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镇江掌故

陆潮洪 江苏苏州大学
出版时间:

2007-9  

出版社:

江苏苏州大学  

作者:

陆潮洪  

页数:

231  

内容概要

镇江是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吴文化的发祥地。镇江是座山清水秀的园林城市,南山北水,江河交汇,真山真水,山水形胜,自古有“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的关誉。镇江是座人文荟萃的文化名城,刘裕、沈括、米芾等名人辈出、名闻遐迩,《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名作迭现、光耀千秋。镇江是座民间文化的艺术宝库,民间文艺资料库被国内专家称为“中华第一库”,正则绣、竹编、瓷刻等民间工艺品享有盛名,丹徒南乡民歌、丹阳丹剧等地方曲艺特色浓郁。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山水形胜、悠久的文化传承、深厚的文化积淀,铸就出镇江这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闪亮的城市名片。

书籍目录

一、史海拾遗 镇江城池的变迁 金山“上岸”与镇江江岸由凹变凸 忠烈祠碑又矗立 志书对运河镇江段的记述 元清两朝镇江的多民族融合 火烧英国领事馆与小唱《火烧洋楼》 孙中山两次来镇江 镇江收回英租界及日期的确定 《江声日报》事件 两次沦陷中的镇江妇女 “小雨花台”得名由来 民国时期省会市政建设 认识长江路 “京口渡”的独特景观二、名人轶事 镇江最早的开拓者、统治者“宜侯” 法海辨趣 岳飞与镇江 康熙南巡中的焦山游 辛亥革命中的镇江籍将领 一个将自己称作“狗”的爱国老人 茅以升建桥炸桥 陈毅二三事 冷通访问延安归来 创制中国电风扇的杨济川 《闲话扬州》与易君左 张怿伯与《镇江沦陷记》 一位中国空军英雄与他的妹妹 陈光甫创办中国旅行社 吕叔湘关心家乡教育事业三、艺文佳话 毛泽东情系镇江 叶剑英默写伯先诗 陈毅扬中咏诗 梁武帝先导宫体诗 文天祥组诗记脱险 杜牧深情咏杜秋 金山北固壁上诗 诗记刊刻《至顺镇江志》 “清代李清照”贺双卿 赵声一生诗伴行 赵伯先父赵蓉曾的诗 吕凤子的诗词 闻捷家乡歌大江 文学名著里的镇江 名诗四辨 《歌华山畿》 董永传说在丹徒、丹阳 金山、焦山的藏书 形态各异、威武灵动的南朝石刻 外国作家与镇江 宴春酒楼店名与嵌字联 成语来历三则四、山水探幽 季札·延陵·季子碑 “马娘独造”与金山开山 “三诏不起”与焦光其人 北固山上两孙权 缘何钟情杜鹃花 三茅·茅山·三茅宫 识“圌”字话“圌”山 宝志与宁镇三山 梁红玉怎样战金兵 原刻梦溪石额发现佳话 《白蛇传》与镇江五、地名溯源 镇江等市县地名说源 历史的印记特色的街巷 地名传说一束六、美食品味 说摆不坏的醋 品“不当菜”的肴肉 看面锅里面煮锅盖 蟹黄汤包 镇江、丹阳的酒 赵醉侯诗咏名酒菜 镇江四鱼鲜 京江儿满城香 主要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太平天国也是为了防守,从府署后十三门起经龙埂上北固的后峰,下山沿江至运河口,转南至西城外,筑一道新城。明清两代城池都未到江边,西城墙仅至今烈士路一线向西。明清镇江城因是因河沿山建城,整个城墙是不规则的。这在中国古代城池中是不多见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镇江被辟为通商口岸,租界的划定、外国航运业的进入、沿江栈桥码头的建造和沿岸洋行的设立,使镇江成为重要的商品转运口岸。及至近代民族工业兴起,城西马路的兴筑、沪宁铁路的通车,镇江城外,即现在的城西地区很快兴旺繁荣起来。镇江城的中心跨过城墙的范围由东向西转移。随着长江的淤塞、码头的搬迁、公路运输的发达、沪宁铁路线与车站南移,一度繁华的镇江城西地区在20世纪末又衰败下来,城市中心开始向东、向南转移。而且从20世纪50年代起,大运河入江口东移谏壁,镇江城的变迁也不再局限在老港区沿江十里江岸线上,开始向东发展,造电厂、修船闸、建大港,实现大幅度的城市东移。后来,在东移的同时,又在城西建汽渡码头、龙门港、船厂、高资港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进行西扩。进入新世纪后,城南南徐路的修筑,更将形似弓状的镇江城的一道外弦拉长,城市开始南扩。镇江城进一步做大、做强!回溯镇江的历史,人们可能得出这么一个结论:镇江是一个沿江依河不断西移东迁,在反复的变化摆动中发展扩大的城市。这个一直紧紧依偎着长江、大运河发育长大起来的城市,必将在新的沿江开发战略实施中激发新的活力,铸塑新的形象,成为江苏沿江城市中一颗璀灿明珠!

后记

2003年5月,在讨论这套文化丛书的分工时,一开始要我搞《镇江风俗》,后来分配我搞《镇江掌故》,因为1996年我曾编过一册《镇江掌故》。是的,《镇江掌故》是1996年在完成《江苏掌故》镇江部分组稿任务的同时,出的一个副产品。记得当时为了弄清究竟何为掌故,查阅了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历史上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新华词典》上的解释是“关于历史上典章制度、人物事迹等的传说或故事”。而《江苏掌故》编者对地方掌故的界定似更为宽泛:是一地区上下古今无所不包的记事,社会发展状态的真实记录,有历史事件、人物春秋、文坛趣事、乡土民情、名特产品、地名由来、朝野轶闻等(在近代,镇江也出过一本陶骏保编的《京口掌故丛编》,则是某个方面文章诗词的辑录)。因为给《江苏掌故》供稿是按上述几方面组织的,所以1996年编的《镇江掌故》结构也就相应分成事件、人物、艺文、山水、物产、地名、风俗七大类。现在是将1996年版《镇江掌故》简单地重复一遍,还是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出新。重复一遍,省事、轻松;有所出新,谈何容易?但本人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自己深知1996年版《镇江掌故》虽有一些可取之处,但存在内容单薄的明显缺陷。何况,当时是单本,现在是一套丛书,还有个尽力避免与其他书内容重复的问题,有个同名选题自身提高的问题。于是,本人在适当吸收1996年版《镇江掌故》长处的基础上,重新安排结构、确定选题,边学习、边研究、边写作。努力出新有这几方面:在结构上,剔除了“风俗”。


编辑推荐

《镇江掌故》:镇江文化丛书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镇江掌故 PDF格式下载



长知识啊。。。


没多少特色


没有新意,仅供参考


同一套书,内容太多重复,此书作者的文笔远不如《镇江史要》。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