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新闻采访写作

徐国源 苏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  

出版社:

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徐国源  

页数:

410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广义的新闻,乃是报刊、广播、电视、网络中各种新闻体裁和报道形式的总称,包括消息、通讯、深度报道、评论、调查报告、新闻图片、新闻资料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这一体裁,如短讯、快讯等动态消息,它是各种新闻媒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新闻。推行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让民众懂得什么是新闻,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是什么,并对媒体的信息采集、制作、发布等运作程序以及控制方式有所了解,从而对媒体机构特性以及媒介信息对现实社会再建构的本质有所认识。只有了解和掌握了采写、制作新闻的一般规则和技能,才可能正确地理解媒体新闻,并正确地使用媒介资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新闻:多义的命题 第二节 新闻与传媒 第三节 记者职业解析第二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理念 第一节 真实性理念 第二节 客观性理念 第三节 时效性理念 第四节 其他社会理念第三章 新闻采访概说 第一节 采访即调查事实 第二节 采访方式举要 第三节 采写关系的多维理解第四章 记者与采访对象 第一节 可靠的“消息源” 第二节 采访关系的把握 第三节 采访对象的心理透视第五章 新闻采访程序(上) 第一节 新闻敏感与新闻思维 第二节 多渠道捕捉新闻线索 第三节 新闻价值分析 第四节 访前准备:记者“家庭作业”第六章 新闻采访程序(下) 第一节 采访中的“接近”原理 第二节 现场观察与全感采访 第三节 访问:用话语呈现事实第七章 新闻采访方式 第一节 书面采访:把问题交给对方 第二节 电话采访:耳目的延伸 第三节 隐性采访:手段及其限制 第四节 网络采访:新媒介,新操作 第五节 电视采访:把观众带到现场 第六节 广播采访:从声音听出入来第八章 新闻写作概说 第一节 传播系统中的新闻文本 第二节 新闻写作的基本诉求第九章 新闻写作的要素第十章 新闻报道的结构第十一章 各类新闻写作第十二章 各类通讯写作第十三章 深度报道写作第十四章 媒体特征与新闻写作第十五章 记者与编辑附录 案例分析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新闻采访写作 PDF格式下载



不错,对我今后的新闻采访写作帮助蛮大的


就是有点理论化了,不够使用!


我觉得很不错值得推荐哦 很符合我个人的品味


还可以啦,总体不错


为考研买的 加油


挺好看到 的


因为考研买的 纸质特别好 卖家服务也满意


挺好的 帮朋友买的,她比较满意。


受益匪浅,需要


我大概的看了,很多东西值得我学习,也正是我所需要的


当当网的服务不错信誉挺好书已到谢谢


书不错。入门好书。


这本书的理论与材料结合的不错,书不厚,涉及的范围很广


已经买了复旦的同类型书,比较着看蛮好


帮忙买的 姐姐说不错


内容结构还是比较好,主要是编写得比较生动有趣!是初学者学习参考的好书!O(∩_∩)O


正版哦,发货速度还不错,服务态度也很


书的质量不错,和想象的差不多.期待继续努力!谢谢!


包装很完整,是正品,也是百分之百的新书,第一次在亚马逊上买书,很满意,下次会再来的。


快递这次慢了点,是因为天气原因,可以理解,很负责人,给朋友买的她很满意


速度很快质量也行


感觉还不错,条例比较清晰,而且重点字体比普通文本明显,学习起来很方便。


考研指定书目,谈不上喜不喜欢..


  【记者采访】
  一、特点:
  复杂性:接触形形色色各行各业人
  双向性:采访与被采访者互相观察感染影响
  对等性:有足够的素质、专业知识、思考能力进行对话。心态平等。
  二、针对不同类型:
  1、外向型:善于引导,避免豁边浪费时间。
  2、内向型:启发引导,先共鸣推心置腹交心,再采访。
  3、热情型:警惕、对内容持怀疑态度,不可轻信。
  4、傲慢型:
  A、抓住弱点“下马威”然后提出有水平又必须回答的问题
  B、提出他十分关心并设法解决的问题,迫使对方端正态度平等交流
  5、躲避型:打消顾虑、避免对峙。立足高度看问题则心平,大气。
  
  【新闻敏感】
  1、新闻敏感能力:
  (1)、判断某个事件是否引起公众注意;
  (2)、判断许多事件哪个最为重要;
  (3)、判断许多无关紧要线索中是否能发掘新闻;
  (4)、判断已发表信息中哪些重要新闻被遗漏,从而发现更重要的信息
  2、新闻敏感的思维方式:
  1)、联想思维:重要时段“季节性\策略性\事件性\灾难性\大型活动\显著人物”
  2)、答疑思维:敏锐体察社会心态,为公众答疑的“时事顾问”
  3)、超常思维:普通中发掘亮点。关注普通的人命运和生活状态,普通人的命运常折射出社会变迁。
  4)、逆向思维:普通活动仪式中发掘疑点、非常
  5)、求异思维:社会热点中发掘差异性和特殊性,言人所未言
  
  【记者访前准备】
  一、不同情形:
  1、知名人士\官员:时间紧张,精心准备问题
  2、重大会议\活动\典型:预先确定报道重点、进行会前采访、搜集背景资料
  3、社会重大问题\舆论焦点:充分深入调查,分析社会形式,公众舆论、熟悉政府的政策和相关法律,研究所报道问题实质、引出经验教训等。制定一份完整的报道计划
  二、准备内容:
  A、平时准备:
  理论、政策、背景、知识
  B、临时准备:
  1、明确采访目的
  2、熟悉采访对象
  3、搜集背景资料
  
  【各类新闻写作】
  消息-精粹\人物-鲜活\经济\社会-平民\文艺-可读\体育-带入赛场
  
  【通讯写作】
  一、特点
  二
  
  
  
  
  
  
  
  
  
  
  
  
  
  
  【隐性采访】
  隐藏身份or隐藏目的
  
  【】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