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专家培训教程

崔亚量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3-9-1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崔亚量  

前言

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整个世界实现了信息化。使人们的生活、工作产生了巨大变化,工作效率更是提高了许多。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了解网络、使用网络以及组建自己的网络,已成为每一个计算机用户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目前,局域网的技术发展迅速,应用更加普遍,并且传输速度也在飞速提高,能够达到千兆位或万兆位。网络从其覆盖范围来划分,可以分为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实际上,正是许许多多的局域网连接在一起,才组成了纷繁复杂的广域网络。因此,一旦清楚了有关局域网中的各种细节,许多广域网连接的问题也将随之迎刃而解。但是,学习局域网的关键并不在于记忆多少专用名词或英文缩写,也不在于专攻理论,还需要通过“实战”增加知识,积累经验。因此,本书本着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具体讲解了局域网组建技术及相关实战经验。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组建局域网所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实战方法、操作技巧和常见故障的排除方法。全书共分13章,其中,第1章介绍了组建局域网必须了解的网络基础知识;第2章介绍了局域网技术;第3章介绍了如何选择网络设备,如互连设备、双绞线、网卡、集线器、交换机、网络打印机和服务器等;第4章介绍了网络规划和网络布线技术;第5章详细介绍了网络操作系统及如何使用Windows 2000 Server组建局域网;第6章介绍了如何组建家庭网、宿舍网和办公网;第7章介绍了常见的连线故障排除方法;第8章介绍了局域网中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法;第9章介绍了使用Windows系列的操作系统组建局域网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第10章列举了一些典型的组网方案;第11~13章介绍了互联网的应用知识。本书在内容的实用性以及对新技术与新产品的介绍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书中介绍了各种规模的局域网及无盘网络的组建方法,同时介绍了局域网的一些管理与维护技巧。因此,这是一本学习局域网组建和维护知识不可多得的好书。本书适用的读者对象十分广泛,既可以是各大、中专院校的广大师生,也可以是局域网络的专业管理和维护人员,同时也包括网吧的经营和管理者以及众多热衷于网络DIY的朋友。总之,所有的局域网用户都能从本书中找到一些真正需要的知识。本书由崔亚量主编,同时参加编写的还有多位在教育与教学一线的专家人士,他们在局域网组建与管理领域有着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因此本书具有较高的学习价值。但由于时间仓促,书中难免有疏漏与不妥之处,敬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内容概要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专家培训教程,ISBN:9787810942119,作者:崔亚量编

书籍目录

第1章 网络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网络简述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1.1.2计算机网络的概念1.1.3计算机网络的类型和功能1.2网络体系结构概述1.2.1通信系统的层次化1.2.2通信协议1.2.3服务的概念1.2.4服务的连接性1.3OSI/RM模型1.3.1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的提出1.3.2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各层次的功能1.4TCP/IP参考模型1.4.1TCP/IP参考模型简介1.4.2TCP/IP参考模型各层次的功能1.5OSI/RM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1.5.1两个模型的区别1.5.2OSI/RM模型不能取代TCP/IP模型的原因思考与练习第2章局域网技术2.1局域网的特点2.2共享式以太网与交换式以太网2.3半双工和全双工2.4局域网的网络体系2.5常用局域网介绍2.5.1以太网2.5.2令牌环网2.5.3令牌总线网2.6最新高速局域网技术2.6.1高速环形网络——FDDI2.6.2高速以太网2.6.3ATM技术2.6.4虚拟网技术2.6.5无线局域网技术2.7常用传输媒介2.7.1双绞线2.7.2同轴电缆2.7.3光纤2.8常用架设方法2.8.1架设对等网2.8.2架设简单的“客户机/月艮务器”网络2.8.3无盘工作站思考与练习第3章网络设备的选择3.1互连设备简介3.1.1调制解调器3.1.2网卡3.1.3中继器和集线器3.1.4路由器、交换机与网桥3.2如何选择双绞线3.2.1选购注意事项3.2.2推荐双绞线产品3.3如何选择网卡3.3.1选购注意事项3.3.2推荐网卡产品3.4如何选择集线器3.4.1选购注意事项3.4.2推荐集线器产品3.5如何选择交换机3.5.1选购注意事项3.5.2推荐交换机产品3.6如何选择网络打印机3.6.1网络打印机简介3.6.2选购注意事项3.6.3推荐网络打印服务器产品3.7如何选择服务器3.7.1服务器技术的发展3.7.2选购注意事项3.7.3推荐服务器产品思考与练习第4章网络规划与综合布线技术4.1局域网组建的五个阶段4.2网络规划4.2.1需求分析4.2.2网络设计4.3网络规划需要注意的问题4.3.1选择主干网技术4.3.2选择网络拓扑结构4.3.3规划IP地址4.3.4.网络管理方式4.3.5选择网络产品4.4综合布线概述4.4.1智能型建筑4.4.2综合布线系统简介4.4.3综合布线系统的子系统4.5布线设计与施工4.5.1工程设计与准备工作4.5.2工程施工要点4.5.3综合布线产品介绍4.6测试布线工程4.6.1标准布线系统4.6.2电缆的四个特征参数4.6.3测试布线系统思考与练习第5章网络操作系统5.1局域网操作系统简介5.2windows系列网络操作系统5.2.1服务器端操作系统5.2.2客户端操作系统5.3安装windows2000AdvancedServer5.3.1Windows2000Advanced Server介绍5.3.2Windows2000Advanced Server的配置要求5.3.3Windows2000Advanced Server的安装5.4在Windows下实现资源共享5.4.1Windows2000资源共享5.4.2Windows9x/Me资源共享5.4.3共享网络打印机5.5UNⅨ操作系统5.6Linux操作系统5.6.1Linux的发展历史5.6.2Linux的特征5.6.3Linux的目录结构5.6.4Linux的发行版本5.7NetWare操作系统5.8如何选择局域网操作系统思考与练习第6章局域网组建实战6.1组建家庭网6.1.1选择网络组建方式6.1.2选购网络设备并组建6.2组建宿舍网6.2.1制定组网方案6.2.2布线规划6.2.3购置设备6.2.4安装与调试6.3组建办公网6.3.1制定组网方案6.3.2布线规划6.3.3选购设备6.3.4设置、安装与调试6.3.5安装网络办公软件6.3.6安装打印机、扫描仪驱动程序6.3.7连接小型局域网与宽带网6.3.8构建远程办公网络思考与练习第7章网络连接故障排除7.1局域网连线故障排除7.1.1局域网布线故障排除7.1.2局域网设备间连线故障排除7.2网络设备的连接与测试7.2.1从终端设备测试局域网的连接畅通性7.2.2网络连接问与答7.3网卡的安装、使用故障与排除7.3.1网卡的安装故障检查7.3.2网卡工作不稳定7.3.3网卡与其他设备发生资源冲突7.3.4系统找不到网卡7.3.5网络不能正常工作7.3.6无盘站安装不上网卡7.3.7网卡在无盘站上不工作7.3.8网卡的另类安装7.3.9安装网卡后致使开机速度变慢7.3.10网卡与软件冲突7.3.11网卡导致Novell网的通信故障7.3.12网卡在Windows系统下常出现的问题7.4HUB及传输介质的应用故障及处理7.4.1局域网中HUB的应用故障7.4.2局域网传输介质故障排除7.4.3有关双绞线的连接距离问题7.4.4局域网上SCSI光驱的故障处理思考与练习第8章局域网优化与故障排除8.1使用操作系统内置的四种诊断命令8.1.1Ping8.1.2Ipconfig/Winipcfg8.1.3Netstat8.1.4Nbtstat8.2局域网通过专线上网常见故障8.2.1判断路由故障8.2.2上网故障8.3windOWS2000共享上网优化方案8.4关于Linux备份策略8.5有效提高远程访问的成功率思考与练习第9章Windows9x/Me/XP联网常见故障9.1拨号上网中常见的故障9.2对等网中常见的问题9.3解决Internet连接共享问题9.3.1安装ICS9.3.2配置主机9.3.3确定TCP/IP(共享)和TCP/IP(主机)适配器9.3.4查看Icssetup.10g文件9.3.5TCP/IP(主机)和TCP/IP(共享)出现在错误的适配器上9.3.6网络属性中仅列出一个TCP/IP组件9.3.7丢失TCP/IP(共享)和TCP/IP(主机)组件9.3.8在主机上启用DHCP服务9.3.9主机能连接到Internet但客户机不能连接9.3.10修复破坏的注册表项9.4使用拨号网络连接时没有登录脚本9.4.1故障症状及产生原因9.4.2解决方案9.5排除Windows9x下的网络连接故障9.6基于TCP/IP的网络无法正常连接9.6.1故障症状及产生原因9.6.2解决方案9.6.3有关该问题的更多信息9.7Windows客户无法看到远程工作组9.8跨网络数据访问变得很慢9.8.1故障症状及产生原因9.8.2解决方案9.9在单块的网卡上添加更多的IP地址9.10在NetMeeting中无法连接到目录服务器9.10.1故障症状及产生原因9.10.2解决方案9.10.3其他问题9.1l解决网络中共享打印的问题9.12使用winipcfg查看TC/IP设置9.13根目录下的win.com文件中无TCP/IP名字解析9.14从本地网无法看到RAS客户9.14.1故障症状及产生原因9.14.2解决方案9.15解决多播连接的问题思考与练习第10章网络组建方案10.1组建智能化社区网络10.1.1解决方案(一)——智能化社区以太网园区网10.1.2解决方案(二)——智能化社区10BaseS网络10.1.3解决方案(三)——智能化社区有线数据网络10.1.4比较分析组网方案10.1.5智能化社区网络的应用10.2组建医院信息网10.2.1网络实现的功能10.2.2网络设计原则10.2.3网络技术选择10.2.4组网方案10.3设计和规划校园网10.3.1设计校园网应考虑的问题10.3.2选择硬件设备和网络操作系统10.3.3校园网络应选择的网络结构10.3.4实施校园网络建设10.3.5校园网络的远景规划第11章Internet概述11.1Internet的发展历史11.2TCP/IP协议11.2.1TCP/IP协议简介11.2.21IP协议11.3IP地址11.3.1IP地址的组成及分类11.3.2特殊IP地址11.3.3设置子网11.3.4管理1P地址11.3.5未来的IPv611.4域名与域名解析简介11.4.1DNS域名系统11.4.2DNS域名11.5Internet的信息服务11.5.1电子邮件11.5.2文件传输11.5.3远程登录11.5.4WWW服务11.6国内互联网的发展第12章网络信息服务12.1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型的www服务……第13章 实现宽带上网

章节摘录

插图:2.局域网上所有计算机都看不见其他用户在上一实例中,如果是在Windows的“网上邻居”窗口中看不到任何计算机的名称及图标,可能是由于网卡的安装和设置不正确导致的。这时,可以打开“控制面板”窗口,并在其窗口中双击“系统”图标,然后单击“设备管理器”选项卡,并在硬件列表框中选择“网络适配器”选项,单击“属性”按钮,查看网卡与系统中的其他设备是否发生了资源冲突。如果发生了冲突,就会出现以上的问题。关于资源发生冲突的故障排除,前面已经介绍,这里不再赘述。一直以来,双绞线的标准连接长度都被确定为100m,然而在5类及超5类双绞线产品上市之后,一些网络设备制造商都先后声称自己生产的双绞线和HUB实际的连接距离已经超过100m,并且能够达到120~150m的传输范围。从理论上讲,一些公司的双绞线确实可以在超过100m的连接范围中工作,传输速率也分别可以达到100Mbit/s(5类双绞线)和155Mbit/s(超5类双绞线)。尽管这些双绞线能够在大于100m的连接范围内工作,但其通信能力却大打折扣,甚至影响到网络稳定性。因此,应当尽量让网络传输范围控制在100m以内。


编辑推荐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专家培训教程》是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专家培训教程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