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伦理与金融

徐艳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  

出版社: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徐艳  

页数:

247  

字数:

195000  

内容概要

20世纪后期以来,金融领域中的不道德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迄今为止,金融领域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更为严重的是,金融业还常常被认为是一个与伦理道德无关的领域,甚至是充满了自私和贪婪的领域。然而,从金融市场的实践结果来看,主流经济学所倡导的没有伦理思考而只是追求经济单位自身利益最大化并用以推导经济学模式的惯性思维,已经受到了市场本身的严重挑战。 大量的事实证明,金融市场并不是一片净土,同样是道德与不道德的一片沼泽地,它既会内生出道德,也会内生出不道德。因为“金融界存在着使一些人牺牲别人而获利的足够机遇”。“金融涉及的是别人的钱,既然是别人的钱,那么它就会引起一些不道德行为。”从金融伦理)中突与矛盾的实证考察和分析中可以看出,金融伦理已经不是存在与否的问题,而是它不仅涉及金融市场的各方参与主体,还涉及金融服务、金融财务管理、金融制度、金融监管等诸多领域。其伦理状况不仅关系到微观个体的行为是否合情合理,而且还直接关系到金融市场的核心问题即公平与效率。忽视其存在,将会导致市场公信力下降,最终影响金融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金融市场的高效运行。因此,对于金融市场效率的高低不仅应该进行经济绩效的考量,还暗含着伦理价值目标的实现。亦即金融市场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需要有两只“ 看不见的手”:一个是经济准则,另一个则是伦理准则。而在前者的条件具备之后,效率高低的所有影响因素归根结底都落实到金融体系的参与者对金融伦理规范的尊重和自觉维护上。只有在金融伦理得到普遍尊重和维护后,金融市场才会增加参与者相互之间的信任与合作,否则。金融市场将由于不道德行为而变成不公平的游戏场所和严重侵权的集散地。金融市场效率的提高不可能脱离伦理与道德的支撑而独辟蹊径。金融市场只追求经济效率而无视伦理道德的观点是行不通的。 金融领域的伦理道德并不是无用之物,它是一种需要保护和积累的宝贵的社会资本。因此,衡量一个国家金融市场是否发达、是否有效的标准,固然离不开金融贡献率、融资规模与速度、金融商品的供给与需求以及规避风险的能力等财富和技术指标,但它也同样离不开信誉、信心、善良和正义等伦理状况指数。如果一个国家的金融市场仅仅在各种“硬件”上发达与先进,而在道德建设的“软件”上匮乏,而且两者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话,那么,将是十分危险和有害的。显然,金融市场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伦理道德秩序的建设也势在必行。

书籍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对象、范围及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和范围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和基本结构  1.3.1 研究思路  l.3.2 本书的基本结构 1.4 本书创新点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4.1 本书的创新之处  1.4.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第2章 金融伦理的相关理论与述评 2.1 经济、金融活动中的价值判断和伦理诉求 2.2 “理性选择”的伦理缺失 2.3 人类行为的动机分析  2.3.1 情感动机  2.3.2 机会主义动机 2.4 信息不对称与委托一代理模型  2.4.1 委托一代理的基本模型  2.4.2 代理人市场的声誉模型  2.4.3 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和信贷配给模型 2.5 金融市场的权益与效率  2.5.1 金融市场应该是一个“平整的游戏广场”  2.5.2 金融市场效率研究的缺憾第3章 伦理道德的经济学分析 3.1 伦理道德一般  3.1.1 伦理与道德的含义  3.1.2 伦理与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3.1.3 伦理道德的功能 3.2 伦理道德的供给与需求  3.2.1 伦理道德的商品性  3.2.2 伦理道德的供给及其决定因素  3.2.3 道德的需求及其决定因素  3.2.4 道德供给的稀缺性和需求的无限性与有限性 3.3 道德的生产要素特征  3.3.1 道德乃是一种潜在的、特殊的生产要素.  3.3.2 道德亦是一种无形资本  3.3.3 道德产品的双重属性——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 3.4 伦理道德的效用分析  3.4.1 效用与道德效用   3.4.2 道德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3.4.3 道德人的效用函数 3.5 伦理道德行为的博弈分析  3.5.1 “囚徒困境”的约束条件及其基本结论  3.5.2 “囚徒困境”在重复博弈中的道德双解一信任与合作 3.6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3.6.1 机会主义的概念  3.6.2 机会主义产生的原因  3.6.3 委托一代理人模型与道德风险  3.6.4 逆向选择模型  3.6.5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最优激励第4章 经济、金融与伦理 4.1 经济伦理的产生 4.2 经济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4.2.1 经济决定伦理  4.2.2 伦理道德又反作用于经济  4.2.3 经济增长与道德提升 4.3 市场经济条件下伦理道德的变迁  4.3.1 “美德伦理”向“规则伦理”的转变  4.3.2 “境界伦理”向“责任伦理”的转变  4.3.3 “身份伦理”向“契约伦理”的转变 4.4 经济活动中的伦理道德与法律 4.5 金融与伦理  4.5.1 金融伦理的必要性  4.5.2 金融领域的经济准则与伦理准则第5章 金融市场的伦理冲突与矛盾 5.1 金融市场概述  5.1.1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5.1.2 金融市场的功能  5.1.3 金融市场伦理分析概要 5.2 金融交易的诚信与欺诈  5.2.1 金融交易的特殊性与诚信准则  5.2.2 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伦理悖论—一欺诈 5.3 理性投资与社会责任投资  5.3.1 理性的辨析  5.3.2 理性的金融投资与社会责任投资  5.3.3 金融机构的伦理投资及其作用 5.4 逆向选择与我国银行信贷配给的变异  5.4.1 逆向选择与信贷配给  5.4.2 信贷配给的变异——贷款歧视:  5.4.3 贷款歧视产生的原因  5.4.4 贷款歧视的弊端 5.5 金融中介机构的机会主义行为  5.5.1 商业银行的机会主义行为分析  5.5.2 证券公司违规经营的成因分析 5.6 银行家的职业道德与金融犯罪  5.6.1 银行家的道德律  5.6.2 中国银行家的道德畸变考察  5.6.3 银行家道德沦丧的影响与危害  5.6.4 银行家道德状况的改善第6章 金融伦理与金融市场效率 6.1 金融市场效率及其衡量标准  6.1.1 金融市场效率的含义  6.1.2 金融市场效率的衡量标准 6.2 金融伦理与金融市场效率的关系  6.2.1 金融伦理是实现金融市场效率的基础和前提  6.2.2 影响金融市场效率的伦理约束第7章 金融市场金融伦理秩序的建立 7.1 金融市场信用的脆弱性决定了金融市场伦理的重要性 7.2 金融市场的道德责任  7.2.1 共同的善   7.2.2 弥补市场缺陷 7.3 建立金融伦理秩序的路径和方法  7.3.1 建立一种符合人性的自律机制和环境  7.3.2 完善长效性的惩罚机制  7.3.3 合理的制度设计  7.3.4 建立和完善必要的金融法律法规  7.3.5 严格有效的金融监管参考文献后记


编辑推荐

  《伦理与金融》是在作者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书中具体研究了:金融伦理的相关理论与述评、伦理道德的经济学分析、金融市场的伦理冲突与矛盾、金融市场金融伦理秩序的建立、中国银行家的道德畸变考察、金融伦理与金融市场效率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伦理与金融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