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

请买家自查 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请买家自查  

页数:

547  

字数:

480000  

内容概要

本书着重围绕“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基本问题,从历史、理论、实践和国际比较的角度,阐述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反映了作者近年来研究小康社会问题的成果。全书分理论篇、实践篇、国际比较篇三大部分:在“理论篇”阐述了小康思想的历史演变、小康社会构想的提出、小康社会思想的历史发展、小康社会的历史地位等基本理论问题;在“实践篇”分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前提、基本国情、主要矛盾、奋斗目标、指标体系、战略部署、战略机遇、战略课题、科学发展观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等重大现实问题;在“国际比较篇”提出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国际比较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以大量的数据,对从1949年到2050年百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未来50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国际比较,有助于动态地认识中国小康社会在国际上的位置。

作者简介

吕书正,1965年生,河南南阳人,法学博士。先后就读于河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和中共中央党校,曾在西安医科大学从事教学工作,并于1996午获第五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现为中共中央党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任新时期教研室副主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三个代

书籍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总论 一、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小康”问题研究概况 二、党的十五大之后“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及初步研究 三、党的十六大前后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研究热潮及研究进展 四、本课题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内容理论篇——什么是小康社会 第一章 传统文化中“小康”思想的历史演变  ——从儒家理想到民生追求  一、“小康”思想溯源  二、古代“小康”内涵的演变  三、近代小康思想的发展  四、20世纪40年代费孝通的小康经济思想  五、新中国成立以后小康思想出现的新变化  六、人民日常生活语言中“小康”的内涵 第二章 小康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概念  一、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小康社会”  一、四个现代化:中国共产党人的蓝图设计  二、中国式现代化:邓小平对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新思考  三、小康社会:邓小平对20世纪末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的新定位  四、邓小平赋予“小康社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内涵 第三章 小康社会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从“建立小康社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邓小平关于建立小康社会的构想  二、江泽民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思想  三、小康社会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地位 第四章 当代中国小康社会的历史定位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  一、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  二、小康社会的起点与下限  三、小康社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实践篇——怎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五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前提  ——当代中国初步进入小康社会 第六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目标 第七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评价标准及其与现代化标准的衔接 第八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发展的新“三步曲” 第九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  ——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十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发展观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第十二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国际比较篇——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 第十三章 经济和社会发展国际比较的方法述评  ——从横向比较中动态把握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状况 第十四章 进入小康社会前中国在国际上的位置  ——1949年~2000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 第十五章 中国小康社会在国际上的位置  ——2010年~2050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作者近年来关于小康社会问题的研究成果后记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小康社会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