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社会学
2001-9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缪建东
306
251000
无
中国深厚的教育文化传统中包含了优秀的家庭教育的成分。如何挖掘、整理这笔丰富的资源,创造出新的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家庭教育文化是我们肩负的重要使命。一段时期以来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注重外来理论的引进、移植,用西方的理论、模式研究中国问题,忽视创新、发展,不注重在自己民族文化背景下提炼、发展教育理论,使得教育理论研究缺乏个性,本土意识淡薄。为克服这一偏向,本书拟从家庭教育这一现象入手,为教育理论的“中国化”作一点尝试。 家庭教育的学科位置在哪儿?长期以来人们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停留于现象的描述与总结,家庭教育学科的基本概念、范畴、原理缺乏严密的科学性与逻辑性。体系庞杂,内容混乱,专业术语贫乏,理论解释乏力,对未来的预测、对现实的批判比较薄弱,学科结构缺乏应有的理想范型。本书拟对这些问题作一粗浅的、社会学的探讨,以便为丰富和建立家庭教育社会学学科体系贡献绵薄之力。 家庭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实践形式。家庭教育包含十分复杂的成分,有显性的教育,如父母有意识、有目的的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也有隐性的教育,如蕴含于家庭文化、亲子关系、家庭互动等等之中的教育影响。本书侧重于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分析隐藏于家庭内部与外部运动中的教育因素,揭示其联系,总结其规律。 家庭教育既涉及广阔的宏观社会文化历史层面,又深藏于细微复杂的运动着的家庭关系与家庭互动之中。本书正试图从这两个层面出发,探讨家庭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微观的角度侧重从亲子关系、家庭互动、家庭文化、家庭生态等维度去探究家庭变化、运作中的家庭教育的规律,从静态与动态的角度去探索家庭运动与家庭教育的必然联系。宏观的角度侧重从社会变迁、社会分层、家庭特殊结构、特殊类型等角度分析研究家庭教育的特色与走向。研究社会转型期我国的家庭及家庭教育的变化,从横向的层面进行比较与分析,揭示特定社会历史时期家庭变化及家庭教育的规律,探明转型期我国家庭教育的必然走向。
缪建东,男,1962年生。教育学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教育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育社会学、德育原理、家庭教育学等学科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承担国家“九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转型期我国家庭道德教育内容的研究”。曾在国内外有影响的
总序 引言 第一章 家庭教育社会学的性质与方法 第一节 家庭教育社会学的对象与性质 第二节 家庭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发展 第三节 家庭教育社会学的几种主要理论模式 第四节 家庭教育社会学的基本方法 第二章 亲子关系:家庭教育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亲子关系概述 第二节 亲子关系中的教育要素 第三节 亲子关系的传统文化及现实意蕴 第三章 家庭直动:家庭教育的基本形式 第一节 家庭互动概述 第二节 家庭互动结构中的教育要素 第三节 家庭互动过程中的教育机制 第四章 家庭文化:家庭教育的文化内涵 第一节 家庭文化概述 第二节 中国家庭文化的特征 第三节 中国的家庭教育文化第五章 家庭生态:家庭教育发生的基础 第一节 婚姻质量 第二节 生活方式 第三节 家庭居所第六章 社会变迁与家庭教育 第一节 现代化过程中美国的家庭及家庭教育 第二节 中国转型期的家庭及家庭教育 第三节 家庭及家庭教育的未来走势第七章 社会分层与家庭教育 第一节 社会分层概述 第二节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 第三节 富裕家庭与家庭教育第八章 特殊类型家庭教育 第一节 单亲家庭与家庭教育 第二节 重组家庭与家庭教育 第三节 离异家庭与家庭教育第九章 家庭特殊类型与家庭教育 第一节 冲突家庭与家庭教育 第二节 危机家庭与家庭教育 第三节 边际家庭与家庭教育第十章 理想家庭教育模式 第一节 良性亲子关系模式 第二节 有效的家庭互动模式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合理价值取向参考书目 后记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