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实用临床输血技术

吕先萍 编 郑州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郑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

吕先萍 编  

页数:

218  

内容概要

吕先萍主编的《实用临床输血技术》是一部介绍临床输血技术的工具书。全书包括临床输血指南、临床用血程序及输血过程,输血不良反应,血液成分的采集、临床应用及质量标准,输血相关技术和操作规程,输血新技术的应用,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输血科、供血库和血库设置,输血科(
血库)、供血库规章制度,输血科岗位职责,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规章制度,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内容。其形式简练,内容实用性强,同时,以小开本版式设计,便于随身携带参阅。
《实用临床输血技术》可作为临床医生、医学生、输血专业人员乃至广大患者的实用参考书。

书籍目录

1 临床输血指南
1.1 内科输血指南
1.2 外科输血指南
1.3 特殊疾病输血指南
1.4 自体输血
2 临床用血程序及输血过程
2.1 临床用血程序
2.2 输血过程
3 输血不良反应
3.1 概述
3.2 常见输血不良反应
4 血液成分的采集、临床应用及质量标准
4.1 全血
4.2 红细胞类制品
4.3 血浆及血浆蛋白制品
4.4 血小板
4.5 白细胞制品
5 输血相关技术和操作规程
5.1 血型鉴定
5.2 交叉配血试验
5.3 不规则抗体筛选和鉴定
5.4 抗人球蛋白试验
5.5 吸收试验
5.6 放散试验
5.7 抗体效价测定
5.8 唾液中HAB血型物质测定
5.9 新生儿溶血病的免疫学检查
6 输血新技术的应用
6.1 血液辐照
6.2 白细胞去除
6.3 治疗性血液成分置换术
7 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输血科、供血库和血库设置
7.1 临床输血评价指导中心
7.2 输血科设置
7.3 县级供血库
7.4 医疗机构血库
8 输血科(血库)、供血库规章制度
8.1 输血科、血库工作制度
8.2 县(市)供血库工作制度
8.3 输血实验室工作制度
8.4 交叉配血制度
8.5 血液入库制度
8.6 血液出库制度
8.7 输血检验报告发放制度
8.8 值班、交接班制度
8.9 输血文书管理制度
8.10 临床用血管理制度
8.11 输血实验室质量管理制度
8.12 输血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
8.13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
8.14 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
8.15 计算机管理制度
8.14 工作质量考核制度
9 输血科岗位职责
9.1 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
9.2 输血科工作职责
9.3 科主任岗位职责
9.4 医师岗位职责
9.5 血液入库出库登记人员职责
9.6 红细胞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9.7 免疫实验室人员岗位职责
9.8 微机档案管理人员职责
9.9 各级专业人员岗位职责
10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规章制度
10.1 输血质量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
10.2 医院用血审批制度
10.3 医院临床输血预约管理制度
10.4 医院退血管理制度
10.5 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管理制度
11 输血反应报告制度
附录
附录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附录2 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
附录3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附录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节录)
附录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3)实施术中控制性低血压应尽可能采用扩张血管方法,避免抑制心肌功能、降低心输出量。(4)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时,必须进行实时监测,内容包括:动脉血压、心电图、呼气末COz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尿量。对出血量较多的患者还应测定中心静脉压、血电解质、红细胞比容等。(5)术中控制性低血压水平的“安全限”在患者之间有较大的个体差异,应根据患者的术前基础血压、重要器官功能状况、手术创面出血渗血状况来确定该患者最适低血压水平及降压时间。组织灌流量主要随血压和血管内径的变化而变化,血压降低,灌流量也降低。组织血管内径增加时,尽管灌注压下降,组织灌流量却可以不变甚至增加。理论上,只要保证毛细血管前血压大于临界闭合压,就可保证组织的血流灌注。器官对血流的自身调节能力在面对血流灌注降低、出血量减少时,重要器官血管仍具有较强的自主调节能力,维持足够的组织血供。另一方面,器官血压的自身调节低限并不是该器官缺血阈,器官组织丧失自身调节血流能力的最低压高于该组织缺血的临界血压。所以,如果术中控制性低血压应用正确,则可以安全有效地发挥其减少出血、改善手术视野的优点。


编辑推荐

《实用临床输血技术》是实用临床医技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实用临床输血技术 PDF格式下载



很实用,学到了很多知识


书刚收到,没细看,应当还不错


内容精炼,新技术涉及不够。


相关图书