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研究
2006-6
东北大学出版社
朱春艳
222
无
“技术哲学博士文库”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出版了。这是东北大学文科建设史上的一件幸事,值得祝贺。 东北大学的科学技术哲学博士点自1994年开始招生以来,已有一批博士毕业。他们已经在《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等刊物上发表了一批文章,也有把论文补充修改成为专著出版的,但出书毕竟零散,机会也不多。文科博士论文的创新思想应当在刊物上发表,更为优秀者则应当作为专著出版。已经有不少大学出版了自己的博士文库。我们决定出版自己的博士文库,乃是步其后尘而已。 我们这个博士点是以技术哲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因此名为“技术哲学博士文库”。出版这个文库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保存和交流研究成果,经受社会检验,鼓励学术研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博士生教育的制度化,推进学科建设。因此,并不是每一位博士的论文都可以成书进入本文库出版,进入本文库必须经过一定的评审程序。出于学科建设的需要,本文库也将把博士生导师有关技术哲学的优秀研究成果纳入本文库出版,当然也需经过评审。 在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方兴未艾,已有一‘批博士的研究成果作为专著纳入本文库出版,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但这仅仅是开始。希望有更多博士的研究成果面世,这是我们的期待。
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是在社会建构论和固持网兴起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对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的新发展,是费恩伯格在苏东巨变以后对技术的民主控制和现代性等问题的新思考,已在西方理论界产生了广泛影响。由于这一理论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国内还缺乏相应的专题研究。因此,以批判与建构为两大主线,对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作系统的梳理与剖析,一方面可以推进国内对新一代法兰克福学派在美国发展状况的研究,弥补我国一直把研究视角定位于欧洲大陆的不足;另一方面还能借鉴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推进我国技术哲学、技术政治学学科的发展。 本书首先分析了费恩伯格技术批判理论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来源,进而通过对多种技术理论的比较,剖析了这一理论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本书把费恩伯格的技术批判理论理解为一个有着内在逻辑的理论体系,其中理论根基是对技术本质的批判与重构,理论核心是“民主的理性化”,理论目标是现代陛的选择与重建。
摘要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社会建构论与技术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 第二节 费恩伯格的学术生涯和主要著述 第三节 本书研究的意义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 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来源 第一节 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影响 第二节 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的传承与启示 第三节 现代西方人文主义传统的启发 第四节 费恩伯格和实用主义的关系第三章 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技术理论的多样性 第二节 技术批判理论的含义第四章 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根基:技术整体论 第一节 费恩伯格对传统技术本质观的批判 第二节 费恩伯格的技术本质观:技术整体论 第三节 费恩伯格的技术本质观审观第五章 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内核:民主的理性化 第一节 “民主的理性化”的基础 第二节 “民主的理性化”的含义 第三节 费恩伯格和哈贝马斯理性重趣模式比较第六章 技术批判理论的理论目标:重建现代性 第一节 “现代性”及其“问题” 第二节 费恩伯格“可选择的现代性”理论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性的一种替代方案结论参考文献后记
奥特加和海德格尔是两个最先提出技术问题的职业哲学家,他们都是在一种存在主义的现象学框架内思考技术,这种现象学强调实践问题高于理论问题,对自由和命运问题很敏感,而且承认不同种类技术之间存在历史的或生活世界的差别。两人都断言在人性和技术之间有极其密切的内在联系,同时否认技术的东西耗尽了人的精神或者只有通过技术的东西才能掌握技术的本质。两人都反对把技术定义为应用科学,认为现代科学实质上是技术的东西,且看到了过多技术的危险。其技术哲学的不同在于,海德格尔明确反对把技术看作中性工具的观点,但奥特加却似乎同意这种观点。 埃吕尔对作为现代世界最重要社会现象的“技术”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在20世纪,技术已取代资本成为统治的力量。他通过区分“技术操作”和“技术现象”两个概念。提出现代技术有七个主要特点:合理性、人造性、自动性、自强性、不可分性、普遍性、自主性,技术正在进行的事不是对自然的某种彻底征服,而是用技术背景代替自然背景,从而使技术成为20世纪的赌注。 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思想也充分体现在第一代法兰克福学派(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的社会批判理论中。他们在讨论技术问题时更强调技术对人性的压抑,从而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各种社会政治问题和现存的制度,他们最终关注的是人的解放。他们认为在发达的工业国家里,技术已成为一种意识形态,它取代了以往政治、艺术、哲学、宗教的统治地位,成为社会的主要参照系。人文主义的技术哲学虽然对资本主义社会下的技术与人的关系作出了深刻的分析,批判了技术统治论思想,但却抹杀了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也难以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正确答案。
无
这本书的理念挺新的,论述思路也非常清晰,值得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