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

汪海燕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3  

出版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作者:

汪海燕  

页数:

526  

字数:

416000  

内容概要

本文分为绪论、上篇和下篇。上篇考察历史上几种典型刑事诉讼模式在代表性国家的演进,其中重点分析影响或制约它们形成、转型的深层次因素。下篇考察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与几次转型,并思考了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前提和转型的方向,其中强调我国刑事诉讼模式实质性的转型,必须以改变规范权力的方式(实现法治语境)和建立体现非纯“功利观”的诉讼制度为前提。 本文以探寻制约刑事诉讼模式演化的因素为核心,其中考察的联结点主要有历史背景、权力结构(如多元利益团)、生产方式、时代思潮、文化传统以及法律移植等。

作者简介

汪海燕,1974年生,安徽省潜山县人。1993年至2000年至2003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中国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学研究所。曾在《中国法学》、《法学研究》、《政法论坛》、《法学》、《现代法学》、《法商研究》、《比较法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

书籍目录

绪论上篇 第一章 弹刻式刑事诉讼模式的形式 一、弹劾式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化——以古罗马为分析对象 二、弹劾式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以古日耳曼为分析对象 三、弹劾式诉讼模式的形成——以英国为分析对象 四、对弹劾式诉讼形成与演化的总结 第二章 纠问式诉讼形成与盛行 一、引言:弹劾式诉讼模式的淡出 二、纠问式诉讼在教会法中的兴起 三、纠问式诉讼在欧洲大陆世欲政权中的兴起 四、纠问式在世欲政权中的全面确立 五、法国确立纠问式的典型法令——1498年、1539年敕令 六、法国纠问式诉讼鼎盛之代表——1670年刑事诉讼敕令 七、法定证据制度 八、德国纠问式诉讼的兴起与盛行 九、对17世纪之前纠问式的评价 第三章 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形成——法国 一、纠问式诉讼衰亡的历史背景——17世纪英国与18世纪法国特定的历史环境 二、纠问式诉讼衰亡的思潮背景——启蒙运动 三、启蒙运动对刑事诉讼模式转型的影响 四、英国对抗式对法国的影响 五、反对改革纠问式诉讼的意见 六、法国刑事诉讼转型的选择——英国对抗式 七、法国诉讼模式转型失败后的再选择——职权主义诉讼模式 八、法国刑事诉讼模式转型对德国的影响及德国诉讼模式的演化 结语 第四章 英国对抗式诉讼的形成与演进 一、引言 二、纠问因素在诉讼中的增长 三、18-19世纪刑事诉讼及其诉讼模式分析 四、纠问式在英国没有盛行的原因分析 结语:英国刑事诉讼模式的走向 第五章 美国对抗式诉讼的形成与演进 第六章 前苏联强职权主义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进 第七章 日本混合式诉讼的形成与演进下篇 第八章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进(一)——纠问式诉讼 第九章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进(二)——形式上的职权主义 第十章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进(三)——强职权主义 第十一章 中国刑事诉讼模式的形成与演进(四)——以强职权主义为基调的混合诉讼 第十二章 我国刑事诉讼模式的选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 PDF格式下载



好书,思路清晰,脉络完整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