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走近科学家

黄健 中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2  

出版社:

中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健  

页数:

386  

内容概要

  《走近科学家》作者以工作中所接触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人物主线,以20世纪中国历史和世界科学发展现状为背景,用深情的笔触、流畅的语言,配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来记述23位中国两院院士的科学生涯、杰出贡献、治学经验、成长道路、成才环境、家庭生活和奋进向上的感人事迹,展示了院士们坚韧不拔地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体现了中国科学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品质,为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理解科学家、崇敬科学家,启迪心智和审视人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到院士们坚韧不拔、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执著追求的精神和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方法以及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科学的高尚品质。

作者简介

  黄健,男,1953年12月生,籍贯广东和平。编审。1982年毕业于广西大学机械工程系,1995年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1998年毕业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党校政治经济学研究生班。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  1969年起,先后在农村插队,工厂当工人,机关做宣传干事、共青团专职干部,大学做助教、讲师。1988年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总编辑、社长。主持编辑的“当代中华科学英才”丛书获中共中央宣传部首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研究》获第七届中国图书奖,“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获第三届国家图书提名奖,《太空·地球·人类》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国家重点建设工程”丛书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中国南方洪涝灾害与防灾减灾》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壮族医学史》获第四届国家图书提名奖,《奇妙的南极》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一等奖。  十多年来,先后在《博览群书》、《中国图书评论》、《著作权法》、《新闻出版报》、《学术论坛》、《沿海企业与科技》、《出版广角》等刊物上发表评论和文章30多篇。

书籍目录

题词 周光召 宋健 路甬祥序一 谈家桢序二 马庆生引子 石元春祖国·科学·真理--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杨振宁科学之光--回忆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严济慈裂变之光--回忆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 院士钱三强太空的萦梦--记中国导弹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 院士钱学森留得丹心报暖晖--记中国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钱伟长矢志不渝强国梦--记中国“两弹一星”功臣、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光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记中国泌尿外科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吴阶平揭开生命之谜--访中国遗传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谈家桢光学之魂--访中国光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春天的回眸--访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杨乐周口店北京人的发现--访中国旧石器考古学事业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 院士贾兰坡请历史不要忘记他们--访中国自动检测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嘉墀点燃绿色革命之火--访世界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筚路蓝缕赤子心--访研制中国“两弹”的实验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孝翱翔在真理王国中--访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此心日夜系三峡--访三峡工程技术总负责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历尽沧桑寻真理--访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选瑰丽的焊弧--访中国现代焊接理论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潘际銮中华神医--访世界断肢再植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中伟祖国的母亲--土地--访中国土壤学的杰出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大地的骄子--访中国现代经济与人文地理学的开拓者、中国科学院 院士吴传钧揭开脑的奥秘--记中国生理学的杰出学者、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雄里蓝色海洋之梦--访中国海洋药物学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 管华诗跋后记

章节摘录

  1996年5月,周光召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在此期间,周光召以邓小平同志关于倡导科学的论述为指导,充分发挥科协作为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反映科技工作者的呼声和建议,维护科学工作者的合法权益,努力为科技工作者服务,建设“科技工作者之家”,调动和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完成江总书记提出的“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于科教兴国的伟大事业”这项光荣的根本任务,在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和国际民间科技交流与合作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周光召还就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与战略、重大科技创新产业的外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启迪等重大问题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指出:21世纪初叶,将是中华民族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关键时期。中华民族的复兴要求科技先行,要求涌现出有世界领先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我国当前迫切要求解决的问题是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是将科技创新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同时,我国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更多更好的自主知识产权,需要振奋民族的自信心,实现以弱胜强、后来居上。因此,需要在中国的大地上出现重大的科学发现。  现在,中国正处于经济起飞的前夕,处于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社会对科技已有强大的需要。这种需求,正如恩格斯所说,将比十所大学更有力地推动科学的发展。  现在,是一个需要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伟大科学家、也一定能出现伟大科学家的时代,是有使命感和责任心的中国青年科学家建功立业的大好时机。只要充分发挥我们的智慧和主观能动性,选好发展战略的领头人,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做到以弱胜强,后来居上是完全可能的。  1998年3月,周光召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2000年10月,已是深秋的北京,处处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这是北京最美丽的季节。23日上午,我在中国科学院办公大楼里再次见到了办公厅主任李云玲女士,此时的办公大楼已修葺一新,更加庄严、雄伟和巍然。在这座神圣的科学殿堂里,我们一起美好地回忆了当年周光召院长、钱三强院士对科技出版工作的支持和关怀,李主任还介绍我认识科学院学部联合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希望我能多接触一些院士,多了解一些院士,多宣传科学家,以弘扬科学精神和传播科学知识。  在人类即将跨人21世纪的最后一个秋天的一个晚上,我决心要写这篇文章;在写作的过程中,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我的心情一直激动不已。当画上最后一个句号时,已是凌晨2点30分,但我仍没有倦意,我仍在沉思,眼前浮现的是伟大的科学人物,是他们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成就,这些珍贵财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最后,我引用中国科学院现任院长路甬祥院士的一段震撼人心的十分精彩的话作为本文的结语:“请历史记住他们!请读者记住他们!记住那些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诞生、第一枚导弹的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上天立下不朽功勋的科学家、指挥家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和管理工作者。”    在东吴大学生物系,外籍教员泰斯克讲授的“进货遗传与优生学”课是谈家桢在东吴大学学习时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一门课程,这对他毕生致力于遗传进化论和优生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他还如饥似渴地阅读了一大批关于进化论、遗传学和优生学等方面的书籍,达尔文的原版《物种起源》也就是在那段时间里读完的。他从这些书中,找到了“人是谁创造的”答案,并萌发了用遗传学原理改良人种的大胆设想。  谈家桢大学毕业时,获学校保送至燕京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闻名遐迩的美国摩尔根教授的弟子、一位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的教授李汝祺,开始了以亚洲瓢虫为实验材料进行色斑变异遗传规律的研究,并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了研究论文,通过答辩获得了硕土学位。  按照李汝祺的意见,谈家桢把硕土论文分成各自独立的三篇。其中两篇与李先生联名发表在《北平自然历史公报上》,另一篇是整篇硕士论文的核心部分,经李汝祺教授的推荐,直接寄往摩尔根实验室。  谈家桢非常敬仰遗传学泰斗摩尔根,希望有朝一日能成为摩尔根的学生。摩尔根审阅了谈家桢的论文,甚为欣赏这位中国青年研究者的才华。他把论文转交给他的助手、国际著名的群体进化遗传学家杜布赞斯基教授。杜氏也曾想利用瓢虫的色斑多态性进行遗传进化规律的研究,但一直未能如愿。谈家桢的论文令他十分高兴,他直接给谈家桢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表示对这个课题及已取得的成绩极为欣赏。后经摩尔根和杜氏的推荐,这篇论文在美国发表。自  此后,谈家桢与摩尔根及杜氏取得了联系。  研究生毕业前夕,谈家桢遇见了在协和医院工作的东吴大学姓施的老同学,谈家桢正准备离京返母校任教,这位同学在谈家桢的纪念册上写下了“中国的摩尔根”六个字。这不是简单的六个字,而是谈家桢为之奋斗了60年的座右铭。  1932年,谈家桢回到母校东吴大学生物系任讲师。这年夏天,他同父辈好友的女儿傅曼芸结为伉俪,并在校内租了一幢二上二下的楼房,夫妻俩过着宁静的小康生活。但他去摩尔根实验室深造的意愿从未放弃过。他直接写信给摩尔根,表达了自己的希望。不久,谈家桢接到了摩尔根的回信,表示五条件地同意他到摩尔根实验室攻读博土学位。   1934年,谈家桢西渡远洋,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生物学部摩尔根实验室深造,1936年获博土学位。他是经典遗传学创始人摩尔根的人室弟子,在继承发展摩尔根遗传学说方面有杰出的贡献:30年代,他开创性地从事果蝇种系进化和亚洲瓢虫色斑变异的遗传学研究,40年代提出了“异色瓢虫色斑嵌镶显性遗传理论”,在国际遗传学界引起巨大反响,受到高度重视和评价。  1937年,抗日烽火燃起。谈家桢怀着科字救国之心,返回祖国。在祖国,谈家桢一直致力于开拓中国的遗传学研究,竭尽全力,到处呐喊,活跃在学术界的第一线,培养了大批人才。他一生辛劳,把自己的毕生精力贡献给遗传学,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遗传科学的带头人。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走近科学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