中如何分“三才”?它与《内经》、《难经》
理论有何联系?
108.针刺补泻法与轻重刺激的关系怎样?
109.“平补平泻”有哪几种解释?
110.如何理解《席弘赋》所说的“左右捻针寻子午”?
111.掌握针刺深浅的依据有哪些?
112.“巨刺”和“缪刺”有何异同?
113.如何分析《灵枢・官针》中的三种“输刺”?
114.何谓“五态之人”?与针刺的关系如何?
115.怎样分析“五邪之刺”?其临床意义如何?
116.“烧山火”、“透天凉”手法的具体操作和研究
情况怎样?
117.何谓“龙、虎、龟、凤”四法?怎样运用?
118.什么叫接气通经法?
119.艾灸法怎样分补泻?
120.“八木之火以灸”是什么意思?
121.“炊灼九窍而定经络”一语如何理解?
122.为什么说王惟一“尤工厉石”?
123.皮刺法的由来和理论依据怎样?
[附篇1]关于原穴、原气和神气关系的探讨
[附篇2]《脉书》臂五脉与手六经及其经穴主治关系
的分析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