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护理学基础

章晓幸 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1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章晓幸 编  

内容概要

为适应高职教育需要,在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毓教材编审委员会的领导下编写本教材,供高职护理专业、助产专业学生使用,供临广西壮族自治区护理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社区护士岗位培训教材。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本书编写采用每章节前有“学习提示”,后有“思考与练习”,便于学生抓住学习重点、掌握必须技能、寻求合适的学习方法、找到相应的学习资源,为学生建立了一条学什么、怎学、为什么的联想学习的道路。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传统编写的基础上,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增加了护理评估和健康教育的内容;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去粗取精,突出学生“必须够用”的原则;在护理操作技能上注意与医院的操作相衔接,吸收现代护理新技术,增加了输液微泵、静脉留置针、冰毯机的使用等等,以适应市场对护理人才的需求。 本书共21章,第一章至第六章,主要阐述护理学的概念、发展历史、现代护理的基本理论及与护理相关的人际沟通、健康教育的方法等,着重阐述了护理程序的理论和应用,为以后的学习作了铺垫。第七至第二十一章是基础护理部分,着重介绍了基础护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在章节的编写和内容的选择上作了较大的改进。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言第二章 现代护理学基本理论第三章 护理程序第四章 健康教育第五章 护士与患者第六章 健康与疾病第七章 环境第八章 医院及入出院护理第九章 病人的清洁护理第十章 感染的预防和控制第十一章 舒适第十二章 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观察和护理第十三章 饮食与营养第十四章 给药法第十五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第十六章 排汇护理第十七章 各种标本的采集第十八章 冷与热的应用第十九章 病情观察和危重症的抢救护理第二十章 临终关怀第二十一章 护理文件记录附录 护理文件记录格式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二)影响排便的因素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影响排便的重要因素。在焦虑、情绪激动或压力过大的状态下可使副交感神经兴奋,肠蠕动增加而致吸收不良、腹泻的发生;精神抑郁时,身体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少而导致便秘。2.饮食均衡饮食与足量的液体是维持正常排便的重要条件。有规律的进餐、足量的液体和食物纤维可有利于排便,减少水分在结肠内的再吸收,使大便柔软而能轻易排出。当摄食量过少、食物中缺少纤维或水分不足时,无法产生足够的粪便容积和液化食糜,食糜通过回肠速度减慢,时间延长,水分的再吸收增加,导致粪便变硬,排便减少而发生便秘。3.活动活动可维持肌肉的张力,刺激肠道蠕动,从而维持正常的排便功能。任何原因造成的长期卧床、缺乏活动的患者,都会导致排便刺激减弱,出现排便困难。4.个人排便习惯个人的排便习惯不同也能影响正常排便。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自己固定的排便时间、姿势体位、使用某种固定的便具等。当这些生活习惯由于环境的改变,原来所维持的排便习惯破坏,就可影响正常排便。5.疾病肠道本身的疾病或身体其他系统的病变均可影响正常排便。如大肠癌、结肠炎可使排便次数增加;脊髓损伤、脑卒中等可导致排便失禁。此外,腹部的手术、肠道的梗阻、麻醉等均可使排便发生异常。6.药物某些药物的副作用能够影响正常排便。如麻醉剂或止痛药,可使肠运动能力减弱而导致便秘;缓泻剂可刺激肠蠕动,减少肠道水分吸收,促使排便。7.治疗和检查某些治疗和检查会影响个体的排便活动,例如腹部、肛门部位手术,会因为肠壁肌肉的暂时麻醉或伤口疼痛而造成排便困难;胃肠x射线检查常需灌肠或服用铁剂,也可影响排便。8.年龄年龄可影响人对排便的控制。婴幼儿在2-3岁前由于神经肌肉系统发育不全,不能控制排便。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蠕动减慢,而出现便秘,也可因肛门括约肌松弛导致排便失禁。(三)对粪便的观察粪便是食物经过消化吸收的代谢产物。小肠内容物到大肠内经吸收水分和细菌的分解等而形成固体状的粪团。人体在正常生理情况下,粪便的性状、颜色、气味、次数和量以及所含的混合物,可反映出整个消化系统生理活动的情况。因此对粪便的肉眼观察,可以及早发现和鉴别消化道疾患,有助于诊断和选择治疗、护理措施。1.正常粪便的观察成人每日排便1-3次,平均量为100~300g。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含极少量黏液,有时伴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粪便的气味是由于蛋白质经细菌发酵而产生。粪便的量和颜色随摄人食物的量及种类而变化,也可受药物的影响。


编辑推荐

《医学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系列教材•护理学基础》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护理学基础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