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太湖茶俗

朱年 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6月1日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朱年 著  

页数:

207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茶”,作为一种亲和力极强的民俗礼仪,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它上达国家间的外交礼仪,下到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大众风俗。随着岁月的流逝,各种饮茶习俗也世代相传,生生不息。它们既有宫廷的华章和庙堂的雅乐,更有民间的山歌和乡郊的野曲;既有着厚重的历史积淀,又富含清丽的时代气息,熔民风、民情、民生于一炉。千百年来,茶美化生活,雅俗共赏,自始至终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生相伴;客来敬茶,以茶待客,也就成为中国这个东方礼仪之邦最普及也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礼仪和风尚习俗。 本书所要探讨的,正是有关太湖周边地区茶叶的种植、炒制、品饮,以及以茶为礼、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和以茶为市、以茶为肴,甚至以茶为“贡”的各种风尚习俗。作者对太湖周边的茶乡、茶区、茶园,作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田野调查。调查所得为本书的撰写提供了有益的素材。 古往今来,太湖地区一直是我国文化发达的地区。太湖茶文化,作为吴地文化和中华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同样源远流长。 本书所要探讨的,正是有关太湖周边地区茶叶的种植、炒制、品饮,以及以茶为礼、以茶会友、以茶待客和以茶为市、以茶为肴,甚至以茶为“贡”的各种风尚习俗。

书籍目录

一、世代传承的茶风茶俗——太湖悠久的茗饮之风 1. 太湖茶史茶俗寻踪 2. 吴地饮茶之风盛行 3. 一代茶圣的隐居地二、名茶的清香 名泉的清流——太湖名茶名泉 1. 精茗蕴香借水而发 2. 幽香四溢的太湖名茶 3. 芬芳甘洌的太湖名泉三、生态种植精炒制 茶农祈神保丰收——种植与采制中的茶俗 1. 生态植茶与祈祷神灵护佑 2. 洞庭碧螺春的采摘炒制习俗 3. 顾渚紫笋茶的采制与递贡习俗四、庙堂礼佛飘茶香 茶禅一味吃茶去——茶与宗教 1. 庙堂上茶“礼佛” 2. 参禅品茗的“径山茶宴” 3. 吴茶东渐焚香伴茗五、茶礼为婚不移本 迎娶佳人茗香浓——茶与婚礼 1. 议亲订婚中的“茶礼” 2. 结婚生育中的“茶礼” 3. 江南婚庆“茶担”六、以茶为祭的膜拜 敬祖祈神的虔诚——茶与祭祀 1. 以茶敬神 2. 以茶祭祖 3. 以茶举丧七、清丽韵致 乡情浓郁——具田野清香的太湖风味茶俗 1. 太湖地区的“元宝茶” 2. 乌镇和南浔的“熏豆茶” 3. 湖州的“三道茶” 4. 苏州的“花茶” 5. 德清莫干山的“笋豆茶”八、一样的饮茶 别样的哲理——具特定内涵的太湖饮茶习俗1. 太湖地区的“七家茶” 2. 江南水乡“吃讲茶” 3. 昆山周庄的“阿婆茶” 4. 湖州德清的“打茶会”九、茶成拜表贡天子 传奏阳羡紫笋来——太湖茶贡习俗与传说 1. 宜兴阳羡“茶贡”习俗 2. 莫干山“狮峰贡茶”的传说十、茶行茶栈茶中市 收茶焙茶卖茶忙——太湖茶业习俗 1. 苏州阊门茶行茶市 2. 德清上柏茶行茶市十一、提壶斟茶满堂跑 四方宾至品香茗——太湖城市茶馆习俗 1. 无锡茶馆 2. 苏州茶馆 3. 嘉善茶馆 4. 湖州茶馆十二、晨曦初露乡农至 烟雾氤氲吃茶忙——太湖乡镇茶馆习俗 1. 桐乡乌镇茶馆 2. 吴江震泽镇茶馆 3. 德清二都镇茶馆 4. 吴县东山镇茶馆十三、洽谈交易买卖盛 茶馆茶楼茶会兴——太湖行业茶会习俗 1. 无锡城的“米市茶会” 2. 宜兴城的“菜市茶会” 3. 苏州城的“蚕茧茶会”十四、佳茗入菜融至味 茶宴茶筵韵更浓——以茶为食的习俗 1. 苏帮茶点 2. 善帮茶点 3. 无锡“仁号”茶食炒货 4. 茶菜 5. 茶宴 6. 茶筵参考图文资料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太湖茶俗 PDF格式下载



现代许多年轻人喜欢读那些女人气的散文,对民俗作品不屑一顾,其实,民俗民情才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根。花再娇艳也要有根的支撑啊。太湖实在是茶文化的故乡,就算日本的茶道也起源于中国。更何况茶圣陆羽的茶经也在太湖写成。太湖畔的惠泉山水,曾经让唐朝宰相李德裕,像杨贵妃千里传荔枝一样的让快马从无锡送去惠泉山水到长安,只为煮茶品茗。太湖茶俗,实在影响了中国数千年啊。这本书,你值得拥有。


是一本很不错的,介绍地方民俗的书。


呵呵,真不懂,我是谁?


怎么说呢 有点纠结


对茶事有所了解,可以看看


不但了解了太湖茶俗,也顺便了解了太湖地区的生活面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