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发现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黄庆达,张新卫 著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2  

出版社: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庆达,张新卫 著  

页数:

242  

内容概要

  《发现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中结合了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列举了大量的教学案例,而且大部分课例来自基层普通教师:有专题研究的课例,起点是模仿移植;有课题研究的课例,表现了一线教师的创造;有发现学习与其他学习模式结合运用的课例,体现了“教需有法,教无定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提倡给予学生恰到好处的教育。这些来自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对于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探索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同时对高校教育硕士专业的教学具有参考价值。我想,这应该与作者的工作经历有关,作者既从事过专门的理论研究,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具有较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较丰富的教学实践工作经验。  《发现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的运用》中提出了很多我们平时考虑不多、研究不够的问题,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例如,作者提到:将发现学习教学模式运用于课堂教学,形成的是一类教学方法,研究性学习是一类课程,一语道出了二者的区别;同时作者认为二者产生的思想基础都是重在创新意识的培养,重在体验。发现学习的方法有利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实施,研究性课程的实施更有助于学生发现与创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是一门科学  第二节 学习中的动机因素  第三节 教学与教学过程    第二章 发现学习  第一节 什么是发现学习  第二节 发现学习模式群的产生  第三节 发现学习的心理过程和教学过程  第四节 几种发现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三章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第一节 发现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  第二节 中学化学课“问题一探索”教学法  第三节 WebQuest在教学中的应用    第四章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  第一节 什么是接受学习  第二节 几种接受学习的教学模式  第三节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的比较  第四节 发现学习与接受学习在教学中的结合    第五章 发现学习与研究性学习  第一节 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第二节 发现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比较  第三节 发现学习的方法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运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活动是贯穿生命全过程的一项活动,也是认识世界、了解自然、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自然界拥有无穷的奥秘,要全面认识它,人们穷其一生都难实现。但通过学习,可以更多地认识世界、了解自然。因此,人类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学习。  第一节学习是一门科学  一、学习的定义  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活动。人类对学习的科学研究始于艾宾浩斯的记忆研究。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出现了许多流派。但对于“学习”的定义好像只能意会,难以言传。  什么是学习呢?学习是一项活动,任何活动都是有过程和结果的。心理学家从活动的结果对学习作出了界定。具有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家认为,“学习是指动物和人类的经验获得及行为变化的过程”。例如,两只鹦鹉,一只通过训练后,可以讲某一特定内容的话,而未经训练的那只,不会讲那句话。驯兽员训练动物后使动物出现的行为变化叫做学习。人类也是如此,经过滑冰训练的儿童在冰上行动自如,而未经训练的儿童在冰上寸步难行。  用行为的变化来定义学习,已成为我们的习惯。我们经常能看到,在同一班级中,同学们在老师的要求下做同一练习,有些同学通过练习,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家长、老师都表扬他们,认为他们学了。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发现学习在中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