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财政与金融

刘邦驰//王国清 西南财大
出版时间:

2007-12  

出版社:

西南财大  

作者:

刘邦驰//王国清  

页数:

391  

前言

财政是国家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国家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两大重要工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化,财政与金融在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为适应2l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满足高等教育经济类专业教学和广大经济工作者学习财政金融理论,提高运用、驾驭财政金融工具能力的需要,根据我国经济改革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对2002年出版的《财政与金融》(第三版)教材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修改和更新。这本教材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当代财政金融理论、中国现行财政金融业务和财政金融法规为依据,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并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反映和阐述了财政、金融两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基本技能。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内容新颖实用,分析力求规范、简洁,语言通俗易懂。本教材由刘邦驰、王国清任主编,负责基本框架的整体设计。各章编写分工是:王国清(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一章,第七章,第九章汪孝德(教授)、周克清(副教授、博士)第二章,第三章叶子荣(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章汪叔九(教授)第五章,第六章周小林(教授、博士)第八章,第十六章程谦(教授)第十章,第十七章,第十八章刘邦驰(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十一章,第十二章耿虹(副教授,博士)第十三章管圣义(博士)第十四章武振荣(副教授)第十五章,第十九章廖常勇(副教授、博士)第二十章

内容概要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财政与税务系列教材:财政与金融(第4版)》以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当代财政金融理论、中国现行财政金融业务和财政金融法规为依据,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并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反映和阐述了财政、金融两门学科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以及必要的基本技能。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内容新颖实用,分析力求规范、简洁,语言通俗易懂。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财政概论第一节 财政的概念发展一、财政的一般概念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三、财政的公共性第二节 财政的本质一、从财政现象人手考察财政的本质二、财政本质特征的两个层次三、财政本质的一般特征四、财政本质的社会特征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和作用一、财政职能和作用的关系二、社会主义财政的职能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的作用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财政体系一、国家预算二、预算外资金三、国家信用第二章 财政支出第一节 公共产品与财政支出一、公共产品及其特征二、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条件三、公共产品与财政支出范围第二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与结构一、财政支出的分类二、财政支出的结构第三节 财政支出原则一、效率原则二、公平原则三、量人为出与量出为人原则第四节 财政支出规模分析一、财政支出规模的量度标准二、财政支出增长的理论分析三、影响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因素四、财政支出规模扩张的控制第三章 购买支出第一节 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一、行政管理和国防的属性二、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及其控制三、国防支出的内容及其管理第二节 科学、文教、卫生支出一、科教文卫的属性二、科学技术支出及其重点三、教育事业支出及其重点四、文卫事业支f{J及其重点五、科教文卫支出的管理第三节 发展农业支出一、农业经济的特殊属性二、政府发展农业支出的主要内容第四节 基础产业支出一、基础产业及其特点二、基础产业的属性及支出重点三、基础产业投资的管理第四章 转移支出第一节 社会保障的含义与特点一、社会保障的含义二、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三、社会保障的特点四、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五、社会保障制度的类型六、社会保险资金筹集模式第二节 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构想第三节 财政补贴一、财政补贴的性质和基本内窬二、财政补贴的功能和必要性三、财政补贴的改革第五章 财政收入第一节 筹集财政收入的原则一、发展经济,广开财源二、兼顾国家、生产单位、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三、效率与公平,合理负担四、内部积累为主,利用外资为辅第二节 财政收入来源构成一、财政收人的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二、财政收入的国民经济构成三、财政收入的社会经济所有制构成第三节 财政收入形式一、财政收入形式的选择二、财政收入形式的分类第四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一、财政收入规模受制约的因素二、财政收入占国民(内)生产总值的规模界限第六章 税收第一节 税收理论基础一、税收的特征和性质二、社会主义税收存在的条件三、社会主义税收职能四、税收的经济效应五、税收原则六、税收负担七、税负转嫁与归宿第二节 税收制度一、税收制度及模式二、税制构成要素三、税收分类第三节 流转额课税一、增值税二、消费税三、营业税四、关税第四节 收益额课税一、收益额课税的特点和作用二、现行收益额课税的税种第五节 其他税种课税一、资源税类二、财产税类三、行为税类第七章 国际税收第一节 国际税收的起源和发展一、什么是国际税收二、国际税收的起源和发展第二节 国际税收关系的内容一、税收管辖权及其类型二、国际税收涉及的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三、跨国关联企业征税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一、国际重复征税二、国际重复征税的原因三、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第四节 国际避税和反避税一、国际逃税二、国际避税三、反国际避税、逃税的措施第五节 国际税收协定一、国际税收协定的必要性二、国际税收协定的主要内容三、签订国际税收协定遵循的原则四、国际税收协定签订的程序第八章 非税收入第一节 国有资产收入一、国有资产收入的含义二、国有企业的分类三、国有企业与财政分配关系四、财政参与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制度五、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趋势第二节 国有资源收入一、国有资源的含义第九章 国债第十章 国家预算第十一章 金融概第十二章 货币和货币流通第十三章 中央银行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第十五章 政策性银行第十六章 中国的非现金结算第十七章 国际金融第十八章 保险第十九章 金融市场第二十章 财政金融宏观调控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六、税收负担税收负担简称税负,一般而言是指由于国家征税而给纳税人带来的利益损失或经济利益转移。它反映一定时期内,社会产品、国民收入在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税收分配数量关系和纳税人或征税对象承受税收的量度状况。税收负担作为税收分配范畴的核心问题,是研究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主要方向和起点,是国家研究制定和调整税收政策的主要依据。适度的税收负担是保证国民经济稳定、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税收负担水平的确定,既要考虑国家财政需要财政资金的数量,又要考察经济发展和纳税人可以承受的税收负担能力。影响税收负担的因素有四: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这是首要的制约因素。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人均收入较少,可供国家集中使用的国民收入也较少,税负水平只能很低。只有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且人均收入较多的情况下,税负才能达到较高水平。②国家职能范围。税收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国家职能与提供公共产品的范围必然影响总体税负的高低。一般而论,政府职能与提供公共产品较为广泛,税收承担筹集资金、调节经济任务较重的国家,国民收人税收负担率就要高一些;反之则较低。③经济体制。由于不同国家或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国家财政税收干预经济的广度和深度存在着差异,企业单位财权财力的大小也不相同,因而影响国民收入税收率的水平。④财政收入结构。如有的国家依靠国有企业上交的利润,有的国家过多地依赖债务收入等,在这些国家的税收负担率则表现出不会很高。(一)税收负担分类分析考察税收负担可以有不同的分类:(1)税负是否可以转移来考察,可以分为直接负担与间接负担。直接负担是纳税人直接缴于国库,全由自己承担,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一致。间接负担就是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负税人是间接负担者。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纳税人缴税于国库后,通过转嫁等方式最终将税收负担的一部分乃至全部转由他人负担;二是纳税人的税收负担不是因自己缴了税,而是他人缴纳税后,通过各种方式转移而来的税收负担,这在流转税中的消费税表现得明白一些。(2)税负可分为名义负担和实际负担。名义负担是指纳税人按税法规定应当缴纳的税款额所形成的税收负担。实际负担是纳税人实际缴纳的税款额所形成的税收负担。由于存在减免税、税基扣除等优惠以及管理的原因,纳税人的实际负担率一般低于名义负担率。(3)税负包括表象负担与实质负担。表象负担是经济单位及个人的收入因纳税而减少,可以用实物量或货币量确切地计算出来的税收负担。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财政与金融》是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财政与金融 PDF格式下载



适用,虽然是考查课,这里价最低,下次还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