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汉画像的社会学研究

郑先兴 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

郑先兴  

页数:

37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汉代人为什么在墓葬中如此大量地使用图像?庞杂的图像到底象征、代表了什么?这些正是今天汉画研究要解决的问题。最迟从宋代以来,对汉画的探究所得出的结论林林总总,至今未有穷尽。在众多的回答中,《汉画像的社会学研究》一书的作者以一种新视角来探讨而成一家之言。

书籍目录

序一序二序三绪论一、汉画的神树信仰二、汉画的螺女神话三、汉画的弓弩信仰四、汉画伏羲、女娲神话五、汉画夸父追日神话六、汉画“后羿射日”神话七、汉画西王母神话八、汉画西王母戴胜与配神鸟儿九、汉画捣药兔与蟾蜍十、汉画九尾狐、东王公与龙虎座图像十一、汉画牛郎织女神话十二、汉画的傩戏参考文献缘:汉画像与我

章节摘录

  神树上面挂钱币,即“摇钱树”,得到众多学者的探讨。从表面上来看,因树是作为升入天界的圣物,钱则意味着富有,可以说,树上挂钱即“摇钱树”的意蕴,就是寄托着人身后在天界或阴间享有富贵。但有的学者则认为,钱体现着汉代人的“天圆地方”的宇宙观,树上挂钱,就意味着借助于钱升天,因此,这里的“钱”应该像树本身一样是升天的工具。“‘钱,是‘钱树’上的主要纹饰,在此,它不应是财富的象征,而是取其外圆内方之形以示天圆地方之意,是天与地的象征,同时代表天与地。圆璧只是天的象征,‘钱,之外还要同时加上璧,是为了强调天的气氛。‘摇钱树,在随葬时放置于棺顶等位置,表示墓主死后以‘摇钱树,为媒介从地上升天成仙,与西王母等天上神仙共处。如果‘钱树,上的‘钱,代表财富供死者在死后使用,便不会再有在墓中另外葬人实用钱币的必要,事实上在随葬‘钱树,的墓内,仍然有不少通行的五株钱发现,这就是很好的证据。”①这样解释似乎也有道理。但是笔者认为摇钱树上的钱与陪葬所用的实物的钱,其意蕴都是财富应该没错,其区别在于实物的钱是有数的,而摇钱树的钱是可以再生的,是无数的。这种无数正与祭祀时所祈求灵魂和富贵的永恒是一致的。因此,摇钱树与“经济因素”十分相关。各地出土的摇钱树上无一例外均有圆形方孔钱图像挂饰,甚至有的树座还浮雕有摇钱、击钱、挑钱的场面,如1980年宜宾市山谷祠汉代崖墓中出土的两件摇钱树座的下座两面即刻有不同题材的摇钱树活动场面。图1-14为该树座一面:中间一棵摇钱树,其右一人作左手握挑扁担、右手提钱的行走状,其下一人在以手接树上掉下之钱,其左一人左手执挑扁担、右手置于胸前,作走动状。图1-15为树座的另一面:摇钱树一棵居中,其右一人作右手摘钱,左手叉腰状,腰间系有搂钱的工具“耙子儿”;其下一人左手摘钱,右手提钱;其左边一人双手所做动作与树下一人正好相反。此外,反映求财求富思想的动物图像也屡次出现在摇钱树中,如羊,或浮雕于树座,或悬挂于树枝。“从中可以看出,汉代人货币崇拜的气息与追求财富的想法是多么强烈!”①有学者指出:“汉魏的钱树便是晚于三星堆神树一千多年的相同祭祀用品,摇钱树即是神树的延续。摇钱树不仅是象征财富、表现古人金钱欲望的明器或民俗工艺品,还具有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性质和功能,其文化的地方性、传统性是显而易见的。直到现代,在西南地区的云南省内的不少寺庙中仍可看到朝拜者常以纸扎之钱树供奉于佛前,问僧人何意,庙僧说这不是求财,而是敬神。”②这里的“敬神”应该说就是祈求永恒。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汉画像的社会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