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和云峰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作者:

和云峰  

页数:

376  

内容概要

和云峰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增订本)共分十八章,顺序依照中国少数民族分布地域内民族流布的多少排序。例如,西南、西北、中南·东南、东北·内蒙古。通过阅读,能初步了解少数民族音乐中部分较具特色、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通过学习,除了对少数民族民间音乐(歌曲、器乐、舞蹈、说唱、戏剧)、宗教音乐、宫廷音乐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有一定感性认识外,还可从理论上进行一般性的总结或概括,并且掌握其主要的音乐风格与流布特点;通过讲释,能提高你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的修养和认识,从而增进对祖国大家庭音乐文化遗产的熟知与感情。

作者简介

桑德诺瓦(和云峰),纳西族,音乐学博士。1960年生于云南丽江。现为中央音乐学院研究员、音乐学系副主任。从事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理论、音乐艺术管理、文化产业、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多年,1998年以来.在中央音乐学院首开“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音乐艺术管理概论”等课程多门,指导和培养研究生数名,1986以来发表《东巴仪式音乐的若予调查与研究》(获中国传统音乐学会“首届中青年论文评奖”二等奖)、《中华民族多元音乐格局定型与变型的若干历史提要=}(获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首届论文评选”一等奖)、《质疑“原生态”音乐》(获“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理论评论奖”三等奖及“首届全国音乐评论学会奖”二等奖)等论文、乐评、传评,102篇(截止2007年)。出版《纳西族音乐史》(获北京市“第九届暂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获“2006年北京高等教育糖品教材”称号)《丽江古乐》(获“第八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二等奖)、《中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舞蹈鉴赏》等著作7部。现兼任中国文联民协“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调查、认定和命名项目”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第5届)副会长、桑德诺瓦工作室项目主持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211”工程特聘专家、云南大学客座教授等职。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人口现状与地域分布
一、人口现状
二、地域分布
第二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传统节日与种族特征
一、宗教信仰
二、传统节日
三、种族特征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历史沿革、语言文字与文化艺术
一、历史沿革
二、语言文字
三、文化艺术
第四节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分类方法
一、民间分类方法
二、学界分类方法
第五节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总体特征
一、地域文化特征
二、音乐形态特征
复习与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西南地区
第二章 藏族
第三章 白族
第四章 彝族
第五章 佤族
第六章 纳西族
第七章 傣族
第八章 侗族
第九章 基诺族
第十章 傈僳族
西北地区
第十一章 维吾尔族
第十二章 回族
第十三章 塔吉克族
第十四章 哈萨克族
中南·东南地区
第十五章 高山族
第十六章 壮族
东北·内蒙古地区
第十七章 蒙古族
第十八章 朝鲜族
相关索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学仪器,并在元大都建立了观象台。维吾尔族农学家鲁明善著的《农桑衣食撮要》、清代蒙古族数学家明安图著《割圜密率捷法》,都具有相当高的科学水平。驰名中外的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以及克孜尔千佛洞,可以说是鲜卑、吐蕃、汉以及西域各民族艺术家和人民共同创造的;广西花山以及内蒙古阴山的崖画、广布于云南、广西的铜鼓、铜锣等,都以其生动的形象和严谨的构图,具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平;汉朝著名的“巴渝舞”、唐朝著名的“十部乐”,以及笛、琵琶、箜篌、胡琴、腰鼓、羯鼓、铜钹等均是由少数民族地区传人内地的;11世纪,维吾尔族学者喀什嘎尔编撰的《突厥语大辞典》,以其丰富的内容和所具有的学术价值而闻名于世;就文学作品而言,满族曹雪芹的《红楼梦》、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壮族的花山崖壁画、白族的“剑川石宝山石窟”等,以及彝族的《阿诗玛》都具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祖国的文化宝库中放射异彩。第四节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分类方法分类法,又称“归类法”。即把事物区分为具有一定从属关系的不同等级层次的系统的逻辑方法,或是根据对象的异同点将对象区分为不同种类的方法;在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我们常常会依据不同的价值理念、客观存在、个人判断等因素做出自己的分类。但在长期的研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对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与分类,大致一直遵循两种不同的分类原则与标准。此暂以民间分类、学界分类相概括。一、民间分类方法民间分类法,即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音乐文化分类方法。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拥有自己的民间音乐分类方式,例如:朝鲜族的民歌通常按其居住地域划分为“西道”、“南道”和“中部”三类民谣;蒙古族根据民歌的节拍特点划分为长调(乌日图道)、混合调(贝斯日格道)、短调(宝格尼道)等几种;侗族南部方言区根据民歌的演唱织体划分为“嘎老”(大歌、多声部)、“嘎拉”(小歌、单声部)两类;达斡尔族将民间音乐分为哈库麦(民间歌舞)、乌春(说唱)音乐等两类;藏族民歌根据歌词的格律结构分为“鲁”体、“谐”体、自由体等三类;哈萨克族民间音乐按本民族传统习惯可分为“安(泛指歌曲)和“魁”(泛指器乐曲)两大类;纳西族的民歌按其音乐特点将其分为“咨”(唱)、“蹉”(跳)、“揩”(奏)三类等等。在今天看来,上述方式尽管不尽完善,但却与各民族的传统的生活、生产、娱乐.甚至文化的传承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再做分类研究的同时,一定要尊重其价值观念,并且将其作为民族音乐分类、分析、研究等的重要参考依据。所以,本书将在介绍到具体民族的具体歌种时将以该民族的传统音乐分类方法为基础。


编辑推荐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中央乐学院“211工程师资队伍建设计划”资助项目。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 PDF格式下载



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很实用


内容正是我需要的,非常丰富!对于喜爱民族音乐的人来说值得一看,挺专业的,好多的乐谱,大爱!


书的质量挺好 对于非音乐专业的人看起来 有点难,乐谱很多


书页没有破损 还没有阅读 完整性好


书来得很快,包装也很好,内容就更不用说啦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 货比三家后 亚马逊以性价比胜出~~~


内容很好~!很喜欢!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